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1日 星期五

孔廟專輯:孔廟文化園區的發展願景與實踐

門楣上以毛筆書法的家長名牌、
陶板製的圖文商標、
古今詩人的碑誌圖像、
老屋古廟的一堵浮雕一幅彩繪,
都可能是一段傳奇故事的端由。




孔廟文化園區周圍地區包括了台南市最多最完整的各類日治時期以來的政治、文教、商業等公共歷史性建築,以及明清時期以來的傳統寺廟與街巷空間,在品質、數量及發展潛力上,可說是台南市極重要之歷史性街區。以生活環境博物館(eco-museum)的構想規劃的「保存與發展」方案,對此一地區勾勒出一幅兼顧居住、生態環境、宗教文化、觀光產業未來發展的美麗願景。

然而,也由於此一地區的空間組成單元異質多樣,社會發展的快速演變,居民價值觀分歧多元,如何達成畫定設立孔廟文化園區的初衷,實務上是諸多艱難的課題等待計畫、執行。



立面與平面間簡潔明朗的對應,人行道與廟牆之間的關係清爽清楚,隱然形成一種神聖又不失親切的空間感。


對孔廟文化園區原始的規劃「保存與發展」方案及發展執行現況,就一些面向加以檢討,深入探討,或有助於未來發展與美麗願景的實現。

一個歷史街區可以喧鬧的方式,舉辦一些媒體關注的活動來呈顯它的魅力、吸引眾多人潮,也可藉由街頭巷尾的大小歷史遺跡靜悄悄的兀自展現風華,帶領我們更深刻地感悟歷史和人生。

府城的這兒,曾經落腳棲息哪些傑出人物、高貴靈魂?應該以怎樣的方式讓今天的居民可以尚友古人,同時也可以向外人展示具有文化生態意義的遠年美色?

古蹟與歷史建築的指定及保存不是呈顯歷史情境的唯一手段,發揮想像或借他山之石,廣泛地運用不同的方式,將可能引人關注的歷史性元素具體的表現在當下的生活環境之中,諸如門楣上以毛筆書寫的家長名牌、各行各業以陶板製成的圖文商標、當地有關古今藝文人士的詩人碑誌圖像、老屋古廟的一堵浮雕一幅彩繪,都可能是一段傳奇故事的端由。



2006祇園祭,鉾建,也就是山鉾的組立,是社區傳承經驗凝聚能量的好機會。
資料來源/http://kata2.wablog.com/293.html


二三年級生看來親切的店招,年輕輩覺得恍若隔世卻也似曾相識。


孔廟屋瓦上的蔓生雜草!是否為自然與建築的美妙結合,仍有待諸多討論。


有人說今後是屬於「說故事產業」的時代,創意文化、數位內容、設計、觀光到生活產業,靠「賣故事」賺錢事半功倍、水到渠成。而如何「說故事」,其延伸出來的產業,可能是導遊口若懸河的專業解說、明信片幻燈片、冊頁專書、內涵精美品質優良的聲碟影碟,也可能是衣著服飾、陶瓷壁飾、紀念章、紀念錶、紀念食具、筆墨紙硯,甚至是高附加價值的工藝產品等等……;信雅達的口譯或文本是國際觀光旅遊不可或缺的一環,吸引來臺研習此地語言文化的外籍人士參與其事,應該是中短期達成目標的捷徑。

反之,一個大大小小的、不當的視覺或其他動態元素,對周邊整體人文歷史情境可能產生的抵損,其作用往往出人意表的驚人。文化園區的相關管理人士有必要為園區內的空間或行動研訂出一些準則,甚至是可為、不可為的正負面表單,使各個環節的參與者都知所遵循而不致逾越。

孔廟文化園區的綠美是原規劃方案中重要的工作項目,人行道及車道綠化將園區內所有的綠地成網路系統,促進或維繫物種的豐富多樣化,對於園區整體的參觀品質自有正面的助益,應無爭議。

惟原規劃方案建議孔廟周圍的圍牆改用綠籬形式以提升親和力,並期望藉以達到綠化減溫、生物遷徙的功效,且建議在喬木下方種植灌木的多層次植栽,以增加高低層次植栽的CO2固定效果,用意似不錯,實務上則有待斟酌。

多層次植栽在崇尚自然生態的造園風格,是常會應用的基本原則或手法,本身無可厚非,個人自家庭院就是應用這樣的手法,空間不大,卻也呈現林木森森之概。



相信一定有人多麼期待也有多麼孔子多麼府城的招徠。


窄小巷弄私人院落牆上小小的孔夫子立像十分逗趣。


明倫堂解說牌與翠竹盆栽的親暱關係,令人不解。


寂靜的齋堂有待新思維新人事振衰起蔽發揮社會功能。


但不知何時開始,此間的綠化工程竟流行起一股風尚,也就是在喬木下方圍一圈灌木叢的所謂多層次植栽,公園內的大菩提樹如此,人行道、車道的中型喬木也如此,徹底破壞了英挺主幹與地面原有的清楚、簡潔、明朗的對應關係,形成一種莫名的、令人不快的瑣碎氛圍。

孔廟的紅牆與牆下石板人行道或一般地面的對應關係,也應該如同喬木的英挺主幹與地面,是清楚、簡潔、明朗的!南門路、友愛街人行道上灌木叢形成的空間意象與維持原本簡潔、明朗的西面廟牆景觀氛圍,對比明顯,此中真意有待諸位看官親眼目睹、心領神會。
  


孔廟文化園區內列入古蹟的廟宇寺院不少,也不乏較具特色的節慶科儀,例如七夕開隆宮的成人禮、重慶寺的月老與醋缸等。境內廟宇與交陪境廟間因神誕祝壽舉辦儀式或繞境遊行,也幾乎每週都有活動。



如此一擔茶攤一泓壁泉幾竿翠竹,極適合來一段傳奇。


然而由於社會結構變遷,境內子弟躬親參與廟會的情形日益減少,街境廟宇及其活動的社區意義與功能逐漸流失。孔廟文化園區位居府城舊都心,其公共空間能為大型廟會提供活動場所,自然形成民眾匯集交流的地點。這樣的現象長此以往,其結果可能是所有活動千篇一律、面貌模糊,內需的引力都可能喪失殆盡,更遑論國際觀光旅遊行銷了。

每年七月為了爭睹知名的祇園祭,京都一日之間擁入四五十萬日本國內外遊客,其年年如此歷久不衰的迷人魅力究竟何在?個人粗淺的解讀是:祇園祭引人的不是宗教的神祕,而是山鉾材料平日的庫存保養維護、屆期組立裝飾、山鉾上參與男女老幼服飾化妝、絲竹管弦人員組訓、山鉾行動人力動員組訓、宵山屏風祭獻寶娛賓,無一不是成熟社區高度動員、精緻生活文化內涵的綜合呈現,公部門有效的交通管理、恰如其分的介入,日本社會整體成熟的觀光旅遊環境,當然也是成功的必要支柱。

文化產業是否可大可久,京都祇園祭是一個可供借鏡的典範。



發揮想像移除這道生籬,人物與廟牆構成什麼樣的風情。






文‧圖/邱仲銘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