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1日 星期二

愛河琴緣──鋼琴大師陳瑞斌Rueibin Chen 音樂會

如果你是電影「海上鋼琴師」的「1900」,
你會選擇下船去探險未知的世界,還是回到船上?




圖片提供/金革唱片


晚上10點半,入夜的低溫,讓身體微微打了冷顫,首次以電話採訪國際鋼琴大師的安排讓我有點緊張,有點期待,手心彷彿有冒汗的感覺。終於,約定的鈴聲響起……。

「喂……」
「請問是黃佩芬小姐嗎?」
「你好,我是陳瑞斌,這麼晚了還打攪你,真的很不好意思……」

電話那端,是旅奧鋼琴家陳瑞斌,陳瑞斌為了一月份在台灣的演出活動,短暫回到台灣作準備,百忙中,抽空接受本刊專訪。其實,約定的專訪時間為十點,至於晚了半小時的原因有些出人意表,居然是陳瑞斌要先跟「科技」溝通,研究怎麼用錄音機將這段電話專訪錄製下來。

旅居國外多年的陳瑞斌沒有攜帶手機的習慣,朋友若想找他,通常是透過e-mail或部落格和他聯繫,除非陳瑞斌主動聯絡,否則多半都處於失聯狀態,因而被朋友妙喻為潛水專家。陳瑞斌在國外演出時,主辦單位希望隨時鎖定他,通常會準備一隻手機給他使用,但往往都是陳瑞斌結束演出要離開時,才真正摸懂手機的使用方法。幸運的是,今晚陳瑞斌只花了半小時就熟悉電話錄音的使用方式。

這次分別舉行於台南和高雄兩地市立文化中心的演奏會,有兩項特點,第一是除了陳瑞斌獨奏外,還有首次在南台灣舉行的雙鋼琴(陳瑞斌與客席鋼琴家林宛儒搭檔)演奏。使用雙鋼琴演出,聽到的聲部就是獨奏的雙倍,除了表現的聲響不一樣外,更考驗彼此默契。陳瑞斌開玩笑的表示:「台南市立文化中心的兩架琴要同時使用也不簡單,到時候新舊琴一起演出,也許觀眾還能猜猜哪一台是新的,哪一台是舊的!」獨奏部分雖是隨心所欲,但必須展現更好的技術和風格,成敗由自己概括承受,雖是兩種不同的演奏方式,然對陳瑞斌而言,每次演出,挑戰的都是自我極限。



圖片提供/綺想室內樂團


第二個特點是以「愛河暢想曲」做為結束曲目,一般演奏會都以西洋歌曲作壓軸,此次別出心裁以改編自盧亮輝先生創作的「愛河暢想曲」作為壓軸,主要原因是陳瑞斌在美國紐約林肯中心與澳洲雪梨歌劇院演奏此曲目時,獲得廣大的迴響,國際評價極高。在國際有這樣的演出機會,卻一直沒機會獻給台南的鄉親,因此希望利用這個機會,將自己親手改編的曲目分享予南部聽眾。另外,「愛河暢想曲」是描述愛河,而愛河算是南部的代表景象之一,因此選擇台南和高雄演出此曲目,希望與國人共享榮耀。過去都是和樂團一同演奏「愛河暢想曲」,這次加以改編並以獨奏方式呈現,對陳瑞斌而言是一大挑戰。陳瑞斌認為改編的意義在於,原本好的作品可能無法只用鋼琴展現,如果能只用鋼琴演奏,提高音樂的能見度,觀眾便可以互相比較,甚至感到驚喜,於是興起將整組管弦樂協奏曲作品,移植到一座鋼琴來演奏。

陳瑞斌之所以享譽國際,連向來自傲的俄國觀眾在聽完他的演奏後,一樣深受感動,深深喝采,在於他雖是華人,卻懂得利用西方的文化精神詮釋西方古典音樂。陳瑞斌從小觀察外國老師和學生間的對談,內容幾乎圍繞在作曲家的傳奇經歷上,因而領悟到音樂就是作曲家創作曲子時所經歷的心路歷程和時空記錄,於是開始研究音樂家的生平歷史和創作的心境,在演奏的過程中,原本只是些串連的音符,加入了自身的感受後,旋律也變得有血有肉了,難怪能征服挑剔的歐洲人。

陳瑞斌詮釋台灣的創作曲,對歌曲的意象又是如何表達的?

當陳瑞斌詮釋「愛河暢想曲」時,他想起十幾年前對愛河的印象,以及時間刻畫所留下的歷史痕跡。曾經有華僑欣賞完「愛河暢想曲」後,感動落淚,他認為不僅是歌曲本身就非常動聽,更因熟悉的旋律勾起了華僑的回憶。很多人一出國就是2、30年,中間沒機會回台灣,因而觸動了這些出外打拚的遊子深藏的鄉愁,使內心的感觸情緒有投射的對象。簡單來說,陳瑞斌有老外的技術,但彈奏的是自己的文化,因為對自己文化的瞭解而內化融合。他希望「愛河暢想曲」在南部首演後,未來有機會能再帶到國際舞台,讓各個國家感受台灣的精神,就是這麼的樸實努力。陳瑞斌同時認為台灣的文化具有自己的特色,與其他華人地區是有明顯差異的,例如香港受西方教育影響,做事比較有組織性;大陸歷史發展則有斷層(文革時期),年輕一輩對於傳統文化不再重視。相較之下,台灣人擁有謙卑、體貼、刻苦等精神,尤其是謙卑。台灣人跟其他族群比較起來,很踏實努力,台灣人的自信來自於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卻很客氣,覺得做得不夠好,要繼續努力。因為有這些精神,才能造就今日的台灣,小小一塊土地上,融入了豐富多元的文化,是相當可貴的事。



年輕時期的陳瑞斌。圖片提供/綺想室內樂團


陳瑞斌的生活,大部分的時間都在飛機、演奏廳和練習室度過,讓人不禁好奇,他和電影「The Legend of 1900」(中譯:海上鋼琴師)中,終其一生都待在船上的主角「千九」,心境上是否有相似之處。

「我想,熱愛鋼琴的精神是差不多的,我可以想像他不下船的原因,除了對環境不瞭解之外,待在船上會很快樂,可以天天彈鋼琴,而他所有鋼琴的造詣也都在船上練就的。在那個時代的藝術家,不需要顧忌太多事,幾乎將生命奉獻在他的興趣和工作上,因此造就不少偉人,這也是我相當崇拜上個世紀的大師的原因,因為他們全然的專注、終其一生都朝著自己的理想而奮鬥。」我問陳瑞斌,如果你是千九,會選擇下船探索未知的世界,還是跟千九一樣,回到船上?陳瑞斌笑著說:「我們生活的年代相差一百多年,就算我選擇不下船,大概也不會像當時在船上的環境一樣那麼純粹,我想,我還是生活在船上多,至於那些公開表演、接受專訪就是我下船的一個工作了。」我想,多數的藝術家還是喜歡待在船上的。

近年來,台灣人的興趣變得相當廣泛多元,陳瑞斌發現來聽音樂會的族群,出現很多非科班的學生,多半是純粹喜歡音樂的歌迷,他雖樂見於音樂普及化,更多人喜愛音樂,卻也擔憂一個人的時間精力有限,一旦興趣變多,本科的學生,接觸自己專業領域的部分相形愈來愈少,恐怕不易進步精深,他希望相關人士能多注意這方面的問題。

結束訪談後,陳瑞斌笑說自己是一邊講電話,一邊抱著錄音機,像在訓練小手臂,也許明天彈琴會更進步。

2010年為作曲家蕭邦誕生200週年,為紀念蕭邦大師,陳瑞斌將於2008年開始舉行世界巡迴演奏會,並於1月13日赴美演出,20號再回台灣舉行音樂會。一連串的忙碌行程,陳瑞斌起碼有好一陣子無法回到船上了。





愛河琴緣——鋼琴大師陳瑞斌Rueibin Chen 音樂會
2008年1月20日(日)19:30 台南市立文化中心
2008年1月27日(日)19:30 高雄市文化中心至德堂
主辦:綺想室內樂團(02-3233 6304)
票價:500/800/1200/1600/2000/2500/3000/3600/4200元
購票:年代售票 http://www.ticket.com.tw
演出曲目:
布拉姆斯:f小調雙鋼琴奏鳴曲OP.34(客席鋼琴家林宛儒)
柴可夫斯基:芭蕾組曲〈胡桃鉗組曲〉作品71a(鋼琴獨奏)
愛河暢想曲:陳瑞斌改編(鋼琴獨奏)


陳瑞斌Rueibin Chen 檔案
以第一名特優畢業於維也納市立音樂院,德國國立漢諾威音樂院最高獨奏家文憑
1984年 榮獲義大利拉赫曼尼諾夫(Rachmaninoff)國際鋼琴大賽獎
1985年 榮獲西班牙巴塞隆納國際鋼琴大賽之最高榮譽貝多芬(Beethoven)獎
1986年 維也納國際鋼琴大賽第一名
1987年 義大利史特瑞沙(Stresa)國際鋼琴大賽第一名
1987年 榮獲最佳海外優秀青年獎
1988年 榮獲義大利第20th貝里尼(Bellini)國際鋼琴大賽金牌獎
1990年 義大利羅馬國際鋼琴大賽冠軍、與波蘭國家交響樂團演出、並接受波蘭前總理賈魯賽斯基親自召見頒獎。
1991年 榮獲國際薩爾茲堡藝術節頒贈的「最佳音樂貢獻獎」、榮獲美國國際Gina Bachauer鋼琴大賽獎。
1992年 榮獲法國A. Roussel獎 & 以色列魯賓斯坦(Rubinstein)國際鋼琴大賽獎。
1993年 與國際KKM奧地利唱片公司簽署錄音合約、個人專輯於歐洲各國發行
1994年 羅馬尼亞「Moldova」Iasi & Tirgu Mures 愛樂管弦樂團首席獨奏家, 同莫斯科國立交響樂團巡迴亞洲、並於香港音樂節演出。
1995年 北德Schleswig-Holstein音樂節演出、受邀於奧地利為所有聯合國四十多國大使演出。(第一位華人為聯合國演出)。
2002年 獲贈台南市第七位榮譽市民獎。
2003年 金革錄製「鋼琴的四個表情」個人專輯,榮獲2004年第十五屆金曲獎雙冠王得主「最佳古典演奏專輯」及「最佳個人演奏」兩大獎項。
榮獲台灣十大傑出青年。
2006年 首位華人於美國最具代表性之迪士尼音樂廳舉辦場個人音樂會。
2007年 以第一位來自台灣的藝術家榮獲洛杉磯郡郡長頒贈表揚贊揚在琴藝高超出神入化並成功的國際文化外交之貢獻。




圖片提供/金革唱片







採訪‧整理/黃佩芬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