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1日 星期三

五條港專輯:喜新,不厭舊-追尋在新時代思維裡的府城身影

十一月的農曆十月初十,府城五條港文化園區裡的水仙宮又要忙著為水仙尊王慶生了,相傳這盛大的慶典緣自於十八、十九世紀時期,台灣與大陸間頻繁的船航商旅,得與大海搏鬥,使幾千年後的百姓仍念念不忘治水功臣「大禹」,以承傳幾世代的感恩之心尊為水仙尊王,祈願護庇。由於幾世紀前的兩岸通商,造就了府城早開發的五條港區,成就一段商賈各自打拼爭天的黃金歲月及風光百年的三郊民間商會。

如此風光歷史的文化積累,存留著隱於深巷內令人讚歎的傳統老行業及廟宇精彩絕倫的裝飾藝術,保有著全市許多的第一名,包括:全台作十六歲的發源地、小吃及廟宇密度最高的區域、唯一現存的外城門─兌悅門、西方宗教在台灣的起點─看西街教會……,都是城市最寶貝的印記。

賊仔市裡賣菜的童年,神農老街上世居的花生伯,似乎都隱現著多少人出身成長,一輩子未曾稍離的古都─府城的身影,猶如不變的老街風華。

然而環境的劇變,過去與我們如此親密的河流、港道消失了或被積極整治;風華漸褪的海安路,因地下街工程的延宕,可以算是近年來與五條港最具體也最無奈的邂逅,結果竟碰撞出當代藝術介入老街的火花;五條港發展協會動員地方團體,長期投入歷史區域的再造,連遠自西方的看西街教會也比在地更在地了。

這些耕耘,貴於真誠面對現代社會的新議題,以促成新生活文化內涵的再生,企圖擺脫只以硬體更新舊市區的窼臼,在新與舊之間,努力重建與居民、環境、歷史的新關係,這便是台灣有力的所在。

2006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罕.帕慕克Orhan Pamuk,在追尋城市身世的途中,發掘了多種文化衝擊,寫下一部部撼動人心的鉅著;五條港一路歷經清、日到國民政府,不斷衝擊出豐富多元的文化,這是城市擺脫不了的身世,卻是城市的靈魂。

《陶村詩稿》:「水仙宮外盡成途,滄海揚塵信不誣。」五條港曾經的繁華似乎過去了,老舊街道與殘垣斷璧更需要新的街區意象來訴說自身的歷史,如何兼顧舊歷史紋理與新街區的發展願景,成為五條港商區都市設計無法迴避的挑戰,正殷殷期待著府城人為她再創新的歷史座標。






文/游慧香(五條港專輯策畫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