2008年12月9日 星期二

王城劍獅數位文化園區即將開站

文化平台的製作進度將近完工,我們期許網站能在十二月中下旬與大家見面,並將儘快公佈網址,敬請注意。

王城劍獅數位文化園區結合了線上遊戲、觀光商務、文學創作、圖像、影音,歡迎各取所需;而大家所熟悉的《王城氣度》也將在此擴大格局,以一年為一期,每個月(或間隔更長)推出一個單元,集合眾人頭腦一起醞釀精華,我們不趕時間不設限,只求好。

屆時,歡迎加入。

2008年11月10日 星期一

2009王城氣度數位期刊創刊徵稿


2009王城氣度數位期刊
創刊徵稿

記憶是一部未完電影──我的電影場景


《運河殉情記》的悲情運河
《天邊一朵雲》裡吞吐西瓜傘的龍虎塔
《青春電幻物語》的青色稻海
《花樣年華》裡聆聽秘密的洞
《穿牆人》的世界盡頭

個人都可以像這樣數出電影裡頭令你印象深刻的幾個場景,只要你看電影時不發呆或睡著。

數人自導自演著自己的人生,但不是每一部人生電影都有機會被大眾觀看。王城氣度要你當自己的攝影師,為你生命至今最富意涵的場景照幾張相,並書寫下關於這個場景的故事,我們將為你風光放映。

投稿須知:
1. 本次投稿請務必附上照片電子檔案。且為便於日後可能集結出版,圖檔解析度請大於300dpi,尺寸至少5cm╳5cm。
2. 不限文體,若投散文,文字請儘量控制在2千字以內,小說也請以短篇呈現,若為發展故事而篇幅過長,則由編輯部評估。
3. 投稿請寄 tncftmm@hotmail.com,請以「我的電影場景(括號內填寫場景地名,如:台南市安平老街)」為信件主旨,隨稿附上真實姓名、筆名、聯絡電話、現居城市、e-mail,以便聯絡造冊。
4. 本次徵稿自即日起,至2008年12月底止,視情況提前結束或延長徵稿期間。
5. 本線上月刊不提供稿酬,敬請見諒,但經由本網站嚴謹的人氣、推薦機制,將評選出優質作品集結出版,甚至以個人作品集形式出版,懇請各位文友多多參與。

氣度再現,王城處處


王城氣度作者及讀者,您們好:

好久不見!王城實在安靜太久。

沉潛了數個月之後,《王城氣度》終於獲得新的契機,便迫不及待在此向大家預告:我們將在網路上建構一座文化王城,涵納更多,版圖更廣,以期能更加壯大,令自己不易倒下。

我們與大家一樣質疑網路,懷疑速食,但經過與專業團隊不斷的討論及設計,我們有了放手一搏的勇氣,並邀您一同來挑戰網路的深度與淹沒速度。

十二月,這座新文化王城將正式與大家見面,敬請期待。

恭請
文安

新‧王城氣度 敬上 11/10

2008年4月28日 星期一

《王城氣度》停刊啟事

各位支持《王城氣度》的作者、讀者,您好:

《王城氣度》在各位關心文化的朋友們的支持下,努力經營了兩年,終究得正視經費短缺的問題,忍痛決定發行至27期(97年5月)後暫停出刊,敬請各位作者暫停投稿本刊,見諒!

本部落格的更新不會受停刊影響,工作人員將持續把未上網的文章PO上來,完成1~27期的月刊內容,方便讀者線上閱讀。

PS.已投稿之稿件,若尚未被本刊採用,敬請另投其他刊物。(本刊不退稿,也請見諒)


王城氣度編輯部敬上

2008年2月1日 星期五

我活著活著 沒說什麼 你卻笑開了






一街的紅迎著

穿戴舊衣來的

你經過我

我經過年







--

被遺忘的古蹟──總趕宮

倪聖公的居所再也無法遮風擋雨,蓋新宅的需求迫在眉睫,卻困難重重,只因那不得任意修築的古老廟宇被遺忘在歷史的角落裡,甚少人聽說,甚少人關心。



2007年的總趕宮已搭起鋼棚架。


1991年的總趕宮。/林世川攝


從紅茶店或海產攤開始
台南一家有名的包子店,就開在寺廟旁,許多饕客暱稱其為某某寺包子,美食導覽上的地圖也少不了將寺廟當作地標,要是還不清楚怎麼走,就上網吧,熱心的食客們早將嘗試走過的各種路線放上網路,且八成離不開那間寺廟。

相較之下,位於中正路131巷的總趕宮就沒那麼幸運了。要是你對這條巷子有印象,卻不記得有廟,大概是因為你來過這裡的紅茶店。131巷的入口窄小,連存心想來巷子前端喝紅茶的人,首次造訪都容易因忽略而錯過,好不容易找到了,絕大多數人卻買完紅茶就走,錯失深入巷子偶遇總趕宮的機會。要是你曾走進巷底,也模模糊糊地記得有間廟,可能是因為你來過廟旁的海產攤,但受食物所誘,無暇顧盼左右,奢侈地將廟當成了增添用餐風情的朦朧背景。



總趕宮丙午年(1966年)做醮。/林世川提供


三級古蹟總趕宮創建於明鄭時期,當時海岸線就在廟前,廟內主祀的倪聖公是漳泉行海人的守護神,與媽祖同為海神。倪聖公的名字已不可考,只知其生長於海濱,熟悉港道,為海舶總管。因此,總趕宮昔稱「聖公廟」,又稱「總管宮」,現作「總趕宮」則是道光年間的訛稱。

尋訪古蹟,最有趣的莫過於睹物遙想古景,想想廟埕前是一片汪洋,你從海上來,懷著神明的庇祐平安上岸,見著廟就安心,那時沒有紅茶店,沒有海產攤,你只看得見廟。




總趕宮丙午年(1966年)做醮。/林世川提供



離海愈來愈遠的海神廟
明鄭時期,大井頭(今民權路上)渡口以南是帆船的停泊處,常有船夫搭寮居住,俗稱「帆寮」,再往南亦是漁民居所,人稱「草仔寮」,居民多半是來自漳泉、信奉海神的船夫漁人。而今西門路一、二、三段在當時為海岸線,以西是台江內海,總趕宮就建立在海岸旁突出的高地上。隨著台江內海淤積成陸地,總趕宮、水仙宮、大天后宮等海神廟宇漸漸遠離海岸,再加上清廷修築城垣,總趕宮遂成了城裡的街境廟宇,倪聖公轉而成為境內百姓的信仰對象。

道光十五年(1835年),總趕宮由地方仕紳周清老、黃化鯉、吳春祿、紀德元等人集資修建;大正八年(1919年),日人興建台南第二尋常高等小學校(今建興國中)時,拆除原址上的開漳聖王廟,將神像遷祀於總趕宮;民國五十五年(1966年),古蹟本體大修後曾建醮,此後並無持續的修護工作,導致現今廟況不佳;七十四年(1985年),在廟的右側重建佛祖廳與香客樓,內政部並於同年指定總趕宮為三級古蹟。

總趕宮建築坐東朝西,為二進式磚牆木構建築,三川殿、拜殿、正殿合為一體,右廂則為北方式樣的二層樓佛祖廳。三川門屋脊上飾有福祿壽三仙,門上的門神是府城彩繪名師陳壽彝早期的作品,左邊壁上有一塊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的「重興總趕宮碑記」,右側有丙午年(1966年)所立的重修碑記。三川殿左右立有盧清爺、韓德爺二陪祀,而拜殿左右有龍虎井,牆面有龍虎之泥塑彩繪裝飾。正殿神案上祀倪聖公,神案下為倪聖公的神轎。左右陪祀註生娘娘及土地公,下方祀虎爺,清官楊廷理及仕紳黃化鯉的長生祿位亦陪祀於右側神龕內。



陳壽彝於1966年為總趕宮繪製的門神。


清官楊廷理長生祿位,乃其義子周清老所立。/林世川攝


盧清爺、韓德爺二陪祀。


龍虎井牆面之彩繪虎裝飾。/林世川攝


陳壽彝水墨壁畫──「富貴壽考」。/林世川攝


倪聖公神像,最大的一尊為鎮殿大王。



急待修復的總趕宮
礙於古蹟的身分,縱使總趕宮樑柱已被白蟻嚴重蛀蝕,屋瓦飛簷已斑駁殘破,風雨來臨時要將神明安置在不漏雨的位置,地震時要擔心廟宇崩塌,總趕宮的整修還是得按規矩慢慢來。除要耐心等候公文往返、專家鑑定、經費審核等過程,更要自籌約四百萬元的經費(官方補助八成,廟方自籌二成),這讓位居窄巷內、未得觀光資源挹注而日漸沒落的總趕宮十分頭疼。經過重修委員會各幹部的持續奔走,目前雖得奇美企業等善心人士支持,但仍需更多來自大眾的力量,讓古蹟留存,讓廟內香火興旺,總趕宮才能永續經營。

總趕宮管理委員會暨重修委員會總幹事林世川先生,接掌總趕宮廟務達十一年之久,初接掌時,廟宇已有漏水現象,當時台南市尚未設置文化局,林總幹事便向區公所民政課請求協助,經過幾年的爭取,補助經費終於稍見曙光。2007年7月,用以保護古蹟建築的第一期鋼棚架工程搭設完畢;而目前正等待官方再度審核通過、撥下經費,便可展開第二期整體修復工程,預計2009年底完成整修工作。而愈早籌得足夠經費,神明便能愈早安身於堅固的廟宇內。



總幹事林世川先生,其身後的牆面原為彩繪龍壁,現被木板覆蓋。


林總幹事將廟事當作事業一般地經營,總趕宮目前遇到資金不足的難題,他便為廟開源節流,不僅想辦法募得資金以順利整修,更暫停參與交陪境廟會活動以節省支出。對此,林總幹事謙虛地說:「我頇顢(笨拙)賺錢,只好先替王爺(倪聖公)省錢。」待廟宇整修完畢,林總幹事還得為廟宇落成、神明安座舉行醮儀,屆時儘管醮典辦得簡樸不鋪張,也勢必有一定程度的支出。面對這一個個的難關,林總幹事搖頭笑著說:「欠王爺的。」奔波的過程雖然辛苦,但林總趕事認為,他接管總趕宮,能將廟宇修好,並且為神明辦個醮典,這一生就算功德圓滿了。



殘破的屋簷瓦片。


樑柱上處處記著蛀蝕記號。


總趕宮經驗
為了募集整修資金,總趕宮一面向官方爭取經費,一面積極舉辦活動,邀請民眾來親近、認識總趕宮,進而對總趕宮產生認同感。如2007中秋節,總趕宮舉辦了「中秋搏餅」活動,仿照明鄭時期士兵以擲骰子搏餅的方式過節。同年12月29、30日,總趕宮也與赤崁文史工作室合作主辦「府城西定坊、寧南坊八吉境巡禮」的活動,由導覽人員帶領民眾徒步走訪中正路、友愛街、忠義路、西門路、府前路上的十幾間廟宇及巷弄,讓民眾更認識這片土地的歷史。而2008年2月1日至24日,總趕宮將舉辦水仙花展,展出特殊的雕刻水仙花。



總趕宮巡禮活動中,民眾認真地聽著導覽人員的解說。


巡禮活動尾聲,民眾將小小的總趕宮塞滿,等待抽獎。


主委許燦露老先生致詞,後為文化觀光局劉鎧暄副局長。


熱心的紅茶店許老闆(中坐者)在總趕宮巡禮活動現場幫忙。


廟方奔走於官方與民間之餘,仍舉辦這些活動,不只為了打出總趕宮的知名度,更要拉近廟與人之間的距離。做為古蹟的總趕宮,一旦修復完成,廟方想保存古蹟的心意自然可以達成,而修復經驗不僅可作為其他古蹟或廟宇的參考,更能吸引遊客前來觀光;但做為一所廟宇,總趕宮需要的不只是來看古蹟的遊客,而是更多在地民眾對神的信仰與對廟的情感。

其實,林總幹事家住東區,跟總趕宮沒有地緣關係,但在一次的廟會活動裡,被找來總趕宮幫忙抬轎,與倪聖公有了感應,在完全不懂廟事的狀況下接掌了廟務,靠著不斷地學習、詢問,扶持總趕宮至今十一年。一個非總趕宮境內成長的人,怎會生出如此強大的情感為陌生廟宇奉獻心力?我想這就是信仰的力量,神靈提供的安穩感與庇護,令敦厚的人們常懷感念,總不願錯過為神明服務的機會。更何況遇上神明直接與你對話,你怎能不敬仰、不謙卑。

除了林總幹事,地方耆老總趕宮重修委員會主任委員許燦露老先生、紅茶店許天旺老闆,兩位待人謙和的老先生為著信仰、情感,不辭辛勞地奔走,而廟旁的海產攤也自發性地將用餐桌椅移動至不妨礙整修工程的位置。這些人對地方釋出的善意與投入的感情,著實令人感動。

他們不強求你相信他們所信仰的,也不期望你突然對廟宇生出感情,他們只盼自己對地方的熱誠與維護城市古蹟的心意能感染更多人,讓更多人願意付諸行動。


感謝
總趕宮管理委員會暨重修委員會總幹事 林世川先生
總趕宮重修委員會主任委員 許燦露老先生
雙全紅茶店 許天旺老闆
赤崁文史工作室










採訪‧攝影/黃佩芬、楊貞霞
文/楊貞霞

讓孩子來說家鄉的事吧!──府城小小解說員

鄉土就是我們的根!
全球化與在地化並不相違背,
全球化要建立於在地化的基石上,
惟有立足本土、方能放眼國際,
我們應該要好好思索「生命根源」這個區塊,
引領孩子探索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這才是教育的真正初衷。




在地的故事讓孩子說給我們聽。


公共電視特別針對小學生所製播的「下課花路米」鄉土探索節目,每到暑假就會推出與世界接軌的「暑假花路米」特別系列,節目中的影片單元分別由來自世界各國的孩子擔任城市小小解說員,透過童稚的眼光來介紹生活周邊的人事物,讓台灣的孩子能夠認識許多陌生的城市,進而開闊多元的文化視野。仔細聆聽孩子童言童語的口述,城市似乎變得不太一樣了。

目前國內中小學鄉土教育推動餘年,「小小解說員」就是學校推行在地實踐的最佳例證,古蹟與文化向來富裕的府城,這些年來積極計畫整合鄉土這個區塊,從95年的六大文化園區到96年的八大文化園區規劃,鼓勵各校投入「小小解說員」的培訓計畫,並注入鄉土語言的元素。學校是如何利用既有的豐富資源,落實並推廣這項極具傳承意義的文化紮根工作?讓我們一同探訪小小解說員的故事。





位處安平的西門國小目前是台南市「小小解說員」種子學校甄選的主辦單位,受訪者孫美津之前服務於土城國小,現在則是擔任西門國小的教務主任,巧合的是兩校小小解說員培訓部份她都有參與,感受特別地深刻,這次她也準備了豐富的資料與我們分享。孫主任表示,西門國小與安南的土城國小是台南市「小小解說員」最早起跑的學校,六、七年前就已經開始耕耘這塊園地。而由台南市主導的小小解說員種子學校甄選計劃則是從95年開始,第一年有五所學校報名參加、第二年有九所,今年預計會有十一所加入。

談起小小解說員的發想大概要追溯到十多年前開放教育實施,推行建立學校特色開始,老師們在課程變革之際開始思維本位課程的走向。透過畢業校友返校與師長互動交流的過程,擁有二、三十年教育經驗的老師們發現:許多人唸書時汲汲於學業、上班時拚命工作,對於自己的家鄉所知甚少,缺乏對生命根源的探索,往往找不到心靈深處的依附與寄託。因此,老師們體悟到課程所帶來的變革不應該只侷限在升學之路的順遂,而應該給孩子一個強而有力的後盾,這個後盾就是鄉土,能夠帶孩子去認識鄉土的除了老師,還有同儕。「小小解說員」的培訓課程於焉產生。

孫美津談到,教育部近幾年來特別重視鄉土語言的落實與發展,因此各縣市政府只要提報鄉土語言相關計劃活動,幾乎都會獲得中央補助。一直以來,台南市的鄉土評鑑結果都很不錯,礙於市政資源不足,為維持亮眼成績並持續獲得補助,市府自前年開始推動小小解說員種子學校甄選計劃,並鼓勵每一個提報計劃的學校將鄉土語言元素納入,而結合語言與在地文化就是鄉土教育的本質。台南市政府也期待藉由教育方向的提供,朝向每個學校都有小小解說員的目標努力,並透過這種方式導引出孩子的學習能力,期待小朋友經過持續的學習,個個都能成為府城最佳的代言人。



孩子經過持續的學習,個個都能成為府城最佳代言人。


參與小小解說員培訓的學校都會針對各自解說區域進行相關課程規劃,以億載為例,該校在市府開始推動計劃的第一年就加入種子學校行列,並聘請具十年解說經驗的文化導覽員杜宜昌擔任培訓師資,除規劃億載金城的解說課程內容,並實際參與培訓工作。杜老師表示,在接到訊息的時候,首先面臨到的困難就是要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繁複的工作,也就是要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內找到合適的孩子,並把他們培訓成一個能夠完整介紹億載金城的小小解說員。



杜宜昌老師


考量時間過於倉促,杜老師決定將億載金城分成大砲、小砲、沈葆楨、故事、植物等十三個區塊,每個區塊解說時間約莫五分鐘,甄選出來的二十五位小朋友,每個人先學會講一個區塊,為避免孩子產生過於片斷的記憶,事前會在課堂上先做整體的介紹,之後二十五人分成兩組,遊客走到任何一個區塊都有小朋友駐點,「參觀者動、小朋友不動」就可以運作出一個很完整的導覽解說,一段時間後,小朋友從會講一個區塊到二個、三個……,愈來愈趨於完整。

反觀西門國小因為將鄉土列為校本課程,所以有較長的培訓期,一、二年級的教學重點是要引起孩子對鄉土的興趣,三、四年級則以淺顯易懂的內容為原則、五、六年級開始加深加廣。所有鄉土課程在一到五年級都會上完一次,六年級著重在複習與小小解說員的培訓。擁有二十餘年教育經驗,且深諳安平並參與課程規劃的林明志老師表示,西門國小與台南大學合作編輯出一份鄉土教材──「拜訪西門後花園」,教材內容以樹屋為主軸,匯集多位老師的蒐集與研究結果,資料十分豐富,老師透露說連導覽員都跑來向他們索取,這份資料也是學校用來培訓小小解說員的know-how。



林明志老師


問及師資來源會有困難嗎?孫主任說:「有心無心是一項很重要的因素。」老師們花些時間透過與在地耆老的訪談就可以獲得許多寶貴的資料,耆老們不見得擅於表達,但所陳述的事情都很真實,老師蒐集完成經過潤飾後,就是一份很實用的教材。孫美津繼續談到,西門國小安排學生在一到五年級的培訓期間,都盡量採用參觀、訪問、討論、資料蒐集等活動,使教學落實在真實生活的脈絡,讓學生能從實際參與中,獲得直接的經驗。

林明志也談到,這一兩年在成果展與其他學校交流中發現,大部份學校都會面臨的問題就是師資和經費。明志老師認為,最理想的師資就是學校的老師,但事實上沒有幾個老師願意為一堂課花那麼多的時間去學習,這也是問題的癥結,所以目前一般學校的主要師資來源大部份是外聘的文化局導覽解說員。至於經費,明志老師強調經費也不是最絶對的問題,他說:「我們六、七年前沒有經費就在培訓,難道沒錢就不能做了嗎?」他繼續說:「我的認知很簡單,就是要讓孩子認識自己的家鄉。」他覺得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對他而言,從小讓孩子了解自己生長的地方,比什麼都重要。



西門國小周義雄校長親自上陣帶著孩子認識家鄉。


杜宜昌透露,他們曾經想要把解說員帶入學校教授鄉土教育,但評估後發現並不是每一個解說員都適合擔任教職工作。他認為每個學校的老師都自有一套與孩子互動的方法,所以對孩子而言,班級的老師就是他們最好的師資。杜宜昌說:「我們不是談論高深的學問,我們要培養的是敢講、會講和具表達技巧的小小解說員,這些部份都是小學老師可以做到的。」而文化導覽員可以扮演培訓老師的角色,「老師融會貫通後再用自己的方式教給孩子,這樣是最理想的。」他這麼說到。

一般而言,報名參加甄選的孩子可以分為志願與非志願兩種,前者興趣濃厚,後者則不盡然。孫主任表示,志願參加者的學習欲望厚度是足夠的,儘管能力不同,但培訓出來的成效比較顯著;至於非志願參加者,因先天條件優質,有潛力成為小小解說員,老師會透過鼓勵方式來導引出他們的興趣,所有站在這個舞台上的孩子都可以盡情發揮。主任認為,孩子只要抱持著「這是我的家鄉,我想要介紹給你認識」的熱情,再加上對家鄉的認知,就已構成做為小小解說員的基本條件。



孩子勤作筆記時的專注表情。


杜宜昌直言,今天即使是老師指定要來也無妨,他覺得一般小朋友對於興趣的定義都還很模糊,在後天培養的過程中,孩子喜不喜歡、願不願意留下來那才是最重要的。杜老師以自己為例,他說之所以會走入文化導覽解說員這條路,其實是被兒子刺激的,因為孩子笑他都不了解台灣史,為爭一口氣,他報名參加導覽解說員的培訓,沒想到一頭栽進去後就再也捨不得離開,他說:「只要有機會,我願意解說一輩子。」

小小解說員的培訓對象因校而異,以土城國小為例,他們從四年級開始培訓,由淺入深,分為初階、中階和高階,三個年級所規劃導覽的景點與路線都不一樣,到了六年級做一個總驗收。孩子從初階到高階都要背誦自己整合所習的文史資料而撰寫的解說稿,這種培訓方式的孩子在第一次上場會有些生澀僵硬,但解說多次後對導覽內容的熟稔度提高,口語表達上也就自然順暢多了,他們的成長幅度大且易見。



累積一次次的解說經驗,孩子表現的愈來愈有自信。


西門國小則是由六年級擔任小小解說員,培訓過程中透過老師講解,親眼去看,把所看所聽內化後用自己的話講出來,明志老師認為,對孩子而言,記憶並不困難,最困難的部份是表達。他利用每天的晨光時間為孩子補充資料,午休時間不想睡覺的人可以練習講給實習老師聽,如此一而再、再而三的上台講,孩子們就會表現的愈來愈有自信。他同時也鼓勵小朋友多去聽聽導覽員的解說,從中發現原先不知道的史料,讓自己的解說內容變的更加豐富。

為引起孩子的學習興趣,杜宜昌以說故事、快樂的遊戲方式來進行所謂的培訓課程。培訓之初,先灌輸孩子對億載金城的整體概念,之後每個景點介紹一至兩次,然後請他們把聽到的訊息記錄下來,當然也可以上網搜尋資料補充,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自己逐字書寫,老師認為只要用自己的名詞、形容詞來撰寫,就是屬於自己的東西,完成之後,視結構完整性與傳達訊息正確與否稍作修改。杜老師說「我其實不是要訓練一群優秀的小小解說員,而是希望有一群愛這個家鄉的人。」



每一次的戶外教學,都是要讓孩子藉由親身參與獲得最直接的經驗。


培訓結束後孩子必須透過實際導覽的檢核方式取得解說認證。孫美津以土城國小為例,一個孩子一學期要解說三場;西門國小的小小解說員則要通過對內與對外的解說考驗,對內是指校內的同學或老師,對外是來訪的參觀團體,外賓解說部份,上、下學期各一至兩場,但不是每個孩子都有機會上場,沒上場的小小解說員,老師會透過遊客回饋單來做評鑑。遊客回饋單是孩子利用非上課時間到樹屋解說完後,請遊客簡單填寫幾個選項及想法的問卷,孫主任認為,小朋友透過主動與遊客互動的過程,也順便達到自我成長與自我檢核的效果。

孫主任回憶去年十一月小小解說員的培訓期結束,剛要進入成果期,正好有台南大學的老師帶著碩博士班的學生來訪參觀,並指名要小小解說員導覽,這批孩子在還沒有對內導覽解說的經驗下,就直接先接待外賓,主任轉述這批參觀者的話說:「如果這是孩子們的第一次,他們可以有這樣的表現,我們真的很感動,他們已經具備大人導覽解說員的雛型了。」



小朋友透過與來訪遊客的互動過程,達到自我成長與自我檢核的效果。


我問到孩子們解說時會緊張嗎?孫美津笑說:「當然會,但是他們的緊張是很自然的。」她舉例,有個孩子在蠟像館解說,當他從這個點講到下一個點的時候,因為緊張,額頭流了許多汗,可愛的他一把抹掉額頭的汗珠後繼續解說,大家都被他自然又純真的動作給逗笑了,這個孩子自己也笑了出來,當下她覺得既感動又很真實。孫主任又提供一個讓她非常感動的事,這個故事發生在土城國小,她說有一個學生在申請推甄過程中,因為這張小小解說員的授證,讓她獲得關鍵性的加分而順利進入台南女中,對於甄試老師能夠肯定小小解說員所具備的自信、創意與人際互動的能力,所有參與培訓的老師都覺得相當欣慰。

培訓小小解說員不是虛應一應故事而已,應該要有永續經營、長期紮根的決心,杜宜昌談到,以前台南市培訓古蹟解說員是對的,但是現在有興趣的人可以透過很多管道找到歷史、文學等方面的訊息,再講這些東西可能沒幾個人會來上課,他認為可以把希望放在下一代,讓孩子從小了解自己的故鄉,因了解而愛上自己的鄉土,他說:「未來如果有人說要廢掉億載金城,這些小朋友應該會是第一個站出來反對,因為這群孩子對這裡已經產生感情了,他們曾經在這裡成長、解說,他們會保護這個地方。」

明志老師語重心長地表示,以前文建會推社區總體營造,以安平區為例,拿了百萬經費為每間商家更換招牌,錢花光後除了看到整齊劃一的看板,還剩下什麼?他認為大家應該要從心去建設,不要只在乎表象,忽略了真正需要改變的東西。身為小學老師的他能做的就是播撒愛鄉的種子,林明志說:「我當老師當了二十幾年,我做了什麼我不知道,唯一可以讓我很驕傲、此生不悔的事就是推了小小解說員,我讓我的孩子了解自己的家鄉、愛自己的家鄉。」



孩子從小了解自己的故鄉,長大後自然而然會想保護這個地方。


孫美津坦言,培訓小小解說員並不輕鬆,但值得欣慰的不只是教孩子關於故鄉的事,他的語文能力也隨之增進、自信度提高,除了對學習內容的內化,還要寫、要講、組織內容綱要等,她說這不就是我們期待孩子該有的能力嗎!再看看這些擁有二十幾年教學經驗的老師,他們願意一直堅守崗位持續培訓,就是覺得這個區塊不容停下的價值性,她說:「孩子在你面前介紹自己家鄉的畫面,真的很美。」

沒有經費補助前,只有少數幾間學校在培訓小小解說員,後來在政府經費補助的加持下,這一兩年陸續又有學校加入培訓行列,接下來的問題是,在市府三年計劃結束後,還會剩下多少學校持續培訓?我想答案還是一個未知數。不可否認的是,不只是教育工作者,還有許多家長都以全球化為前提,輕忽了鄉土這個部份,想想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不就是因為紮根、深根,才能夠不畏風雨成長茁壯,而鄉土就是我們的根。事實上,全球化與在地化並不相違背,全球化要建立於在地化的基石上,惟有立足本土、方能放眼國際。我們應該要好好思索「生命根源」這個區塊,引領孩子探索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這才是教育的真正初衷。



看孩子介紹自己家鄉的畫面真的很美。




感謝協助
教育局學管課傅千珊
文化觀光局古蹟中英語解說員盧芳蕙
西門國小 孫美津主任、林明志老師
億載國小 杜宜昌老師、葉柳君老師、蔡惠娟老師、王榆禎同學、鄭尹涵同學
四、五年級小小解說員











採訪‧攝影/周曉君‧陳畀
整理/周曉君
圖片提供/西門國小、億載國小、成功國小、土城國小、安佃國小

播下在地實踐的種子──論小小解說員的培訓

在強調本土化、在地化的年代,認識自身的實踐可從地理的廣度推到歷史的深度,因此府城的古蹟為鄰近的中小學校提供了鄉土教學的現成素材,小小解說員的培訓也在此潮流下成為這些學校的重點計劃。個人曾參與過幾次英語小小解說員的培訓,華語的部分無緣參與,只能從有經驗的好友處得到些許心得,所以感受不強,只能就解說理論與在地實踐的角度來看小小解說員的培訓。

「解說」需要知識及研究做後盾,這是一種專業取向的工作。台灣專研解說理論的學者--台中師範大學的吳忠宏老師在其解說定義中強調:「解說應闡釋現象背後所代表之含意」。

解說是一種藝術,具有塑造情境的效果,可以讓人們對歷史有清晰的了解,培養對文化有敏銳的觀察力,可以緩和對立的觀點,也可以傳達愉悅的訊息,更可以強化遊憩體驗;解說也是一門科學,它有哲學基礎也有理論依據,解說是種科技整合的學科,其研究也深具挑戰性。[1]

解說應該被當成一門學問來研究,如果古蹟解說作為一種志業,解說員的角色扮演又是如何?首先我們應該釐清以下兩點:
(一)解說的目的是幫助遊客對景點獲得知曉、欣賞與瞭解的能力。解說是一種藝術,具有塑造情境的效果,可以讓人們對萬物有清晰的瞭解,培養對環境有敏銳的觀察力,可以緩和對立的觀點,也可以傳達愉悅的訊息,更可以強化遊憩體驗。[2]
(二)古蹟解說員的使命:解說員的工作就是一種在地實踐,以在地人的角色與立場來詮釋在地的通俗歷史與文化。解說員要擔任刺激與引導參訪者的歷史思維,甚至引發討論,讓解說員與諸多參訪者們一起討論歷史,也就是共同建構歷史圖像,而不是將一些事件背給他們聽。

解說員直接面對遊客,要能將環境中專業而又複雜的概念轉換成口語化的文辭來啟發民眾,並從實體的表徵層面提升到抽象的欣賞層面,再達到精神層面的心靈觸動。所以吳忠宏老師在《解說專業之建立》一文中提到:

解說並非只是傳遞知識,而應著重闡釋現象背後所代表之含意,切勿僅是描述事務之表面。因為透過解說可以培養人類對環境的關心、對鄉土的情懷、對大地的熱愛、以及對萬物的敏感性和觀察力。一次刻骨銘心的解說,將足以影響一個人的行為或態度,甚至未來的發展方向。由此可見,能夠從事解說服務的工作,是一件非常有意義及有價值的人生體驗和經歷。

一個解說員的養成,絕對不只是強記背誦許多史料,然後憑著一招半式闖江湖,城市古蹟解說員的養成必須是全方位的,對於所居住的城市要有深切的認識與關心。不只認識過去,關心現在,還要期待未來。如果以這樣的角度來要求小小解說員,未免太嚴肅,太沉重,他們大多是國小五六年級的學童,國高中生因為有升學壓力,頂多參與英語解說的培訓,但往往也不是因為對解說有興趣,而是為了要學英文,很功利的考量。

所以我個人的看法是:不必以解說專業與使命來期待小小解說員。以「在地實踐」的角度來看整個培訓過程,在「文化觀光」風潮盛行之後,在地生活特色的保存與呈現,成為一個地方吸引觀光客的資產。例如台南市努力在推行的在地美食小吃與傳統民俗節慶,採取「襲產」(heritage)的形式,[3]爲當地居民和遊客提供根著於過往和地方的感覺。台南市將傳統的「七夕做十六歲-成人禮」、農曆過年的「府城行春」等等台南特有的節慶文化活動作為主打,展現地方特色。還有,台南市政府從2004至今所規劃與推出的「八大文化園區」[4]搭配導覽解說的服務,帶領遊客從當地的文物與古蹟,以及民俗活動的參與中,來認識自身,進而建構屬於在地的地方知識,解說員不一定是要史學家,但解說員建構的知識才是真正的在地知識。

讓小朋友從小學階段開始投入在地的實踐,應該是有助於增進他們的地方感,美國國家公園署(U.S. National Park Service)有一句非常發人深省的名言正說明了解說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透過解說,就能瞭解;透過瞭解,就會感激;透過感激產生保護行動。』[5]漢民族一直是一個「史盲」的民族,所以後起政權往往理直氣壯地摧毀前朝文物,其實這也是一種對自己沒信心的反應。如果能夠讓孩子從小學階段便進入地方文物與環境的解說殿堂,將有助於對環境的認識與自身歷史的承認,這在教育的角度而言,也是意義非凡的。



[1] 吳忠宏,〈解說的新趨勢:談「意義的連結」在歷史文化場域之應用〉,《解說的藝術》。國立
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出版,2004,頁23。
[2] 吳忠宏(生態旅遊之解說服務),《95保護區生態旅遊輔導團生態旅遊教育訓練》內政部營建
署,2006
[3] 一般都翻譯成古蹟。
[4] 八大文化園區包括:赤崁文化園區、五條港文化園區、民生綠園文化園區、孔廟文化園區、台江生態文化園區、鎮北坊、東安坊、與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以歷史的進程作為區分的根據。
[5] 吳忠宏,(解說專業之建立),《台灣林業》第25卷第6期,1999.12月,頁47。








文/盧芳蕙
圖/西門國小

二二八61週年紀念專輯:揮別烏暗 迎向新生──二二八事件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血已乾淚光猶泛
曾經是消失的歷史
隱藏了那個年代
最深沉的恐懼和哀傷
潮來潮往
每一年每一年
都試著揮去凜冽的陰霾
每一年每一年
都等著一個安魂的公道
為明天為我們所愛




台南市二二八紀念碑


隨著生活經驗與教育認知的串聯構築,我們經常賦予數字符號不同的意義與意象,就像911讓人立刻想到美國恐怖攻擊事件、921則是聯想到災情嚴重的南投大地震,那麼對於「228」這串數字你會聯想到什麼?台灣史上的大悲劇、佷多社會菁英喪生、一場恐怖的殺戮、政治人物喜愛操弄的議題、本省人與外省人的族群對立、一個放假日……,答案都對,卻都只是對於228事件的片面印象,若要再深層解釋、完整描述,有多少人能夠講清楚說明白!

事實上,對於228這道深深烙印在台灣人身上的胎記,還是有許多人不知原委,既無法體會這個烙印所造成的痛楚,更不明瞭228對於台灣所帶來的鉅大衝擊與深遠影響,身為台灣人卻不諳台灣史,這是一件多麼可悲的事啊!

要談228就先讓我們回到1945年,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開始,不到一年半的時間就發生了228事件,釀成悲劇的原因十分複雜,簡略歸納如下:一、長達五十年的日本殖民統治,讓一直缺乏交集的台灣與中國早已文化分隔,產生極大的疏離與落差;二、政治壟斷,陳儀主政後所施行的行政長官制度,有諸多缺失,不僅貪污腐敗、特權橫行、軍紀欠佳,就連政治參與和待遇,都極不公平;三、經濟剝削,因為諸多不當的統治政策,造成百業蕭條、民生凋敝,物價暴漲與失業人口激增;四、社會方面,復員返鄉的前台籍日軍約莫十餘萬人,就職無路,因而逐漸形成一股不滿政府的暗潮,加上陳儀剛愎自用,導致下情無法上達,官民關係日漸惡劣。百姓積怨已久的不滿,終於因為發生在延平北路的緝菸血案爆發出來。

228事件源自緝菸血案引燃導火線,民眾請願懲兇,但公署衛兵掃射請願民眾,導致紛亂一發不可收拾,請願懲兇變為對抗公署,進而激化為省籍衝突。抗爭事件蔓延全台,地方領袖乘機要求全面改革,部分地區發生武裝衝突,較具規模的有台中一帶的青年臨時部隊、嘉義水上機場和高雄火車站附近的攻防戰。事件蔓延後,長官公署應對無方,加上陳儀執掌大權,一面虛應處委會的改革建言,暗中又要求中央派兵進行武裝鎮壓,蔣介石為平「叛亂」,決定派兵綏靖。

綏靖工作大致分為武力掃蕩和清鄉,軍隊挾怨報復,以致有民眾無辜傷亡、嫌犯未經審判即就地槍決等情事發生,據政府機關保安處資料顯示死亡人數約6,300人,民間私人統計則從數千人到數萬人不等,作家李喬為寫「埋冤1947」,特別下一番功夫研究傷亡人數,他估算1947年內被屠殺的人數總和約在18,285~19,418人之間;至於清鄉的時間很長,幾乎是延續到1949年國民黨撤退來台,與白色恐怖銜接,從後續清鄉到白色恐怖結束,預估累積死亡人數應該還要再向上修正。

1949年蔣家政權退至台灣,隨之而來的是「白色恐怖」時期,長達三十八年的戒嚴統治,台灣人被迫噤聲,無論是在民主政治、藝文創作或是母語發展上都受到禁錮,台灣人民遭受嚴重打壓。1987年台灣政治解嚴,鄭南榕、陳永興與李勝雄成立「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開啟歷史反省大門,1992年行政院公布「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1995年前總統李登輝代表政府表示歉意,並積極從事各項補償工作,包括原台北新公園改為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籌設紀念館和紀念碑,並訂定二月二十八日為和平紀念日。此外,政府於1995年設立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至2007年核定該會為常設機構,主要任務在經營「228國家紀念館」、收集與典藏相關歷史文物、推廣教育及建立國際交流平台等,實踐台灣轉型正義,傳承228歷史任務。

如今228事件將屆滿六十一週年,在此前夕本刊特別企劃製作「二二八61週年紀念專輯」系列,議題內容涵蓋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不同層面,從每一個面向探討228事件對台灣所帶來的衝撃與影響,由點匯聚成面,深入淺出,提供讀者客觀而完整的內容報導。「揮別烏暗」,不是要大家遺忘過去的歷史傷痛,也不希望有心之士再在傷口灑塩,而是要藉前車之鑑,從228的省思中記取教訓與警惕,並還給228受難家屬一個真相、一個道歉,讓這些蒙冤數十年的家屬得以真正平反;「迎向新生」,唯有拋開私利、不分黨派、不分省籍,大家團結一致、凝聚共識,才能和解共生,開創台灣新契機。




民國三十二年(昭和十八年/西元一九四三年)以專門學校入學檢定考試及格之資格考中高等文官考試之同事慶祝紀念,照片前排坐者右起第二名為湯德章(二二八事件台南市受難者)。




資料提供
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解讀二二八》/李筱峰著‧玉山社出版








專題策劃/編輯部

一起沉思吧!──成大思沙龍

沙龍(salon),意謂客廳。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貴族與富人習慣在他們豪華的客廳裡交流情誼、高談闊論;今日,台灣有一群大學生,也辦起了沙龍,但他們不宴飲,不跳舞,他們只邀請群眾,坐進他們的會客室,一起思考,一起激盪,一起拉高、放寬自己有限的視野。



成思首場──你所不知道的香港,主講者:香港名作家──馬家輝博士正和觀眾熱情的對談著。


國際觀,如同許多光鮮亮麗的辭彙,是一個充滿現代感的意象。但有多少人想過,什麼是國際觀?又為何要有國際觀?國際觀又代表著什麼樣的價值?這些問題往往圍繞著競爭力、商業利益、附加價值等議題打轉。然而,培養國際觀的目的就是為了這些議題嗎?

龍應台老師常在演說中提到,自己的兒子在德國是什麼樣的情形,這些德國青年聊天,內容不是遊戲攻略或影劇八卦,而是在討論國際的時事,且彼此各執觀點相互辯論,這樣的情形可能連台灣大學殿堂都難以出現,卻發生在一群歐洲青年等電車的時光。從中可以暸解,國際觀或許不應在象牙塔裡的迴旋走廊,讓人昏頭轉向;也不應是管理階級的領帶夾,漂亮但不夠實用。但我們該如何把國際觀當作一個隨身自在的事物呢?龍老師提出一個構想:「全球公民意識」!

全球公民意識,不是一個主義,也不是一種任務,它是一種生活態度。就像你生活中不可不知道的事物一般,是一種時代趨勢。而什麼是全球公民意識呢?它融合你對世界的認識、關懷與行動,舉例來說,你不會認為南亞海嘯只是一連串死傷數字的呈現,而是認識背後的因素與探討救援該如何有效進行,以及後續的重建計劃;也不會相信達佛的種族屠殺,只是一個國家中某區域的殺戮行為,因為在其背後有更多政治、社會、歷史可以探討;且這些例子都是身為一個世界公民所應了解的,因為不論國界與區域,我們都是世界中的一分子,不能自絕於這個循環體系之中。然而身處台灣的我們,報章媒體上往往是意識形態爭執、社會亂象叢生與各種宣傳廣告,我們宛如在溫室裡的國度,無法了解玻璃外為何會下雪與刮風,但一個處於世界體系不可或缺一環的國家,能夠如此絕世嗎?我想這是一個需要沉思的問題。



龍應台老師現身開幕沙龍擔任首場主持人,並在一開始就先對成大學生說明國際觀的重要性。更勉勵台灣學生不要「小看」自己的年齡,要把自己當作成熟的大人來面對事物。


思沙龍,正因此而生。龍應台文化基金會,率先將議題拋給學生,讓他們思索台灣未來的社會,該如何與世界接軌進而立足國際,希望能在這個公民客廳中,引發大家的思考,讓知識間的激盪成為台灣前進的聲音。為此,基金會在北部辦了多場的思沙龍講座,無論是在校內或社區,都引起了極大的震撼,漸漸的創造出一股暖流,直指台灣人對國際的冷漠。如今,思沙龍在北部已成為一個知名品牌,許多大學也紛起響應,推廣這份熱誠。然而,身在台灣南方的我們呢?尤其在擁有古老歷史與倡導文化的府城,我們怎能對這份熱誠視而不見?

2007年初夏,有一批成大青年,被求知的熱情所驅動,北上龍應台基金會取經,將思沙龍帶到南部來,期待能將這股潮流導向南方。為了使這份理想也能讓更多南部民眾知道,這群學生在校方的支持下,自主成立了一個組織,旨在推動國際視野與全球公民意識,以大小活動的方式,造就成大校園內一股推廣國際化的熱潮。而這個學生組織就叫做,「成大思沙龍」,簡稱「成思」。在過去,成大一直是南台灣第一,台灣第二,學生們也滿足在這舒適圈裡面活動,由於企業家最愛的光環,更是讓大家享受著無憂慮的學業生活。但是,有一天企業家突然不愛我們了,使我們驚覺到,原來自己有著許多不足;成大賴明詔校長更點醒大家:「為什麼我們自己不是喜愛人才的企業家呢?」成大學生這時才驚覺,如果再不看重與北部的距離、再不了解世界與社會的動態、再忽視自己原先的缺點,名校光環就只是一道閃光罷了,沒有任何意義。成思的夥伴,也抱持這樣的危機意識,用自己的理念去影響風氣,並聯合校園中有相同理念的社團組織,舉辦大大小小的「沙龍」活動,且將北部的資源與成大做連結,形成南北思沙龍圈,與清華大學遙相呼應。然而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正視來自校園外的挑戰。

成大思沙龍,目前已舉辦了五場思沙龍講座,以紀錄片播放、講者與觀眾間討論的形式,探討世界上各種國際主題。如之前發起「你所不知道的」系列,分別在五場講座中討論香港、中亞、南北韓、伊斯蘭、拉丁美洲。這些議題看似籠統而不具話題性,但卻吸引了成大師生的目光,每場網路報名都在兩天內爆滿,有時甚至得開放現場報名,讓部份觀眾屈居走道,可見大家的熱情。我們在籌備活動之初,一直思考在這些大家很少關心的主題下,有什麼方式可以吸引成大的師生。以往在成大的論壇講座,想要辦得好,就要有標準對仗的大標、具知名度的講者、舒適寬廣的演講廳,最好還附飲料和茶點,但成大思沙龍都沒有,該怎麼辦?而觀眾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滿足他們的需求」。成大思沙龍,要做的是一個平等的公民客廳。我們請的講者,不求有名,但求風趣有料;我們製作的手冊,不只外觀精美,內容也是豐富精彩;我們選的紀錄片,不限國籍,深刻寫實才是重心;我們的講座,講者和觀眾間是沒有很大距離的,就連主持人都是由學生擔任,與講者一同營造沙龍的氣氛。在論述中,學生主持人可以與講者搭配演說,讓講者更深入了解觀眾想要的是什麼。我們甚至將提問時間設計成一小時,目的就是為了讓觀眾與講者有更多的思想激盪,在這個環境中,沒有人是固定的講者,重點在深入了解你所不知道的事物。求知,並不難;國際觀,原來這麼近!



成思團隊


沙龍對談實況


成大思沙龍開幕首場盛況,教授、學生與民眾皆熱情參與。


舞台後的演練,往往是最困難的地方,成思也不例外。為了呈現一場好的講座,繁瑣的籌備工作是免不了的,但更重要的是:設計議題,因為好的議題才是思沙龍的核心。為此,團隊內定期舉辦「小沙龍」課程,目的就是為了在推廣我們想要的議題前,團隊成員先要具備基本的知識。沒有比別人更多的準備,如何讓別人信服你的理想呢?這是一個需要「成思」的問題。初起步的我們,開始設計課程的模式,讓參加課程的人也成為籌備的人,每個人都要拿出自己準備好的功課跟大家分享。除此之外,在分享後也有老師做更精闢的評論與補充,使參與的夥伴能夠在每一次的課程中,累積更多的經驗與知識。許多夥伴在小沙龍後不只是幾句感謝,還有嚴格的批判。因為我們知道,這個模式是讓團隊成功的要素,成思團隊要在府城推廣思沙龍的精神,我們沒有向後退的本錢。

然而,今年度的大沙龍講座已經結束,我們卻尚未卸下重擔。思沙龍的議題並非無中生有,而是靠每個團隊成員的繁複設計評量而產生。成思目前的每場沙龍的議題,是依賴龍應台基金會在北部舉辦的經驗,龍應台老師體諒我們剛成立,將這些議題「借」我們使用。但「有借有還」,我們必須要嘗試設計議題,待經驗豐富後,要還給基金會更好的議題。未來的幾個月,成思所有成員都要投入議題設計,為的就是給府城更好的思沙龍。國際觀並不是一蹴可幾,而是需要長時間的營造與推廣。龍老師當初曾這樣評論基金會背後的催生者:「就是一群傻子!」今天創立成思的一群學生,正是秉持著一股傻勁,因為我們相信,成就思想就靠行動。




成思2008年度首場大沙龍預計於九月舉辦。但我們將會在接下來幾個月裡,舉辦小型沙龍,此次內容規劃將首度由成大學生主導,敬邀您成為成大思沙龍的座上客,活動詳情請上成大生涯達人資訊網http://career.adm.ncku.edu.tw/NCKU_CDD/查詢及報名。





文‧圖/蔡松柏(成大思沙龍學生總監)

建築與雕塑的交會

僑昱建設向來堅持人本創意的手感建築,把對藝術的熱愛,挹注到每一棟創新獨特的建築中。

2007年歲末迎新之際,蘇國桂邀集雕塑大師楊奉琛為社區量身打造十九座雕塑品,並結合父親楊英風作品一同舉辦「彫刻家」藝文聯展。

楊奉琛從小浸淫在藝術氛圍的天地裡,此次特別應蘇國桂之邀,以「混沌初開、太初之始」為發想主軸,串聯十九件作品,傳達「孕育」的概念,寓意生機,延綿不絶。

「彫刻家」串起了蘇國桂與楊奉琛,掀起另一波文化創意的產業結合,建築與雕塑的燮理。

基於對文化創意發展的支持與闡揚,本刊特別走訪蘇國桂與楊奉琛,分別就其專業領域,由不同的立場、觀點,伸展至交集、融合,激盪出以文化藝術為內蘊價值的新意,與讀者分享寶貴經驗,並分兩期刊登,本期首先登場的是「淳樸之心打造手感建築——訪僑昱建築董事長蘇國桂」,下期接續的是「在藝術上耕耘的農夫——訪台灣雕塑學會會長楊奉琛」。






文‧圖/編輯部

淳樸之心打造手感建築──訪僑昱建築董事長蘇國桂

他們打造的房子,
也許構築新的台灣意象,
也許充滿熱情的歐式景觀,
也許流露禪風的日式庭院。
細看下都有共同的特點,
線條簡單、細膩,散發出最自然的溫度和風格。






在台南建築界中,你多少會聽到僑昱這個名字。2007年末,僑昱邀請雕塑大師楊奉琛舉辦了「彫刻家」藝文聯展活動,我們藉由這次採訪的機會,認識到這位親切樸實的蘇國桂董事長,跟我們分享僑昱成功的故事。



僑昱建築的蘇國桂董事長對建築設計有許多獨到之處。


從1973年創立南富營造,到2001年轉型為精緻建築風格的僑昱建築,在蘇國桂董事長三十餘年的用心經營下,已經成為台南市建築業的領導品牌之一。昔日以營造廠出身的的蘇國桂,談起是如何來到台南做建築業的這段機緣,不禁笑說,當初是來蓋台南師範學院的女生宿舍,認識了很多人,也趁此將重心轉向建築業。因為十三歲就出外討生活,蘇國桂更積極的建立人脈,為的就是能一步步實現自己的理想。「我第一次來台南所做的建築,就是蓋在健康路忠烈祠的對面,勝利電台旁的健康世界,」蘇國桂說,「那次的設計在全國算是相當前瞻的概念,當時大家都沒認真考慮到車庫的設計,我推斷轎車日益普及,將來大家都會有車,於是親自畫圖跟設計師討論。完工之後,大家果然都紛紛跟進。」雖然不是正統建築師出身的,但蘇國桂的獨到眼光與謙卑求教的性格,也讓他的房子常常走在潮流的前端。


建築精緻創新
蘇國桂笑說,因為僑昱並不是大公司,相較之下策略可以靈活一些,也沒有什麼壓力;有時候比較隨性,能依自己想法去做事。僑昱能在競爭激烈的建築業界異軍突起,蘇國桂分享了一些想法。

創新獨特的風格
僑昱的建案在業界一向以創新聞名,蘇國桂說,僑昱的建築風格較少商業氣息,多半走向精緻、高質感、大坪數,並強調多元性。在不斷求新求變的遞嬗中,如何尋找創作的靈感?蘇國桂認為旅遊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例如位於虎尾寮重劃區的「金色陽光」,以西班牙式的廣場莊園作為建築意象,蘇國桂說,這是因為某次到舊金山旅遊,感受當地的熱情而印象深刻;當他在籌畫「金色陽光」時所浮現的影像,正好重疊了東區和舊金山的地形,於是創作了這樣的社區。2006年,由高雄市建築經營協會主辦的建築園冶獎中,「金色陽光」在住宅中庭景觀方面獲得相當高的評價。去過許多國家,蘇國桂認為日本建築是最吸引人的。而美國洛杉磯一帶的社區建築則偏向歐式的白牆紅瓦,至於德國、法國等較先進的國家建築都漸漸走向現代式、極簡的風格,這些都是可以學習的地方。在設計方面,為了融入更豐富的觀點,近年來,僑昱建築多與施進宗建築師合作。僑昱的團隊,擔任目前「彫刻家」系列的行銷執行長吳淑蕙笑說,施建築師是個很有理念、想法的人,可說是台南傳統樣板建築的顛覆者,正好與也是喜歡變化的蘇董想法不謀而合,兩人如同遇到知音,共同創作了不少傑出的作品。

建築團隊對品質的堅持
得到96年度台灣誠信建商認證的肯定,僑昱對於品質的要求非常謹慎,原則上,僑昱的策略是以一年一案為主,雖然戶數不多,但做到盡善盡美。吳淑蕙說,僑昱的團隊,主要建立在多次彼此合作的經驗上,很多工班都跟蘇董合作二三十年了。這些老一輩的工班做事十分講究,舉例來說,這一兩年來每逢大雨或颱風,很多人都因房子漏水叫苦連天;然而僑昱的房子從來沒有這個問題。業界的人都知道,僑昱的房子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它的細節處理的非常完善,而這些工班絕對功不可沒。僑昱的員工雖然不多,但是蘇國桂對人才的選用有他一貫的堅持。工作能力是基本要求,另外就是能夠與公司的調性相契合。蘇國桂對這些員工的個性非常了解,凡事要求按部就班,對施工品質絕對堅持,尤其管線不能穿樑,以維持強度。該做什麼就做什麼,不能存有僥倖的心理,即使隱覆在裡層看不的地方。

強調以人為本的信念
一直以來,僑昱秉持著以人為本的精神,不論是「愛您館」或是現在的「彫刻家」,都散發出濃厚的人文藝術氣息。蘇國桂認為,建築物和藝術是不可分的,如果沒有藝術成分的話,建築就失去了生命。「建築物是活的,不是死的。」蘇國桂說,因為自己雖然不是學正統美術,但與生俱來對美的敏銳和執著,以及年輕的時候曾經做過廣告招牌的設計,也磨練出形塑和品鑑的高度嗅覺。僑昱通常不做預售屋,為的就是不讓自己的設計受到干擾,而失去了建築的初衷美感。



「彫刻家」行銷執行長吳淑蕙非常信賴僑昱的品質。


藝文交流活動
白手起家的蘇國桂,從年輕時候就非常熱衷於藝術品的收藏,只要有空,一定是與音樂、油畫為伍。與僑昱擁有多次合作經驗的吳淑蕙談到,最令她感動的是,蘇董事長最愛家鄉的畫家,只要經濟許可就會收藏藝術品,有時候為了收藏還要跟老婆商量很久呢。

在這次「彫刻家」系列之前,僑昱已經有過幾次和藝術家合作的經驗。而這次活動特別情商楊英風藝術文教基金會,邀請目前擔任雕塑學會會長的楊奉琛,專為社區量身打造十九件作品,並與父親楊英風教授的作品舉辦一次雕塑聯展,此舉吸引不少熱愛藝術的民眾參與。問起蘇國桂牽起這次合作的動機,「一般說到雕塑,大家都會想到黃土水,而黃土水之後就是楊英風。」蘇國桂認為,從楊英風到楊奉琛,這種世代傳承的精神,正是僑昱在這次想要表達出「三代宅」的最佳寫照。



楊奉琛老師在「彫刻家」活動現場講解作品意涵。


未來願景
訪談告一段落時,蘇董事長向我們介紹他的兒子,也是他目前的得力助手蘇柏翰經理。蘇國桂笑說,現在很多事務都是兒子在處理,能力可以說在他之上了。我們向蘇經理詢問關於公司短、中、長期的規劃,蘇柏翰表示,短期內仍以市場為主,在景氣尚不清楚的情況下,暫時採取比較保守的態度。僑昱的案子不會推多,但是每個案子都要做得紮實。中期來說,一直以來,僑昱都是以透天厝為主;而僑昱正在規劃以往沒嘗試過的大樓式建築。在這件八層大樓的規畫上,蘇柏翰說,將會放更多的心思在上面,趁此機會擴大公司的業務範圍和知名度。

面對公司未來的走向,僑昱仍然朝著一個目標:國際化。蘇柏翰表示,自己必須去接受更多新的資訊、工法,並且將觸角延伸到國外。「我的優先順序不是要做大,而是要先做到最好。」蘇經理說,僑昱未來並不會特別限定發展的國家,重點是不能將眼光只放在台灣。

在訪談過程中,蘇董事長始終保持平易、親和的感覺。即將邁入2008年的今日,全球「手感經濟」的趨勢將會持續發酵,看似冰冷的工業化社會,其實有一群人正探索回歸到人性的基本面,從「心」出發。就有如僑昱建築一貫堅持的精神:讓人與空間相互對談,建構出一個有人文溫度的城市。



蘇柏翰經理已經做好準備,要將僑昱的路拓的更寬廣。








採訪‧攝影/周曉君、陳畀
整理/陳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