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古都、一府二鹿三艋舺…然後呢?
安平古堡、赤崁樓、國家台灣文學館?棺材板、蚵仔煎、擔仔麵、泡沫綠茶?鄭成功、連橫、王育德、李安?溫吞的、閒散的、窒悶的、細膩優雅的?還有呢?
這座城市給了你哪些聯想?哪些可以具體經驗、可見可聞的人事地物?又有哪些是屬於台南擁有的「顏色」、「感受」、「風景」呢?
當你走過甚至踩過位於中區民權路與永福路交叉口,馬路邊上一塊大大的看來不很起眼的半月型水溝蓋,可知道那正是清初新移民來台登岸集水之重要登陸點,稱為「大井頭」的渡口?想像得到嗎——當時井畔汲水熙攘,熱鬧非凡,許多先民均會來此買賣貨物。入夜後,更是燈火明燦,熱鬧喧囂,「井亭夜市」因而被譽為當時的台灣八景之一。有句俗話說「吃大井頭的水,不肥也美」,聽說用大井頭的泉水煮愛玉,口感十分甜美,令人神往。
感覺這城市、想像這城市、書寫這城市。
出於如上的動機,2005年底,於誠品書店台南店B2藝文空間展演的「那個劇團」年度新作,《以人為尺——關於K城的N種感覺》,可說是從人的感官經驗、心靈體會出發,以人作為一種尺度,進行對居住城市的測量,呼吸的氣味、觀看的顏色、感受的人情冷暖等等,企圖塑造一場立體的抒情浮世繪。
創作過程中的某日,我們去了成功路與海安路交叉處的小巷裡頭,然後各自展開個人的冒險之旅,探訪曲折巷弄裡頭的種種幽靜的趣味的詭奇的。加上其他多次的尋幽訪勝經驗,這樣的材料經過剪裁,形成了作品中的「小巷之歌」,後來是獲得觀眾喜愛的片段之ㄧ。
正如表演者之ㄧ的妙妙所說︰走在台南的街道巷弄間,總是會有驚喜。蜿蜒的巷弄,宛如迷宮,巷子底連接的可能是另一條巷子、階梯、或者一個不小的院子然後沒路,必須再回頭繞回原路。……有些老牆,那上面斑剝的痕跡,灰黑乾巴的蘚和一點點胭脂綴飾的紅磚灰,好像在說著故事。
除了可愛的貓兒、閒晃的狗兒,溫煦的人的味道,更是迷人。像是隱匿在陳年小巷裡頭的旗袍店,妙妙如此描寫:店裏正在工作的人應該是坐在門口的阿公後代,阿嬤先用迷人的微笑看我,我則略帶靦腆,表示到此散步,不好意思打擾了,幾句閒聊後想要照相,阿嬤尊重阿公地向他詢問,阿公則大方表示拍照小事沒有關係的,雖然如此,阿嬤不好意思的害羞狀,讓我還是只拍了一張,便告謝離去。
其實,近年長住台南之後,越發認知到這座城市的美感如此細緻如此獨特如此含蓄,使人想起波蘭詩人Angelus Silesius的小詩〈天使般的漫遊者〉:「玫瑰花是沒有為什麼的,它開花,因為它開花,它不注意它自身,不問人們是否看見它。」
從2001年的台南市安平國際藝術村「樹屋」駐村藝術家經驗,開始關注在地空間的文化刺激,那次嘗試透過為期一週的工作坊與來自各方的成員共同完成了《溶解的記憶》;2004年「那個劇團」應台南市文化基金會之邀,協助執行台南市政府都發局專案委託「入口意象」系列活動裡的部份表演藝術類,推出了串連古蹟景點成線狀的環境行動劇《這城市,美得讓人恍神》,逐漸從中清晰形塑出「肢體劇場‧城市書寫」的創作脈絡。
同時,增加近年劇團夥伴的生命記憶以及國際旅遊經驗,以不同的觀看角度、集體的創意激盪,重新看待在地原生的這座城市,尋覓、再造劇場的表演語彙,展開一趟遊走於具體的五官感受、城市地形景觀與抒情寫意的表演手法之間的漫遊旅程,於是有了此次的作品呈現。
可想而知的是,從城市場域過渡進入劇場空間,從心情、文字提煉或轉化成為動作與聲音,從生活經驗萃取形塑出表演文本──猶如散步長長小徑,一路曲折,就像是劇中所言「不走到盡頭 不知道那兒會有什麼」!
唯一預存的期待是透過創作的探求與作品的展演,我們意欲尋找一種存在於劇場藝術空間之中,已經存有或者有待開發的某些召喚的手勢、召喚的眼神、召喚的吟詠、召喚的言詞……將我們跟這座城市、以及在城市中生活的自己連結得更深更深。
如是持續的努力著,或許可以幫助我們下回再度面對作家朱天心著名小說〈古都〉第195頁如下的文字時候,不至於感到膽顫心慌吧——
「是這樣吧,在死之前,若還有一點點時間,還有一點點記憶,你還可以選擇去哪裡?你會選擇這裡吧,因為,因為唯有在你曾經留下點點滴滴生活痕跡的地方,所有與你有關的都在著,說不定它們就會一直一直那樣再下去,那麼你的即將不在的意義,不就被稀釋掉了嗎?
你曾經讀過某人記憶他在死牢裡的自傳,他說,看到窗外如常的陽光,聽到警衛在聽收音機傳出的熟悉小調,只要這些明天如常在著,他的死,就顯不出來了。……
是這樣吧,在死之前,若還有一點點時間,還有一點點記憶,你 會 選擇去哪裡,…」
文/楊美英(劇場創作評論人、台新藝術獎評審委員、南台科技大學講師)
1 則留言:
請問一下,有哪一本書是像這樣書寫台南古都的呢?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