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1日 星期二

台南海岸濕地-最美麗的候鳥驛站

前 言
台南位於臺灣的西南隅,是一個濱海城市,海岸附近擁有面積廣大的鹽田和魚塭。沿海溼地,主要在鹽水溪和曾文溪兩大溪流的出海口之間,河流從上流搬運的富含有機質的軟泥,堆積在河口附近。



青足鷸為體型較大的鷸科鳥類,所以很容易從眾多的水鳥群中被辨認出來。


鹽水溪、曾文溪和嘉南大排所流出的淡水,在此與海水交會,形成適合各種底棲生物、蟹及紅樹科植物的生長環境,退潮後的浮覆地,向來是鳥類聚集覓食的場所。冬季更是一年之中鳥類最豐富的季節,鷸、鴴、秧雞科及鷺科鳥類大量聚集,使本地擁有候鳥驛站的美稱。

其實,自漢人開始移墾之後,這裡就曾經歷了多次地貌的變遷,隨著每一次變異,候鳥度冬的狀況,也隨著有不同的變化;直到台南科技工業區成立,溼地環境遭受前所未有的劇烈變動。

經過觀察得知,自從工業區開始填工動土,至廠商陸續進駐的這一段時間,候鳥數量明顯減少。賞鳥人士常掛嘴上的一句話「今日鳥類,明日人類。」更讓我們憂心,台南海岸濕地的命運,究竟要何去何從?


歷史沿革
遠溯至西元1624年之前,是原住民和漢族移民時期,台南附近的海岸是由台江內海及一連串的離岸沙洲所構成。那時的台江內海,則是平埔族西拉雅,台灣社的聚居之處,1624年~1660年為荷據時期,1624年荷蘭人入據臺灣南部,在臺窩灣(安平)設置臺灣政廳治理。這一段時間,因缺乏文獻記載而不清楚鳥類狀況,但那時地形複雜,推論應該狀況不差。

從西元1660年至1683年為明鄭時期,鄭成功登陸後,將普羅民遮城改稱為承天府,將安平改稱安平鎮。那時台南為全島政治商業中心,安平港是全台最繁盛的港口。1683年後清領時期,台南為當時首府,在政治、經濟、文化上,仍舊為臺灣的中心。



金斑鴴體型圓胖,牠是最早抵達台南度冬的水鳥之一,行動遲緩,性不畏人,可以很容易接近觀察。


高蹺鴴原本只分布在台南附近,但因棲地破壞的緣故,族群已擴展至全台各地。


東方環頸鴴,利用廢鹽灘產卵繁殖,牠是少數在臺灣繁殖的鷸、鴴科鳥類。



冬北季風強勁時,岸鳥會利用海濱植物的背風面擋風。圖中為黑腹濱鷸(較大型者)與紅胸濱鷸。



魚與鳥的生態共生
在這期間,海岸線的變動極大,鄭成功參軍陳永華提倡圍海造陸,大量開闢鹽田、魚塭,加上道光三年(西元1823年)的一場大風雨,曾文溪改道,大量泥沙沖瀉而下,氾濫成災後離岸沙洲大多消失,逐漸形成台江浮陸。從日治時期至臺灣光復初期,海岸線大致穩定,這一時期也是鳥況最盛的一段時期了。台南、七股鹽場擁有廣袤的鹽灘,鹽田的蒸發池,水深不逾十公分,又有豐富的底棲脊椎生物,是為數眾多之鷸、鴴科候鳥群聚、覓食的場所。

此時的魚類養殖,以虱目魚為大宗,虱目魚又稱牛乳魚、國姓魚,相傳就是由陳永華所引進的。傳統的養殖方式,採大面積淺水式養殖,由於虱目魚屬熱帶魚種,本身並不耐寒,所以必須在魚塭的北邊挖掘深的越冬溝,其上並豎起用稻草覆蓋的擋風棚,以阻擋來自北方的寒風。

平時將魚放養於淺池中,由於池水不深,陽光仍可穿透照射,藉以滋生藻類供給魚類食用,可說是一種頗為環保的養殖方式。冬季天氣轉冷後,就將魚趕入越冬溝,利用較深的池水及擋風棚保溫防寒,以避免魚群的大量死亡。同時將大池的池水放乾,利用陽光進行曝池消毒的工作。

在池水逐漸乾涸的這一段時間,鷺科及鷸、鴴科會輪流聚集於此覓食,台南地區擁有廣大的鹽田及魚塭,就是這裡為何能有這麼多度冬鳥群的原因了。



小白鷺是台南地區數量最多的鷺科鳥類,常在魚塭附近覓食魚類。


人與鳥的生態消長
近三十年來,臺灣工商逐漸發達,全島籌建了許多工業區,台南也不例外。安平工業區的設立及後來的市地五期重劃,均採填海造陸的方式為之,部份的魚塭因此消失,在此度冬水鳥的數量開始減少。此時的養殖方式又有了革命性的改變,傳統的大面積淺式養殖方式,逐漸改變為深水式的養殖。

利用較小面積的土地,挖掘深池,可以養殖較多數量的虱目魚,也可以養殖蝦、蟹及其他高經濟魚種。這種養殖方法因池水夠深,水溫可以維持,所以不需越冬溝及曝池,候鳥在魚塭的落腳處就消失了。其實這樣的養殖方式並不環保,因水深不易產生藻類,所以必須以水車打水供氧及投放餌料。且因單位面積產量大增,虱目魚刺多,食用人口有限的情形下,使牠由高價魚種轉變成分割魚肚、魚頭、魚腸出售,脊背、魚尾成為魚漿、魚丸原料的平價魚類了。

對候鳥最致命性的影響當屬科技工業區的設立了,本來因工資提高,曬鹽成本增加,沿海鹽場大部份因不符成本而停產,廣大的廢棄鹽灘轉而成為候鳥的落腳處,填補了魚塭所失去的空間。但利用廢鹽灘填土而成的科技工業區,卻一舉摧毀了牠們大多數的棲地。

雖然在環保人士抗爭之下,勉強成立了野生動物保護區,因面積有限又缺乏人員、經費,所能容納的侯鳥數量自然不多,經過這些年的持續觀察後發現,在此地度冬候鳥的數量遠不如從前了。



鶴鷸繁殖時會長出一身漆黑的羽毛,全台以四草地區最容易觀察到牠。


中白鷺體型略大於小白鷺,大多為冬候鳥,近幾年已發現有少數在此地繁殖。


琵嘴鴨造型特殊,在濱海公路兩旁魚塭常可發現。


廢棄的魚塭,人跡罕至,往往成為雁鴨科的樂園。



今日鳥類,明日人類
號稱台南三寶的黑面琵鷺、反嘴鴴及高蹺鴴,其中的高蹺鴴境況,或許可以部份說明,目前候鳥的狀況。這三種鳥以前只棲息於台南附近,全省其他地方發現的數量少之又少,高蹺鴴在魚塭中覓食,在鹽灘築巢產卵,筆者就曾在一處魚塭中發現,聚集有上千隻的高蹺鴴。經歷這十幾年來地貌的變遷,牠的族群被迫遷移、擴展,如今全省各處濕地,均可以見到牠的蹤影了,但是否能夠順利的生存下去,可能還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才能了解。

萬物盛極而衰,本是定律,但眼見台南的鳥況由盛轉衰,不免令人感傷。但願七股鹽場的廢鹽灘及一些仍採傳統養殖方式的魚塭,不要再有所變動,惟有如此,才能吸引部份度冬候鳥的青睞,勉強維持「候鳥驛站」的美名。

候鳥是環境良窳的指標,一個鳥類樂於棲息的環境,必定是充滿生機、適合人類居住的空間,一旦鳥類不再造訪,這樣的環境也未必適合人類居住了。

賞鳥是一種親近自然的健康活動,所以一經提倡就吸引了許多同好,更有許多人,除了觀鳥、關心鳥類的棲息環境之外,進而關心人類所處的環境。



中杓鶴鷸擁有長而略彎的喙,牠在此地的度冬數量極少,所以不容易被發現。





文‧圖/陳加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