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1日 星期二

無禁無忌唱乎爽──禁歌禁曲演唱會






禁歌
遮的歌
曾經宓佇灶跤
曾經坐三輪仔綴牛車
流浪田郊野外
甲咱的阿公阿媽
偷偷仔相依為命

遮的歌
有悲傷有快活
有寄望有牽掛
可惜銅像彼一般
鐵石心腸的獨裁者
攏總無愛聽
攏總甲收押

遮的歌
咱要唱予足大聲
感念作伙行過長長的暗夜
乎真正變成銅像的獨裁者
瞭解咱的心情
生出肉做的心肝


註解
遮的:這些。
宓佇:躲藏在。
綴:跟隨。
彼一般:那樣一般。




戒嚴時期,許多在市井鄉里傳唱的歌曲,不分語言,只要內容非「健康良善」,非「有益黨國」,便難逃被禁唱的命運。

2007年12月14日,解嚴20週年系列活動──禁歌禁曲演唱會移師到了台南,與台南頗有淵源的兩位國寶級歌王──文夏與洪一峰分別演唱「媽媽請你也保重」、「黃昏的故鄉」與「寶島曼波」、「快樂的牧場」等禁歌。接著,新聞局長謝志偉以RAP方式致詞,更在夫人演唱禁歌「路邊的野花不要採」時,即興RAP,令全場歡笑不斷。演唱會上,王中平、小辣椒、羅時豐、孫淑媚、施文彬、謝金燕等歌手輪番演唱禁歌,台南市長許添財也上台高唱「四季紅」,不僅令人檢視禁歌的時代意義,更讓這些曾一度消失的聲音理直氣壯地重新登台放送。

而今,我們自由了,不論歌聲或思想。





附記──禁歌理由選
曲目:快樂的牧場(山頂的黑狗兄)
理由:反共抗俄非常時期,禁止軍民逸樂

曲目:媽媽我也真勇健
理由:思情怯,擾亂軍心,減損士氣

曲目:舊情綿綿
理由:思念故國舊土,擾亂軍心

曲目:賣肉粽
理由:「詞句頹喪,影響民心士氣」,「幽怨哀傷,有失正常」

曲目:何日君再來
理由:諧音「賀日軍再來」,嚴重影響民心

曲目:給我一個吻
理由:歌詞輕挑,有違善良風俗

曲目:熱情的沙漠
理由:淫聲穢語煽情曖昧,詞曲狂蕩危害社教

曲目:今天不回家
理由:歌曲立意不良,違反善良風俗

曲目:四季紅
理由:影射紅軍──共匪


資料來源/禁歌禁曲演唱會官方網站http://singordie.tw/







文/編輯部
圖/台南市政府新聞室

府城大熱鬧之三──四草大眾廟

路上沒有人鑽轎。只有大嬸的雙手合十,老伯們的熱烈討論,以及坐在輪椅上看得笑呵呵的老奶奶、夾道的人車、維護交通的警察,與候選人的宣傳團隊。





四草‧元帥‧廟
文‧圖/盧芳蕙

如果逛膩了府城的市區與古蹟,可以選擇從安平往西走,來到四草大橋,欣賞一下台灣海峽的浪花與海濱漁村風光,四草大橋的東邊是四條河道:鹽水溪、嘉南大排、運鹽古運河、以及竹筏港的滙流入海口,橋的西側是台灣海峽。我常跟遊客開玩笑:搭膠筏遊紅樹林風光時,在橋的東邊是遊客;不小心從橋下鑽過,就成了偷渡客……。這一帶是一片幽靜祥和的漁村風光,很難想像:這兒仍是台南市的行政區域。

下了四草大橋往北走,從四草大道上往東望去,在遠遠的冷清的魚塭鹽田當中矗立著一座巍峨的廟宇,那就是四草大眾廟,坐落在一個淳樸的小漁村,一個充滿傳說與歷史的地方。打開老地圖,因著地理的變遷,昔日府城西邊的小島,即使如今已不再是小島,但與海有關的傳說依舊流傳著。

來自赤道的洋流──黑潮在台灣被分為兩股,流經台灣西側的洋流阻擋了河流從山上攜帶下來的土石,因此形成了一系列的沙汕,沙汕以東就是俗稱潟湖的內海。十七世紀,府城西側的那片平靜內海,被稱為「台江內海」。圍著台江內海的沙汕,除了在台灣的信史(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之初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大員(Tayouan)島」(今之安平)之外,另一個也曾佔有一席之地的重要沙汕──「北汕尾」──位於大員島的北邊,四百年前,荷蘭人曾經在此建了商館以及城寨──Zeeburg海堡,以便投入十七世紀東亞海上貿易舞台的競逐。

海邊的沙汕,有些微淡水之處,便有植物生長,草海桐(註)是昔日漁民工作之餘將就過夜避寒之處,「四草」的地名就是因為草海桐而得名。這兒曾經是國姓爺進入Formosa之後,與荷蘭人發生首戰的古戰場,雙方陣亡的兵士遺骸被當地漁民收葬在島上,有國姓爺的部將,也有荷蘭士兵,同是埋骨異鄉的天涯淪落人,數百年來受到當地人們的香火敬拜與廟方的照顧,英靈也守護著地方與鄉親。

大眾廟的主祀神明是鎮海元帥,陳酉,傳說是台南人,一位力大無窮,忠君愛國,忠肝義膽,正氣磅礡的清朝乾隆時期的武將,而其死後英靈自行擇地安葬建廟的故事,爲大眾廟憑添幾許傳奇。大眾廟的廟志寫著:

四草傳奇「神威顯赫」鎮海元帥──陳酉與大眾廟 陳酉(諧音友),台灣人,生長海濱,熟水務,秉性剛直,勇力過人,勤奮自勵,人稱牛車友,牽牛板車搬運為業,營生海濱受僱運貨,際遇大清官船來台,臨岸船隻擱淺,眾卒下海力推不遂,群眾簇擁觀望,陳酉自告奮勇挺身而出,單人推船出海,官員贊謂台灣奇人,稟奏皇上封官於朝,累陞提督鎮守台南;乾隆皇帝得知渠其在台,忠君愛國,君紀森嚴,威震凶暴,護國安民,功勳顯赫,下昭回朝,欲加封官,時留傳言,陳酉軍令峻嚴,處斬者眾,招致奸官讒妄傾軋,於回朝海中瑩懷鬱結吞金投海自盡,遺體挺立海上漂泊北汕尾島(現址四草大眾廟)前大海,時颶風驟作,船隻出入受阻,當地居民相顧失色,速隨船官兵,祈願稟陳皇上建廟奉祀,庶陳酉遺體遂願而倒(到下方向既今廟址方位) ,皇上獲悉,於乎慰以忠肝義膽,正氣磅礡,明詔建大眾廟,謚封陳酉為鎮海大元帥,立廟留名後世膜拜。

此地因為地理位置之故,常有隨著潮汐漂至的無名屍,沿海純樸的小漁村將其收葬,建廟供奉,故名「大眾廟」,或曰「萬善祠」,「萬善同歸」……,充分顯現台灣百姓的慈悲與仁厚。

沿著荷蘭塚往後方的小山坡走去,竹筏港紅樹林的綠色隧道是世界上難得一見的天然奇觀,還有完整的紅樹林復育區、鹽田風光,賞水鳥、吹海風;滄海桑田,肅殺的古戰場不再,只有清新的空氣,廣闊的視野,充滿寧靜與安諡。遙想三百多年前國姓爺與兩萬五千名部將,過河卒子的心情,背負著國破家亡的傷痛、戰火蹂躪的家園只能隔海相望;腳下黑水溝的水,濁浪滔滔;往前去,是榛莽未闢的土地,凶險未卜;既不能回頭,也不能停佇,只能往前。這是怎樣的沉重與悲壯?來台探訪先祖足跡的荷蘭人緬懷著埋骨異鄉的先人,迎著颯颯海風,異鄉與故鄉,如今已無不同。


註:常綠性灌木,常見的濱海防風樹種。



神轎集錦──有頂的、露天的、密不透風的、精雕細琢的、美國紐約來的、裝置夜燈的通通有。





陣頭集錦──三太子、高蹺、鑼鼓、獅、啦啦隊等。



---------------------------------



追帥
採訪‧攝影/黃佩芬、楊貞霞
文/楊貞霞



四草大眾廟鎮海元帥出巡台江十六寮的歷史得回溯至日治時期,當時北港朝天宮媽祖南巡,媽祖降下旨意,認為女兒身率軍出巡,應有大將軍先鋒官為佳,因此由大眾廟鎮海大元帥擔任開路先鋒。

鎮海大元帥奉送北港媽祖回鑾後,暫居北港新街北壇碧水寺,後經鎮海二元帥 降駕指示,於大正十年(1921年)前往北港恭請鎮海大元帥回駕。安南區十六寮各交陪境一同前往台南縣善化車站迎接鎮海大元帥,集合後,由善化徒步經安南區回到四草大眾廟,成為鎮海元帥出巡十六寮活動的前身。

1973年(癸丑年)鎮海元帥再度出巡台江十六寮,參加神轎有三十餘頂之多;事隔三十四年,鎮海元帥再度指示於2007年(丁亥年)年11月27日至12月2日(農曆十月十八日起至十月廿三日)出巡。


11月28日,元帥出巡第二日,廟方提供的路線圖上一道紅線實實在在地劃過我家門前,這表示出巡隊伍將路經我家,當然,元帥也是。

近午時分,我守候在家附近的小廟宇,平時人潮疏落的廟前巷弄,已聚集了一些人潮。淺淺的廟內,幾名穿戴一致的人員忙進忙出。我問一位手持麥克風的大哥:「元帥呢?」他向我展示手上的行程表,說:「宋江陣完是五塊寮,元帥在很後面喔!」話才說完,巷口就傳來一陣鑼鼓聲──宋江陣到了!廟方隨即燃放鞭炮,大哥也對著麥克風向現場喊話去了。我湊了一陣熱鬧就離開,趕赴下一個工作行程,沒親眼見著元帥,心中頗感遺憾。

於是,下午我又循著路線圖,趕上了出巡隊伍,搶在隊伍前頭抵達一間規模較大的廟。這間廟的廟埕寬敞,民眾圍了一圈後,猶足夠容納一整隊宋江陣比劃武術。然後,擔任先鋒官的五塊寮慶和宮開著吉普車、騎著駿馬,引領著自家神轎進場。地主廟宇眾幹部早已在廟階上排開,手持香火與他廟人員及神轎相互致意,而神轎離去,又一廟接續進場……

參與出巡的眾家廟宇,各有其特色,有隨隊帶宋江陣、八家將、千里眼順風耳、七爺八爺、三太子、高蹺隊、啦啦隊、獅隊、龍隊、鼓隊、樂隊的;有開吉普車、開花車、開王船、騎馬的;神轎也有露天、加蓋、簡樸古意、精雕細琢、燈火燦爛的分別。一隊隊人馬在我的鏡頭前流動,而神轎雖走,神恩卻留駐信徒心中。

「元帥呢?」

「快到了!」

漫長的等待,令我不禁懷疑元帥早趁我們不留神時來過,一個老伯好心提醒我們再等等,元帥就要來了。

果然元帥就來了。牌班化路、十家將為元帥開了盛大的排場,元帥乘坐的轎子屬於密不通風的那種,我只能透過轎子上精心雕琢的木工以及黃澄澄的錦簾,想像身披黃金甲的元帥,穩若泰山的威武神采。我決定至少得目睹元帥受信徒夾道歡迎的景像。



元帥的大排場──出巡委員、牌班、十家將。


12月2日,元帥出巡最終日,我來到通往鹿耳門聖母廟的要道,駐守在大道縮為小路的關口上,一旁民宅早已擺起香案,更有居民搬出板凳,坐在門口閒聊等候。據說神轎經過時,虔誠的信徒會鑽過轎底祈求神明庇佑。我看著幾位坐在門口閒聊的老伯,及一名在自家香案旁佇立的大嬸,心中推算誰鑽轎的可能性較大。我在老伯們那兒待了一會兒,又去大嬸身後等著。

最後一日,參與出巡的廟宇與神轎數量為六天之最,轎頂上的編號旗幟從個位數字,一路數到六十幾號,隊伍綿延,元帥壓軸的轎子還沒到,兩個半小時前先發的轎子已折返踏上回程了。

這段路上沒有人鑽轎。只有大嬸的雙手合十,老伯們的熱烈討論,以及坐在輪椅上看得笑呵呵的老奶奶、夾道的人車、維護交通的警察,與候選人的宣傳團隊。一切都因為元帥決定出巡而起,而我也追帥到此。

當天夜裡,我在家中,聽著遠近難辨的鞭炮聲;神明們回家了,神恩尚在祂們走過的路,在信徒心中蔓延著。再幾天,巷底小廟隔壁的那間教會也要開始忙著為耶穌慶生了。真是塊眾所庇護的福地,不是嗎?







感謝
.四草大眾廟
.台南市文化觀光局中英語解說員 盧芳蕙
.台灣廟宇網
http://www.idn.com.tw/temple/intro_t_news_detail.php?t_id=169&tn_id=63
.四草大眾廟鎮海元帥出巡台江十六寮網站
http://www.4grass.com/go16/index.htm
.台灣大百科全書
http://www.taipedia.org.tw/index.php?title=%E5%9B%9B%E8%8D%89%E5%A4%A7%E7%9C%BE%E5%BB%9F






--

台語文學的發展(之三)

於教育上,國民政府採取剛性的語言政策,透過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強力實施「國語教育」,規定使用改造過的北京語做「國語」,致使這塊土地的人民再一次無法使用母語來教育下一代,當然也就無法培養出用台語書寫的詩人、作家。

1987年解嚴後,政治符咒解除,社會內部隱藏的文化動能開始爆發,各種場域相爭脫離主流的、大敘述(grand narrative)的、大中國的、父權的文化霸權宰制,呈現後現代的解構語境,一元思維解構,尊重多元文化與共存共榮的思維於焉形成。



(接22期)

六、中華民國時期(1945—):台語文學的再出發與形成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Potsdam Declaration),於8月15日無條件投降。盟軍統帥麥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1880—1964)令在台日軍向中華民國政府投降,於是1945年10月25日蔣介石(1887—1975)命陳儀代表中華民國在台北市公會堂(今中山堂)接受在台日本政府投降,並設立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任命陳儀(1883—1950)為行政長官兼警備總司令。台灣第6次淪入外來政權手裡。

由於陳儀本人大權獨攬,接管官員嚴重貪污,軍警紀律敗壞,再加上戰後經濟崩潰導致人民生活陷入困頓,國民政府施行剛性的文化政策,新住民與老住民之間語言文化上的隔閡,以及部分新住民相對於老住民在社會和經濟地位上具高度優勢的不平等待遇等因素,終於在1947年2月27日,因查緝私煙引發警民衝突,而導致2月28日台灣人民群起反抗,於是爆發二二八事變。3月8日,蔣介石派遣21師整編師前往基隆,對各地的動亂展開徹底的軍事鎮壓。接著開始清鄉行動,造成許多與此事件無關的各界菁英和人民無故被殺害,或逮捕之後不經審判而被監禁、處死或就此失蹤。僅短短不到一年半的時間,台灣人從熱切期待回歸祖國,到絕望起而反抗,可見陳儀政權的倒行逆施。雖然此事件發生原因與台灣獨立運動並無關係,但卻從此種下往後的省籍情結與衝突,也造成台灣獨立運動興起的原因之一。

1949年,中國國民黨被中國共產黨打敗,蔣介石帶領50萬軍民逃亡到台灣,中華民國政府亦遷撤至此。國民政府為了便利統治台灣,將台灣「建設」成「反攻大陸」的「復興基地」,於政治上、經濟上、軍事上,採取高壓手段,施行極權統治。於同年5月20日零時起台灣本島、澎湖群島及其它附屬島嶼實施戒嚴,並藉由《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凍結憲法,配合黨、政府、軍隊、特務的結合掌控,實施一黨專政、獨裁的體制,造成許多異議知識份子,無故被指為「匪諜」或「意圖顛覆政府」而受到非法迫害,此即是往後持續長達38年的白色恐怖。

於教育上,國民政府採取剛性的語言政策,透過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強力實施「國語教育」,規定使用改造過的北京語做「國語」,致使這塊土地的人民再一次無法使用母語來教育下一代,當然也就無法培養出用台語書寫的詩人、作家。在文學上,50年代國民政府以高額的獎金鼓吹反共文學與戰鬥文學,一時之間書寫懷鄉與仇恨的文學蔚為主流。60年代隨著韓戰結束與美援帶來的影響,再加上社會受到西方文化思潮衝擊,既然現實的台灣社會存在著許多禁忌,異議會帶來殺身之禍,寒蟬效應(chilling effect)的結果,進而轉向內心的探索,於是可脫離台灣現實時空的西方存在、荒謬與超現實等現代主義思潮成為學者安身立命之所。此時期的主流是移植自西方現代主義的文學。

島內由於國民政府實施白色恐怖,因此戰後的反對運動與台語文運動的先聲主要起自海外:日本與美國。1960年在日本留學的王育德(1924—1985)繼承1920年創辦的《台灣青年》,而創刊的同名雜誌,主要在於延續其追求台灣人自由和幸福的精神,一面鼓吹台灣人獨立建國的理念,標舉台灣民族自決的精神,一面整理台語文,首創漢字羅馬字合用的漢羅文,目的在於運用本土文化資源啟發台灣民族意識,建立以台灣為中心的文化民族主義。而美國方面於1975年8月15日由李豐明、陳清風、鄭良偉等人創辦了《台語通訊》,1977年5月改名《台灣語文月報》發行,是戰後海外第一份以推動台語文運動為職志的刊物。斯時,台灣還在戒嚴當中,此二份刊物又於日本和美國發行,對島內的影響雖然有限,但它對海外的台灣文化以及母語推廣有相當的促進作用,間接也影響了島內1980年代的台語文運動。

70年代鄉土文學論戰以前,日治時期的一部分作家於戰後也曾經以台語創作一些作品,如楊逵、張深切、藍波里等人;另外一些作詞家也對台語文學作出了貢獻,如葉俊麟、王昶雄、莊啟勝、洪一峰、文夏等人。

國內到了1970年代,開始以「黨外」為名,推動台灣的民主,醞釀對國民黨政府進行大規模抗爭,要求全面落實民主政治與言論自由。文學界也在1977年4月至1978年1月之間爆發鄉土文學論戰,這是一場關於台灣文學寫作方向和路線的探討。其中葉石濤(1925—)於1977年5月在《夏潮》發表〈台灣鄉土文學史導論〉,正式舉起「台灣意識」的招牌,爲以後的台灣文學定下基調:

台灣的鄉土文學應該有一個前提條件:那便是台灣的鄉土文學應該是以「台灣為中心」寫出來的作品;換言之,它應該是站在台灣的立場上來透視整個世界的作品。……這種「台灣意識」,必需是跟廣大台灣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事物反映出來的意識才行。

隨著這波訴求民主與言論自由的黨外運動,以及以台灣意識為基調的台灣文學主體性的深化,林宗源於70年代正式開始提倡以母語寫詩。他於白色恐怖肅殺的氛圍中,以驚恐的心情寫出歌頌土地與抗議極權的詩篇。1976年,向陽也舉起「方言詩」的大纛來,以台語書寫鄉土。

隨著台灣意識的增生,對建立台灣文學主體性和獨立性的呼聲有強化的作用。80年代「台灣文學」這個名稱得到正名,而不再以「鄉土文學」這個名稱遮遮掩掩。「台語文學」的名號也在《台灣文化》、《台灣新文化》、《台灣文藝》、《笠》等雜誌、以及《自立晚報》、《民眾日報》等黨外報紙媒體的推波助瀾,作家宋澤萊、林央敏、胡民祥、黃勁連,學者洪惟仁、鄭良偉、林繼雄、柯旗化等人的鼓吹之下,於1987年解嚴後,堂堂正正拿掉「方言詩」、「方言文學」的頭箍,而揚起大旗。解嚴後,更有大批的作家、學者投入台語文學運動與理論建構的行列,如鄭良光、陳明仁、廖瑞銘、林錦賢、沙卡布拉揚、許極燉、陳雷、楊允言、呂興昌、李勤岸、吳長能、施炳華、陳恆嘉、江永進、張春凰、莊柏林、張復聚、張學謙、方耀乾、蔣為文等人。起於70年代的鄉土文學於80年代的後半期轉以另一種形式呈現——母語文學。

戰後以母語來書寫文學的主要論點可以歸納如下:
(一)以母語建立台灣民族文學。
(二)台語文學才是台灣文學。
(三)建立言文合一的大眾文學。
(四)以母語建國。
(五)母語文學才具備原創性,非母語文學只是翻譯。
(六)台語文學才是台灣文學的正統。
(七)台語文學代表台灣文學。

因此,戰後的台灣話文運動可說是起於1970年代的寧靜革命,到80年代後半期、90年代初才轉做狂飆運動。

1987年解嚴後,政治符咒解除,社會內部隱藏的文化動能開始爆發,各種場域相爭脫離主流的、大敘述(grand narrative)的、大中國的、父權的文化霸權宰制,呈現後現代的解構語境,一元思維解構,尊重多元文化與共存共榮的思維於焉形成。連帶的社會、經濟、文化也跟著鬆綁,早先用類似個人式游擊戰的街頭運動方式,寫些論戰式的文章、抑或台語詩、散文、小說,以插花的方式,刊登於華語的本土文學刊物上的做法,慢慢開始轉向,於是有人提議組織同仁、創辦台語文專業雜誌。國內最早想到用組織的方式來集合台語文運動者與作家的是1989年8月15日成立的「台語社同仁會」與其發行刊物《台語文摘》。這是一個將語言、文學研究與學界動態報導冶於一爐的台文刊物。雖然這份雜誌創立的目標並不是要推動台語文學,不過對戰後台灣語言的建構、台語文學術的研究起了篳路藍縷的首功,也直接、間接催生或是鼓舞九十年代台語文社團與刊物的創辦。

1989年和1991年發生了兩次小規模台語文學論戰。前者是1989年廖咸浩發表於《自立晚報․本土副刊》一篇論文〈「台語文學」的商榷〉,批判台語文學的理論盲點與囿限,廖咸浩批評台語文學理論建立在兩大謬誤上。一是它繼承且深化了白話文學的的盲點:言文合一。因為他認為並無真正言文合一的作品。二是台語文學接收了由台灣意識衍生出來的正統心態或霸權心態。這不只會窄化台灣文學的發展空間,甚至可能扼殺台灣文學的創造力。此外也沒有所謂的純台語,他認為台語文學的語言的文體最後將近於「鄉土文學」的文體。所以台語文學的「未來並不樂觀」。遂引起洪惟仁、林央敏應戰。洪惟仁發表〈令人感動的純化主義〉說台語運動者所謂的台語包括閩南語、客語、山地語,而非獨尊閩南語,並澄清台文運動者其實也主張吸收與融合其他語言的辭彙。洪惟仁並指出台語文學前途困難並非是廖咸浩所認為的謬誤,而是來自政治環境的囿限。林央敏發表〈不可扭曲台語文學運動〉認為廖咸浩不了解語言與文化具有不可分割的關係,並強調更新台灣本土文化,必需發展台語的書寫。後者是1991年林央敏所寫的一篇論文〈回歸台灣文學的面腔〉,定義「台語文學才是台灣文學」,引起李喬、鍾肇政、彭瑞金等人應戰。經過這兩次論戰後,台語文學的定位與面貌有較清楚的輪廓。台語文學在解構中國文學大敘述的夾縫當中,得到理論性的奧援。

1990年《台語詩六家選》出版,這標示70、80年代台語詩的初步成果。而2003年《台語詩新人選》出版,它標示90年代踵繼的成果。兩相比較之下,可看出兩個世代的觀照的主題與書寫技巧的不同。林央敏於《台語詩新人選》的序文裡如此說到:

這本《台語詩新人選》親像承續《台語詩六家選》的工程,最後選出十家九
○年以後的新秀,比較這兩本冊,略略仔會凍反映出九○年前、後兩期台語
詩無仝的風貌,一般的(dik)來講,「六家選」時代較集中政治性、反抗性的題材,也偏重台灣人意識的呼叫,表現方式嘛較直接;「新人選」時代雖然有傳承著這部份,但是意識型態漸漸淡化,另外抒寫的題材加誠豐富,文字形式脫離歌謠格律,充份做到自由變化,嘛較講究寫作技巧,這種進步是當該然的,設使後輩詩人若干單有法度起土埆厝就枉費前人所拍的地基,好得幸,流水不息,江山代有才人出,新一代的台語詩人有塔洋樓的能力,所以普遍的(dik)「新人選」的作品,大部份攏比「六家選」的大部份作品較嫷、較有詩的質素。

進入90年代,台語文學呈現更多元的主題與更精進的書寫技巧,質與量都極為可觀。這和許多母語社團相繼成立與眾多台語文學雜誌創刊有極大的關係。社團有蕃薯詩社、台灣語文促進會、台灣台語社、台語文推展協會、學生台灣語文促進會、台北台文寫作會、菅芒花台語文學會、時行台語文會等。大量的台語文雜誌也如雨後春筍爭相創刊,如台灣文學史上的第一份台語文學刊物《蕃薯詩刊》於1991年5月25日在台南創立,它集結了當時所有台文界的菁英來參予創作台語文學,並且「主張用台灣本土語言創造正統的台灣文學」。此外還有《台語風》、《掖種》、《茄苳台文月刊》、《台語學生》、《台文Bong報》、《菅芒花詩刊》及《菅芒花台語文學》、《時行台灣文月刊》,以及《台文通訊》、《台語世界》、《台灣語文研究通訊》、《島鄉台語文學》、《蓮蕉花台文雜誌》等雜誌的創刊。這些社團與刊物在台語文推動和文學創作皆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台語文學正式立穩磐石,從此台語文學這個名詞就完全確立。



蕃薯詩刊


茄苳台文月刊


台文Bong報


菅芒花詩刊


菅芒花台語文學


島鄉台語文學


進入21世紀,台灣文學的定義再次被翻轉。70、80年代原以華語(或參雜母語)書寫台灣的鄉土文學被稱為台灣文學,一跨過2000年的門檻,李勤岸、林央敏、方耀乾、胡民祥、蔣為文等人分別密集撰文重新以書寫的語言再定義台灣文學一詞:台灣文學可以用南島語、台語、客語、華語、日語、英語等語言書寫,但是應以用台灣母語書寫的文學代表台灣文學。這些論文後來集結成冊,書名叫做《台灣文學正名》,於2006年出版。同年3月17日,蔡金安、黃勁連、蔣為文、方耀乾於成功大學舉辦第一場台灣文學再正名系列座談會,主題「一個新時代的開始」當中,一再重申台灣母語作為定義台灣文學的必要性,並認為台語文學應正名為台灣文學。接著第二場座談會於4月13日舉辦,主題「從歐洲國民文學的形成看台灣文學正名的必要性」。與會學者有蔣為文、方耀乾、胡民祥、何信翰、吳仁瑟等人,分別以義大利、法國、英國、德國、俄國等歐洲各國的文學發展形成為案例,論斷台灣文學以母語創作對建構台灣文學主體性的必要,認為台灣文學應該用台灣母語來書寫。2000年前後大量有關台灣語文系所設立,2001年年初《台灣e文藝》、《海翁台語文學》創刊,2001年9月國民小學正式全面實施母語教育,2005年年底《台文戰線》創刊,2006年10月教育部公告整合成功的「台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2007年5月教育部公告「台灣閩南語用字第一批」(300個字詞),都對母語推動與母語書寫有全面性的深化作用,再再顯示一個台灣文學新時代的來臨。



2006台灣文學再正名座談會 (左起:方耀乾,蔣為文,黃勁連,蔡金安)


1970年代,鄉土文學論戰以來,重要的台語文學作家有林宗源、向陽、宋澤萊、林央敏、黃勁連、陳明仁、胡民祥、陳雷、李勤岸、方耀乾、胡長松等人。



台灣文學正名


海翁台語文學


台文戰線


---------------------------------

八、台語文學作家
(一)代表性作家
戰後到2007年之間投入台文書寫者已超過千人,比諸以往已可預見台語文復興的跡象。重要台語文學作家簡介如下:

1.林宗源(1935—)

台南市人,台南二中高中畢業。曾任現代詩社社長、台語文推展協會會長。1964年加入笠詩社,詩風以台語入詩,1970年正式以台語寫詩,是戰後最早主張以母語創作的詩人,1991年發起創辦蕃薯詩社,並任社長,1994年參與主辦第一屆南鯤鯓台語文學營。曾獲吳濁流新詩獎、第三屆榮後台灣詩人獎、台灣新文學貢獻獎。一生堅持用母語寫作,強調「台語文學就是台灣文學」,是台語文學的開拓者與重要詩人。他的詩作主題極為多元,並富有哲理,往往是結合浪漫、唯美、情慾、哲思,與現實條件交織出來理想境界。是戰後台語文學創作的先驅和重要詩人。著有台語詩集《補破網》、《林宗源台語詩精選集》(上)、《林宗源台語文學選》、《無禁忌的激情》及數冊華語詩集。

2.向陽(1955—)

本名林淇瀁,南投縣鹿谷鄉人。政治大學新聞所博士。現任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秘書長、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副教授。曾任《自立晚報》、《自立早報》總編輯、總主筆、副社長,以及東華大學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獲吳濁流新詩獎、國家文藝獎、中國時報文學獎、美國愛荷華大學榮譽作家、玉山文學獎文學貢獻獎、榮後台灣詩人獎等。其台語詩具濃烈的親情,以及鄉土意識,風格有溫馨、有諷刺。描繪的對象從雙親、家人至鄉里人物,地域從鄉村到都市,呈現了70、80年代農村社會的眾生相、都市社會的敗德浮世繪。是戰後台語文學創作的先驅和重要詩人。著作有台語詩集《土地的歌》及多冊華語詩文集。

3.宋澤萊(1952—)

本名廖偉竣,雲林縣二崙鄉人,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畢業,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班、《台文戰線》社務委員。曾任彰化縣福興國中教師、《台灣新文化》社委兼主編、《台灣新文學》總編輯、《台灣e文藝》總顧問,並提攜無數新世代的創作者。曾獲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吳濁流小說獎、吳濁流新詩獎、吳三連小說獎、東元科技獎、磺溪文學貢獻獎等。1981年開始台語詩歌和小說的創作,文字典雅細膩,具備通暢靈活的音樂韻律,且作品兼及文學、文化、政治、宗教等領域,內容廣袤,能充分呈現時代風貌。宋澤萊是戰後台語文學創作的先驅和台灣本土文化的重要推手,是台灣民族文學的重要作家。著有兩本台語詩集《一枝煎匙》和《普世戀歌》及台語小說〈抗暴的打貓市〉,編有《台語小說精選卷》。另有華語各類文學集、評論集等二十餘冊。

4.林央敏(1955—)

嘉義縣太保市人。嘉義師專、輔仁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台語文推展協會創會會長、《茄苳》台文雜誌社社長、蕃薯詩社同仁、特教教師。得過聯合報文學獎首獎、自立報系(台視、中廣)歌詞創作獎首獎、行政院新聞局金曲獎台語歌曲最佳作詞人獎、巫永福評論獎、北美洲傳明基金會台灣文化獎、榮後台灣詩人獎等。林央敏於1983年開始用台文創作,是台語文學界難得的全才。林央敏在台灣的民主政治的推展上,以「民族主義」、「國家意識」、「本土認同」為橫軸,以台語文學創作和評論為縱軸,來建構「台灣文化主體」性,剛柔並濟、雄渾與唯美並行。作品主要觀照台灣的命運、族群、社會,以及書寫愛情、親情,是台灣民族文學的代表性作家和台語文學理論的主要建構者。《胭脂淚》長達九千行,是台灣文學史上最為龐大的史詩。出版有台語詩集《駛向台灣的航路》、《故鄉台灣的情歌》、《希望的世紀》、《一葉詩》,台語散文集《寒星照孤影》,論著《台語文學運動史論》等以及多冊華語詩文集。

5.黃勁連(1946—)

本名黃進蓮,台南縣佳里鎮潭仔墘人。嘉義師專、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組畢業。現任《海翁台語文學》總編輯、金安文教機構台語文顧問。曾任大漢出版社社長、《台灣文藝》與《蕃薯詩刊》總編輯、菅芒花台語文學會創會理事長。獲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南瀛文學獎、榮後台灣詩人獎等。作品具有濃厚的鄉土情,寫出流浪他鄉的心情,對土地的疼惜、父母的親情、人生的體驗、以及社會現實的批判。其詩有強烈的歌謠風,音樂性強烈,適合於街頭巷尾朗讀,老嫗可解;其散文瀰漫著古典風,溫柔敦厚,讀來如飲醇釀。是台語文學運動的重要推手和詩人。著有台語詩集《雉雞若啼》、《偓促兮城市》、《蕃薯兮歌》、《南風稻香》,台語散文集《潭仔墘手記》,中國古詩文台譯台注多種,另有中文詩文集四冊及編選集數冊。

6.陳明仁(1954—)

筆名Babuja A. Sidaia、Asia Jilimpo,出生於彰化縣二林鎮原斗竹圍,文化大學哲學碩士。曾任新聞局評議委員、台灣神學院與靜宜大學兼任講師,《台文罔報》共同創辦人兼總編輯、台灣筆會理事。創作面向多樣、多元,幅度寬廣且深邃。主題主要是對台灣人的根和精神原鄉的追尋,並以諷刺的手法戳破政治的黑暗與虛偽。對台灣文藝復興與台灣文化主體性的關心,成為其一生追求的主要目標。創作文類包括詩、散文、小說,是台語文的運動家和全才型作家。出版有台語詩集《走chhōe流浪ê台灣》、《流浪記事》、《陳明仁台語歌詩》,小說集《A-chhûn》,散文集《Pha荒ê故事》,合集《陳明仁台語文學選》、《路樹下e too-peh-a》等。







文‧圖/方耀乾(台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已成的書‧未完的戲--2007台灣文學獎








銘刻
詩/向陽

在生命中最暗黑的那一剎
你垂閉雙眼,夕日垂閉微弱光
我的胸腹腿足我散亂的髮
都被你的遠去一起帶走
在凜冽的風前喚你的名
任你一分一寸,撕裂我的心

在生命中最蒼茫的這一刻
我閤起雙手,天地閤起地平線
你的眉目耳鼻你緊抿的唇
都為我的懷念逐一浮現
在昏黃的燈下召我的魂
要我一刀一銼,雕刻你的影

二○○三年七月十三日 南松山──《亂》(印刻出版社)



入圍、得獎者及與會貴賓合影。


2007台灣文學獎獎座,以竹為設計概念。/國立台灣文學館提供


---------------------------------

2005年起由國立台灣文學館承辦的台灣文學獎,鑑於現今文學獎繁多,獎項重覆性過高,於是今年嘗試轉型,一改過去徵稿類別,以推薦圖書類──已出版的長篇小說、新詩,以及創作類──未演出的舞台劇劇本等三個項目進行徵選,不僅鼓勵目前較少徵獎的劇本創作者,也意圖振興出版業。

經過初、複、決審之後,推薦類百萬長篇小說金典獎,由陳玉慧、霍斯陸曼‧伐伐、莊華堂三人共得;推薦類新詩金典獎由向陽獲得;劇本類首獎由鄭衍偉獲得,另增加一名評審獎,由紀蔚然獲得。另外,「台灣文學獎Logo設計競賽」首獎由洪旭新「筆耕台灣」榮獲。

文學館表示,2007台灣文學獎推薦圖書類之入圍及得獎作品,正在各地誠品書店展示;而明年三月起,六位文學獎得主也將配合誠品書店,進行「文學巡講」系列活動。 至於,劇本創作類得獎作品,已由台灣文學館出版作品集,館方也將積極尋求資源,協助得獎劇本登台搬演,使其得以完整呈現。

創作是書寫,也是銘刻;寫在有形之上,而刻於無形之中。

頒獎典禮上,文建會第二處李戊崑處長引述美學家克羅齊(Benedetto Croce,1866-1952)的名言:「美不在事實,但憑想像。藝術品是藝術家備忘的工具,如果藝術家無意把作品完成,藝術依然存在。」而新詩類評審趙天儀致詞時說到,詩人紀弦一次與人爭論時,質疑對方:「你是詩人嗎?我紀弦有四千首。」前者說的是抽象的藝術本身,是對創作者而言;後者談的是具體表現,是對讀者而言。

如果有人將文學備忘成書本,把想像演出成戲劇,我們則應該去閱讀;要是我們難以憑空捉摸他人的文學想像,那麼,我們何不試試透過他們的備忘工具?



台灣文學獎Logo設計競賽首獎──洪旭新「筆耕台灣」。/國立台灣文學館提供



2007台灣文學獎得獎名單

長篇小說金典獎
●陳玉慧 《海神家族》(印刻出版社)
台灣中文系畢業後,到法國留學。十七歲就開始寫作,移居德國後,從事歐洲特派員工作。著有《徵婚啟事》、《我的靈魂感到巨大的餓》、《我的抒情歐洲》、《德國時間》等。




國立台灣文學館提供

得獎感言
得到這個獎使我有機會回到台灣,第一次乘坐高鐵,並在高鐵上寫下正式的得獎感言。創作《海神家族》時,我為台灣而寫,也為自己而寫。寫作中,我意識到家國的糾纏、無父的悲哀、認同的渴望,我感受到自己和台灣的命運如此相像。寫完這本書,我的家國憂患才得到紓解,無庸置疑地,像我這樣的人就是台灣人;像我這樣的作家,便是台灣作家。


●霍斯陸曼.伐伐 《玉山魂》(印刻出版社)
布農族,曾任國小教師、主任,作品有《玉山的生命精靈》、《那年我們祭拜祖靈》、《中央山脈的守護者──布農族》、《黥面》等。




國立台灣文學館提供

得獎感言
獎盃很漂亮,可以美化我家破敗久久的那面牆。感謝國立台灣文學館,使我們的作品有展現的平台,也感謝評審,你們決選我的作品,可能是今年台灣最公正的一件事,恭喜你們做了對的事情。


●莊華堂《巴賽風雲》(唐山出版社)
桃園縣新屋,客家人。小說家、地方文史工作者、紀錄片與舞臺劇編導。有《土地公廟》、《大水柴》、《吳大老以及他的三個女人》、《平潭春秋》等作品。




國立台灣文學館提供

得獎感言
國立台灣文學館第一次把長篇小說徵選設立在著作出版項目,對我和其他小說創作者而言,有如大旱之望雲霓。我的小說與我過去的工作──跑遍台灣做田野調查、拍紀錄片有關,因此我很清楚台灣是怎麼一回事,我會堅持我的寫作路線,寫出台灣的主體性,以及多元文化。


新詩金典獎
●向陽 《亂》(印刻出版社)
現任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副教授。著有《銀杏的仰望》、《土地的歌》、《向陽詩選》、《向陽台語詩選》等。(詩人介紹詳見本刊第14頁)




國立台灣文學館提供

得獎感言
這個獎完全是個意外,我曾說一個作家三十歲之後不要再參加文學創作的獎項,把機會留給年輕人,他們需要舞台。而好的作家對自己有信心,不一定要得到別人的肯定。出版社好意將我「捧」出來,得獎了,當然歡喜,但也感到慚愧,《亂》花了十六個春秋寫成,十六年寫了一本薄薄的詩集,我應得慚愧獎。但這裡面有我的生命、十六年裡的困頓、台灣社會的亂象,更重要的是寫出我與台灣的對話,我當然會再寫下去,因為我有個夢:寫下台灣的史詩。


劇本創作獎
●鄭衍偉 〈大家一起寫訃文〉
台北藝術大學劇本創作研究所畢業,正在馬祖當兵。發表過小說《消失的風向雞》、漫畫繪本《德律風少女進化論》、聲音小說專輯《拿破崙的恍惚》、電影劇本《倉頡就是我爸爸》等作品。



得獎感言
我想,要是頒獎會場上沒有食物的話,怎麼躲避老師(紀蔚然)的目光?紀老師的戲已經演完了,我的戲明年會演出,但我覺得非常奇怪:國家劇院總是演出滿檔,誠品要整修,信義店太貴……。文學獎不應該只是選出得獎劇本,得獎者應該要有兩廳院的「會員白金卡」,一得獎就安排演出。希望政府公部門能把劇本獎與演出做更多連結,讓劇本最終能被演出。


劇本評審獎
●紀蔚然 〈倒數計時〉
台灣大學戲劇系教授兼系主任,創作社核心團員。曾發表《黑夜白賊》、《夜夜夜麻》、《嬉戲》、《影癡謀殺》等多部舞台劇作,此次得獎作品《倒數計時》11月剛於台北城市舞台首演畢。



得獎感言
向陽的話讓我頗有感觸,我五十三歲才第一次參加文學獎,因為台灣的文學獎雖多,但重視戲劇的實在太少,非常感謝台灣文學獎及主辦單位,也感謝評審增加了獎項,讓我有機會站在這個台上說話。我在報章上看到得獎名單時,發現是我的學生(鄭衍偉)得獎,便打電話到他家,他妹妹說他逃到馬祖(當兵)去了。我等他到今天,待會有好戲看了。剛剛鄭館長把我拉到一旁說:有獎座沒獎金,我整個人都涼了,現在我要感謝我媽媽給我的基因,並把獎座獻給她,告訴她:媽!你的五萬變成這樣!



感謝 國立台灣文學館
向陽及印刻出版社提供詩作








採訪‧攝影/黃佩芬、楊貞霞
整理/楊貞霞

建築美學創造經濟價值──富立建設用心贏得顧客心的成功經驗談

曾幾何時,
水泥叢林成為一種形容詞,
形容由一棟棟水泥方塊所構築而成的城市,
冷漠、疏離浮現游移。
人們重新思考生活的價值,
建築開始因情感注入變的溫潤柔美,
城市面貌才得以慢慢改變,
透過人、建築與環境的對話,
讓美好生活無限開展延伸……。




拒絶鐵窗、陽台擴建與頂樓加蓋讓社區更美麗。


親切善談是陳聰徒總經理給人的第一印象。



我喜歡騎著車在巷弄間穿梭,在平凡無奇的建築當中,尋找一些美好的事物,為生活製造一些樂趣與想像,花草綠意圍繞的屋子最常叫我佇足流連。曾經我在中華東路旁的巷子發現一處簡潔明亮、綠樹環繞的社區,那種清新靜謐的氛圍讓我至今難忘,沿著社區街道漫步,無意間在外牆上看到了「富立時尚」字樣。數年後的今天在前往採訪富立建設的途中,突然回憶起那個陽光燦爛的午后,我與富立的第一次邂逅。

初見富立建設總經理陳聰徒,親切善談是他予人的第一印象。打開如何入行的話匣子,陳聰徒回憶過去娓娓道來,年輕的時候,他曾經做過印刷、廣告設計及家具製作等工作,而製作家具的工作讓他產生學習室內設計的念頭。決定了目標,陳聰徒立即收拾簡單行李北上拜師學藝,學藝的同時也找了一份室內設計的工作,一面汲取經驗;一面賺取生活費,學成之後回到南部繼續從事相關工作。後來兼著幫朋友做一些建築規劃與施工建案,累積幾個案子的經驗後,他決定正式投入建築,並在1986年成立富立建設,從原本的三人設計工作室,一路擴大為四十多人的建設公司。擁有今日成就的陳聰徒並沒有顯赫的家世,一切是靠自己白手起家,憑藉著過去的實戰經驗、先天的美學素養加上追求完美的個性,累積持續近三十年的品牌深耕,讓富立成為大台南知名的建設公司。

目前公司內部大致分為室內設計、建築設計、工務及銷售等部門,在與陳聰徒聊天的過程中可以發現:陳總經理似乎對於每一個建案的大小細節都瞭若指掌,我好奇隨口問陳總為什麼連一些芝麻小事都這麼清楚,他說:「從基地選擇、環境規劃、內外觀設計、細部規劃、植栽到交屋的售後服務我都是全程參與,所有圖面設計都要經過我簽名認可。」原來在看似輕鬆玩建築搞創意的背後,他其實有著一顆認真求好的心,凡是事必躬親,堅持用品質創造價值,實踐他對每一個客戶的承諾,而這份用心也為他贏得顧客的青睞。陳聰徒透露他們的客戶常常呷好逗相報,本著「獨樂樂,不若與眾樂樂」的心,會再將富立的房子推薦給有需要的親朋好友。

從古到今,屋與人相互依賴,人因有屋而得以避風雨,屋因人居而產生價值,隨著社會經濟繁榮,買賣關係逐步確立,建商蓋屋、人們買屋,市場競爭出現,建商該如何在房市競技中勝出?一直以來,無論是在建築設計或是客戶銷售上,陳聰徒有著自己的堅持,而這些堅持也是墊定富立一步一腳印走到今天的基石。陳聰徒堅信:建築美學可以創造經濟價值,而隱藏在建築背後所要傳達的訊息更是意義重大,房市交易不應該只是單純的房屋買賣,而應該是一種生活態度與價值觀的傳遞。他認為一椿好的建案必須是裡外兼美,而且是從「人」出發來規劃設計。



永恆天詩獲得2006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施工品質類卓越獎。


陽光、綠意灑落屋內,在家就有度假休閒的心情。


那麼什麼樣的房子會讓人覺得好看又舒適呢?陳聰徒認為流暢的線條、優雅的設計不僅經的起時間的考驗,再配上適切的建材,就更能夠突顯出建築的質感,達到加分效果,換句話說,愈簡單的東西愈美,設計如此、建材選用亦是如此。談到規劃設計,陳聰徒強調騎樓「退縮」是富立對於興建大樓住宅的堅持,他認為大樓的一樓是最精彩的部份,為了把最好的部份留給住戶,他寧可退縮騎樓、捨棄獲利較高的金店面,把一樓規劃成為住戶共享的公共區域,可能是花園步道、水池、交誼廳、閱覽室等。綠化植栽在富立的每一個建案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多一點空間、多一點綠化,不僅讓住戶與路過的人都能夠賞心悅目,也讓這個社區、這個城市多了些美麗的風景。

在以建築美學為前提的堅持下,富立都明白告訴客戶:社區拒絕鐵窗、陽台違建與頂樓加蓋。客戶都能夠接受而無異議嗎?陳聰徒表示,從事設計就是要與消費者持續對話,公司會提醒客戶若有需要變更一定要事先告知,交由公司統一規劃設計,他希望藉由溝通,不斷地與客戶對話,確實做到一次完美呈現,免除二次施工的浪費,而客戶也幾乎都能接受富立的這項善意。陳聰徒繼續說到:我們不但用心把房子蓋好,交屋後還繼續積極舖設周邊道路、認養公園植栽與營造社區的和諧,所有的住戶都能夠感覺到生活質感變得越來越好。這些堅持與用心讓富立的房子能夠在市場中維持優質的價位,並在不景氣中仍然保有較好的買氣,而這也是來自堅持建築美學所帶來的經濟效益。

競爭激烈的房市市場中,業者除了靠產品、服務樹立口碑外,良好的企業形象也是極為重要。品牌深耕近三十年的富立不只用心蓋房子,也積極播撒人文藝術的種子,試圖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提供人們對於生活的多元思考。陳聰徒表示,目前富立與誠品書店相互異業結盟,公司贊助誠品企劃的文化講座;位於富立知安根的閱築館也從誠品引進建築、生活、園藝等相關書籍,並經常舉辦藝文展演活動;未來誠品若是進駐富立相對論,肯定將為安平地區的居民帶來不一樣的生活思維。對富立而言,他們一直致力於將「建築」、「生活」與「富立」劃上等號,他們積極塑造富立不只會蓋房子,富立更懂得生活的企業形象,而這樣的企業形象亦在無形中提升了富立品牌的附加價值。

身為大台南地區的品牌建商,舉手投足皆是引領潮流而非追逐潮流,對陳聰徒而言,富立的每一棟建築作品,都是一種藝術創作的表現,從早期建案到近期推案,或現代、或鄉村、或新古典……,皆呈現出不同的建築語彙。陳聰徒表示,建築是構成城市生活美學的重要因子,身為建商必須肩負美化市容的責任,他認為持續透過人、建築與環境的不斷對話,必能讓人重新思考生活的價值,進而創造美好生活的無限開展延伸,而這也是他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標。



多一點空間、多一點綠化,讓住戶與路過的人都能賞心悅目。


晶鄉村跳脫傳統豪宅規劃模式,創造全新鄉居莊園生活。





採訪‧攝影/胡雅權、周曉君
整理/周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