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1日 星期三

可以古典,也可以現代--評陳彤亮

時序輪轉如此之快,二十一世紀電腦時代的聲色光影流轉無常,才剛熟悉的訊息與畫面在轉瞬之間即被取代。還來不及思念與緬懷,便被一波又一波的新資訊帶至彼端。我不是個守舊的人,工作上或與遠方友人連絡時均常使用電腦設備,然而卻不免感嘆資訊如此之多,尚未咀嚼沉澱,又得面臨吸收新的知識與影像。有時不禁想著,新與舊之間難道沒有轉圜之道?時空交替之中難道沒有可連結之處嗎?



天祿:看的時候著重在畫作的韻律感,天祿祥獸的體態呈現的是S型,充滿力與美,光度與立體感均集中在此。就整體佈局而言,希望能聯想到遙遠的時代氛圍,神秘而遼闊的時空。


這些思考與疑問處竟讓我在欣賞陳彤亮先生的畫作展覽中找到相關的答案。以「天祿」畫作為例,幽靜古樸的背景中襯托出明亮立體的高古祥獸,力與美的線條張力充滿了現代氣息,而四周擺設的高古器皿與石製假山更烘托出文人的高雅氣質——立於畫前,令人沉浸良久,彷彿進入時空寬闊的世界裡,既感受古典氛圍的薰陶,又被祥獸俊朗高遠的現代畫風所感動。在這寧沁深邃的氛圍裡,可以平靜,可以冥想,也可以遠望,更可以開闊。我一直尋訪企盼的思維與空間不正是如此嗎?

很幸運的,陳彤亮先生當日即在展覽會場中,介紹並回答觀覽者的問題,因此我也有機會更深入了解他的創作意圖與表現技法。陳先生謙虛地說他覺得高古風韻的畫作與祥獸器皿蘊含了深遠的歲月感,很適合他想表達的情境與意圖。因此,特別選擇以陶俑、祥獸等表情與肢體動態去營造整體畫作的氛圍。

「天祿」是陳彤亮先生選擇這類畫風所創作的第一張作品,而契機則是由好朋友的收藏品中取得,祥獸天祿的力與美,以及東方含蓄的內涵,深深地吸引著他,於是便想藉由西方的繪法來結合不同的風格與特色。他以為,東方繪畫講究的是氣韻生動、骨法用筆,而西方的媒材與技法則常是採用直接、外放的方式,要將兩者契合一處,相互並融,是創作者面臨的最大挑戰。因此,陳彤亮先生經過摸索與試驗後,採用以漸層的、透明罩染方式的技法來解決這個環節的問題。這種繪畫技法特別能夠呈現畫作輕柔的、細膩的、略帶絲綢的感覺。在「仕女圖」、「牧馬圖」兩幅繪畫作品中,最能感受到這種技法所呈現的效果,既古典,又現代。



三角神獸:這是一幅以漢朝祥瑞神獸為主題的畫作,其體態做低頭前衝姿勢,用力翹起的尾部表現出力的美感,頭上的尖角極富生命力。作品以半圓規格描繪,以增強其美感。


仕女圖:仕女圖整張畫呈現的是一種柔美的感覺. 背景是仕女伏琴的圖案,而立體的唐代陶俑侍女無論是服飾的搭配或整體的互相搭配都十分契合。同時特別可以感受到透明的罩染技法,呈現出絹布柔潤感。


風姿:以唐朝仕女為主題,背景襯以「韓熙載夜宴圖」的仕女吹樂圖,技法上則以層層透明罩染的古典技巧運作,希冀達到透徹溫婉的視覺性,使畫作蘊含著時空的餘韻。


經過陳彤亮先生的細心詮釋,再回到畫作前欣賞,更體會出他的用心——希冀觀者能在畫中深沉的底蘊裡安靜下來,體會更多的內涵,如文物的詮釋、質感、整體的造型美等等,然後欣賞的持久性才會更長遠、更雋永。

步出展覽場,心底十分平和安靜,亦覺胸中開朗舒適許多。好的作品能帶來精神的提昇與啟發,而好的生活品質與開闊視野,則需要更多的努力與嘗試,找出時代的聲音,如此,才不會隨波逐流、隨境而改變。






文/薛玉娥(藝文工作者)
圖片提供/陳彤亮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