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廟紅埕 粉墨聲光
街頭展演 城市烙印
禮門之前,兩位表演者對峙成景。
或許是為了彰顯「全台首學」的價值,台南市政府近年數次舉辦「孔廟文化節」,連七夕國際藝術節也將主會場設於孔廟文化園區,然而,無論是刻意搭建於忠義國小的臨時舞台,或是環繞操場邊緣的帳棚攤販,縱使帶來若干人潮擁擠嘈雜,就環境本身現有條件的再處理或者附加美感,都還有一大段改進的空間。
筆者感到奇怪的是,府城孔廟大成殿前的紅磚廣場,平坦方正,大樹飛簷相映成輝,是何等美麗的現成表演空間,為何不常見演藝團隊妥善規劃運用?
曾經,可能是孔廟紅磚埕上的第一次,出現了戲劇表演節目。一九九七年三月,在地深耕的那個劇團,應邀參加該年全國文藝季「全台首學」,克服了諸多行政協調等困難,將紅磚埕化約為五六O年代的廟埕,採集十二婆姐陣以及陳靖姑收妖的民間傳說,融合了農村社會轉型之中的小人物心情故事,以及踩高蹻、賣膏藥等表演元素,演出了《春日戲.游於藝》。
兩個晚上,月兒高掛在樹梢頭,當劇中人物唱著〈月夜愁〉的歌詞:「月色照在三線路,風吹微微,等待的人那抹來……」現場不由散發淡淡的愁、淡淡的淒美。全劇末了,導演蔡櫻茹特別安排紅磚埕後方的大紅門緩緩開啟,十二婆姐陣繞場之後,緩緩舉步魚貫入內,構成一幅魔幻瑰麗的畫面。
同月,當時由台南市文化基金會扶植的魅登峰老人劇團,也隨後嚐試將新作品帶入紅磚埕上,一位位爺爺奶奶級的成員身著長袍、西裝、旗袍等,呈現三O年代的上海風情,吸引了不少觀眾。
一九九九年六月,紅磚埕上出現不同風格的藝術創作,那個劇團與赤崁清音聯手合作《荔鏡記》,導演吳幸秋將南管戲曲經典戲碼「陳三五娘」的故事委由現代劇場演員以肢體詮釋重現,使孔廟展露出不俗的古典華美光澤。
其實,就多元型態的演出形式而言,「那個劇團」可說創團十餘年來致力開發不懈,累積開發各種空間的表演形式、非敘事性肢體意象劇場,為南台灣獨具風格之現代戲劇團體,曾經於92、93年度先後獲選為台南市傑出演藝團隊,前者演出「府城文學獎」得獎劇本《無限18》;後者則以《以人為尺──關於K城的N種感覺》進一步落實當年度的創作脈絡──「肢體意象‧城市書寫」。
除了孔廟的創例進駐表演,那個劇團曾經發表《巧夕吟—織錦河漢女》於吳園水榭樓閣、《解放聲音─城頂上的精靈》、《安蒂崗妮》於大南門城。
靜坐廟前,閒適安雅,就是一幅美好的風景,「這城市,美得讓人恍神」啊!
孔廟之內,處處皆是表演行動的好場景。
2004年二月,延續之前「肢體意象‧城市書寫」的創作理念,承辦府城「入口意象」系列活動──《這城市,美得讓人恍神》,以表演行動遊走於孔廟、國家台灣文學館、台南市火車站、大遠百露天廣場等景點,藉以把一個個單點聯結成線性流動風景。
我們不妨試著想像,三場表演行動進行的時候,三條不同的表演動線,可能遭遇多少不同的觀眾,在街頭等待紅綠燈的空檔、湯姆熊遊樂場前的偶然、後車站地下道的巧合等等,或許留下多少驚嚇、新奇、讚嘆,甚至些許與美相關的感動,那麼,即使這些觀眾沒有因此走進了劇場藝術的新天地,至少有可能在久久遠遠之後,對於這樣一次「豔遇」,記憶尚存?!
同樣的,不管是街頭展演行為帶來的記憶烙印,或是孔廟紅磚埕上的粉墨聲光,筆者相信,它們化為塵土的片刻,亦將同時被反芻、被消化,點點滴滴的回饋這座孕育所有人文活動的城市,並且成為這座城市的歷史美感以及文史深度的重要來源。
文‧圖/楊美英(劇場創作評論人、台新藝術獎評審委員、南台科技大學兼任講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