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1日 星期五

七夕光影




七夕光影
那一夜,久別的情人重逢。







雲裡
跳動著

一點一點
輕盈的星星

兩人相聚,
共舞
緋紅的愛情。













文字/施惠淇
攝影/林清富

孔廟專輯:初衷,莫忘-孔老夫子,祝您2557歲生日快樂

九月二十八日,孔子生日、教師節;祭孔、謝師,這是一個充滿感恩的日子。

大哉孔子,出生於風起雲湧的春秋時期(公元前551年),一生精彩從容、傳誦千年;上一代朗朗上口的「子曰:……」,因被迫背誦而或許成了年輕E世代眼中的討厭鬼;即使在快速交替迭盪的時空裡,那股莫名的影響力,卻說不上來到底有多深;這位東方聖哲傳給後代的溫良恭儉讓,值得我們融入更多生活的理解、認識與學習,歷史的積澱就是如此微妙深邃。

是的,我們來自歷史,是需要歷史養份的。

明朝(1665年)鄭經納陳永華之見,於台南肇建全台首座的孔廟,清初曾是全臺童生入學之所而獨擁「全臺首學」的封號。

先賢真知,送給府城的台灣第一史蹟,壯觀宏偉,氣氛肅雅,左學右廟,繽紛絢爛中卻益見樸素典雅的大氣建築;紅磚埕上的粉墨聲光,老人圍著石椅,處處可見的閒趣;一個渾然天成的文化場域,為這個城市培育了多少將歷史養份捧在心上的文化人。

竄出驚喜的松鼠,出自平凡社區工作者的妙筆;常在此辦茶會、對周邊整體人文歷史情境可能產生的任何抵損而心生不捨的茶人;祭孔大典裡在乎崇聖儀式更甚於獵取鏡頭的拍照好手;從小與廟邊榕樹一齊長大而浸淫歷史的水果店老板,左手挑水果右手捧文獻,一身的水果香與人文味。

走進大成殿,也走進了孔老夫子的心中。遠遠近近,春夏秋冬,孔廟已經美麗了府城有二、三百年了吧!

孔廟的美,到了2000年,在相關人士的奔走下,變身為「孔廟文化園區」,發展文化觀光,企圖加持在地的價值,光耀城市;西側逾50年、飽含遺址和殘蹟的老舊小學,脫胎換骨,猶如一頁頁從舊紙堆中躍出的古老故事。

儘管「孔廟文化園區」實務上仍有諸多艱難的課題等待計畫、執行,然而城市故事的行銷,貴於不忘初衷的堅持,街頭巷尾的大小歷史遺跡靜悄悄的兀自展現風華,帶領我們更深刻地感悟歷史和人生,共同追尋「府城識別」及「核心價值的典範」。

謝謝孔老夫子,謝謝陳永華,謝謝先師先賢及所有為這塊土地真心付出而不忘初衷的人。






文/游慧香(孔廟專題策畫人)

孔廟專輯:大哉孔子

西方人經常以「中國的耶穌」或「東方的蘇格拉底」來形容孔子,這種比喻,乍聽之下,都有些道理,但仔細想想:耶穌到底和蘇格拉底是兩個不同典型的人物,如何拿來相提並論同一個人?之所以會造成這種看似有理卻又矛盾的現象,其實也正反映了一個重要的事實,那便是:作為中國或東方文明精神典範的「至聖先師」孔子,根本上就同時擁有宗教家耶穌般的行動狂熱,與思想家蘇格拉底式的清明理性。而這種兼具兩種矛盾性格於一身的人格特質,似乎也正是中國傳統知識份子的典型。

中國傳統知識份子,以天下興亡為己任,正是孔子所謂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平時以傳承道統自居,諄諄善誘,為天下之導師;然而一旦面臨挫折或挑戰,宗教家狂熱的一面便凸顯出來,暫時放下清明思辨的身段,投身漩渦,為理想而捨身也在所不惜。


宋代大畫家馬麟筆下的孔子,拱手而立,沈靜肅穆,若有所思。
王浩一翻攝/《房龍講述偉人的故事》四川美術出版社



這張圖是描繪孔子講學時的情形。
王浩一翻攝/《話說中國.春秋巨人》上海文藝出版社




先父是標準的「孔迷」,一生所讀之書,不外論語、中庸、大學、孟子。他經常以漢語口誦聖人之語,這對我們這些後代子孫,無形中產生極深刻的影響。在父親影響下,我們對孔子的認識,也迥異於教科書或課堂上制式、甚至流於呆板的學究形象。

父親最愛談的一個故事,語出《論語》〈子路〉篇,大意是說:有人誇讚自己村里的人很正直,某個人的父親偷了別人家的羊,去作證的就是他的兒子。孔子聽了不以為然地說:「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子攘羊),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意思是說:我們家鄉所謂的正直不同於這樣;如果父子當中有人偷了羊,作父親的會為兒子隱瞞,作兒子的會為父親隱瞞,那麼正直就在其中了!

這個故事,使我在極年少的時候,就體認到:道德不是一種教條,而是一種判斷;孔子正是一個充滿人性溫暖與道德判斷能力的人。

孔子的一生,以天下為己任,不以一國一家的興亡強弱為念,因此他能超越家、國的觀念與束縛,成為天下人的導師。而這樣一個奔波於各國之間,宣揚仁愛忠恕之道的聖人,其生命的情調,也是何等的超越、坦適!有一次,他和一群學生對坐聊天,他詢問大家生命的意向如何?於是大家就大談志向,有人要治理千乘之國,有人要讓六、七十里的國家富庶,有的人則對宗廟祭祀之禮滿懷抱負,只有曾晳淡淡地說:「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意思是說:在春天即將結束之際,我希望能和成年的朋友五、六人,未成年的童子六、七人,大家到沂水的地方去沐浴,在大樹的地方吹吹涼風,然後滿足地唱著歌回家。孔子聽了,大大地嘆了一口氣說:「吾與點也。」意思是說:「這樣的志趣多麼令人羡慕啊!在人生的志向上,我希望能和曾點(就是曾晳)一樣。」


吳道子版本的孔子像深入人心。
王浩一翻攝/《孔子與易經》泰山出版社



後人所繪《孔子不仕退修詩書圖》
王浩一翻攝/《房龍講述偉人的故事》四川美術出版社



孔子認為生命的最高境界,既不在統治千乘之國、萬乘之邦,也不在那些典儀祭祀之事,而在於一種「游於藝」的精神狀態。

作為東方的聖哲,老實說:孔子還沒有被世人人性化、現代化的理解。這位集熱情和理性於一身、化行動和思維為一體的一代聖哲,值得我們更多的理解、認識與學習。






文/蕭瓊瑞(成功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孔廟專輯:孔子家門前




我看到
孔子家門前
老榕伸出葉面的小掌 撿拾陽光
白天用新葉讚嘆 晚上用落葉埋藏

我看到
孔子家門前
老榕上的松鼠 啃食昨晚殘餘的月光
雙手捧著閱讀 咀嚼唸唸有詞

我看到
孔子家門前
細雨飄染老榕的茂髮
微風梳理自信的容樣

我看到
孔子家門前
老榕下的婦人
踏著銳舞的節奏
漾動黃飛鴻的身影

我更看過
孔子家門前
老榕下的茶人 泡著香比天高的
烏龍茶 詩人 吟著捉對樂聲揚

我更常年看到
孔子家門前
老榕撐著洋傘 與大成殿上兩尾青龍
在紅牆上 白雲之間 許仙會錯人

但我不忍 不捨
孔子家門前
老榕前的草皮
圍著一條條搶眼而不稱的綠色塑膠帶
標示「請勿踐踏」

在國家一級古蹟
孔子家門前
似乎圍得理所當然

全世界
我沒看過

孔子家門前
還見得到論語聲嗎
首學不再了嗎

孔子家門前 泮宮池的水
還氣呼呼的噴著





詩/葉東泰
攝影/王浩一

孔廟專輯:孔廟,松鼠,爺爺─人與自然的對話

老榕矗立,
美麗綠意,

小松鼠飛躍的驚喜,

這是府城子民,
共有的城市回憶。



在擾擾的都市裡,竄出一隻野生的松鼠,再沉重的心情,也會驚醒。

孔廟園裡就住著這麼一群松鼠,不知來自何方、不知始自何時,每日但有著一位老爺爺來相陪餵食。

我以為,這是孔廟最美的側寫──人和動物之間如此地和諧,一如那廟頂翹起的燕尾,融入藍藍的青天。

我常常藉著寫文章來讀書,說來有些笨拙與取巧。笨拙的是一本一本地翻,像似在行行字嶺中探索尋寶;取巧的是,臨時抱佛腳,思緒磨得精光。

這一回,寫的是孔廟裡的一位常客,他,留著長白鬚,戴著寬圓帽,步履輕盈,雙眼炯炯,靜默時,立在樹下餵食松鼠,閒話時,慷慨論理、針砭時事。
但任我千想萬想,就是不知那本書上會有這樣的人物。只好擱下書,多走幾趟孔廟,再多看幾遍這老榕樹下的一幕。

幾年前,我帶著一歲多的孩子到孔廟祭拜至聖先師,無意間,見到了這一位老爺爺,孩子無瑕的眼光,立刻被樹身間縱躍的群鼠所深深吸引。連我自己也很少有如此的機緣,見到這麼多的松鼠,魚貫地下來吃餅的景象。記憶中要是有的話,那是Discovery頻道美麗的景物吧!

想不到,自家庭園裡,也有著這麼一幕。
「松鼠爺爺」,我自己情不自禁地脫口而出。

於是,牽著孩子的小手,向前和老人家微笑點頭,一旁靜靜地細看,人與松鼠如何打交道。
看到底,也是平凡無奇,像初相見的友人,觀個眼神、握個手,就知道是否臭氣相投。

「松鼠爺爺」與眼前的這一群,一看就是。他喜歡牠,牠不怕他。

萍水相逢,交談但求意氣相合,樹下久立,不免問起老人家所「餵」何求?


穿過「禮門」、「義路」,駐足老榕下,只要你靜靜地散步,就可以看見這一群松鼠在嬉戲。

他感慨地說起在歐美等地,公園廣場裡常可見到鴿子與人在對話嬉戲。那是個無憂無慮的天地,連動物們都可以安心地過日。不知,故鄉是否也能如此,擁有這樣子的空間與氣度。

所以,他想要試試看,伸出友誼的手,與孔廟裡的松鼠作個好朋友。
這一試,便是七年。樹頂上的松鼠悄悄地繁衍。族群多時,據說有兩三百隻。那一隻較貪吃,「松鼠爺爺」還可以「指名道姓」的說出。

人相處久了,不平常處也變得平常。與動物之間,何嘗不是。
爺爺與松鼠就成了孔廟裡最常見的景物。

不過,平地也會起風波。就曾有過松鼠咬壞樹幹的糾紛,有人力主設毒餌,將這一群「鼠輩」撲滅,無憂無慮的天地,似乎很難長久。

「今日鳥類,明日人類。」生活環境裡若沒有了動物,人便成孤獨的「哺乳類」。

還好,老爺爺與松鼠之間,不像戀人那般的善變,每天還是到孔廟前,照料活下來的「鼠輩」。一到了下午三點,有緣的小孩、遊人,便圍在老榕樹下,露出滿臉的笑顏。

那是最生動的生態教育吧!

老爺爺觀機逗教,教孩子們如何「佈施、施食」,與老榕樹上的松鼠,玩在一起。在伸手餵食的一刻沒有些許的驚慌與畏懼,有的是胸中十足的信任與勇氣。
這樣的「信任」,是現今教育園地裡所缺少的營養份,能夠飽滿「猜忌、冷漠、無情」的心靈。

書上記載,孔子遇鄉人獲麟,而歎世道亡矣。
「仁民愛物」在孔廟,似乎還有著一線生機。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和孩子們從「松鼠爺爺」身上見到了這一份「無畏」。
我以為,這是孔廟最值得看的一幕──
「眾生平等,和合相處。」
比起祭孔大典,更富有教育的意義。

這一幕,每天下午三點準時上演。老人家帶著滿袋子的口糧,立在老榕樹下,嘴裡舌尖輕啜著「德、德、德……」的呼聲,樹上的那一群松鼠彷彿知音般,聞聲自枝頂、葉後下縱,立在枝托節點上的天然餵食台,探出嘴,貼近老人微皺的指尖,輕輕咬住一片。然後返身上躍,停在半腰的橫幹間,雙手捏著餅乾,露出兩顆門牙,一派天真地享受這份點心。

這一份「點心」可是老爺爺七年來不變的「一點心」,除了下雨天,他不曾爽約。松鼠也是這般。



生活中的孔廟,處處可見閒趣,老人圍著石椅,擺著棋盤,托腮靜思,將煩擾的世界,拋到天邊去。


「與人交有信」,動物尚如此,人有時候還不如呢?我站在老人家的背後,望著樹上的牠,蹲著的模樣──前足熟練地拿著餅乾品味,我覺得那像極了孩子,像似繪本裡可愛的卡通人物,有著純真的感情,會歡笑、會流淚、善體人意,終日玩耍嬉戲,不知老之將至,永遠活在孩子的心裡。

孔廟,松鼠,爺爺──我想,見過的人,也都會記到心底。

「人不是因太老了而不能遊戲,而是忘記遊戲才會老。」記憶中的交談,僅知「松鼠爺爺」高齡九十,每天準時來到孔廟裡,與同是台電退休的幾位舊友,圍著壘壘頑石品茗,更多的時候,他是在陪老榕樹上一、兩百隻的松鼠遊戲,莫怪他,即之也溫,一點也不像是九十歲的老人。

最近一次聽老人家聊起,樹上的松鼠,體型愈來愈小,恐是近親交配的影響。聞言,憂心起這一群松鼠的命運,躲得了人為的陷阱,逃不掉大自然的演化。

生活空間日益窄化,似乎是所有生物共同的難題。在這孔廟榕樹林裡之外,便是鋼筋水泥,我們都來這裡分享些許的綠意。

這些綠意,讓府城的子民不曾忘記自然的美麗,以及小松鼠飛躍的驚喜。這是曾經來過這裡的市民,所共有的城市回憶。

「德、德、德……」,下次你在孔廟紅牆外,聽到這樣的聲音,別忘記踏進大成坊,穿過「禮門」、「義路」,駐足老榕下,靜靜地聆聽松鼠與爺爺的自然對話。
在這對話裡,你會發現端坐在虯曲榕枝上的小松鼠,「知、知、知……」地謝著!

我以為,孔廟最美的不是眼前的廟堂門楣,而是築巢藏身老榕間的松鼠翹尾──對你眨眨眼。

「時在壬午暮冬。」





文‧圖/吳茂成(作家、成人教育工作者)

孔廟專輯:首學之美─台南孔廟建築裝飾

奠定現代建築單純幾何美學的奧地利建築師阿道夫˙魯斯(Adolf Loos)曾說:「裝飾即罪惡」,意即建築物中若加入了太多的裝飾,不但浪費資源,也使得建築物變得複雜不夠簡潔。若把這樣的想法套用在傳統建築上,的確有許多建築物都犯了如此滔天大罪,但這僅適用於一般廟宇,對台南孔廟來說,在制約與內在意義雙重規範下所呈現出的裝飾,不僅不是種罪惡,反倒是有份獨特的美感。



彩繪在孔廟中不似一般廟宇扮演重要裝飾角色,僅於大成門明間棟架上施以較華麗的彩繪。


中國人的信仰及行為顯示,愈是重要且香火鼎盛的廟宇,通常愈顯華麗氣派。以台南孔廟來說,創建至今有三百餘年歲月且位居一級古蹟,重要性不在話下,香火雖稱不上鼎盛,卻仍是每年數以萬計的學子祈求考運及旅客遊覽參訪景點,就其建築來說,雖格局恢宏廣大,但在裝飾面的表現上確實較其他廟宇顯得樸素。或許這樣的表現不相稱於其重要性與地位,但究其道理,這樣的結果實是受其本身特有的價值與意義所影響。

台南孔廟初建於明朝永曆20年(1666),當時稱「先師聖廟」,旁設有明倫堂,除了做為祭祀孔子及其弟子的廟宇建築,同時還是一般民眾受教育讀聖賢書的地方官學所在,功能相當於現在的學校,既屬學校建築,當不會興築得過分華麗,以符合其場所精神。

另一個重要的因素則是來自於主要祭祀的對象,孔老夫子是中國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通五經、曉六藝,其中五經的「樂」是指藝術修養,這表示孔子就算不是個偉大的藝術家,也應具有相當程度的藝術涵養,有句話說:「夫子面前賣弄文章」,在大師的殿堂前匠師們怎好舞文弄墨,深怕一個不小心不但規矩盡失,還落個班門弄斧之嫌。



大成門正門門扇,以門釘及朱色底板做表現。每組門扇都採門釘裝飾,共108顆,是禮制之最大者。一般廟宇門扇多施作門神彩繪,門釘用於受封王後之神祇,孔廟於大門使用門釘,具彰顯孔子地位之意。


其次,應是受中國建築裝飾的重要原則──「在必要的構件上作裝飾」──影響,使得孔廟的建築裝飾施作較為保守。以彩繪為例,各廟宇必是「無處不書,無處不畫」,以色彩及圖案粧點得繽紛絢爛以表示對神祇的崇敬,但在孔廟則不然,華麗的彩繪裝飾僅出現於大成門上,集中於正立面排樓及明間的主棟架上,其餘次要木構件則多髹飾紅色,以維持整體風貌。適度的彩繪施作,不但謹守份際,同時也還原木構架形與質的本色。

雖然孔廟裝飾數量較少且不如一般廟宇來得華麗,但這絕不表示裝飾水準有絲毫遜色之處,好的裝飾物所表現出的不但富美感、有藝術性,同時還具實用性,且能對建築主體內涵有畫龍點睛功效,事實上,孔廟建築裝飾在這幾點的表現上可說發揮得淋漓盡致,其中最具特色的應是分位於大成殿屋脊的通天筒及腰牆上的石獅、台基下的螭首等物。


台灣另一重要的孔廟──彰化孔廟,通天筒置於欞星門上,共有6根,造型和台南孔廟略異。


門板以朱色為主,以少量彩色粧點。


大成殿屋脊上的鴟鴞泥塑,亦是孔廟專有裝飾物,是彰顯孔子有教無類精神的象徵。


通天筒共有左右兩根,立於大成殿正脊兩側,又稱「藏經筒」、「藏書筒」,一說是南宋朱熹修建孔廟時,為表達對孔子道德與思想的崇敬,以此表示只有孔子道德與思想才能上通天意,所以稱「通天筒」;另一說是秦始皇焚書坑儒時,士人紛以筒狀藏書塔保護經書,因其藏書有功而立之。通天筒對於建築沒有實際功能,但卻表現出深厚的儒家思想,是孔廟專有裝飾物。

另一可彰顯孔子教育功績的裝飾物即是位於大成殿四垂脊上成列的鴟鴞泥塑,鴟鴞又名梟鳥,性情兇猛,當羽翼漸豐後會以母鳥為食,自古被視為不孝及不祥的鳥類,《詩經》魯頌有云:「翩彼飛鴞,集於泮林,食我桑黮,懷我好音」,意指即使兇殘不肖如梟鳥,飛過孔子講學處,亦深受其感化而駐足聆聽,後將其立於屋脊以表現孔子有教無類的精神。



位於大成門屋脊上的泥塑「義獸騶虞」,形似獅、虎,是一種義獸,不食生物,有至信之德,具有象徵「至信至德」之意。


大成殿前腰牆上8隻石獅是裝飾表現上另一可觀之處。約1公尺高度的腰牆曲折環繞於大成殿四週,圍塑出露台空間,做為祭孔奠禮時表演佾舞場所,紅色腰牆在端點及轉折處各立有造型可愛的石雕小獅子,由青斗石雕製的獅子每隻高約20餘公分,公獅子腳踏繡球,母獅子撫弄小獅,姿態表情各異,總是深得遊人青睞,引人駐足賞玩,為肅穆莊嚴的中庭增添一點活潑有趣的生氣。

以直線為構成元素的腰牆上立有線條柔順多變的石雕裝飾物,不但破除直線的生硬感,同時立於轉折處的小獅子因造型古拙可愛,易成視覺焦點,適量移減了在轉折處所產生的視覺封閉性,就裝飾及空間表現效果來看,實是相當高明的手法。

另一完美結合實用性與藝術性的裝飾物,當屬位於大成殿腰牆下的螭首。傳統裝飾物常以自然圖紋或獸形為題材,即是因其造型可愛有趣又增添娛樂性,石刻螭首分別嵌在大成殿台基的四個角落,以花崗岩為材,又稱為「鰲首」,有「獨占鰲頭」的寓意,平時大嘴微張,略顯憨厚模樣,下雨時則見滴滴水流自口內緩緩吐出,一樣是排水功能,比現代建築所用的水管來得有趣多了。

孔廟的裝飾精采之處,就在裝飾物雖然不多但每一個都能恰如其分地表現出應有的意義,且皆具有極高的趣味性與藝術性,雖然阿道夫˙魯斯(Adolf Loos)認為建築的裝飾是一種犯罪行為,但若能親臨孔廟,也許會認為孔廟的建築裝飾表現已達到了「智慧型犯罪」的境界吧!



大成殿露台腰牆上的石獅,造型可愛,具有極佳的裝飾性且立於牆體曲折處,轉移了直線相交所產生的生硬與封閉感。


造型可愛的散水螭首,兼具裝飾性與功能性。


台南孔廟大成殿,是孔廟靈魂建築。






文‧圖/潘璽

孔廟專輯:孔廟的牆為什麼是紅色?紅色?--咦?為什麼?你想過這個問題嗎?這是什麼問題?

歷代崇聖,至聖先師香火鼎盛

孔子出生於公元前551年,也就是距今2557年前,那是屬於春秋時期的風起雲湧年代。

孔紇字叔梁,是當時魯國有名的武士,建立過兩次戰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紇先娶妻施氏,生有九個女兒,無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稱孟皮,無奈孟皮生性愚魯,而且先天跛足,難以承當繼嗣大任,於是,六十多歲的叔梁紇,再娶了年輕的顏徵在為妻。為了祈求生得身體健壯,天資聰穎的兒子,夫妻遂往山東曲阜縣東南六十里的尼丘山上禱告真神。當年是魯襄公二十二年,孔家落戶在今山東曲阜城東南的陬邑昌平鄉,次年,孔子就在那兒誕生了,孔紇因為記念「尼丘山」神恩,所以孔子取名「丘」,字「仲尼」。



孔子34歲時,曾向另一位大思想家老子請教有關「禮」的問題。
翻攝自《孔子與易經》泰山出版社



傳說孔子未誕生之前,一天,家裡跑來了一隻麒麟,吐出「玉書」,那是上面刻著文字的一片白玉。寫著:「水精子繼衰周而為素王」。孔夫人顏徵在覺得很奇怪,就在麒麟的角上繫上了彩帶,麒麟在孔家停留了一天才離開。這個傳說表示孔子誕生之前,有吉祥的異象出現。這也是成語「麟吐玉書」的典故,真偽?聽聽就好。不過,之後民間有傳說麒麟會給人們帶來兒子,使家族興旺,因此有「麒麟送子」之說一直不斷。

西元前479年,孔子73歲,那年四月,一個下雨的季節,孔子患病去世了。就葬於魯國曲阜城北。孔子逝世後,第二年,魯哀公下令在曲阜闕里孔子的舊宅立廟,將孔子生前使用的衣、冠、車、琴、書冊等保存起來,並且按歲時祭祀。這是世界上的第一座孔廟,也就是現在的曲阜孔廟,中國最大的孔廟。這是諸侯祭孔的開始。

西元前195年,漢高祖劉邦經過魯國山東曲阜,以太牢祭祀孔子。所謂「太牢」,是指古代天子祭祀用的三牲。王公大臣降一級,不用牛,稱「少牢」。太牢之祭是古代國家規格最高的祭祀大典,古代皇帝祭祀天地,祭祀宗教廟,都用太牢。這是帝王祭孔的開始。到了漢元帝時,徵召孔子第十三代孫孔霸為皇帝的老師,並且封闕內侯,號褒成君,賜食邑八百戶,以稅收按時祭祀孔子。這是封孔子子孫為侯,以奉祀孔子的開始。



孔廟大成殿內「四配」,東配的顏回和子思、西配的曾參和孟子。


到了東漢,漢光武帝劉秀,建武五年,派遣大司空宋宏到曲阜闕里祭祀孔子。這是帝王派遣特使祭孔的開始。在此以前,所有祭孔典禮都在曲阜孔廟舉行,直到漢明帝永平二年,於太學及郡縣學祭祀孔子。從此,祭孔成為全國性的重要活動。

從漢朝開始,不論在曲阜,或者在首都及地方,已普遍祭祀孔子,也都訂有禮儀。隨著時代的演變,孔子的封號由漢平帝元始元年的「褒成宣尼公」,逐漸提升為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的「文宣王」。儀式也就愈來愈完備而隆重。

兩千多年來,孔子儒家思想在世界各國產生了深厚影響。據了解,海內外現有紀念孔子的孔廟,也就是所謂文廟,已達一千三百多座。

台灣的情形呢?於1665年,明永曆19年,鄭經採納陳永華之建議,於台南肇建全台首座的孔廟,從此台灣文教事業由蒙昧走向文明,數百年來,台灣各地已建有大小孔廟40餘座。台南孔廟,清代初期一度是全臺童生入學之所,號稱「全臺首學」。台南孔廟建築莊嚴宏偉,氣氛肅穆,格局完整,列屬國家一級古蹟,有「台灣第一史蹟」之稱,建築群最壯觀,也是全台唯一有泮宮石坊的文廟,格局為標準的左學右廟,前殿後閣。

從漢武帝宣佈「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到了唐朝時,再追謚孔子為「文宣王」;
宋朝時,又再追謚孔子為「至聖文宣王」;元朝時,一路追謚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明朝時,改而尊稱孔子為「至聖先師」;清順治二年,定文廟謚號為「大成至聖文宣先師」,12年後,改稱「至聖先師」。

是什麼魅力的人格特質?是什麼魅力的人類思想靈光?使其創建的儒家學說,有著豐富的人文內涵和人類情感的美好寄託?讓歷朝歷代如此崇聖,文廟又如此香火鼎盛?


單親家庭的童年

3歲時,父親叔梁紇去世了。母親顏徵在,帶著小孔子搬到曲阜闕里,生活十分孤苦。按照現今的說法就是「貧苦的單親家庭」,如此的家境,迫使孔子童年就開始從事多種底層民眾的工作。他曾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這張圖是描繪孔子剛到齊國時的情形。
翻攝自《話說中國.春秋巨人》上海文藝出版社


台南孔廟,大成殿屋簷下懸掛的「鐸」,喻意天將以夫子為鐸,振民警世。


十有五而志於學

到了15歲時,孔子意識到要努力學習做人與生活的本領,所以他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17歲時,孔子已經卓爾不群,名噪鄉里了。那一年,魯大夫孟僖子去世,臨終前對嗣子懿子說:「孔丘目前雖然年輕,但其學問人品已有聖人氣象。而我就要死了,無法繼續指導你了,你可立即前去拜孔丘為師。切記!切記!」19歲時,孔子娶了宋人亓官氏之女為妻。

20歲時,婚後一年,生了個兒子,唯一的兒子,魯昭公派人送鯉魚表示祝賀,孔子感到十分榮幸,於是給兒子取名為「孔鯉」,字伯魚。為了餬口,他當了「委吏」,那是倉庫管理員。21歲時,改當「乘田」,那是管理牛羊的佣工。22歲時,在闕里成立了個私立學堂,冉有、伯牛、季路等前來求學。



東、西廡內沿著牆壁供奉歷代先賢先儒的牌位。


三十而立

28歲時,孔子學禮於郯子,又學射於矍相之圃。30歲時,孔子說:「三十而立」。學琴於襄子。孔子持續積極「六藝」的精進,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出自《周禮·保氏》:「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禮:禮節(即今德育);樂:音樂;射:射箭技術(鍛鍊體格,品格修養);御:駕馭馬車的技術;書:書法(即今文學);數:演算法(即今數學)。

這個時期的孔子其道德學問,已經卓然成家。這年,齊景公會見孔子,與孔子討論秦穆公何以稱霸的問題。

陸續授徒講學,凡是帶上一點「束脩」的,孔子都「有教無類」。相傳孔子一生有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人。如子路、曾子、子路、伯牛、冉有、子貢等,這些是較早的一批弟子。至於顏淵,享年只有三十二歲的「復聖」,敏而好學,聞一知十,不遷怒,不貳過,簞食瓢飲,安貧樂道,怡然自得。今天,我們在孔廟大成殿裡,看到顏淵其位居四配之首。他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倒是比較晚才投入孔子門下。(其他四配為:「宗聖」曾參、「述聖」孔伋、「亞聖」孟軻)。



屋脊上成列的鳥形泥塑,喻意惡鳥亦感化來歸,象徵孔子有教無類的精神。


四十而不惑

34歲時,孟懿子和南宮敬叔學禮於孔子。相傳孔子與南宮敬叔問禮於老聃,就是那位講述「道德經」的老子。訪樂於萇弘。第二年,魯國發生內亂。孔子在這一年也到了齊國。次年,任齊國高昭子家臣。齊景公慕名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得到齊景公的賞識,景公欲以尼溪之田封給孔子,被晏子阻止。

孔子在齊國都城臨淄,耳聞目睹齊國《韶》樂的演奏盛況,不禁如醉如痴,直說自己三月不知肉味。到了齊國的第三年,因為齊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離開齊國,返回魯國。40歲時,經過這十年的磨練,對人生各種問題有了比較清楚的認識,自云:「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47歲時,孔子致力於教育工作,弟子日眾,開私人講學之風。50歲時,自謂:「五十而知天命。」當然,這種知天命的自我認知,跟孔子大約五十歲左右,開始學《易經》,也有某種程度關係,孔子說:「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易經》被孔子認為是「知來藏往」的學問。



東、西廡空間簡潔素淨,「正方窗櫺」方正規矩不華麗,象徵孔子為學的態度。


有一次,孔子到景山遊覽,子路、子貢、顏回跟隨。孔子說:「君子登高必賦,小子願言者何其願,吾將啟汝。」有德望的人登上高山要賦詩言志,你們中間願意談的,可談談你們 的志向,我來啟發你們。

子路曰:「我願拿起長槍,率領三軍,龍騰虎躍,進救兩國之難。」孔子誇獎道:「是勇士啊!」。接著子貢說:「兩國相仇,壯士對陣,塵埃沖天。我不持一尺之兵,而用三寸不爛之舌,化解兩國之難。」孔子又誇獎道:「是辯士啊!」。顏回最後說道:「願得小國而作相,主以道制,臣以德化,君臣同心,外內相應。進賢使能,各任其事。列國諸侯,莫不從義,天下永寧。言仁義者賞,言戰鬥者死。則子路何進而救?子貢何難之解?」

孔子大加讚賞道:「是聖士啊!大人出則小人匿,聖者起則賢者伏,由顏淵執政則子路、子貢如何施展其才能呢?」。

這一次的「景山言志」,孔子讚美子路為「勇士」,子貢為「辯士」,而他最欣賞的顏淵為「聖士」,並且加了評語。孔子的教育方式,採用細緻地「因人而異」,如此卓越的教育家,更提出「有教無類」的主張。在偏見極深的封建制度社會,這是如何胸襟寬闊,遠見卓識!


六十而耳順

51歲時,孔子任為中都宰,治理中都一年,那是一個在魯國西部地方的行政長官,卓有政績,把社會秩序治理得井井有條,人民都彬彬有禮,「行之一年,四方則之」。次年,孔子先後升任小司空、大司寇(相當於今天的司法部長)。當年,以魯定公輔佐的身分參加了與齊景公的夾谷之會,充分表現出作為一個政治家的非凡風采、卓越的政治才能,同時展現外交家的機智和勇敢。又過了一年,孔子為魯司寇,魯國大治。

當孔子55歲時,齊國送80名女樂到魯國。當時魯國的主要執政者季桓子,樂開了懷,接受了這些美女,君臣迷戀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與季桓子出現不和。子路看到這種情形,便對孔子說:「老師可以走了,離開這地方吧!」孔子於是離開魯國到了衛國。十月,孔子受讒言之害,離開衛國前往陳國,開始其「14年的周遊列國」。路經匡地,被圍困。後來經蒲地,遇公叔氏叛衛,孔子與弟子又被圍困。後又返回衛都。兩年後,孔子離開衛國回到魯國。再過了兩年,轉到了衛國。在衛國住不下去,載往西行。經過曹國到宋國。為了避宋司馬桓魁的陷害轉赴鄭國。

60歲時,孔子過鄭到陳國,在鄭國都城與弟子失散,獨自在東門等候弟子來尋找,被人嘲笑,稱之為「累累為喪家之犬。」孔子欣然笑曰:「然哉,然哉!」。經過這些風風雨雨,孔子自謂:「六十而耳順。」



孔子周遊列國之時,遊說列國諸侯的情形。
翻攝自《房龍講述偉人的故事》四川美術出版社


「崇聖祠」左右配祀,乃大成殿內「四配」的父親、孔子的大哥「孔孟皮」等和其他先賢的父親諸人。


台南孔廟大成殿內孔子牌位上方,繪有太極八卦,象徵孔子「德光被八宇」。同時也傳達孔子曾說:「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易經》是知來藏往的學問。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61歲時,孔子離開陳國往蔡國。之後,孔子往還蔡國、葉國多次。葉公與孔子討論有關正直的道德問題。再一年,孔子與弟子在陳蔡之間被陳、蔡兩國聯軍圍困於野外。他們被限制行動,而且絕糧,許多弟子因困餓而病倒,在這樣的危難時刻,孔子仍然講論大道,撥弦歌唱,保持樂觀的精神。子路有怨,問到「君子也有窮困的時候嗎?」孔子答:「君子本來就在窮困中奮發有為,小人窮困就會悲觀消極而做壞事了。」。後被楚人相救,由楚返衛。

到了孔子67歲那一年,孔子還留在衛國時,孔子夫人亓官氏在家鄉去世了。夫人去世第二年,孔子結束了「周遊列國14年」。回到家鄉,魯國人尊稱他「國老」。同一年,孔子的孫子,也是唯一的孫子孔伋誕生了,字子思(其為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先秦時期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亞聖孟子的老師,子思他自己則被尊為述聖)。

69歲了,孔子仍有心從政,「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可惜不被重用。孔子繼續從事教育及整理文獻工作。孔子唯一的兒子孔鯉,兒子雖剛滿周歲便去世了,年僅50歲,孔子白髮人送黑髮人。

孔子滿70歲時,弟子顏回去世,孔子十分悲慟。顏淵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將孔子當作父親一樣看待,孔子也將顏淵當作兒子一樣看待。顏淵英年早逝,孔子極度悲痛,因為孔子視顏淵為繼承者,顏淵的早夭,無異象徵大道的窮途末路,所以他失聲痛哭:「老天要亡我啊!」。

同年,魯君在西野狩獵了一隻麒麟,以為是不祥之兆,請孔子前往探視。孔子看了哭著說:「這是隻麒麟啊!古時連婦人或小孩都知道,麒麟是有仁德的動物,現在麒麟出現被人射死,這象徵我提倡的仁道已經完了!」孔子出生前,家中出現了麒麟,現在麒麟又再度出現,而且被射殺,孔子自知壽限將至了。


他的理想,永遠奔放不休

72歲那一年,衛國政變,跟隨孔子四十多年的弟子子路被害,在戰爭中被剁成肉醬,這使得孔子如失左右臂,他痛徹心肺地哭喊道:「老天要催我死啊!」。子路死的時候63歲,雖然,孔子是為學生死亡而哭泣,但這哭泣聲中,卻不知包含了多少『道窮』的悲嘆!

次年,孔子73歲了,四月,仍帶有寒意的晚春夜晚,他突然夢見自己將死的徵兆,跪祭在兩柱之間。第二天他倚著門唱歌:「泰山其頹乎!樑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唱完,告訴了子貢自己將死的預感,之後,臥病七日,與世長辭。

孔子最後這三年來,情感創傷和理想幻滅的雙重打擊之下,這位志在匡世救民的木鐸,歷史上最偉大的萬世師表,終於殞落了,孔子生病去世了。然而,殞落的只是孔子的肉身,他的精神,他的理想,卻永遠奔放不休,活在億萬人的心目中,成為中華文化的靈魂。



孔子離世後,弟子守喪三年,子貢在墓旁結盧而居,六年後才離去。
翻攝自《話說中國.春秋巨人》上海文藝出版社




孔林,推崇儒學的表徵

孔子逝世後,葬在魯城北面的泗水畔上,弟子們留在墓旁為他守「心喪」三年,子貢更結盧守喪,六年才離去,表示守禮和尊奉先師。漸漸地,有弟子和魯國人民在墓旁四周定居了下來,自成一個聚落,還被稱為「孔里」。一般百姓死後的墳叫做「墓」,貴族的則稱之「塋」,如果是帝王的葬身之處則尊稱為「陵」,再往上,則有兩個了不起的人,其墓地被崇稱之為「林」,一個是「武聖」關雲長關老爺子的「關林」,另一個就是「文聖」孔子的「孔林」。

曲阜的孔府、孔廟、孔林,統稱「三孔」,英文名稱:Temple and Cemetery of Confucius and the Kong Family Mansion in Qufu,是中國歷代紀念孔子,推崇儒學的表徵,以豐厚的文化積澱、悠久歷史、宏大規模、豐富的文物珍藏....舉世聞名。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在「孔林」周遭,從子貢為孔子盧墓時,與其他弟子各植樹一株起,孔林內古樹已達萬餘株了。其中以孔府「詩禮堂」前的兩株參天古樹,高達二十多公尺最為著名,一株為「唐槐」,一株為「宋銀杏」,歷經千載風霜,至今仍然枝葉茂盛。孔府每年收穫銀杏果實,用以作成珍饈美味,「詩禮銀杏」,便是將銀杏果實以蜜汁、桂花醬燜熟,一盤有五、六十顆之多,銀杏酥爛,醬汁清甜,並有著淡淡的桂花香,這是專門款待貴客的出色貴重甜品。


孔家宴,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自從漢武帝獨尊儒術以後,孔子的直系後裔歷代享受著中國皇帝的恩寵,北宋時受封為「衍聖公」,到了明清,衍聖公官居一品,班列文官之首,有「天下第一家」之稱。

歷朝歷代的權貴們往往喜歡跟孔府結親,所以孔府內眷有許多皇親國戚,金枝玉葉。她們出嫁時,常從娘家帶著家廚到孔府來陪嫁,所以府內名廚薈萃,大江南北的口味雜陳,發展出許多膾炙人口的名菜,「孔府菜」便堂堂自成一個體系,與川菜、魯菜、廣東菜、江浙菜等同名了。

如果「孔府菜」是用於接待皇帝、后妃等貴賓,或是襲爵上任、生辰、祭日、婚喪、喜壽時特備的高級宴席,經過數百年發展後,又稱之為「孔府宴」,那是風華絕代,魅力驚人的。最高等的「孔府宴」,是招待皇帝和欽差大臣的「滿漢宴」,想想,光是餐具就有四○四件,菜餚有一百九十六道,佳肴之豐美,吃完這一餐,就要四天,令人歎為觀止。



大成殿後方「崇聖祠」,乃雍正皇帝諭准孔子五代先世享用王爵尊號並予入祀。


台南孔廟大成殿內,懸有八方清朝皇帝的贈匾,五方民國總統的贈匾。


「泮宮」代表郡縣之學,建於東大成坊外,原是孔廟舊時之最外出入口。


祭孔大典時所用之「晉鐘」鐘紐,為龍生九子之一「蒲牢」。



祭孔大典與六佾舞

祭祀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的典禮,專有名詞稱為「釋奠禮」。

「釋」、「奠」都有陳設、呈獻的意思,指的是在祭典中,陳設音樂、舞蹈,並且呈獻牲、酒等祭品,對孔子表示崇敬之意。此外,由於後來在祭孔釋奠時,又有孔子弟子及其他儒者配享,所以祭孔時,也同時祭祀這些配享者。所以,祭祀孔子的禮儀稱「正獻禮」,祭祀配享者的禮儀稱「分獻禮」。

在祭孔釋奠「正獻禮」中,共有六段禮讚,分別是:迎神禮、初獻禮、亞獻禮、終獻禮、徹饌禮及送神禮,每段均有樂章與歌詩,唯有在「三獻禮」中才有六佾舞。此禮源於西元492年,北魏孝文帝時,就是那位禁止穿鮮卑服裝,一律改著漢服,推行漢化政策的孝文帝。為了表達對孔子的最高敬意,在六佾舞中增加了「三獻禮」的項目,三獻禮即初獻、亞獻、終獻。每一個獻禮有三十二個舞姿,其構成一章節,舞姿跟舞姿間沒有連貫動作,每一個動作完都要回復姿勢,以等待下一個動作。三章節共九十六個舞姿,以達對孔子的尊崇與讚頌之意。

「佾舞」是源自宗廟宮庭的雅樂舞,這是古代配合祭典而表演的舞蹈。「佾」的意思就是「行列」,「佾舞」就是一種行列整齊的祭祀舞蹈,舞者稱為「佾生」。釋奠佾舞也有文舞和武舞。跳文舞時右手執「翟」,就是長長的雉鳥的尾羽,有「立容」之意;左手執「籥」,即是短笛形的竹管,有「立聲」之意。每個動作皆代表一個字,一節樂曲一組動作。《左傳》:「天子舞行八佾,諸侯舞行六佾,大夫舞行四佾,士舞行二佾。」。因為孔子在史記中列為「世家」,後世將其比之諸侯,所以是採用六佾舞,舞者共有36人,排成方陣狀表演。唐玄宗的祭孔大祀,則是採用64人的天子八佾舞。



佾生由忠義國小學生擔任,六行六列,共有三十六人,每人身著禮服,黑短褂、白長衫、瓜皮帽。


明鄭時期,西元1666年,明永曆20年,台南孔廟興建完成,鄭經率文武百官舉行釋奠大典,觀禮者達數千人,這是台灣的第一次。到今天,台南孔廟依然每年有春祭和秋祭,春祭釋奠大典依例於春分(三月二十一日前後)舉行,秋祭釋奠大典則於九月二十八日「孔子誕辰紀念日」,也就是「教師節」舉行,春秋祭皆於清晨六點展開祭典。

如果,你家中有小孩,一輩子中,至少一次,一定要帶他來瞻仰此一大典,享受那種馨德常芬的感動,至少,以後也會比較「愛讀冊」呢。如此洋洋灑灑寫了此8000多字的大塊文章,正是企盼傳達:在台南,因為有了這一座孔廟,每一個台南人都能感到「府城驕傲」。因為有了每一次祭孔,你也能來感受「釋奠大氣」。

從清朝一直到今天,台南孔廟的釋奠大典,禮樂生多由孔廟的「以成書院」負責,每次祭禮約須禮樂生一百三十位,禮生的服裝顏色是紫色,樂生是紅色。而可愛的佾生,則由忠義國小學生擔任,六行六列,共有三十六人,每人身著禮服,黑短褂、白長衫、瓜皮帽,排列成方陣狀在孔廟前的丹墀上表演,左手持籥,右手秉翟,按照詩章一字一句之義而舞,奏樂、舞佾時,須由禮生六人歌詩,其樂章稱為「大成樂章」。所以,忠義國小的每年釋奠所累積的榮譽,真可謂,校名都可以另外稱之「孔廟附小」了。



釋奠大典春秋祭皆於清晨六點展開祭典。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清晨的孔廟,你會來嗎?會來祝他老夫子,生日快樂嗎?



曲阜所供孔子像較為人們熟悉/《孔子與易經》泰山出版社


周朝最高貴的天子紅色,兩千多年一直在孔廟的外牆被承襲下來。


孔廟的牆,為什麼是紅色?

古時,第一個王朝「夏」的建立者「禹」,舜帝曾表彰其治水有功,而賜給他一塊代表水色的「黑色」圭玉,夏朝的國家最高貴的顏色,便選用了「黑色」。到了商朝,又改變了器物服飾的顏色,崇尚「白色」。再到了周朝,國色又改成了「紅色」。

魯國是周公的封地,是唯一可用天子禮樂祭祀天地的諸侯國,「周禮盡在魯」。當時冠服宮殿均是以紅色代表著高貴,當時等級制度也反應到建築,「天子丹,諸侯黝,大夫蒼,士黃」,因為,孔子是周朝人,也是立有「周公廟」的魯國人,所以魯哀公在曲阜闕里為孔子立廟時,自然就採用了周朝最高貴的赤紅色。

兩千多年,後人一直延續下來,也就是今天我們所看到孔廟的牆色。之後,各朝各代另外尊祀其他神祉的寺廟,像武廟、媽祖廟等等,也沿用孔廟的赤紅色,這是後話了。但是,像屏東市的孔廟使用赭暗的醬紅色,其實是有待商榷的。

怎麼樣,繞了一大圈,這就是答案!

《論語.子張篇》子貢贊美孔子的道德學問時說:「譬之宮牆,賜之牆也及肩,窺見家室之好,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即指孔子學問道德高深、富麗、美好,若不深入探究,不能一窺全貌。所以「萬仞宮牆」由來即此意,孔廟紅紅的圍牆除了具有悠久歷史,引人思古悠情,更有千年來的色彩密碼,你瞭了嗎?。



懸掛著「全臺首學」的東大成坊外,牆上的「歷史紅」與樹梢上的「台南紅」輝映。


如果在孔廟外圍種植更多鳳凰木,枝葉上開滿喧鬧的紅紅鳳凰花,迎接盛夏豔紅,與孔廟的「歷史紅」相互輝映,覺得如何?






文‧圖/ 王浩一

孔廟專輯:走進空,走進心中-看台南孔廟的大成殿中庭

仰頭對「天」
對所有氣與光的源頭,
驅使向內心探索自省,
空間魅力,
全來自「空」的本身。




雜燴不能令人看到無限。
~黑格爾


這天天陰,溫濕舒適。台南孔廟的大成殿裡,剛巧空無一人,我趕緊用相機留下難得的片刻。第一次感受到這個空間奇特的魅力,而這魅力竟是來自「空」的本身。

這種中國傳統合院式的內部空間,是一種內省式的空間,也就是藉由建築本體環繞,包裹出一個內部的戶外空間。雖然是露天的,卻將四周環境給阻隔在外,而在自己內裡形成一個沒有頂蓋,卻是完全在控制中的人造場所。這種將與眼睛平行的視野給完全封鎖,就像將我們對外的知覺給關閉,只留一道通口,那卻是面對「天」,面對所有氣與光的源頭。因為關閉了外界,所以必須向內探索自省,而且是仰頭對天。



雨後無人的大成殿中庭,顯現一股凝人魂魄的氣勢。


幽雅的空間比例,與儉樸的建築構造,美的場所生命自然生成。


簡潔有力的線條、厚實莊重的色彩,孔廟是首歷久不衰的古典樂曲。


這種有些精神禪意的空間型態,在當代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的設計裡表露無遺。不少周遭的學生朋友,都表明他們對安藤建築的熱愛。安藤設計的房子,走的是極簡風格,從外在的形式上,幾乎看不到建築造型的表現,他表達的方式全透過「空」,透過自然的光與影來表現空間本身的形狀與性格。

安藤曾提出一個「情感本位空間」(emotional fundamental space)的說法:

情感本位空間是與精神的較深層面相關的,它是獨特的,且與觀者的心靈對話。建築必須具有有助於人的生理和心理發展的生活空間。我願意成為使用者與建築深層對話的一個中介,因為我希望空間超越理論,觸及到最底的精神層面。

他的建築設計能如此深入許多人的心,是因為他看見了空間自然內蘊的力量,看見空間與精神的根本連結。是呀!空間才是我們人類創造建築的原意呀!

大成殿是一座廟堂,但卻因為主角是標榜禮教的孔子,因此過多世俗的華麗妝點,也都刻意給壓抑了下來。除了該有的廟的樣態,其餘都盡可能簡化單純,如此,反倒讓這個場地有了更多可以發揮精神的空間。完全中心式的對稱佈局,讓這裡有一種嚴肅端莊的表情,但隨著中國特有彎曲翹起的活潑天際線,使得整體氣氛不致過度沈重而無生氣。



大阪狹山池博物館:極簡無飾的建築,才能瞧見空間實在的況味。


淡路島真言宗本福寺水御堂:空間的本身自然有其不可言說的精神底藴。


兵庫縣立美術館:對空間深刻的感應,只在當下,只在觀者心中。


孔廟空間的形制,幾乎都有類似的規範。也許,我該感激因為這裡是國家一級古蹟的緣故,難得要收費,也難得淨了空。剛巧我在沒有任何一個遊客的情形下,拍得了這個難得片刻的寧靜時分。

入場的票根上寫著:「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意思是說:人求知學習時若沒有進行思考,則一切枉然,反之亦然。我走在這個偌大的中庭裡,想著孔子說的道理,心中不禁戚戚焉……。

感受都是片刻的,都是瞬間而來的。對空間深刻的感應,就如生命中不期而遇的遭逢,只在當下,只在心中。


誰履行真理,誰就進入光明。
~約翰福音







文‧圖/陳世良

孔廟專輯:府城福安坑溪-厝邊頭尾兮故事(一)~孔廟與大榕樹

榕壇風月本雙清
十笏茆齊構竹成




從清代康、雍、乾、嘉時期之台灣府城區域圖,可發現城內、城外有源遠流長的水勢及丘陵山阜相伴著,是個山光水色的優美古城。府城內有左右兩條分水,自東邊高地分流北、西、南,橫貫成一奇景。第一條之右分水為德慶溪(今稱北幹線),沿民族路往西注入當時的台江內海;第二條左分水為福安坑溪(今稱南幹線),沿南門路大南門城邊通往府前路,至當時的小西門注入台江內海。

隨著時代的轉變,地貌的更替實讓人感觸甚深。這條原本是蜿蜒的溪流,到了日治時期大正八年(1919),為了興建南門小學(今建興國中),而成為一條筆直的大水溝。在附近建有一南門市場(今全台首學大廈),那裡也就是我的出生地;其正前方是孔廟,正後方跨福安坑溪,更有雄偉的大南門城,成一直線等距的三點。這一帶區域的次(厝)邊頭尾也是我們故事的開始。

我家正前方寧南坊的這間孔廟可是台灣地區的第一座孔子廟,更曾是清代台灣地區最高學府,所以府城的孔廟才有「全台首學」的美稱!話說明朝永曆十九年(1665年),當時鄭成功之子鄭經採納諮議參軍陳永華的建議,興建「先師聖廟」,旁置明倫堂,次年永曆二十年(西元1666年)建築完成,此即為現在台南孔廟的前身。時至清代,台南孔廟在康熙年間的幾次翻修增建,至乾隆年間(西元1777年)整體建築規模趨於完整,孔廟四條南北軸線形成,由西而東分別是學署(海東書院)、大成殿、明倫堂與朱子祠。此時期為孔廟的全盛時期。



約西元1777年的孔廟全景圖,翻攝自中央圖書館出版的【重修台郡各建築圖說】。


孔廟大成殿前的這棵老榕樹,到底多大年紀呢?答案可能就在文獻裡了。


盤根錯節的樹根可以發現一些特別的石頭-「硓(石古)石」(台語發音)。


孔廟的設立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代,魯哀公感念曾在魯國任官職的孔子,特將他在曲阜的舊居改建,保留孔子生前所使用的物品,並定時舉行祭祀的活動。隨著時間巨輪的慢慢轉動,除了曲阜的孔子廟,在各地方開始興建孔子廟。曲阜以外的地方級孔子廟與地方學校的建築合併設置,這種「廟學合一」的建築通稱為「學宮」。從唐代到清末實施「科舉制度」及採「文官政治」的時代,學宮成為學術與政治的精神中心,更是辦理教育行政及實際教育的重要場所。在學宮附近常有書院或者考棚的設置,在台南府學旁就設有「海東書院」。有關海東書院的歷史,將在下一期詳述。


想不到一個陪我長大的孔廟居然有這麼多的典故和歷史意義,除了這些歷史故事之外,孔廟裡面有一樣東西對我來說比起這些歷史故事來得更有感情。到底是什麼呢?就是孔廟裡面的那一棵大榕樹。

在我小時候,大榕樹就已經長得相當高大而茂盛,樹蔭下玩耍的點滴回憶即使如今我已年近花甲,回憶依舊鮮活不已。這棵大榕樹到底幾歲了?到底他見證了多少歷史,聽見過多少故事?庇蔭過多少的孩子們?在我的心裡面,這個問題一直存在著,而這幾年我也找尋很多相關的文獻來推敲這棵大榕樹的樹齡。



忠義國小校園內也有一棵大榕樹。


這棵大榕樹樹幹粗壯,生命力旺盛,即使因為颱風或是人為因素而導致樹枝折損,在折損的部份也會很快的長出新枝。若是仔細觀察盤根錯節的樹根,可以發現一些特別的石頭「硓(石古)石」(台語發音)lo-ko-chioh(羅馬拼音)。這是一種在過去用來建造城牆或砌造矮牆常用的建材,這種建材在台灣各地一些古老的建築物可見,澎湖島上有相當多的建築物就是以此石材來砌牆或造屋。

府城的兌悅門,創建於清道光十五年,翌年元月完工,城門基座也是用「硓(石古)石」砌造,故俗稱「硓(石古)石甕城」。「硓(石古)石」是一種珊瑚礁石灰岩塊,經過三至五年風吹雨淋,去掉鹽份後,以石灰或糯米漿等黏劑黏固,在過去無磚頭可用的年代,硓(石古)石常用來作為建材。在孔廟的整體建築構造似乎沒有發現有利用「硓(石古)石」來搭建,何以該老榕樹的樹根會出現「硓(石古)石」?

本文之前有介紹孔廟的興建最早可追溯到明朝永曆年間,而在清朝乾隆年間孔廟整體建築趨向完備(西元1777年)。這棵大榕樹生長在泮池的旁邊,冸池的建造年代依據文獻記載約是清康熙年間,不過觀察府城孔廟冸池的建材,並非使用「硓(石古)石」。



台南神社
圖片提供─財團法人台南市文化基金會‧台南人百年老照片資料庫



因此我做了一個大膽的假設,在清代開始增建冸池之前,該地可能有使用硓 石古 石建造而成的城牆,而在當時榕樹已經存在,且其樹根延伸包覆住用「硓(石古)石」建造的矮牆,爾後因為要興建冸池,而將以「硓(石古)石」建造的矮牆拆除,但是因為大榕樹被保留下來,因此被大榕樹樹根包覆的「硓 石古 石」也因而隱藏在其中,隨著時光流逝一直被保留到現在。在這樣的假設之下,我們可以大約推估該大榕樹的樹齡可能約有三百年。

除了孔廟園區裡面的大榕樹,在忠義國小校園內也有一棵大榕樹,我們也來研究一下該樹的樹齡大約幾歲。首先要介紹一位藝術家:謝琯樵。謝琯樵出生於清朝嘉慶年間,是福建省紹安縣人,長於書畫,詩詞造詣甚深。咸豐七年(西元1827年),他四十七歲,渡海來臺,居住在當時的臺灣府治(即現在的台南市)吳尚霑的別墅宜秋山館,當時俗稱為「磚仔橋吳厝」。



民國40年代的盧先生是,70年代的李小姐,兩位不同世代的忠義國小校友,相偕留影於母校的這棵老榕樹。


時至台灣日治時代,吳府的宜秋山館,原台南神社,今公十一地下停車場,因為被用來保存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的遺物,謝琯樵便在那時移居至海東書院(現今忠義國小的禮堂南邊),而居住在海東書院期間,謝琯樵曾繪了一幅墨竹,畫中有文,該文內容不在此詳述,僅擷取其中一段文字:「榕壇風月本雙清,十笏茆齊構竹成…」。

這段文字中所提及的榕壇,依照連雅堂先生的「雅言」有記載:「海東書院在寧南門內,為兵備道課士之所,內置講堂,堂前有老榕,為數百年物,為之榕壇,云云。」而這棵榕樹指的就是現今忠義國小禮堂前的這棵榕樹。因此我們從這些文獻也可以大約推算出忠義國小內的榕樹樹齡應該也有二、三百年。



文史薈刊封面 林文煌/翻攝


我非專門的考古歷史學家,要推算這兩棵榕樹的真正樹齡,其實有些汗顏,只是希望藉由這樣一個簡單的介紹可以吸引更多的人來關注這些老樹,甚至一起深入研究。

其實每個城市或鄉村常可發現老樹,而每棵老樹的背後都隱涵著優美、浪漫,甚至蒼涼的故事。在孔廟園區這對相距百公尺最年長的榕樹,一棵位於大成殿前、雄壯威武般的體態,正見證著每一朝代的春、秋祭孔及守護著代代相傳的居民;另一棵位於武德殿前,全景圓融而優美的樹勢,有如慈母般默默地庇蔭著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學子,老榕樹仍秉持著『忠心』、『正義』的信念,依舊為傳承的使命延續著。

在人與土地關係逐漸疏遠的今天,許多老樹都面臨砍伐或被遺棄的命運,在此真誠的期望大家能多給這些老樹們一些尊嚴、關懷與愛心。


參考文獻:
「閱讀台灣的孔廟」,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民國91年9月。
「台灣研究彙集14」,雄獅美術32期暨南瀛文獻第19期合刊,民國63年6月。
「文史薈刊」,台南市文史協會,民國48年6月。








文/李文雄(莉莉水果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