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1日 星期二

匠運情深領風騷-府城傳統寺廟建築裝飾

前清時期尊為「一府」的台南市,昔時繁景冠居全台,寺廟種類多元且皆具濃厚的傳統建築裝飾特色及文化資產保存價值,「傳藝風華」將以台南市傳統寺廟為主題,撰寫一系列的文章以介紹府城境內精彩迷人的寺廟建築裝飾。



府城廟宇概說
台灣的寺廟發展自明末以降,隨著移民進入而愈顯蓬勃。早期台灣人民多來自中國大陸,渡過險惡寬闊的黑水溝,踏上未知且陌生的土地,目的是為了開創另一片生機,然而離鄉數百里,心靈多充滿著不安與對家鄉的懷念,於是廟宇的興建,便成了消解對故鄉思念與對明日懷抱勇氣和希望的重要手段。

府城開發得早,是台灣早期移民重鎮,經濟及社會文明均有相當程度的規模,因此在廟宇的發展上遠較其它地區來得豐富,廟宇數量多且類型多元,並具典型傳統風貌與特色,如有「全臺首學」之稱的孔子廟以其大成殿前石雕獅子令人喜愛、明朝寧靖王府改建的大天后宮因其彩繪與石雕而聞名,另有官方興建的祀典武廟、客家族群為主的三山國王廟、祭祀玉皇大帝的天壇、屬齋堂性質的西華堂等,各有其獨特的建築裝飾藝術。



透雕龍紋木,寓意吉祥,是常見的裝飾手法。(一級古蹟孔子廟)


建築裝飾
寺廟是人們信仰與祭祀中心,同時也是群眾力量的象徵,對神祇的虔誠與心靈力量的寄託,使得每一座寺廟皆是信眾傾心盡力為之的成果,因此在建築構成上往往是最為華麗且精緻。以建築裝飾來說,各種裝飾類型及技巧在寺廟中常是發揮得淋漓盡致,一方面是因經濟上較充裕,另一方面則是來自於信仰力量的匯集。

傳統建築裝飾的種類及技巧繁多,但大體可歸納為「雕刻」、「彩繪」及「交趾陶與剪黏」等三大項,府城境内的寺廟建築裝飾中,以其「「雕刻」及「彩繪」最具代表性。

雕刻指的是木雕、石雕及磚雕,傳統建築雕刻一般以木雕及石雕最具表現性,質與量皆較佳,雕刻中另還有磚雕,但較為少見,比起木雕、石雕,在建築裝飾上通常多屬點綴之用。彩繪是以色彩及圖案來作表現的一種裝飾技法,施作的對象包括灰泥壁體與木構件,台南地區多座廟宇有精彩的灰泥壁彩繪,可說是台南寺廟裝飾的重要作品與特色。

剪黏是一種綜合技法,結合泥塑、雕刻及彩繪等立體與平面裝飾技巧,多施作於屋脊、墀頭等視覺焦點明顯之處,交趾陶的成品質感類似於剪黏,但最大差異處在於交趾陶須以高溫烘製。



綜合平面與立體裝飾的剪黏技藝,圖為興濟宮修復工程剪黏施作,先以泥塑技法製作粗胚,再插入瓷片,後以彩繪修飾臉部及手。


剪黏粗胚,尚待後續修飾。(三級古蹟興濟宮)


製作完成的剪黏。(三級古蹟興濟宮)


興濟宮屋脊,繁複的剪黏,熱鬧活潑有生氣。


廣安宮屋脊,泥塑散水螭首,兼具裝飾趣味與功能性。


彩繪 - 妙筆生韻 五彩遍施
彩繪是項將色彩、書法藝術、圖紋與繪畫等綜合表現的技藝,是中國民族運用天然漆和礦植物性油料髹塗於器物上的技術,歷史攸久且使用範圍廣泛,是展現人類高度智慧的民俗文化表徵。建築彩繪包含著兩種工藝作法,「彩」泛指在木構件上的油漆作工,「繪」則指純美術的書畫創作。

意即,在木結構上,透過紅、黃、藍、綠、白等油質色漆髹塗木構件以達到防護和美觀的目的,同時再將繪畫才藝加諸外表以擴張華麗感。台灣傳統建築多以木材為主要結構方式,因此彩繪對於建築而言,可藉由上彩來增加木材強度延長使用年限,是一種極為重要的保護。

台南的廟宇彩繪具有高度的表現水平,以大天后宮為例,即有多幅相當精緻且頗富特色的作品。大天后宮的彩繪除了一般的木構件彩繪,最特別的是施作於左右內側壁面的多幅灰泥壁彩繪,這些以人物為題的畫作,原作出自府城已故著名畫師陳玉峰之手,作品流露出濃厚的文人畫風,不顯任何寺廟彩繪畫作常見的匠氣,設色典雅且畫面鋪陳合宜,線條流暢如一氣呵成,是極為賞心悅目的精緻彩繪藝術。

府城彩繪除了畫工精細外,另也有題材特殊之作,如施作於興濟宮三川殿左右次間的門神彩繪,以天官天將為主題,除了表現寺廟的場所精神,亦極富民俗趣味,每名將官各有其姿態,表情多變,有別於其他廟宇的門神畫作;北極殿的門神彩繪亦是不容錯過的作品之一,由府城另一已故著名畫師潘麗水執筆,以四靈獸之一的龍為主題,一為升龍一為降龍,金色的形體搭配象徵北方水色的黑色底板,氣勢驚人,頗能顯現北極殿主神之尊榮。



一級古蹟大天后宮,華麗多彩的繁複裝飾,集經典傳統工藝於一身,也充分反映人們對神祇的敬畏與虔誠。


疊重的樑柱上,巧雕繁飾,向來是信眾凝視的焦點。(三級古蹟興濟宮)


縱橫交疊的樑柱,華麗繁複的裝飾,築構凌人的氣勢(三級古蹟大觀音亭)


大天后宮的灰泥壁體彩繪,是府城名師陳玉峰傑作。


由陳玉峰原作的彩繪,後由其子陳壽彝進行修復仿作。父子二人俱為府城彩繪名家,畫風充滿濃厚文人風格。(一級古蹟大天后宮)


以天官天將為主題的興濟宮三川殿門神彩繪。


雕刻 - 斧起刀落 木石成精
石雕之美在於其材質所表現出的渾厚實在的美感,因此石材所顯現的紋理與質感即成為好的作品的基礎。台灣寺廟的石材,在清代初期多來自福建、廣東等地,最常用的包括泉州白石、青斗石等,質地堅硬且紋理細緻不雜亂,適於石雕施作,至清中葉後,台灣開始運用如觀音石等本地石材,但其質地較軟,仍不適合作較複雜的作品。

題材運用上仍以傳統常見的動物、植物、自然紋、幾何紋及故事、人物等,技法上則以依深淺及層次變化可概分為「素平雕法」、「水磨沈花」、「壓地隱起」、「剔地起凸」、「內枝外葉」、「雙面見光」、「四面見光」等七種基本技法(註1),多種技法交互運用,使作品豐富且生動。



大天后宮的石雕龍柱,線條簡潔,渾厚有力。


大天后宮三川殿裙堵石雕,技以浮雕,夔龍相望,應出自於惠安大師之巧手。


孔子廟裡的石獅,母獅帶小獅,逗趣生動。


三級古蹟關帝廟馬使爺廳門枕石為固定門扇的重要構件,表面多作線雕或淺浮雕,以維持構件強度與完整性。


早期台灣廟宇中,有許多作品來自惠安匠師,台南地區開發的早,自然留下許多精彩的作品,如大天后宮拜殿的一對龍柱,造型渾厚有力,充分表現蟠龍的靈活威猛姿態,且線條簡潔,有濃厚的傳統中國圖樣風貌。大天后宮另一傑作是三川殿壁面上的多幅石雕作品,以青斗石及白石為材,浮雕技法為主,其中三川殿明間正面裙堵的夔龍浮雕堪稱是代表作,夔龍是龍形之一,有勇猛的形象,是常見的裝飾圖紋,大天后宮的夔龍浮雕作雌雄上下交望,公為天,代表乾,母為地,代表坤,乾坤交泰,富含吉祥寓意。

相對於石雕,木雕是一種精緻的藝術,講求的是種靈巧的美感。木材是傳統建築中最重要的營建用材,不論是大木作、小木作或是細木作,皆以木材為主要構材,傳統建築的裝飾的原則即是在必要的構件上作裝飾,木雕即是在修飾各構件,使其除保留應有的功能,又能達到裝飾美化的效果。

木雕的基本技法為「沈花」(即陰刻)、「剔底」(即淺浮雕)、「內枝外葉」(即深透雕)及「四面見光」(即圓雕)等四種(註2),雖不及石雕來得繁複,但因其在建築物中數量多且位置較明顯,過多的技巧反會造成視覺上的混亂,因此,在技法類型上相對顯得較為保守。

木雕技法運用的一大原則是以視覺強度來決定類型,意即是在人們目光最易駐留之處才採用繁瑣精細的技巧,如構件及各空間的正面,因屬視覺焦點且裝飾效能較鮮明,因此常會採較複雜且多樣的表現技巧,作品精細度相對較高並具有較豐富而活潑的構圖。


註1:參見李乾朗,《台灣廟宇裝飾》,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民90年
註2:參見李乾朗,《台灣廟宇裝飾》,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民90年








文.圖/潘璽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