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日 星期六

成大博物館元年





走進成博館的時光隧道
一室一風景 一景一記憶
門裡門外 昔今交錯
跨越一扇門 飽覽一頁史
穿越時空 神遊其中





---------------------------------




走入蘇雪林教授的書房

蘇雪林 生於民前十五年,卒於民國八十八年
原名梅,以字行,安徽太平縣人
1921年赴法,就讀中法學院,主修藝術,後改修語文。
1925年返國結婚教書寫作。
1949年赴港,旋赴法,研究西亞神話。
1952年至台灣任教於省立師範學院(今臺灣師範大學前身)。
1956年應聘至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任教。
1973年退休,持續讀書寫作。
1999年逝世,文藝創作與學術研究時間長達七十年以上。


‧中國近代文學史第一代女作家。
‧著作等身,包括《綠天》、《屠龍集》、《棘心》、《文壇話舊》、《我的生活》、《鳩羅那的眼睛》、《屈賦新探》等等。
‧熱愛藝術,從未停止書畫練習,文建會與台南妙心寺聯合為其出版《蘇雪林山水》畫冊。
‧在小說、散文、詩歌、戲劇及學術研究皆有極高表現,先後榮獲中國文藝協會榮譽文藝獎、行政院文化獎、中央日報成就獎等獎項。

《以上資料來源:成功大學博物館》




十一月的微涼早晨,因太陽露臉而變得暖洋洋,開車沿著大學路穿過鐫刻著「窮理致知」的白色方柱紀念大門後,徐徐轉入成功大學成功校區,來到今日即將造訪的南台灣首座大學博物館──成功大學博物館(以下簡稱成博館)。開幕時披掛身上的《成大博物館元年》字樣依舊,火樣的大紅充盈著喜氣,但質樸而雅緻的建築在它的映襯下愈顯得嬌羞而含蓄,館內陳設一如外表般素雅,讓人增添幾分親切好感。


八年醖釀 夢想起飛
位居府城的成功大學,從日治時代就已創校,當時名為「日本臺灣總督府臺南高等工業學校」,隨著政策局勢的更迭變化,該校幾經更名,1971年改為「國立成功大學」後不再異動,並逐漸擺脫舊時偏重理工的教育政策,朝向人文、科技發展並重的綜合大學邁進。熱愛音樂的成大校長賴明詔對於成博館的開幕感到十分喜悅,他認為:「人類在追逐現代科技競賽當中,也應保存發揚固有的歷史文化,如今成博館的正式啟用,亦代表成大要為台灣歷史文化貢獻的心意。」



賴校長強調人文與科技並重,成博館啟用宣誓意味濃厚。


顏館長將鼓勵各系所進行收藏、研究與展示,累積豐富資產。


談到成立博物館的源起,館長顏鴻森回憶說:「為提升校內藝文風氣,成大早在八十八年就曾經舉辦校園雕塑展,期間邀集多位名家作品參與展出,整個校園彷彿一座戶外美術館,文藝味兒十分濃厚。」他繼續說:「同年因收藏家許伯夷先生割愛,捐贈大批歷史文物,更奠定成博館立館之基石,成大為此成立博物館籌設小組,進行策展。」之後再結合蘇雪林教授相關文物與文學史料,生命科學系各項豐富動物標本,地球科學系珍貴礦石教材及工學院早期科學儀器、古機械物件等,逐步建構出完整而具規模的大學博物館脈絡,最後搭乘「頂尖大學五年五百億計畫」列車,加速博物館的夢想成行起飛。



位於校史室內的舊校長室創建至今維持大致原貌。


舊樓新生 開幕四展
館舍的落腳處,選擇在該校歷史最悠久、蘊含人文傳統之建築──日治時代行政大樓。1933年興建的本館(即博物館現址),陪著成大成長茁壯,就像母親般地靜默守護在旁,七十餘年如一日,不僅見證了成大的過去、現在,也將陪他迎向未來。建築外觀簡約質樸,沒有任何過於繁複的建築語彙,為強化當時行政中心的意象,設計上採傳統對稱處理,高度由中央向兩側依次遞減,中央兩層樓,兩側各一層,直至1977年兩側一層部份增建為兩層樓高,並加建兩座副樓梯於原外廊處,原本位於二樓東側的校長室從創建至今維持大致原貌,如今規劃為博物館內的校史室。

為慶祝開幕,成博館一口氣推出四個主題展,包括「理性的刻度──成大人二三事」,藉由早期的校長室原貌呈現,搭配不同媒材的歷史資料述說成大歷史的演變;「世代傳動—成大古早手動機構模型展」,展品以該校建校之初由日本進口的一批珍貴的機構教學模型為主,這些模型展現台灣古早機構教學模型之美;「走入蘇雪林教授書房」特展,藉由已故國寶級文學大師蘇雪林的老照片、肖像畫、手稿、書信手札、著作及隨身書房用具等展品,見證蘇雪林教授的風采及智慧;最後「常民之美」展,展出常民生活器物五百餘件,以台灣本地生產的食用陶瓷用品為大宗,可看出台灣社會食的藝術。此外還有生活木雕、窯爐、馬車、壁堵等器物的展出,內容多樣。



台灣早期社會食的文化。


早期使用於戰時的車輛。


收藏研究 全校動員
身兼機械系教授的顏館長就是一個收藏家,憑著對機械的一股熱愛,他花了一年多的時間著手調查並研究散落於全台各地的古董機構教學模型,他開心地說:「現在館內展出的這一批古早機構教學模型可以堪稱是全世界獨一無二,即使是日本製造商『島津製作所』內,也只剩下圖片流傳,而沒有相關實體模型保留下來。」足見這項收藏與研究實屬珍貴,不僅是很好的教具,更是一項難得資產。

賴校長亦表示,創校至今已逾半世紀的成大,校園內的列級古蹟及歷史文物相當地多,再加上豐沛的自然生態,他認為,學校本身其實就是一座精彩而自然的博物館,如今成博館的誕生,更宣誓成大推動人文藝術教育的決心。顏館長則說:「未來成博館將扮演一個推手、輔助的角色,整合校內資源,鼓勵各系所進行收藏、研究、展示,並成立系所內的實體化與數位化博物館,如此才能累積豐碩的相關資產。」酒是愈陳愈香,成大博物館也會因為大家的努力而「愈陳愈香」。



世代傳動展一隅。


特別訂作的大型齒輪提供民眾現場操作。


學生志工 另類教育
故事再有趣、豐富,如果少了一個會說故事的人,就無法彰顯特色;反之,故事再平淡、難懂,只要有個會說故事的人,就可以吸引聽眾。博物館的導覽人員就是扮演說故事人的角色,他們必須用參觀者聽的懂的語言把故事說的精彩、適當、有趣,才能夠將展覽所要傳達的意念正確輸出。誠如顏館長所說:「導覽人員除了要有足夠的專業知識,更要有與觀眾互動的能力。」

目前成博館內的志工約有七、八十人,絶大多數是成大退休教職員工或校友,對於大家的熱心付出,顏館長銘感在心。未來他亦計畫與各系所洽談,鼓勵學生直接參與導覽志工的服務,他強調:「學生加入導覽志工工作,學習成長,這就是大學博物館的一大特色。」學生必須親身嘗試,才知箇中巧妙,而這樣的經驗是無法端靠課堂傳授。他又以國外為例,許多知名博物館的導覽志工都是具有相當社經地位的夫人,她們皆以當博物館志工為榮,他亦期盼未來所有學生能夠「以當成博館的志工為榮」。



參觀民眾專心聆聽導覽人員的精彩解說。


每天都有不少民眾、團體入館參觀。


走向國際 躍登世界
賴校長認為要躋身世界一流大學必須施行全人教育,除了專業知識外,還要人文教育並重,所以博物館之設立,代表學校走入多元發展的標竿,不僅提升師生人文素養,更成為民眾文化交流的平台。成博館開館至今,參觀者眾,顏館長提到:「有一位母親連續三天,每天都帶著孩子來館參觀。」看到成博館對於學校、社區產生正面且良善的教育與休憩功能,他們深感欣慰,而無形中亦提升學生與社區居民的人文素養,拉近一般大眾與博物館的距離,他們亦樂見其成。

甫上任的顏館長已擘劃出成博館的未來藍圖,他說:「預計兩年內先將博物館的雛型架構齊全,包括一切相關文宣、網站資料及導覽志工等,即使麻雀雖小亦要五臟俱全;之後,計畫在兩到五年的時間,讓成博館獲得國際認同;最後,在五到十年內,讓成功大學的博物館成為世界知名的大學博物館。」相信根基紮得穩,就能開枝散葉、吐露芬芳,成博館要走向國際認同與世界知名之日是指日可待的。





開幕特展
‧走入蘇雪林教授的書房
‧世代傳動──成大古早手動機構模型展
‧理性的刻度──成大人二三事

常設主題展
‧常民之美

開放時間:
週二至週日
10:00 ~ 17:00





採訪‧攝影/周曉君、陳畀
整理/周曉君

府城大熱鬧之二──普濟殿

傳統廟會的動人之處,
在於人與神之間建立起的特殊情感,
唯有身歷其境,
才能感受這微妙氣氛。







普濟故事
普濟殿創建於明永曆年間,原為佛教寺廟,主祀觀音菩薩,人稱「普濟寺」。普濟殿因位於城外,而兼有「會館」性質,經常供錯過進城時間的商旅人士借住一宿。傳聞曾有一同安人借宿,隨身攜帶的池府王爺神像因故留祀寺內,沒想到香火日盛,竟逐漸成為寺廟主神,使「普濟寺」改稱為「普濟廟」。又,據聞寧靖王朱術桂經常遊憩普濟廟,故賜予「普濟殿」之名。

普濟殿坐落於府城西北,鄰近五條港地區,自古以來商旅雲集、人文薈萃。盛傳昔日本地街道四通八達,呈現「八卦網」狀,普濟殿正位於八卦中心,為「蜘蛛結網穴」。如今隨著巷道拓寬、改建,已經失去其原有的街道樣貌了。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普濟殿初次重建落成,方向由坐南朝北改為坐北朝南;乾隆十一年(1746年),石文耀等人曾發起重修;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石克纘等人再度發起重修,當時住持僧邇蓮禪師,出錢購得普濟殿右側土地加蓋偏殿,奠定一本殿一偏殿的基本規模。此後經歷數次重修,卻於日治時代末期,遭盟軍轟炸,廟前拜亭毀損;民國三十四年,再次發起重修;民國六十三年,又再度重修,始成今貌。


建醮二三事
普濟殿重修及佛祖殿新建工程完工之際,廟方擲筊請示池府王爺建醮日期,王爺決定於十一月五日(農曆九月廿六日)啟建丁亥年(2007年)慶成祈安三朝建醮。此次建醮距上次己未年(1979年)建醮,已隔二十八年之久,廟方人員無不慎重其事,除一切科儀均遵循古禮外,各交陪廟宇也各盡其力,協助普濟殿建醮順利。

接受本刊採訪的普濟殿建醮副總幹事洪忠義先生,自小即在普濟殿附近成長,對於此次負責建醮職務,洪副總幹事謙虛地說,是主公(池府王爺)的厚愛,我想,傳統廟會的動人之處,就在於人與神之間建立起的特殊情感。



普濟殿建醮副總幹事洪忠義先生


關於慶成祈安醮,洪副總幹事做了有趣的比喻:人們在房子落成時,往往會行「入厝」儀式;而神明的居所建成,我們也要為其舉行「入廟」的醮儀。入厝時,人們會邀請親朋好友參觀屋舍,並設宴慶祝;而廟宇建醮時,則邀請交誼境神靈共同鑑醮,並普渡招待各路神鬼。

依慣例,三朝醮要請張府天師下凡,做醮典道場的主官,而醮期在五朝以上的,則要再請玄天上帝及觀音菩薩。一般廟宇建醮迎天師,通常採紙糊或至廟裡迎天師神像兩種方式,而普濟殿的傳統是紙糊天師,並設廣信府,奉天師鎮壇鑑醮。紙糊天師與自廟裡迎來的神像不同之處在於回鑾,紙糊天師於繞境之後,在水邊火化,此舉等同恭送天師回天庭。



燈篙


此次建醮,普濟殿邀請了許多表演團體,包括即將失傳的「傀儡戲」,還準備了精緻的普渡祭品,更有特別為嬰靈而設、少見的「囝仔普」,祭品以兒童食品及玩具為主。我們好奇一切廟會事務是否都得經過王爺同意才能進行,洪副總幹事卻說,管廟事,隨緣、歡喜、自在就好。神明決定廟會活動的大方向,至於執行層面,則看人的方便,只要抱持著誠心,神明就能感受到。

其實神明建醮,同樂的不只神靈與鬼魂,人也參與其中。想想恐怖電影裡常見的人被猛鬼嚇破膽的情節,對比建醮活動裡神、鬼、人共處,卻各自取樂的情景,若不親身經歷廟會現場,怎想像得到!



五花八門的普渡祭品



普渡即景
海安路尾巴,是個奇妙地帶。一週裡,幾個固定的晚上,那裡總是燈火通明、人聲鼎沸,但時間一過,那一路段就會瞬間暗下,倏地寂靜,像不曾發生過什麼似的空蕩著。十一月九日,週五,一個非固定熱鬧的夜晚,我在海安路尾,遇見了更耀眼的燈火、更熱烈的人潮,彷彿走入一個魔幻寫實的世界。

普濟殿的三朝建醮大典,於十一月七日敬謝天恩,終告圓滿結束;八日開啟廟門,夜裡放山水燈廣邀孤魂野鬼共享祭品;九日,普濟殿及其眾多交陪廟宇準備了豐盛的祭品,普渡植福。

普渡夜,我們自海安路的尾巴來,在第一個熱鬧的區塊停下,以為就是這裡了。舞台上,主持人與歌手、舞者的表演,不斷炒熱現場氣氛,台下早有民眾圍觀,亦有民眾攜眷觀賞普渡場上的祭品擺設。我與同伴在場內各自走動參觀,一位長輩見我孤身一人持著相機四處拍照,好奇地問:「你是藝術學校的學生嗎?做作業喔?」我笑說只是興趣,然後繼續埋首照相。逛了一會兒,又巧遇那位長輩,他心中還是懷疑,再問:「你是日本人嗎?」

他大概不相信時下的台灣年輕人會對傳統廟會活動感興趣。我告訴他,我是道地台南人,他則又認為我一定是研讀相關科系的學生。我岔開話題,問他「囝仔普」及普渡的重頭戲──搶孤在哪裡。他指了一個方向,要我再往前走,我向他道謝,便回頭尋找同伴,卻見到另一位長輩正鼓吹著同伴拍攝一個製作精美的「捏麵龍」。





我們動身前往下一個普渡場地時,兩位長輩猶在震耳的喧囂聲中,熱切地放開嗓門指點我們方位。我始終沒有向他們說明自己的身分及目的,我想,就讓他們懷著「遇到年輕人逛廟會」的驚喜與其他長輩分享吧。

在我們真正到達搶孤場地前,經過了第二個熱鬧區。那裡,歌仔戲即將開演,台下觀眾滿座。我們並未停留太久,因為前方不遠處開始燃放煙火,在煙霧飛灰中,我們看見了第三個熱鬧場地,那正是此次的「主普」西羅殿普渡場。

「主普」的祭品樣式更為精緻多元,此外,一頭千斤大神豬、絢麗的花燈藝閣、歡騰的舞台表演、聞風而至的小吃攤販,在早已歇業的夜市空地上吸引人氣,讓人有種夜市重新開張的錯覺。

西羅殿大駕神轎穿梭場內,在我眼前疾行,轎身以一種非人為控制的力道搖擺移動著,其中一個抬轎人員大汗淋漓,隨即有人接手抬轎,甫卸下肩頭重擔的人員靠著夥伴微屈的腿當座,一副力竭的模樣,更讓這場夜市流洩出一股不尋常的氣氛。

四層樓高的搶孤高棚,聳立普渡場一角,早塗滿了滑膩黑油的柱子在強光下發亮,先一步預告「搶孤難」的訊息。而賽事在即,原本各自遊走場內的群眾開始緩緩移動至高台下集合,層層地圍繞高棚,讓出棚底的一圈空間,靜待選手進場。西羅殿大駕排開人群直入圓心,頗有摩西分開紅海出埃及之勢,此時,普濟殿大駕也到場,不一會兒就穿越人海,兩大駕在圈內相見互動,或許正為搶孤賽事祈安吧!



普濟殿大駕(紅衣隊伍)與西羅殿大駕(白衣隊伍)在搶孤棚下相見。


大駕離去後,比賽正式展開。第一批選手雖使盡全力,卻無一人能遠離地面,工作人員各出奇招,有的拿毛巾供參賽著攀爬,有的往柱子上拚命潑沙增加摩擦力,有的使勁把參賽者往上推,但第一批參賽者還是全數退下陣來,只好由下一批選手接續挑戰。幸而,終於有人突破紀錄登上搶孤高台,贏得獎金五萬及豬一頭。

至於,洪副總幹事說的「囝仔普」不知位在更前方的哪一個熱鬧區內,總之,我們與某些行前興致勃勃地想見識的事物失之交臂,卻不覺得缺憾,因我們已感受太多。



第一批搶孤選手,雖奮力向上爬,卻敗下陣來。


第二批選手,終於攻頂。著牛仔褲者為此次搶孤比賽第一名。



附記
三朝醮
三朝即三天,三朝醮儀式具體而微,較符合現代需求,而五朝以上則屬格局極大的醮典。

交誼境
廟與廟之間有交情者,稱為交誼境,也稱交陪境。普濟殿此次建醮,參與的交陪廟宇約有三十間,包括媽祖樓天后宮、金安宮、集福宮、西羅殿、馬公廟、開基永華宮等,而西羅殿掛「主普」,為普渡最隆重者,其餘各廟則為「贊普」。

大駕
「大駕」即透過神轎請神靈降駕辦事。府城有「大駕」的廟宇很多,南勢街西羅殿大駕、四聯境普濟殿大駕是其中歷史較為悠久的。普濟殿大駕每週三、六都會外出辦公,出巡時神轎會自己晃動,決定行進方向。



感謝
普濟殿及其交陪廟宇
普濟殿建醮副總幹事 洪忠義先生








採訪‧攝影/黃佩芬、楊貞霞
文/楊貞霞

台語文學的發展(之二)

何謂「白話文」?白話字可以說是台灣白話文運動的開路先鋒。白話字又稱為教會羅馬字,是基督教長老教會在台灣所推行的一種用來書寫台語的文字,是一種羅馬字書寫系統,由馬雅各醫生於1865年自福建引進台灣的。

白話字經過數十年的推廣和錘鍊,到了1920年代終於有了初步的成績。到日治末期,出版的字數累計超過數百萬字。





(接21期)
(二)白話字西來(1885—1895)
1884年,清廷與法國之間為越南主權問題而爆發戰爭,此戰爭亦波及台灣。法國派遣艦隊強行進入基隆港,隔年,又佔領澎湖,控制台灣海峽。清廷為強化東南沿海的防務,同時打破外交孤立的局面,於1885年將台灣自福建獨立出來設省,並任劉銘傳為首任臺灣巡撫。伴隨台灣建省,行政區劃再次調整,全台從南到北分為台南、台灣和台北三府,一台東直隸州,以及淡水等11縣,基隆等3廳。劉銘傳接任臺灣巡撫後,踵繼沈葆楨、丁日昌(1823—1882)之現代化步伐,實施了多項改革,積極整頓軍備,構築防禦措施,並實施人口普查、土地丈量。為了推動改革,劉銘傳設立三十幾個機構來從事這些工作,其中比較重要的有稅釐總局、腦務總局、茶釐總局、鹽務總局、煤務局、輪船局、撫墾局、官醫局等一系列管理機構等等。此外,台灣在1891年有了中國第一條官辦鐵路(基隆——新竹),南北更普設電報,甚至可通達福州,同時也設立郵政與新式學堂,台北城裝設路燈。在劉銘傳的積極治理下,臺灣成為當時全清國現代化程度最高的省份。清治末期的20年,台灣的洋務運動基本上是成功的。

鴉片戰爭以後,清廷被迫簽訂天津條約,開放淡水、雞籠、臺灣(今安平港)、和打狗等港口通商,並且允許宣教師來台傳佈基督教。於是各國勢力也紛紛侵入臺灣,貿易漸擴及世界各地。西方各教派中,以基督教長老教會最積極,影響也最大。台灣南部主要是來自英國的長老教會,著名的傳教士有馬雅各(James L. Maxwell,1836—1921)、甘為霖(William Campbell,1841—1921)、巴克禮(Thomas Barclay,1849—1935)等人。北部主要是來自加拿大的長老教會,著名的傳教士有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1844—1901)等。



台灣府城教會報


文學運動常常跟隨著語文運動而來,不然就是結合在一起而同時推動的。台灣第一次白話文運動開始於19世紀下半葉。嚴格來說應該是從1885年7月由巴克禮牧師創辦的《台灣府城教會報》(Tâi-Oân-Hú-siân Kàu-Hōe-Pò)開始的。它是台灣的第一份報紙,而且完全以台語白話字印行,自此台語白話文才正式有發表的園地。雖然它的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傳播福音、啟迪民眾與教內的聯絡,不過,連帶的也帶動了語言書寫的革命。巴克禮牧師於第一張裡以白話字發表了發刊辭,提到學習白話字的目的與利益,即呈現了進步主義意義與實踐:

阮過--來chit-peng是因為ai傳天國的道理,予人bat上帝來得著救。所傳的道理long是聖冊所教示--e;若毋是聖冊的道理,阮毋敢講。所以阮tauh-tauh苦勸恁著讀冊來看聖經,向望恁nan久nan bat上帝的道理;亦毋免的確倚靠牧師抑是傳道理的人來講道理予恁聽;因為恁本身看聖冊,受聖神的感化,雖然無人來教示,恁猶久會知上帝的旨意。可惜恁本國的字真oh,少少人看會曉--得。所以阮有設別物的法度,用白話字來印冊,予恁眾人看較快bat。亦近來ti chit個府城阮有設一個印冊的器具,通印字親像chit號的款式。今阮向望恁眾人beh出力學chiah的白話字;後來阮若印sim-mih冊恁long會曉--得看。人m-thang 拍算因為伊bat孔子字所以毋免學chit號的字;亦m-thang看輕伊,講是囡仔所讀--e。兩樣的字long有路用;不過因為chit號較快亦較明,所以人著代先讀伊。後來若beh續讀孔子字是真好;總是白話字著較代先,驚了若毋讀,恁be曉--得看阮別日所印--e。所以阮苦勸恁眾人,入教以及聽道理的人,男婦老幼,bat字,m-bat字的人long總著緊緊來學。親像an-nin 恁就會曉--得讀chit號的教會報kap外冊kap聖冊,向望恁的道理nan深,恁的德行nan齊備。(《Tâi-Oân-Hú-siân Kàu-Hōe-Pò》,te it tiun)

雖然提倡白話字基本上是為了傳播基督教義的,是宗教運動,但是語文的改革與傳播,則隱涵了文化的革命意義。例如,劉茂清發表於1886年2月《台灣府城教會報》第7張的一篇文章〈白話字的利益〉一文中提到諸項白話字的好處,即是進步主義的宣揚:

1.白話字會幫贊教會興旺;
2.白話字會ho.女人有智慧;
3.白話字會ho.逐等做工的人會曉讀聖冊,kap知濟濟項的代誌;
4.白話字會ho.人較快bat孔子字;
5.白話字會ho.人快著冊;
6.白話字會ho.散鄉人的子弟有智慧;
7.白話字會ho.無受教化的人變做有學問,舊底無字變到有字;
8.白話字較快bat,ho.人較快進步。


這種革命雖然一時無法撼動主流的漢文書寫及之後的日文書寫,但是也產生了某種程度的蝴蝶效應(butterfly effect)。於清領末期(1885—1895)期間,除宗教報導與福音傳播之外,《台灣府城教會報》也刊載了一些宗教詩和稍具文學性的短篇報導。例如,聖詩歌、〈北港媽的新聞〉、〈佇恆春縣行遊傳道〉、〈迎佛冤家〉等。經過三十多年,台語白話字文學的第一次高峰終於在1920年代來臨,單行本的台語小說集、散文集相繼出版。戰後,白話字書寫系統轉變為漢羅書寫,隨著語文運動的推展,台語文學的第二次高峰亦於1990年代宣告來臨。這時期的重要作家更多,文化動能更強大,儼然台灣母語文學時代的來臨。

何謂「白話字」?白話字可以說是台灣白話文運動的開路先鋒。白話字又稱為教會羅馬字,是基督教長老教會在台灣所推行的一種用來書寫台語的文字,是一種羅馬字書寫系統,由馬雅各醫生於1865年自福建引進台灣的。他在台南設立了傳教的本部,並以台語傳教,教導台灣人以羅馬字來閱讀聖經。雖然17世紀上半葉,台灣的白話文曾照射出微曦,但是現在新港語、虎尾語、淡水語已經成為死語。目前台灣人所熟知的台語書寫是從19世紀開始的。第一本白話字的新約聖經《咱的救主耶穌基督的新約》是在1873年由馬雅各牧師編輯出版,第一本白話字的舊約聖經《舊約的聖經》則是在1884年出版。加拿大長老教會首任駐台宣教師偕叡理牧師(即馬偕),於1893年出版一本台灣腔的《中西字典》(Chinese Romanized Dictionary of Formosan Vernacular),此外,最廣為人使用的白話字字典《廈門音新字典》(A dictionary of the Amoy Vernacular)是甘為霖牧師於1913年出版的,這些出版品對白話字與基督教的推展起了極大的催化作用。

除了白話字文學的興起,漢文創作到了此時期,可說達到空前的繁榮。台灣經過兩百多年的經營,產生了地主階級,地主又將資金投入米、糖、茶、樟腦的國際貿易,於是更有餘力培養子弟讀書,進而產生士紳階級。遊宦文人與本地詩人紛紛結社聯吟,大大促進漢文學的發展,台灣的漢文學自此才真正的可以與中國並駕齊驅。自19世紀中葉開始,隨著外國現代文明的引進,文學作品裡也反映對新思潮與機器文明的渴慕。此外,台灣的內憂外患接踵而至,這些知識份子眼見家國隨時在風雨飄搖之中,因此激起保鄉衛民的鄉土意識,並將此意識也反映在作品裡。此時主要的漢文作家有蔡國琳(1843—1909)、吳德功(1850—1924,著有《瑞桃齋文稿》)、施士洁(1855—1922,著有《後蘇龕合集》)、許南英(1855—1917,著有《窺園留草》)、丘逢甲(1864—1912,著有《嶺雲海日樓詩鈔》)、洪棄生(1866—1928,著有《寄鶴齋詩集》)等人。


五、日治時代(1895—1945):台語文學的試驗與消聲
(一)台灣民主國(1895—1895)
1895年,由於甲午戰爭敗給日本,中國清朝政府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與日本。這是台灣第5度淪為外來政權手裡。消息傳來台灣人民悲憤異常,希望清廷能改變態度,但遽聞代表清廷的李鴻章稱台灣為「鳥不語、花不香,男無情、女無義」之地,棄之並不可惜。台灣人民為了自救,遂於1895年5月25日,宣佈成立台灣民主國(Republic of Formosa),推舉巡撫唐景崧(1841—1903)為總統、劉永福(1837—1917)為大將軍、丘逢甲為義勇軍統領,並發表宣言,向各國通告建國宗旨,希望藉此引發國際干涉,使台灣免於被割讓。

5月29日,日軍在於澳底(今之台北縣貢寮)登陸,6月3日一攻陷基隆,唐景崧和丘逢甲等首腦便爭相逃往中國。於是餘眾又在台南擁立大將軍劉永福為民主國第二任總統。雖然民主國和日軍發生不少血戰,但到了10月下旬,劉永福也棄守內渡中國,於是日軍佔領台南。這個短命政權只存活184天便壽終正寢。這時期的漢古典文人,於此國家存亡之秋,無不悲憤異常,發於文辭則慷慨激昂,滿懷悲情。

(二)日治時期(1895—1945)
1895年10月下旬,日軍一佔領台南,台灣民主國瓦解,於是日本佔有台灣,開始糖與鞭的殖民統治。1895年,日本殖民政府佔領台灣之後,就隨即設立學務部,其語言政策在於使新領土(指台灣)的人民馬上學習日語。隔年,公布「國語學校規則」,並於全台廣設「國語傳習所」與「國語學校」。於是,台灣官方的書寫和教育體制的教育用語遂由傳統漢文轉變為日文。整個日治時期的文學書寫就形成了日語、華語、台語,還有漢文言文各擅勝場的局面。其中台語文則分別用兩種不同的文字系統來書寫,一是白話字,一是漢字。

白話字經過數十年的推廣與錘鍊,到了1920年代終於有了初步的成績。到日治末期,出版的字數累計超過數百萬字。就文學而言,單行本的文學創作集就有小說《俺娘的目屎》(1925年出版)、《出死線》(1926年出版),散文《十項管見》(1925年出版)等,單篇的小說、散文、詩、戲劇也為數不少。由以上得知,於1920年代,華語白話文書寫開始嘗試之前,白話字書寫的台語白話文就已經累積極為可觀的數量,更何況20年代華語白話文長篇創作尚未出現,而台語白話文就有單行本的小說、散文集的出版。這些長篇創作都是台灣新文學史上的先聲。只因為白話字一直在教會圈內使用,而鮮少為圈外人所悉,故其文學成就也就被忽略了。這時期的白話字重要作家有蔡培火、鄭溪泮、與賴仁聲等人。

蔡培火(1889—1983),散文家、社會運動家、教育家,字號峰山,出生於雲林縣北港鎮,東京高等師範學校理科第二部畢業。曾任《台灣青年》發行人兼總編輯、淡水工商管理專科學校董事長、總統府國策顧問。1910年代中期受日本近代化文明的洗禮,成為強調新文化新思想的啟蒙知識分子。1920年代提倡用白話字書寫台語,打算將簡單易學的白話字推及社會,普及知識與啟發民眾,作為社會改革之工具。蔡培火是有意識將白話字應用於社會啟蒙的第一人。終其一生,蔡培火為了推廣白話字/臺灣話,先後使用或發明了三種表記臺灣話的方式:羅馬字、假名式、注音符號,此外還創作不少台語歌。著有台語白話字散文集《十項管見》(Chãp-Häng Kóan-Kiàn),提出十項社會改革方案,可說是日治時期重要的議論性散文(essay)著作。另所編纂的《國語閩南語對照常用辭典》是戰後第一本台語工具書。

鄭溪泮(1896—1951),牧師、作家、作曲家兼作詞人,出生於台南縣永康蜈蜞潭,台南神學院畢業。曾任里港教會與嘉義東門教會牧師、高雄中會議長、《高雄基督教報》、《教會新報》主筆,並於屏東開設活版所,名為「醒世社」。出版有《出死線》(上卷),是一部自傳性的基督教小說。下卷已接近完成,但因太平洋戰爭,美軍空襲屏東,原稿就在轟炸中被燒毀了。《出死線》是一部鄭溪泮自傳性的家族小說,書中主要人物貫穿三代,用小說的形式寫出至勤一家三代因信仰上帝,作主的事工,藉由寬恕、忍讓、誠信、仁慈的美德,實踐基督是我家之主的模範家庭。可說是台灣重要的宗教小說之一。

賴仁聲(1898—1970),台中人,本名賴鐵羊,曾任楠梓教會、清水教會、二林教會、萬豐教會牧師。出版有《俺娘的目屎》(1925)、《刺仔內的百合花》(1954)、《可愛的仇人》(1960)等小說,為出版最多白話字小說的作家,小說具有濃厚的宗教性與社會性,描寫的多為一般的庶民生活,或因信基督後得救的故事。《阿娘的目屎》描寫一個叫做天賜的青年人,忤逆毆打父親、凌虐妻子,素行放蕩無度,甚至殺人犯罪,讓母親傷心流淚,但是信主以後,受感化而悔改向上,最後和家人團圓的故事。《十字架的記號》這本小說原發表於1924年,戰後擴大成為更長的《刺仔內的百合花》,是一部書寫浪漫愛情、兼歌誦信基督得救、得著婚姻祝福的故事。內文有很長的篇章引述聖經對於愛、戀愛、性愛、亂倫之愛的教訓,可說是一本基督教婚姻大全。《可愛的仇人》也是一本頌揚基督恩典的小說,描寫福財、蘭香與清全因一時的貪歡墮落,後信守基督的教化而得救的故事。賴仁聲可說是台灣重要的宗教小說家。

到了1920年代,漢字書寫在台灣約已有260年的歷史,但一直是文言文系統,非一般庶民可閱讀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歐洲民主自由的思想、美國總統Thomas Woodrow Wilson(1856—1924)提出民族自決的主張、日本大正民主潮與中國五四運動深深影響著台灣的知識份子。為了啟迪民智、振興民族、破除迷信、提升文化,必須要有一種文體讓民眾易於閱讀、看報紙、寫信、寫書。雖然當時教會內的台語的文字化問題已經解決,蔡培火推動羅馬字也頗費了一些苦心,不過當時的知識份子死抱漢字情結,致使用台語羅馬字書寫不被重視而無由發展。所以,中國當時流行的白話文就被移植到台灣來。

當時有許多文化界人士寫文章提倡華語白話文,1922年1月20日,《台灣青年》第4卷1號登載陳端明所作〈日用文鼓吹論〉,文內明確指出文言文的缺失,主張使用白話文啟發民智,是台灣第一篇提倡白話文(華文)的文獻:

夫現代文(指文言文)之弊害,在乎以難知為能,競尚華麗,卻沒真意是也。……第一、不得十分發表自己之思想。第二、至今數千年間,古人所遺雜言巧語者不可勝數,學之既難,又不得普及,是文化停滯之原因。第三、善守古事沒卻進取之氣象,為民國元氣喪沮之本。……何以改革?在鄙人之見,即廢累代積弊,新用一種白文,使得表露真情,諒可除此弊。

接著黃呈聰和黃朝琴於1923年1月的《台灣》發表〈論普及白話文的新使命〉與〈漢文改革論〉響應,才掀起「白話文運動」。黃呈聰的〈論普及白話文的新使命〉報導白話文在中國發展的情形,並鼓吹台灣推展白話文的必要性:

我今年六月有到過中國的地方,看過了這個白話文普及的狀況,一般得著便利很大,更加確實感覺有普及的必要。這個白話文,不但是民國採用做國文,使全國的學堂,將這個文編做教科書,以普及全國的民眾,其他新報、雜誌、著書、譯書大概也都是用這個白話文做的。所以這個白話文,不是一部分好奇的人偏要用的,現在已經普及到全國,在社會上有一個大勢力。

黃朝琴的〈漢文改革論〉勸告台灣人不要寫日文,摒棄古文,用白話文寫信及演講。

雖然張我軍(1902—1955)不是台灣新文學首創人,也不是白話文的發起人,卻是1920年代真正建立起台灣文學必須以白話文為書寫工具的旗手。張我軍於1924年4月21日的《台灣民報》發表〈致台灣青年的一封信〉,批評那些守舊的古典漢詩人「每日只知道做些似是而非的詩,來做詩韻合璧的奴隸,或講什麼八股文章,替先人保存臭味」。1924年11月21日又於《台灣民報》發表的〈糟糕的台灣文學界〉抨擊台灣舊文學與舊詩人的文章,而引發新舊文學論戰。12月11日又發表〈為台灣的文學界一哭〉,大力批判連雅堂。1925年1月2日發表〈請合力拆下這座敗草欉中的破舊殿堂〉呼籲,說用白話文來書寫文學,才能寫出優秀、有價值的文學:

國風與楚辭,便是古文大家也無不稱讚,然而裡面多用里巷猥辭,土語方言。況且韻文之中,最能流傳的,也大都是白話的。就是小說也是以白話作的最有留傳的價值──如紅樓夢,如水滸傳等等。我們推白話為文學的正宗,全沒有什麼奇怪。現在各國的國民文學,非常之昌盛,他們所用的都是白話,我們如欲普遍國民文學,則非絕對的用白話不可。

1月11日接著又發表〈絕無僅有的擊缽吟的意義〉,極力批判當時台灣詩壇盛行的擊缽吟為「詩界的妖魔」。張我軍這一連串的抨擊台灣舊文學與舊詩人的文章,而引發新舊文學論戰。自此,除了日文外,中國白話文在1930年代台灣話文運動未發生以前,漸漸成為台灣新文學作家寫作的主要用語。

日治時期漢字系統的鄉土文學論戰與台灣話文論爭開始於1930年。其實早在1914年「台灣同化會」成立時,蔡培火即向該會提議推行,可惜該會幹部反對,而未能實現。1923年12月11與21日,蔡培火於《台灣民報》發表〈新台灣的建設與羅馬字〉一文,提倡欲建設新的台灣必須推廣羅馬字。連溫卿於1924年發表〈將來的台灣語〉,呼籲抵抗日本政府言語壓制政策,檢討台灣話的機能,強調要設法保存台灣話,並加以整理,來壯大台灣民族文化。此外,1925年蔡培火出版白話字散文集《十項管見》,鼓吹並親自實踐白話字書寫,其中第二章〈新台灣kap羅馬字的關係〉有關推行羅馬字的目的與優點可歸納如下﹕

1.漢字太難學,羅馬字簡單易學;
2.漢文與日本的國語都難學,先學國語,普及教育無望;
3.先學台灣話的羅馬字,可擁有自修的能力,又有助益於國語與漢文的學習;
4.不識國語或是漢文的人,可透過羅馬字來習得知識;
5.漢字標記台語有不足之處;
6.羅馬字是普及教育與學習其他語言的基礎。


1929年葉榮鐘與連雅堂也發表了有關台語羅馬字文章與整理台語的文章,但都沒有引起太大的重視。直到1930年8月16日,黃石輝(1900—1945)在《伍人報》發表的〈怎樣不提倡鄉土文學〉引爆鄉土文學論戰。

黃石輝在〈怎樣不提倡鄉土文學〉文章裡提到台灣人應該書寫有關台灣人事物的文學,而語言當然就要用台灣話:

你是臺灣人,你頭戴臺灣天,腳踏臺灣地,眼睛所看的是臺灣的狀況,耳孔所聽見的是臺灣的消息,時間所歷的亦是臺灣的經驗,嘴裡所說的亦是臺灣的語言,所以你的那枝如椽的健筆,生花的彩筆,亦應該去寫臺灣的文學了。臺灣的文學怎樣寫呢?便是用臺灣話做文,用臺灣話做詩,用臺灣話做小說,用臺灣話做歌曲,描寫臺灣的事物。

由於台灣的特殊環境,黃石輝認為文言文不僅是貴族的,白話文亦是貴族的,這些貴族文學沒有辦法為廣大的勞苦大眾所瞭解,因此他主張文學大眾化就要用大眾的語言,書寫以「勞苦群眾為對象」的文學:

你是要寫會感動激發廣大群眾的文藝嗎?你是要廣大群眾心理發生和你同樣的感覺嗎?不要呢?那就沒有話說了。如果要,那麼,不管你是支配階級的代辦者,還是勞苦群眾的領導者,你總需以勞苦群眾為對象去做文藝,便應該起來提倡鄉土文學,應該起來建設鄉土文學。

隔年,黃石輝在《台灣新聞》又發表〈再談鄉土文學〉,於是郭秋生(1904—1980)於1931年7月7日開始在《臺灣新聞》發表33回的〈建設「臺灣話文」一提案〉,主張以現行的漢字為工具來創造臺灣話文,而且定了幾個原則:

1.首先要考據該「言語有無完全一致的既成漢字」。
2.若義同音稍異,應「屈言語的音韻就字的音韻」。
3.若義同音大異,「除既成立做熟語慣行以外,一切要適從言語的音韻」。
4.若字音與語音相同,字義與語義不同,或是字音與語音一致,字義與語義也相近,不過字義容易受誤解者,都不適用。
5.欲補救這些缺憾,就應該創造新字來就言語。


由於郭秋生呼應黃石輝用台灣話文創作鄉土文學的觀點,這才正式點燃台灣話文運動的炸彈。

這次的台語文論爭大約從1930年8月到1934年4月為止,將近4年。支持派是從普羅大眾的角度出發,反抗日本文化的殖民和中國白話文,思用台灣一般民眾最容易理解的話文來啟迪民智,所以黃石輝才提倡「用臺灣話做文、用臺灣話做詩、用臺灣話做小說、用臺灣話做歌曲、描寫臺灣的事物」,鼓吹釘根本土的鄉土文學。整個論戰的篇目至少有80篇以上,支持台灣話文的,主要有黃石輝、郭秋生、鄭坤五、黃純青、李獻章、賴和……;支持中國話文的,主要有毓文、克夫、點人、賴明弘、越峰……。後來演變成支持台灣話文派花功夫在台語漢字造字的問題上,反對台灣話文派鄙視台語無法成為文學語言,而且無法普及整個中國等等問題上打轉。1937年,隨著中日戰爭爆發,台灣總督府實行皇民化政策、官方禁絕報紙刊登漢文欄,台灣話文論戰無由為續,炮火遂漸消聲匿跡。

此次的論爭比諸1885年白話字的倡導更具火藥味。不過,此時期的台語文學成果卻乏善可陳。除了風行的歌仔冊、流行歌謠與口傳文學以外,只有賴和(1894—1943)、黃石輝、楊華(1900—1936)、許丙丁(1900—1977)、蔡秋桐(1900—1984)、楊守愚(1905—1959)、張深切(1904—1965)、吳新榮(1907—1967)、蘇維熊(1908—1968)等作家試用台語來創作文學,而且無任何的漢字台語現代文學作品集出版。

文言文的重要作家有洪棄生、胡南溟(1869—1933)、林朝崧(1875—1915)、連雅堂(1878—1936)、王有竹(1866—1930)、林資修(1880—1939)、林景仁(1893—1940)等。重要作詞家有陳君玉(1905—1963)、周添旺(1910—1988)、李臨秋(1909—1979)、陳達儒(1917—1992)等。

(待續)






文‧圖/方耀乾(台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台灣鹿兒記──Formosa鹿風華(下)

(接21期)

鹿食鹿仔樹──細說構樹
鹿的食物會隨季節的變化而有所不同,春天和夏天食嫩葉、青草,秋天則是橡實、栗子、果實,冬天改吃地衣、苔蘚等,亦啃樹枝和樹皮。目前人工養殖的食草有苜蓿草和狼尾草,外加大豆渣及粒狀飼料。早期飼養人家則以鹿仔樹為主要食料,也就是構樹,台灣原生樹種植物,台灣於十七世紀讓鹿隻活躍的茂盛樹種之一。

構樹(楮樹)為桑科植物,是台灣原生樹種之一,它的嫩芽細葉可用來餵食鹿群,所以有鹿仔樹之稱。唐、宋通行的紙幣稱楮幣、楮鈔,而構樹是製鈔的紙質來源,故構樹別名 為鈔票樹。

構樹為落葉喬木,喜高溫,是標準的先驅植物。構樹分布於東亞,從日本、大陸、印度、中南半島,到太平洋諸島。台灣中低海拔山區到海邊的曠野或新生地,都有它的蹤跡。構樹整株均有利用價值,春天開花,夏天結果,嫩葉為鹿隻主食外;植株枝幹乳汁,可做為工業用糊料;樹皮的纖維細長,是印製宣紙材料;木材質地輕軟,很適合做箱板或薪材。雌樹的圓形果實掛滿整株,橙紅的熟果可以生食,也能做成果醬;薪材可做木板、炭薪,故又有下列之別名:奶樹、造紙樹、構木、噹噹樹、楮木等。

構樹的新枝及葉片都密生短毛,成株的葉片呈闊卵形,兩面粗糙。雌雄異株,異性不雜居;也就是說雄株與雌株,分別成群聚生。構樹雄花是穗狀下垂的葇荑花序,每個花序有上百朵雄花,每朵雄花有四片花被,四個雄蕊。經陽光照射,輕風吹拂,花絲會隨機爆開,彈出花粉在晴空下,陣陣似白煙般,從樹梢升起,飄入氣流,與雌花結合完成傳宗接代(屬風媒花)。

雌花也是上百朵,球形的頭狀花序。雌花的絲狀花柱,露出於圓球外面,子房和其他花器裹在圓球內,與桑科榕屬隱頭花序,把所有小花反包在圓球內部的方式相異。

夏天橙紅透明的成熟果實,是小鳥飽餐的食物來源。入秋時,構樹開始準備過冬,儲存來年養分的樹葉由綠轉黃,紛紛掉落,冬天的氣息在一片蕭條的構樹上呈現出來。



攝於水交社(已搬遷的住家庭園)雄株無果實,相隔三米的對面雌株已結果實。

植物小百科:
◎植物:能夠自己製造生活能源的生物,為食物鏈中的生產者。
◎陽光、空氣、水、土壤:使植物的葉子成為碳水化合物的製造工廠,就在那一公厘的厚度裡,億年前就開始工作了,是目前人類科技所望塵莫及的。
◎落葉:秋天時,葉子變黃,因廢物貯存量飽和,生命活動停擺,故和植株斷絕關係,其可再行分解、再利用,稱之為林床。
◎兩性花:雄蕊、雌蕊同在一朵花裡。
◎單性花:雄蕊、雌蕊不同在植株上,雌雄異株如桑、桃葉。
◎雌、雄同株的單性花:雌、雄分開但在同一蔓藤上,如南瓜、胡瓜、西瓜等瓜科。



鹿兒價更高
鹿隻可用的部位眾多,如鹿肉是重要肉食來源,鹿皮可用來製衣、履、皮包、籃子、鼓、席墊與棺具。鹿角可製梳子、指環、箭頭武器、頭飾等什物;還有可當巫師治病的咒器;鹿血和漆混合可為器物的防腐劑,原住民取肉、皮、角、鞭等鹿製品與中國人進行物物交換的活動,鹿隻實為原住民生活中的重要物產;且與常民文化中的「祿」同音,是人們企求加官晉爵的祥瑞象徵,所以對人而言,鹿價非凡,全身是寶。

(一)鹿茸剛生出時很軟,外面一層皮,長著許多小茸毛;裏面是軟骨和許多細血管。若逾期不割就會老化成鹿角,藥用價值就降低了。其內含蛋白質、脂肪、鹿茸膠質等,現作為強壯藥物使用,補於全身衰弱,年老和病後體虛或病後恢復。經研究,鹿茸含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可促進生長發育和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功能,對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有調節作用。鹿茸血效果類似鹿茸。鹿茸血酒採新鮮鹿茸血為原料,可配以枸杞、靈芝等天然補品加工而成,加強細胞的營養和代謝,增強免疫力,抗疲勞,抗衰老等。
(二)鹿茸片:滋補強身、用於神經衰弱、體虛怕冷、勞傷虛損、補氣養血。
(三)鹿角:也稱鹿花盤是鋸茸後骨化,次年春季自然脫落的殘角。具有強筋骨、行血消腫的功效。
(四)鹿鞭(鹿之外生殖器):壯陽、益精、活血。
(五)鹿肉:補腎溫陽益血氣,對腰膝酸軟、畏寒、心悸、婦女產後哺乳等有其功效。
(六)鹿皮:17世紀時是日本進口之大宗,據傳1634年,荷蘭人自台輸日的鹿皮有11萬張;1638年,荷蘭時期收購捕獲之鹿皮更有十五萬多張銷至日本,製其「陣羽織」(註1),日本武士最喜歡用鹿皮做陣羽織。鹿皮是荷據時期台灣的本土物產,在出口貿易中佔有龐大比例。



雌株樹上果實掛枝頭。(攝於水交社雄株與其相隔對望)



終結者──獵鹿人
台灣水草充足、氣候適宜,又沒有老虎、獅子等野獸,十分適合鹿群生長,然而,土人跑的速度比鹿快,所以獵鹿成為當時台灣原住民的主要經濟活動。早期原住民的獵鹿方式為兩人一組出去狩獵,發現鹿隻時用箭射之。狩獵器具除了弓箭,還有罠(註2)、槍,原住民在森林中鹿、豬出沒之狹道或曠地,先把竹埋在土中彎曲後,用木片釘好,再裝上罠,最後用土埋起來,當鹿群靠近時竹就會彈起來,束緊鹿腳,以利捕捉。由於用來供生活所需的狩獵數量有限,原住民訂有狩獵守則,捕捉不可過量,還有不傷懷孕的母鹿等,以求永續生態維持,就像達悟族的飛魚捕捉不能超過捕撈季節一樣。

自1624年荷蘭人佔據台灣後,鹿脯、鹿皮成為了大宗出口之貨物外,又致力於栽種甘蔗和稻米,農耕區的擴大,使鹿場上的鹿隻不是遭獵鹿人獵殺,就是被迫四處逃亡。荷蘭人占領大員是以聯合東印度公司方式經營,獲利為其宗旨,由於看上鹿隻擁有極高的經濟價值,不僅招募福建地區人民來台從事各種勞力,出售捕鹿許可證(賺證照費),獵捕花鹿收購鹿皮,還透過各種納貢、徵稅收方式,用鹿皮繳納或抵繳。獵鹿人的大量需求,使鹿群面臨存亡的危機。據相關資料證明,於1629至1636年間,荷蘭任大員長官普特曼(Hans Putmans)時期,就有出售捕鹿許可證給中國人;甚至在1638至1639年時,還有留有一篇關於捕鹿組織、規模、日期、獵區之完整資料報告。



翻拍收藏之台灣歷史國寶名畫集「古代的台南」,畫中的鹿群正受獵人們的獵捕處於危機之中。


當時荷蘭人出售的許可證有二種,一為以捕獸器捕鹿者,即「罠法」,每人每月繳納荷蘭里爾銀幣(註3)一枚;二為陷阱法,每一陷阱,每月繳十五里爾,如換算新台幣,一里爾近四十元,陷阱法之許可證約近台幣六佰元。有許可證的捕鹿特權,在當時就有三十幾隊的獵鹿人。雖有許可證的捕捉鹿隻限制,及鹿場的限制範圍(北為今虎尾一帶、南到現今阿蓮區域),甚至捕鹿期為10、11月至隔年4月底,以便保護幼鹿成長,但捕鹿數量,於荷蘭公司文件檔案中曾如此記載:1634年,輸出十一萬多張鹿皮;1638年,有十五萬多張鹿皮輸出;1639年5月,收購到十二萬六千枚鹿皮;1645年,第八任大員長官卡隆(Francois Caron)為防過度捕殺,全面禁止中國人捕捉鹿隻,但荷蘭公司還是可收到鹿皮五萬枚。

荷蘭對收購的鹿皮品質分級,以罠法捕捉的鹿皮較美觀,而陷阱法捕殺的鹿皮血跡斑斑,來告示嚴禁設置陷阱捕鹿,但在重金誘賞之下還是無法抑制趨之若鶩的獵鹿人。獵捕鹿皮收益,於入清時記載,每張交官變價折銀二錢四分(0.24兩銀)為工人半個月的薪餉(註4)。鹿群在經荷、鄭時期的大量捕捉和入清後鹿場消失成良田後,漸漸走向人工養殖與高山深處躲藏。古籍記載:「窮年捕鹿,鹿亦不絶」;陳第《東番記》云:「山最宜鹿,千百為群」;明朝何喬遠《閩書》上云:「山多鹿,冬時合圍捕之,獲若丘陵」;台灣志略:「麋鹿舊盛產」;噶瑪蘭廳誌:「以鰾魚打鹿維生」等情景,已成今日追憶。鹿隻生態遭嚴重破壞,難以回復,成群鹿隻悠遊台灣島上之景,已被獵鹿人所終結,而不復見了。


與鹿共舞──地名由來
鹿是台灣住民的經濟來源,前人飲水思源,將一些鄉鎮以「鹿」為名,耳熟能詳的有下列地名:
鹿港
舊名鹿仔港,行政區域屬台灣彰化縣,「一府二鹿三艋舺」的歷史重鎮。鹿港早期為平埔族巴布薩族(Babuza)居住地,屬馬芝遴社,傳說因常有鹿群聚集,是原住民獵鹿的地方,故漢人便稱此地為鹿仔港。清光緒年間,黃逢昶來台遊歷,所著《台灣雜記》中,寫有一首〈鹿仔港熟番打鹿詩〉:「山環海口水中流,番女番婆夜盪舟;打得鹿來歸去好,歌喧絕頂月當頭。」,詩中描述原住民生活悠閒景況。

鹿谷
原稱「羌仔寮」,屬於沙聯堡,昔日荒地未闢,為羌群棲息之地,於是當地有許多用來飼養或狩獵野羌之草寮,後來發展成村莊,而得名之。日據時(西元1920年)制度改正,改羌仔寮為鹿谷,蓋以羌仔與鹿相似,又境內為濁水溪支流所切割,多溪谷地形,故名為鹿谷,行政區域屬南投縣。

鹿草
早期因人煙稀少,而麋鹿成群在田間食草,故稱鹿仔草(鹿仔草即楮樹,其枝葉為鹿所嗜),後屯營墾荒、人口漸多,鹿隻隱身無地,遂入深山而無其蹤影。日據時期改稱鹿草庄,設鹿草庄役場,隸屬台南州東石郡,1950年調整行政區域,改隸嘉義縣政府迄今。

鹿野
昔日為荒野之地,時有群鹿棲息其間,是為野生景觀,稱為「鹿寮」;另一說法,日據時期日本人於此區設置移民村,招募日本新潟縣鹿野農民移住,日人將原地名鹿寮改為鹿野,故沿用鹿野一名至今。現是退休公教人員定居的最佳選擇,同時也是國內休閒旅遊的重地。


結語
人們總是在失去之後才知道珍惜(鹿林山下已無自由快樂的野生鹿群),在大自然的反撲之下,才意識到對環境生態的漠視,開始省思該如何加強保護生態環境。臭氧層破洞、二氧化碳的增量,造成全球氣溫暖化,冰層融化、海面上升、氣候異常,東邊洪患不斷、西方乾旱連連,警示著人類要儘速研擬方法,保護、愛惜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不要「不願面對真相」。稀有瀕臨絶滅物種說明「生態多樣化」議題是刻不容緩,須被重視的,因不知哪一天將會成為人類的救命因子,所以復育和生態重建計劃正在被推動中。台灣鹿群被致命的天敵──人類獵捕,和外來物種的入侵危害,及生存環境之消失、惡化,野生梅花鹿滅絶了,台灣山羌成為稀少珍貴的動物,還有台灣黑熊、獮猴、穿山甲、狐蝠、白面鼯鼠……也面臨同樣的危機,牠們可是台灣重要特有物種啊!十七世紀時,鹿隻們的獨領風華,到今天成為人們圈養的經濟產物,無法自由成長在應有的生活空間,是身為人類的我們值得省思的。
(系列完)



1.「陣」指作戰、「羽織」則為衣服。陣羽織是武士作戰時穿在甲冑外的披肩,日本在戰國時期非常流行。由絹或皮革等製成無袖衣服,再配合上鎧甲或保護物穿上。也稱具足羽織。
2. 罠:ㄇㄧㄣˊ,捕獸用的網。
3. 當時,荷蘭人在貿易交易與在臺灣徵稅的媒介,是以白銀為材料,以里爾(Real)為單位的銀幣。原本是西班牙銀元,材料來自墨西哥和玻利維亞的銀礦。荷蘭沿用銀元為支付工具,荷蘭的八個里爾為一個西班牙銀元。1939年,據大員記錄,修理小屋木工的兩天工資為二分之一里爾。
4. 知府年俸銀為62兩銀,知縣年俸银27.47兩,一般工役丁卒年餉為6兩,月餉0.5兩約為鹿皮2張。


資料來源
科學人雜誌二○○七年七月份
(生態重建的兩難──以台灣復育經驗為例/鄭靜琪)
奇美自然史
左鎮菜寮化石館
網路搜尋
維基百科
〈台灣水鹿〉一文(採訪撰文林明賢)
《台灣史100件大事(上)》
「荷蘭」獵鹿人──江樹生荷蘭檔案館
《台灣開發史》
《植物趣味問答題》
《大航海時代的台灣》






文‧圖/吳春燕

危機‧新生--安平樹屋(下)



(接21期)
進駐時間過短、空間設備簡陋
藝術家進駐時間只有三個月,其間包括從一開始進駐、孰悉當地空間、與其他藝術家互動交流、到完成創作後再撤掉展品,皆需在這三個月內完成,對於需要創作想法、感受當地空間氛圍的藝術家來說,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作品不僅會造成其工作上的壓力,相對的也會減低藝術家與地區居民互動的機會。據曾經於該地駐村過的藝術家表示,在創作過程中曾想過要邀請當地居民一起來參與,但礙於時間過於緊迫且無接觸管道,因而作罷。

雖然策劃單位皆有提供每位藝術家一個工作室兼住宿空間,但由於空間不大,台灣本地藝術家很少實際居住在此,對於進行表演藝術創作的藝術家而言,也無法將它當作工作室,只能做為存放物品的倉庫,實際真正居住或需要居住的是來自國外的日籍藝術家。因此,也只有這些國外來的藝術家有所謂的實際進駐行動。在展演空間部分,現場硬體設備非常簡陋,也沒有提供燈光,因此,一到晚上需要進行排練的藝術家便需要自行架燈,以利工作坊的進行。

缺乏完善的運作機制與專業管理人才
因為創作模式與作品屬性,在駐村過程中藝術家時而必需處理因行政人員的認知隔閡產生的困擾;此外對於想邀請當地居民參與創作的藝術家,也由於缺少一套良好的機制,來主動驅使藝術家融入當下的環境空間,讓當地的文化資源能被利用並與該地串聯,因而使得藝術家與該地無形間產生了一種距離與隔閡。有駐村藝術家曾表示,倘若能夠設立一個類似基金會的單位機制,並延攬專業、跨領域的藝術行政人才,藝術家與行政人員間的觀念對立便能降低,甚至安平樹屋藝術村也能夠在失去文建會的補助下,能夠另尋其它的支援管道,促使藝術村能夠繼續辦下去。





藝術村的告別之作
榕樹盤根,生態與人文融合的歷史痕跡,造就樹與屋共生所形塑出的獨特空間魅力,是吸引藝術家選擇於此駐村創作的一大因素,據駐村藝術家表示,在創作過程中,這樣的空間、這樣的創作方式,引發了許多藝文人士的關注,特別是其他地區的創作者或規劃人士,對這樣的一個空間與藝術的激盪下會產生怎樣的創作更是備感興趣。當為期三個月的藝術家進駐計劃結束後,仍有藝文團體看上這裡充滿「場(Site)」與空間「層次感」的劇場性,因此在駐村藝術家撤離之後,同年六月劇場工作者林明霞便於此進行他的戲劇獨立製作,以歷史建築活化新生的概念,將整個樹屋當作一個劇場舞台,企圖藉由劇場創作與空間氛圍,這也成為樹屋在作為藝術村的最後一場告別活動。


参、超越建築與自然共生
安平樹屋進行了不到兩年的藝術家進駐計畫,後因經費不足而活動終止,樹屋再度閒置。直到被列入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的整體規劃中,並經整修後才又再度重現世人眼前。

「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計畫」於2002年5月獲行政院核定列入「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以歷史核心區為計畫之主軸,保護及保存歷史文化資產,重建及再現歷史文化風貌,為計畫主軸內容。而由安平樹屋、安平海關及安平灰窯三大景點所連結的安平舊聚落更是此計畫的核心所在。

安平樹屋再被列入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計畫中後,台鹽將安平樹屋繳回國有財產局後再正式轉交台南市政府。在管理單位上,歷經多次變更,終於2003年9月招標競圖,2004年底整修,2005年開放參觀。

歷經六年時間,安平樹屋從閒置空間再利用到二次閒置,又再度被利用,期間的再利用機能由藝術村轉換為開放、參觀遊歷的生態博物館與探索空間,由於成功的規劃運作,所孕造的契機與轉折點,使其至今已成為台南市政府所推薦的熱門光觀景點。

保留空間原味與歷史痕跡
台南市政府開放競圖之時,許多建築師都提議修剪榕樹、將老屋改造成為現代博物館。然而,最後獲得徵選提案的劉國滄建築師則將樹屋視作一開放地景藝術,不特意翻修屋頂,而是掀開已毀損之屋頂,形成樹屋內不開放與半開放空間交錯特殊韻律,於綠地上設木棧道、榕樹間架設鋼構空橋,參觀動線遊走環繞整個樹屋,從空橋上方可以俯視榕樹枝頭、樹幹與枝葉皆盡收眼底。

在都市計劃的更新中,許多歷史建築常淪為時代下失速的城市附屬品,經改造過後失去原有的韻味;但劉國滄捕捉到台南古都所具有的「時間層次感」,不過度修改建築體,經由實體裝置手法的改造及多媒體影像概念的呈現,巧妙的穿梭於榕樹群裡,將都市邊緣的廢棄倉庫,轉化成有生命力的場景,使其融入安平聚落與整個都市環境中而不顯突兀。這在一味追求全球化的台灣,或許這樣的建築設計既能在保有在地化之下,卻又能達到與全球化之間的平衡。打開後的樹屋,像是個展示自然的博物館,樹與牆交織共生的奇特景象,成為許多遊客到台南時所指定參觀的重要景點。

地方資源整合串聯
附近居民對樹屋整修對外開放參觀樂見其成,整修完成後,成為附近居民常去之休閒運動場所。配合市政府「觀光客倍增計畫」、「開發新興套裝旅遊路線及新景點套」計畫,整體規劃上樹屋得以與整個安平聚落做串連與整合。安平原本就是台南市作為旅遊景點的一大號召,而經過活化再生的樹屋,同時也帶動附近商業發展,不僅周圍房價攀升,位處對面原本將面臨廢校命運的西門國小,也因周邊商業復甦,學生人數增加,得以讓學校保有下來。

連連獲獎成為政府行銷的熱門景點
成功的行銷模式對於推廣一個文化機構或景點而言是很重要的,唯有將該地推廣至文化市場上,讓更多人知道這個地方,才會有民眾願意走進來了解這個空間。但台南古蹟、歷史建築堪居全國第二,安平樹屋除了憑藉本身特有的空間景觀,連連獲獎的肯定,是為其成功行銷的最佳方式。

再生後的樹屋猶如經過擦拭後的明珠,在國內外獲得不少的獎項肯定,包括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獲得美國水岸中心2004年設計類首獎、2005年榮獲高雄市建築經營協會辦理之「園冶獎」——「優質都市景觀」、2006年被台南市府提報參選「2006國家卓越建設獎」。而在2006年9月更隨著建築師劉國滄遠征義大利代表台灣參加「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這也讓歷經國外參展之旅的安平樹屋更備受國人矚目。

以觀光導向為經營訴求
從台南市政府所發行的「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文宣中,「安平樹屋暨德記洋行」的宣傳文案為:「其設計理念是讓人帶著童心到宮崎駿卡通世界天空之城,是探索冒險的想像空間。……」由此段話便可明顯感受到經營單位利用安平樹屋的特殊景觀與空間感,將其定位為觀光、探索的旅遊景點;而安平樹屋也不負所望,躍升為該地區的熱門景點排行榜之冠,其參觀對象也從藝術村時期的小眾藝術愛好人士,擴展為來自各地旅遊的全民大眾。

空間功能型態
面對如此大量的觀光遊客,文化局曾考慮以委外經營的方式,在庭園區販售餐飲,來擴增樹屋的營運項目範圍,此項計畫經公開招標後,因為得標的人士在經過評估後認為其不符合成本效益,最後便放棄經營權,至目前為止,並沒有其它委外經營之計畫。這樣的結果,或許對於該空間反而是好的,雖然目前的樹屋是以觀光為訴求,但以安平當地的小吃文化、周邊發展來看,並不缺乏一座餐廳或咖啡廳,而就樹屋本身的空間特質而言,若在一旁撐起一支支的洋傘,此景將與樹屋並排一起將會產生極大落差感。

曾經化身為藝術村展演空間的安平樹屋,其展演之功能仍繼續被保有,只是在規劃上已從藝術家的創作藝術品變成「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解說館」,以解說牌展示出其建設圖及未來願景,並播放安平港近年來建設的相關影片。

目前安平樹屋已進行第三期工程,預計完成朱玖瑩故居修復工程,待完工後整個古蹟園區將更為完整。之後更將陳列朱玖瑩之書法墨寶,如此不僅能呈現出該處的故事性,更能讓前往安平樹屋參觀的民眾能看到豐富多元的建築之美與人文景觀,實踐「讓民眾走進身邊的歷史」的觀念,讓歷史建築不再只有「消極維護」的靜態「凍結式」保存方式,而是積極的動態「再利用」保存。(系列完)






參考文獻:
1、黃建龍,「一個文化的華麗虛構想像-關於建設台南安平藝術村」,《ART99專輯5─空間重塑‧新契機》,2000年,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楊美英,《筆記光影-楊美英戲劇論述集》,台南市立圖書館,2003年。
3、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網站。
4、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文宣,台南市政府發行,2006年10月1日。






文‧圖/黃雅雯(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

文化工程的雙子星:展示×研究=知識矩陣

當文物與故事串接出某個歷史觀點時,人物與場景都變成了城市記憶與文化資產。藉由博物館的研究員與展示員所設計的專業小故事,變成一篇篇看得見、摸得到、聽得著的真實歷史,美國社會也經過這樣的「文化濾心」,增添了文化觀察的敏銳力。



博物館所設立的木工工廠,讓展示設計能靈活的運用資源。


研究工作是美國博物館的靈魂,這項傳統精神是從自然史博物館開始,隨著十九世紀資本主義的商務需求與理性主義的推昇下,各種動、植物標本的採集與珍奇異寶的蒐羅,奠定了研究學問的物質基礎。

進入到二十一世紀,博物館的功能由政治的光譜偏向大眾需求的時候,展示能顯現出學問,就成為非常複雜的「文化工程」。

博物館的展示,是經由研究人員與展示設計人員的合作,將學問與文物,以藝術的手法將其立體化、簡化、美化與虛擬化;而成為知識的「創意文本」。而每個文本都要經過「腦力激盪」(Brain Storming)的會議過程而產生,不論展示是常設展或是特展,都需要一定醞釀的方法與過程,才能稱之為展覽。因此,凡是經過美國博物館協會(AAM)鑑定過的博物館,合於博物館經營管理規範的,一般說來都會有下列的程序:



自然科學歷史的「滅絕」(Extinction),述說了地球歷史與生物演化秘密的知識隧道。


海洋藻類的展示,運用了幻燈片式的黑色隧道,讓人深深的體驗到繽紛的微體世界。



一、Planning主題規劃
一般來說,規劃整座博物館或是一項展示,研究工作的「選擇主題」,是最重要的源頭。這個原點的選定,牽涉到文物的蒐藏量,歷史脈落的關聯性,是否能引起共鳴與驚奇等因素。當這些因素確定與研究成熟之後,才會開枝散葉,擬定出「故事線」的大綱與細部計劃。並依照這些思考的藍圖,精算所需要的成本支出與預期效果,以提供博物館的決策者作判斷。


二、Graphic Design圖面設計
在故事線的文字腳本之下,會衍生出許多施工圖面與模型的設計,將動線的空間平面化與立體化,完成可以按圖施工的設計。這個部分與一般設計不同的是文字稿與圖面有許多腦力激盪的過程,必須將每個空間,連接著色彩、燈光、文字,賦予意義,才能完成展示到可執行的階段。


三、Engineering & Fabrication Design工程設計
科學類的博物館較常使用這類規劃設計。這其中包括了土木、水電、動力等等,端視設計者的巧思,將展示品經由動力的裝置展現出來。例如,模擬的科學現象展示,大型三D的動畫劇場,小至展櫃的燈光設計,都與這些工程上的知識與設計,有著密切的關聯。最主要的概念,是呈現一場「文化科技」的創意競賽,充滿探索的樂趣。



玻璃展櫃與說明板的敘述看似簡單,卻是展品與文字的精密結合。


四、Interactive Development Design互動式設計
這項設計有一些指導性的思考技術,如下:接觸Touch,按下click,掃瞄scan,尋找search,偵測detect,模擬simulate,挑戰challenge,身臨其境engage,學習learn,迷媚fascinate,樂在其中enjoy。這是互動式設計的創意性指導,主要的目的是將研究的內涵,經過不同方式的創新與重組,塑造了前所未有的「知識藝術」。美國博物館界常結合了主題樂園的模擬情境(Diarama)及好萊塢電影的特效技術,發展出互動式的設計,擴大了知識的趣味性,並讓博物館增添了更多的未知的魅力。


五、Evaluation展示評量
這是一項針對展示主題與方式所作的評量,目的在了解觀眾對於什麼樣的內容感到興趣,運用「觀察法」與「問卷調查法」,質化與量化並行的評估展示的整體與個別的吸引度,以作為博物館在設計展示的參考依據。它不僅是評定展示成功與否的參考,也是研究人類文化行為的場域,新的人類學也於是乎生焉。

這些程序與步驟,強化了博物館的知識說服力,塑造了可看、可聽、可觸摸、可互動的歷史空間與創意思考。每個展示如同「知識發表會」,在博物館所提供的伸展台上,盡情展現。

研究與展示是博物館的一體兩面,必須經過許多的會議平台來震盪出動人的空間設計。由於性質或大小不同的博物館,蒐藏品的資源各異,研究員必須針對博物館所擁有的文物特性,研究相關的議題。這使得原本只是靜態的蒐藏文物,經過了研究工作的加深之後,賦予了新的歷史意義及價值。

而展示設計員將研究員所發現的歷史新觀點,經由上述的規劃程序,籌辦這些歷史新場景。在這樣的導引下,美國社會中,特別重視歷史紀錄與分析。所以不論在NBA的籃球賽、大聯盟的棒球賽或是小自地區的重要事件,都成為重要的當代歷史。

由此也創造了許多新的展示想法。如紐澳良非裔美國歷史美術館(New Orleans African American Museum of Art,Culture and History),就以爵士樂與黑人家庭為主題,展開「我的家庭音樂」(My Home Music)的研究。並藉著小型的家庭故事特展作引子,蒐集了上百個的音樂故事。這些小的家庭紀錄,最後經由研究員的整理,成為紐澳良市爵士樂發展的重要脈絡,用多元的手法詮釋了大眾所認知的爵士樂。

所有的歷史都是當代史,當文物與故事串接出某個歷史觀點時,人物與場景都變成了城市記憶與文化資產。並藉由博物館的研究員與展示員所設計的專業小故事,都變成一篇篇看得見、摸得到、聽得著的真實歷史,美國社會也經過這樣的「文化濾心」,增添了文化觀察的敏銳力。



研究員辦公室是博物館的「思考創意中心」,所有的研究工作與展示構想都在這裡完成。


「靈魂音樂」開展前非洲鼓與舞熱力的表演藝術,已經成為展示的揭幕式,來歡迎與會的貴賓。


七種觀點(Seven views of achair)來看古董椅子,顯現出策展者的藝術切面。






文‧圖/周晶生

永不停下研發與創新的腳步—富強鑫精密工業成功之經驗談

富強鑫精密工業公司成立於1974年,是台灣規模最大、也是唯一塑膠射出成型機上櫃的專業製造廠商,從事各類射出機研發、生產和銷售,有超過30年的專業技術經驗。除與義大利知名廠商進行策略聯盟外,對客戶需求、國際環境變動和歐美市場等亦相當用心經營。本期富強鑫精密工業公司董事長王伯壎以多年來豐富的企業經營經驗,與讀者分享企業研發創新與知識管理之面面觀。





王伯壎董事長從台南高工機械製圖科畢業後,就馬上進入職場,大概有10年的時間,從一個製圖員,升到廠長。由於個人學習慾望強,再思及從事機械製造,必須了解電器的相關知識,因此王伯壎在南台工專夜間部念了三年,學習各種機電的知識後,才進入機械生產業。



嚴謹的董事長王伯壎。


由於過去生活條件不好,因此王董事長總希望有一天能當上老闆,故而有了創業的想法。這個意念很強,於是慢慢朝這個目標前進,一點一點累積。30歲那年,大概籌了30萬元,4個兄弟加上請2名員工,就在台南市富強路上,開了小工廠,經營至今30年,已經擴為在台灣、東筦、寧波等地有700多名員工的大公司,一年的營業額從新台幣500萬,至今達到21億以上。

王董事長後來雖然拿到美國的EMBA,但他卻認為上課學習的東西並不多,反而是和同學一起進行實務討論收穫更大。他舉個笑話說,有個詩人渡河,問船夫:「會不會吟詩?」船夫答:「不會」,詩人又問:「會不會寫字?」船夫答:「不會,我只會划船」,詩人不屑地說:「你的生命真是沒有意義。」突然船撞到石頭,船翻了,漁夫問詩人:「會不會游泳?」詩人答:「不會」,漁夫搖搖頭說:「你的生命再有意義也就快結束了。」。

富強鑫在10多年前為了降低人事成本,也開始配合客戶西進大陸,經過比較,王董事長發現對岸佔有語言方便、計畫經濟模式、訓練方便等優勢,但台灣企業意欲前往大陸投資時,還是必須審慎評估當地政治、社會、經濟、技術等各方面的情況。不少企業前往大陸設廠,都單純想要利用當地的廉價勞工,卻未料此舉反而使得技術遭到當地剽竊,反過來以低價競爭,因此研發創新的技術非常重要。

過去傳統產業需要廠房等設備,資金需求高、利潤低,但時代改變,企業也應該隨之改變,過去重視提高品質、降低成本、控制交貨期、熱忱服務,目前都該轉為創造價值、提升效率、快速回應、團隊協調,以創造差異化,刺激需求。運用研發創新的方式,造成產品差異化,不但能刺激需求,間接使成本降低,競爭者無著力點,獲利自然提高。

創新研發的定義:採用新的觀念,提高競爭力,以達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廉的地步。方法則除了有產品創新之外,製程創新、策略創新也很重要。



寬闊的富強鑫廠房。


創新研發的精神是以顧客最高滿意為目標,持續不斷快速改善,全員全力參與。因此首先要確定目標,然後累積知識與技術,接下來尊重人才、營造氣氛,容許失敗、慎於批評。

在整個研發創新的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稱讚,當團隊全心投入參與的同時,所提出的看法與計畫,都應該給予鼓勵,而不是一味地挑剔,謹慎的批評,注意時機、方法,否則恐怕將呈現反效果。品質如果是企業的生命,那麼研發創新將是企業的續命丹,這就足以說明研發創新與企業生命的關聯性。

企業應該要有正確的觀念,創新不代表成功,可能很多時候是做了白工,基本上來說10件創新研究,可能只有1件成功,而由於專長的不同,專業領域的隔閡,因此一分耕耘不一定就有一分收穫,但是沒有創新肯定會被淘汰,因為總會有人創新成功,不知起而行,必定坐以待斃。

大多數的人在順境時,應該都不會想要變革,但當逆境突然來時,就會措手不及,因此創新研發的時機,應該是太平時期的危機意識,屬先知先覺型,或者是未雨綢繆型,把研發創新當成危機預防的要素。

目前中小企業在研發創新的過程中,可能遇到的相關困難點,大致上可以歸納為幾點:
一、經濟規模不夠大,市場規模小。
二、經費及人力能力不足,研發人員很難管理。
三、市場資訊取得不易,產品目標難確定。
四、沒有足夠資料做參考,以致開發速度太慢,產品推出時機已過。
五、新產品沒有嚴格的可靠度測試,品質不良而失敗。
六、成本太高賣不出去,因為仿製,因此競爭激烈。
七、點子雖好、但不實用,或者好產品沒有行銷網。

不過這並不表示中小企業界就無力研發創新,其實創新研發成功的例子,還是大有人在,很多傳統產業,都順利研發創新、突破困難,使得業務蒸蒸日上、大幅成長。

台灣有很多中小企業的研發精神與表現,排名在世界之前幾名,榮獲很多小巨人獎及世界專利,但是應該如何快速整合這些企業,並且擴大效益,才是當務之急。其實整合市場、資金、技術、製造,也是創新的一環,不怕有問題,最怕不知問題在哪裡,只要能找出問題,就能思索解決方式。

研發創新的要素,首先當然是要有目標,由於現在屬於市場導向,就要先收集客戶需求資訊,知道客戶需求,投其所好。然後進行競爭對手的分析,先檢驗競爭對手的成功和失敗原因,包括成本、價格、區域等,預測對手將如何威脅自己,繼而發展出更有效的競爭策略。以市場分析的4P要點(產品、地點、價格、推銷),來進行競爭對手的優劣評估,雖然執行上並不容易,但是對企業的經營而言,卻相當重要。

再以品質機能展開手法(QFD: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見註1),擬定開發策略計畫,以有系統的方法達到目標的選定、評估自己的核心能力,找出自身的優勢。



富強鑫供應鏈體系圖。


依照經驗,每10個構想,只有3個會發展成產品,但只有1個被商品化,也就是只有1個會產生利潤。但是不能因此而放棄創意,認為白費工夫。不管創意好壞,至少有創意就能有成功機會,須知創意性的構想,結合系統性的管理方式,將能達到最佳化。

從德國與日本在相機市場的競爭便可見一斑,日本利用堅強的研發團隊,幾乎數個月到半年,就開發新的產品,迅速替換舊產品,日新月異,滿足消費者求新求變的心態,目前穩穩佔有相機市場,恐怕無人能與之競爭,這就是採用強大研發技術成功的例子。

創意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所組成的,很多有關偉大的發明記載,都將其成功焦點,放在最後的靈機一動,但其實他們都經年累月的在探索問題,研究了很多最後被證實無價值的構想,而這些失敗的經驗,卻造就了最後的成功,所以失敗的經驗累積,是一步步接近成功的必經途徑。

很多人談到阿基米得、牛頓等,都只會想到他們不過是洗個澡,就發現體積容積定律,或者坐在樹下,就發現地心引力了,運氣真好,其實在成功之前,他們可都是經過許多失敗,而有了失敗的經驗,才能慢慢研究出正確的成功關鍵。

目前時代趨勢,對產品的要求到底是偏於品質提升,或是趨於降低成本,要先釐清關鍵點,然後找出方向及對策。

從產品開發起點到新產品構想,必先測試市場需求、商品機會規範、設計規範、概念設計,然後有了最佳商品概念設計,回過頭來拿到市場實際測試,具體化設計中的設計選項、材料選項、製作過程選項中,擇一而為,追求技術的突破。

再重新評估商品機會規範、設計規範、概念設計,再次有最佳商品概念設計、具體化設計、達最佳具體化設計,再重新回來到市場測試,並同時進行一般組裝、零件設計等細部設計,涵蓋物理機能測試和生產製程的試作原型,最後完成生產機具設計及生產計畫,終於生產出原型。



目前富強鑫的產品種類圖。


重複性設計流程,可以使先前未發現的問題及機會,近一步整合到設計流程,生產之前,重複回溯開發設計和市場測試階段,可確保產品在漸進式的發展中,達到最佳化。

產品在開發前期的市場研究或產品分析,如果流於形式,將導致在構想時,忽略了原本所定的發展目標,或偏離了市場的需求要素,整個開發案成了少數人先入為主的構想發展,而導致產品滯銷。

又或者在產品開發技術上經驗不足,成本控制不良,或忽略了安全性、可靠性、環保問題,而造成市場進入困難。另外,產品開發完成最後測試階段時遇到瓶頸,無法突破而功虧一簣、前功盡棄,這些都可能是失敗的主因。

因此在進行產品開發之前,就得先做好風險評估,所謂:未想贏先想輸,包括人員評估、設備評估、財務評估、流程評估、產品失敗成本等,都得先行了解。

在整個風險管理上,可採用博奕理論(註2),也就是當不確定性高時賭注要小,當不確定性降低時賭注可以加大。而產品開發管理的秘訣則在於花小錢時失敗,並從失敗中學到知識,最後在花大錢的地方成功。

在不斷的創新研發過程中,富強鑫的成果豐碩,獲得多項專利及產品精品獎項,並發表多次論文研究報告。而關於知識管理的部分,有鑑於電腦的興盛,多利用電腦來進行分析或管理,實為時代所趨,不失為好幫手。更重要的是人的因素,好人才的選、育、用、留,乃是企業經營的重要課題,也是影響企業永續經營的關鍵。



富強鑫全景。



註1:
品質機能展開(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簡稱QFD)是將客戶對產品的需求進行多層次的演繹分析,轉變為產品設計要求、零組件的特性、製程設計要求、生產要求的品質工程管理技術。一般以客戶需求與產品品質特性及工程管理措施之間的關係進行矩陣展開和重要度評估分析,找出對客戶需求影響最大的產品品質特性及工程管理措施,把握重點,使企業將工程管理放在關鍵的地方,以確實滿足客戶需求而獲得實值的效益。

QFD的基本方法是以品質屋(Quality House)的模式,分析客戶需求與產品品質特性及工程管理措施之間的關係,找出關鍵措施以指導工程及管理人員抓住重點而能有效管理,避免矛盾,製造出客戶滿意的產品。

以客戶需求的展開,提出技術的要求。以技術的要求尋求工程措施並定出規格目標,評估客戶需求與技術要求的相關程度,技術要求之間的相關程度,再評估產品的競爭能力及技術的競爭能力。

註2:
博奕理論(又稱賽局理論)奠基於1944年。近20年來,賽局理論發展快速,也應用甚廣,它原本是數學的分支,如今卻成為經濟學、政治學等社會科學的主流。什麼是賽局理論?是打麻將算牌用的、還是上賭場玩13張的技巧?都不是,但也可以算是。說穿了,賽局是一種策略思考,透過策略推估,尋求自己的最大勝算或最大利益,從而在競爭中求生存。


編輯後記:
一個稍感寒冷的早上,正巧就是聖誕節的前夕,王伯壎董事長難得撥空把富強鑫經營30年,也就是半甲子時間的精華經驗,提供本刊讀者分享,雖不一定能夠照本套用,但是王董事長認為,記取一些失敗的經驗,或許可以防止再一次面臨失敗,與讀
者共勉之。






採訪‧攝影╱任憶霞
文字整理╱任憶霞、花穎潔(台南縣政府南區服務中心)

時空驛站:台南驛與普羅民遮街

新移民 ——外籍勞工
詩/方鴻明

在急診處最亮的手術燈下
仍看不清你那黝黑無助的臉龐
更何況那血肉夾著鐵屑的傷口

指與指間成了我們共通的語言
襯衫沾滿了汗沾滿了血
沾滿了油污與無奈

一聲多謝後
看著你沉重而疲憊的身影離去

在回首深思的地上
你遺失了辛苦賺來的紙鈔
和一張 照片
折摺模糊
卻可看到亮麗的南國天空照著你全家

我拾起後
卻找不到你的住址還你


------------------------------------

日治時期的台南驛 台南市北門路二段4號
日治時期延續清末劉銘傳建設鐵路的政策,於明治三十三年(1900年)興建台南驛,即為今日的臺南火車站。1932年,由日本工程師宇敷赳夫規劃重建工程,採用現今水泥建築,於1936年完工。在當時是台灣唯一擁有二層樓及鐵路旅館的車站,風靡一時。





2007年的台南火車站
民國五十四年(1965年),旅館部停止營業,二十年後車站餐廳也結束營業,台南驛的鐵路飯店正式成為歷史。民國八十七年,台南火車站被列為國家三級古蹟。






荷據時期的普羅民遮街 台南市民權路
1625年,荷蘭東印度公司由大井頭(今民權路及永福路交叉口)往鷲嶺頂(今北極殿),闢建了普羅民遮街,是台灣第一條經過規劃的歐式街道,為當時商業發展之重心。清領時被一分為二,規劃成市集;日治時期稱「本町」,並拆除中央店屋;末期商業重心漸轉向末廣町(今中正路)發展。



(圖片攝於日據時代)


2007年的民權路
民國五十四年,台南市拓寬道路,民權路恢復昔日寬大街道,並一度成為全台布業發展重心。今日民權路仍為台南核心街道之一。






--------------------------------------------------

猜.猜.看




軍人、商人、漁人、旅人,
我猜,魅惑眾人的,不只是那道金色光圈。






文‧圖/陳畀
老照片/台南市文化基金會「台南人百年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