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1日 星期三

五條港專輯:三郊的前前後後(系列一)

正值清朝康雍乾三代盛世,府城五條港商區成為全島與閩粵的重要貿易樞紐,成就一段商賈各自打拼爭天下的黃金歲月;集經濟、治安及宗教等多重功能的三郊民間商會組織,更成了當時地方上的中流砥柱,風光百年;然而到了道光年間,五條港河道淤塞了,安平開埠了、外商蜂擁而來,西方傳教士來了、大型船艦來了。

頃刻間,東西方同時站上歷史的大舞台,熱鬧交手;面對時代的殘酷考驗,三郊商人百年的意氣風發漸褪,悄悄地從歷史的焦點中退場了。

繞個歷史大圈子,探看世界歷史裡的中國、台灣、府城;在歷史的大圈圈、中圈圈和小圈圈裡,同時看到三郊的定位、府城的定位、台灣的定位。回溯數百年來的林林總總,來看今天的我們,到底認識了自己多少?未來要往哪裡去呢?就待「三郊系列」話從頭。




●從1853年的《喬家大院》說起

當電視劇《喬家大院》收視率一路長紅,「山西商人」一詞也在台灣盛名遠播了。原著小說裡的主角「喬致庸」,這位秀才以儒生之身,志存高遠,實現了「貨通天下、匯通天下」的理想,成了「清代商道」楷模。因為小說與連續劇的受到歡迎,同樣的,「商人」的篳路藍縷精神,重新受到肯定和傳誦。這其中有徽商、廣商、贛商、浙商與閩商等等,也包括在府城的「三郊商人」。

《喬家大院》小說故事的場景,從「殺虎口稅關」長長的商隊說起,那一年是1853年,就是清代的咸豐三年。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盛世已過了五六十年,林則徐燒鴉片過去了、第一次鴉片戰爭過去了、姚瑩與台灣軍民聯手抗英所建築的安平小砲台、四草砲台也過去了,連《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一事早也過去了。

1853年,在中國,太平天國把南京改為「天京」。鴉片和大砲強行打開了大清帝國的大門,太平天國更是狂搖猛撼著大清帝國的基礎。


●從1853年的府城談三郊的興起

那是《喬家大院》的1853年,至於1853年的台南,發生了什麼事呢?因為道光鴉片戰爭後,太平天國興起,皇室威嚴漸失。府城鄉紳與三郊並率領其他商人共同集資,在鷲嶺(台南丘陵最高處,現今仍是北極殿的廟址)南坡,開始興建前後二進,左置護龍,前設三川,右鄰巷道的宮府式建築。次年,也就是咸豐四年創建完成,正式定名「天壇」。主祀玉皇大帝,俗稱「天公廟」。

府城三郊就在那詭譎多變的時代裡,扮演起地方治安與宗教信仰的關鍵性角色,在府城
的演進中舉足輕重。想一探究竟,歷史場景就要拉到清朝康雍乾時期的台灣發展。



16世紀的葡萄牙與西班牙跨海到東方的船艦之一。


16、17世紀間來往於馬尼拉、台灣、福建、日本的中國船隻。


17世紀往來於台灣海峽的郊商船隻。


康熙廿三年起,清廷解除閩粵各地與台灣之間的通商禁令,開放廈門與鹿耳門對口貿易,此後府城成為全島貿易樞紐,萬商雲集。尤以府城西郊的「五條港」為最活躍的地區。

世居五條港的石萬壽,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也是對五條港地區文化研究著墨最深的學者。對「郊」有深刻而完整的說明:「五條港的商號之間,為了運輸、銷售、生產及連絡感情等因素,逐漸形成集團。這些集團因為規模及經營方式的不同,分成鋪、行、郊三類。一般來說,生產量不多、以零售為主或不事生產、專事零售的商店及其所組成的公會,稱之為『鋪』;大規模生產、進貨,以批發為主,零售為副的商店及公會,稱之為『行』;專營大規模生產,以供外銷,或大筆進口,再批發給各行號的商號,則稱之為『郊』。」

《閩南人》的作者林再復,在書中提到:「『郊』以現在的名詞來說,就等於現代的商會或商業同業公會,但他們除了經售同種類的貨物外,還以交易港口為團結中心,在組織形態上,較之商會或商業同業公會更強固而密切。」

據說興盛於雍正年間的「郊」,全台灣除了府城有,鹿港、艋舺、月津(鹽水的舊名)等也都有,全台數以百計的「郊」中,以府城的「三郊」財勢最雄厚、影響最大,是各郊商的領袖。府城的三郊即是北郊、南郊和糖郊。

「北郊」就是與廈門以北各港貿易,專司藥材絲綢、南北貨等的輸入,領袖為「蘇萬利」;「南郊」就是與廈門以南各港做生意,專門採辦煙絲、陶瓷、磚瓦等貨物,領袖為「金永順」;「糖郊」就是主要從事糖、米、豆、麻的出口與轉運,領袖為「李勝興」。

三郊的集附地主要在水仙宮附近。創建於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的「水仙宮」,主祀水仙尊王,簡稱「水仙王」,也就是海神,或者說是水神,精確地說就是「大禹」。「大禹」為治水患,三次經過家門而不入,一心治理洪水,膾炙人口,感人至深,造福後世,功勞讓4000年前的人們難以忘懷,也讓4000年後的百姓,仍然感懷其治水有功,崇功報德,祈願「大禹」護庇台灣與大陸間船航商旅的平安。這也說明了「水仙宮」為什麼有另一個門額,就是「大禹廟」。

1718年,康熙五十七年,集附在水仙宮附近的三郊商人,鳩金改建,雕花鏤木,華麗宏偉。水仙宮因臨五條港之一的「南勢港」港道盡頭,是五條港水陸樞紐,商旅雲集。

1763年,也就是乾隆二十八年,府城的三郊商人在「五條港」的水仙宮設立「三益堂」,當時是「三郊」的總部,此舉使得水仙宮躍升為府城的商業中心。當年,說是台灣的商業中心,也是當之無愧。以水仙宮為中心的「五條港區」,四周市集熱鬧喧囂,茶樓酒肆,市聲沸揚,香火也更旺盛。雄霸一時的「三郊」氣勢,這時到了歷史的最高峰。

挾著商業與地方信仰中心的氣勢,原本在威權專制時代,玉皇上帝的崇祀是皇帝的專利,民間只可以在家設天公爐或在玉皇太子廟禱天;但那時的府城,「大不諱」地、明目張膽地創建了台灣第一座「天公廟」,確定首級地位「台灣首廟」的「天壇」;此舉,說明了大清國勢頹象已現,大清成了紙老虎,咸豐皇帝的天威已無法約束到府城,天高皇帝遠了。另一方面,也間接說明府城沒有國力的保護了,更明確地說,公權力不彰,府城的公共安全亮起紅燈。



水仙宮部份建築毀於太平洋戰爭,當年搶救下來的一些文物,現由成功大學收藏中。


成功大學收藏的水仙宮小木作,麒麟背馱八卦,模樣可愛。


事實上,清朝中葉後,國力開始衰落,府城守城的軍力也大不如前,嘉慶年間的蔡牽海盜之亂,道光年間的張丙事件,顯示治安問題已經非常嚴重。三郊商人的興起,不但協調、處理五條港區的進出口業務,也擔負了修葺啟建廟宇、造橋築路、浚渫港道等地方公共建設。更招募組成「三郊旗」義軍逼退海寇。當時三郊商人對外是防衛主力,對內則積極維持治安,因而成為當時台南社會的一股重要的安定力量。

同時,區域性地緣相近的廟宇也聯合起來,加入維持地方治安的工作。這種區域性的組織稱為「聯境」,並選出其中實力最雄厚、規模最大、地理位置最重要的寺廟,稱之為「聯境主廟」,如「祀典武廟」就是「六合境」的主廟,負責統合區域的廟宇和人力資源。

府城轄內共計有十個聯境︰二十一境、十八境、八協境、六合境、八吉境、六興境、六和境、四安境、三協境和七合境,計有九十七間重要廟宇,再加上三郊商人管轄的大天后宮、水仙宮、海安宮三間廟,合計一百間。這些聯境組織在同治年間、光緒年間,已經是府城的城防主力單位。府城的治安,在清朝中葉後已是自求多福了,三郊成了當時的中流砥柱。

同樣的1853年,府城五條港區,當年府城的郊商首富「石時榮」,清道光咸豐年間的一代紅頂商人,正興建著一座七包三進「石鼎美大厝」的主體,慶祝石時榮的四子石耀宗連中秀才、舉人而大興土木,那是當時清代府城西門外唯一的大宅院,宅第以樸實為尚,木雕石雕,樸實不華,宅中「文魁」匾高掛,並於花廳屋脊上書「科名聯捷」四字以誌此盛事。目前是國家三級古蹟。


●《喬家大院》的1858年,三郊商人頹勢已現

1858年,《喬家大院》的1853年過了五年後,無能的大清政府與西方列強簽訂了《平津條約》,增開大陸沿海口岸;在台灣,大清政府則同意台灣最重要的安平、淡水、雞籠、打狗四處港口,增為洋商的台灣「口岸」。

1864年,同治三年,皇帝還小,慈禧太后掌政。安平開埠了,外商雲集,洋行林立,其中以英商德記、怡記、和記、美商唻記及德商東興記等合稱「安平五洋行」,最負盛名。

外商來了、傳教士來了、大型船艦來了,可是,府城的三郊商人優勢不再了。謠言滿天飛,每個郊商憂心忡忡,一些店號逐漸退出……。許多郊商常常聚集在水仙宮、多年來庇護他們的守護神「水仙尊王」的正殿旁,泡著茶、搖著扇子,談著生意敗落的窘境、百年前祖先的基業如何風光、哪家商號發生的船難,也聊起了百年前在水仙宮創建商業總部時如何的意氣風發……。

一百多年的三郊盛世後,在同樣的《喬家大院》喬致庸初登商場時,陰影開始籠罩過來了,三郊耗空公款仍無法有效疏濬從道光年間開始淤塞的五條港河道。福無雙至,禍不單行,不幸的事總是接踵而至,爾後的十年,安平正式開埠了,外商陸續蜂擁而來、大批的傳教士也來了、大型船艦停泊在安平外海。

在「五條港」的三郊商人,頹勢已現,即使三郊商人在「兌悅門」(創建於1835年,清道光十五年,由三郊商人合資興建,為台灣府城大西門的外城門)下暗中埋置「箭頭形石塊」,用以破壞安平的風水,來陰的,也無濟於事了,情勢比人強,郊商無法改變外商強而有力的衝擊與競爭。

當時,這樁風水之戰:「城弓路箭向台江」,就是以蜿蜒的城垣為「弓」形,再以穿過兌悅門的「硓石古石街」,也就是今名信義街的「硓石古石街」當做「箭」,「箭頭形石塊」表示箭射向台江內海外側的安平,一箭穿心,用以破壞當時安平外商貿易的破竹之勢。可是,眼看著外商洋行挾著雄厚資本、新穎輪船進港貿易,府城「五條港」的三郊不敵,漸被取代。「一府、二鹿、三艋舺」的地位改變了,歷史在這個時候又繞個彎,轉了出去,府城這顆璀燦的珍珠黯淡了。


●三郊興衰的大時代背景

時代的巨輪不停地滾動,三郊興起,三郊衰落。如同有日出,也有日落。
 
認識了「郊」,也知道了「三郊」,可是,郊商興起的遠因是什麼?從16世紀開始的大航海時代所孕育的「海商」,在茫茫大海出生入死之際,發生了哪些故事?郊商們對後代的子孫,乃至於府城人,帶來了哪些改變?

這一切正是審視今日台灣困局,思索未來台灣有什麼核心價值的前因後果。至少,當我們周遭發生一些政治擠壓的時候,眼光同時也是要遙望世界,關注同一個時間,別人在做些什麼?一些不經心的「蝴蝶效應」正影響著世界,更何況鄰近國家他們之間的「相對效應」。三郊歷史的前前後後,隱藏了我們可以端詳台灣未來的路徑與軌跡。

我們要繞個歷史大圈子,敘述貼近台灣與府城命運的大時代背景,慢慢說起那些跟我們祖先息息相關的事件。今天的我們,大部分人只記得一些支離破碎的歷史片段,那是不夠的,那是可惜的。要全面了解耀眼的「三郊歷史」,不妨同軌探看世界歷史裡的中國、台灣和府城,在歷史的大圈圈、中圈圈和小圈圈裡同時看到三郊的定位、府城的定位、台灣的定位。那麼就從歷史的圈圈說起吧!


●16世紀葡萄牙在東方

遠在中世紀的歐洲,冰箱還沒有被發明的年代,肉類不是用鹽巴醃製就是讓它自然發臭,為了掩蓋醃肉味與臭肉味,需要胡椒之類的香料,但是,千里迢迢從遙遠的東方進口胡椒,必須辛苦的從南亞出發,透過阿拉伯人陸運到埃及,再跨越地中海,最後由義大利人轉賣給其他歐洲人,所以,一路顛簸的香料,價格比黃金還貴。

為了掌握香料的運輸通路,十五世紀的西方歐洲進入了「大航海時期」,最早向海外擴張的國家,就是葡萄牙。在歐洲邊邊角角的葡萄牙,因為面向海洋,鄰近非洲,加上當時的亨利王子的推展,葡萄牙的船隻不斷沿著非洲西岸,南下向著未知新航路前進。六十七年後,也就是到了1486年,終於發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

到了1510年,進入16世紀了,擁有「無敵艦隊」的葡萄牙已經建立控制印度西岸的據點,那一年,明朝武宗正德五年,奸臣劉瑾擅權當政,朝廷昏暗,各地農民紛紛起義。次年,1511年,葡萄牙又佔領馬來半島的要衝麻六甲。從此,葡萄牙順著鄭和下西洋的航道,來來往往,打開了歐洲從海上通往東方的通路。

1514年,第一位葡萄牙商人奉了麻六甲總督之命,來到了廣東珠江口。之後,在屯門澳、廣州、泉州、雙港嶼、金門、漳州等等有通商、有驅逐、有走私、有衝突,一直到了明朝終於丟掉了「澳門」。這段大約六十年的中國明朝歷史,從武宗、世宗到了穆宗。經歷了劉瑾擅權與被誅、各地農民起義、江彬專權與被殺、寧王之亂、左順門事件、世宗迷信道教、奸臣嚴嵩父子狼狽為奸、北邊有蒙古擾境、南邊有倭寇威脅等等。鬧哄哄的大明,完全無法騰出一隻手驅趕已經兵臨城下的葡萄牙。

同時,這六十年間,葡萄牙到了日本南邊建立通商關係。更重要的,日本人很快地從葡萄牙人學會了使用和製造「鐵砲」的技術,那個日本人稱之為「鐵砲」的長槍火器,改寫了日本戰國歷史,從武田信玄、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到最後統一日本的德川家康,日本開始轉變其歷史上崇拜中國的心態,不僅想跟中國平起平坐,還野心勃勃想要征服中國,第一步就是征服朝鮮……。

在這段時期,葡萄牙陸續將船隊開到日本,1551年,船隊偶然經過台灣,看到了綠樹蒼鬱的美麗寶島,水手們忍不住讚嘆「福爾摩沙!」,意思就是「美麗的地方!」1554年後,Formosa的名稱開始出現在地圖上。

葡萄牙人佔有了澳門,等於打開了對中國貿易的門鑰。明朝政府劃出澳門半島西南部一帶地段,讓以葡萄牙人為主的外國商人居住及進行貿易。頻繁的貿易活動,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商人到來,其他像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義大利、日本、瑞典、印度、馬來西亞、菲律賓、朝鮮甚至非洲等不同地方的人也來到了澳門。

當然,也來了不少的福建商人,主要從事絲綢和瓷器貿易。在這些福建商人中,有一位叫做黃程,他就是鄭芝龍的舅舅,十八歲的鄭芝龍到了澳門就是投靠了這位舅舅。在澳門住了一年多的鄭芝龍,很有語言天分,學會了葡萄牙語,他還給自己取了個洋名「尼可拉斯」。鄭芝龍在家排行長子,大家都叫他「鄭一」,福建話的「鄭一」很像「第一」,所以,「一官」成了他的字。不滿二十歲的鄭芝龍開始幫舅舅帶貨到日本平戶,而且認識日本當地華僑首領李旦,拜他為乾爹,後來李旦還幫鄭芝龍做媒,娶了一位日本姑娘田川松,她就是生下鄭成功的媽媽。


●16世紀西班牙在東方

先從1479年的西班牙說起,那一年在中國的歷史上,屬於明朝憲宗成化十五年,原來是分屬幾個獨立小王國的西班牙,達成了初步統一。經過十三年,最後征服了佔領西班牙南部的摩爾人,完成了全面統一。同一年,1492年,在宗教狂熱下,與為了要和葡萄牙競爭海外財富的動機之下,義大利人哥倫布,經西班牙女王批准,西向尋找亞洲新航路,當然,我們從仍然記得的國中歷史課知道,哥倫布沒有抵達印度,但是他發現了美洲新大陸。

接著另一個歷史人物登場了——葡萄牙人麥哲倫。1519年,那一年在中國的歷史上,屬於明朝武宗正德十四年,麥哲倫在西班牙國王的資助下,率領五艘船隻沿著南美洲東岸南下,抵達太平洋,在航行第十六個月,到了菲律賓的馬尼拉,剩下兩艘船,船員從二七○名剩下一一五名,其中一艘又安全返回西班牙,共歷時三十六月,船員只剩下了十八人,但是,那艘「維多利亞號」成為世界上第一艘環繞地球一周的航船。

之後,多次嘗試從太平洋橫渡到菲律賓,諸多不順,還是乖乖回到歐洲人已習慣並且比較能夠掌握的非洲南端好望角的航路。1571年,這時在東方的中國,明代歷史上的風雲人物「張居正」上場了,進入穆宗的內閣,眼看著大明王朝統治日益敗壞,上下貪賄成風,張居正在朝中正準備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進行改革。同時,在台灣的南方,一個陰錯陽差的遭遇,使「馬尼拉」成了西班牙在南洋群島與中國的貿易中心。



《水仙宮清界勒石記》石碑文,最後有「北郊商民蘇萬利」等字樣。


成功大學收藏的水仙宮舊門板,繪有24節氣神像,彩繪藝術不俗。


天公廟,台灣首廟天壇三川門內的龍柱,即是當年創建時的咸豐古物。


相對於葡萄牙稱他們自己的艦隊為「無敵艦隊」,西班牙比較實際,稱自己的艦隊是「財寶艦隊」。這個時期,墨西哥的阿卡普科與菲律賓的馬尼拉之間,西班牙的「太平洋航路」已經建立起來,長達九千海里的穿梭,帶去的是中國的貨物、南洋的土產和印度的棉布,帶來的是墨西哥鑄造的銀元。掌握太平洋航道的兩百多年之間,西班牙也完成全球貿易的循環。

馬尼拉成了全球的貿易中心之後,許多福建、廣東商人和船員不斷湧入,當然,也有許多日本人也來到馬尼拉,從事日本與西班牙之間的貿易。1620年,也就是明熹宗即位那一年(熹宗,是明朝末代皇帝崇禎的哥哥),稍微了解歷史的人,已經可以知道,在張居正的新政改革失敗後,大明已是落日餘暉了。尤其,在東北的努爾哈赤,已經興兵跟大明交手幾次了。當然,在中國東南方的福建、廣東商人是不管這些的,他們積極地投入全球貿易風起雲湧的大時代。據統計,1620年的馬尼拉已經有兩萬名菲律賓人、一萬六千名福建與廣東人、三千名日本人。



水仙宮的大禹廟匾,說明清代時郊商所崇祀「水仙尊王」的源頭。


石時榮創建於1853年的「石鼎美大厝」外觀。


16、17世紀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等國當時裝置在船艦上的火炮。


西班牙與日本的關係,在「豐臣秀吉」時期一度緊張,到了「德川家康」時期才緩和。這段期間,西班牙獲悉豐臣秀吉有意襲擊澎湖和基隆,佔領台灣和琉球,於是一度派遣兩艘兵艦出征台灣,因為季風轉換未果,加上豐臣秀吉病死了,西班牙的第一次征台也就不了了之。但是,台灣這個地方已經是列強各國矚目的焦點。

可是,1600年後,荷蘭人加入角逐東亞貿易和航海霸權之爭,東亞局勢變得更詭異了。葡萄牙人與西班牙人碰到強力的後起之秀對手。

●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成立與台灣
(未完待續)







文‧圖/王浩一

2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請問圖片中的"麒麟馱八卦"這是麒麟還是龍馬?若按"龜負書龍馬負圖"應該是龍馬,以澎湖天后宮三川殿上的為龍馬,是否可以幫忙解答,謝謝!

王城氣度 提到...

以現有圖像及文字敘述來看,龍馬與麒麟的外型幾乎雷同,而目前手邊資料不足以證明龍馬與麒麟的關聯,但此類馱八卦之神獸,龍馬、麒麟兩說皆有,無法確實解答,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