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1日 星期二

台語文學的發展(之三)

於教育上,國民政府採取剛性的語言政策,透過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強力實施「國語教育」,規定使用改造過的北京語做「國語」,致使這塊土地的人民再一次無法使用母語來教育下一代,當然也就無法培養出用台語書寫的詩人、作家。

1987年解嚴後,政治符咒解除,社會內部隱藏的文化動能開始爆發,各種場域相爭脫離主流的、大敘述(grand narrative)的、大中國的、父權的文化霸權宰制,呈現後現代的解構語境,一元思維解構,尊重多元文化與共存共榮的思維於焉形成。



(接22期)

六、中華民國時期(1945—):台語文學的再出發與形成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Potsdam Declaration),於8月15日無條件投降。盟軍統帥麥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1880—1964)令在台日軍向中華民國政府投降,於是1945年10月25日蔣介石(1887—1975)命陳儀代表中華民國在台北市公會堂(今中山堂)接受在台日本政府投降,並設立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任命陳儀(1883—1950)為行政長官兼警備總司令。台灣第6次淪入外來政權手裡。

由於陳儀本人大權獨攬,接管官員嚴重貪污,軍警紀律敗壞,再加上戰後經濟崩潰導致人民生活陷入困頓,國民政府施行剛性的文化政策,新住民與老住民之間語言文化上的隔閡,以及部分新住民相對於老住民在社會和經濟地位上具高度優勢的不平等待遇等因素,終於在1947年2月27日,因查緝私煙引發警民衝突,而導致2月28日台灣人民群起反抗,於是爆發二二八事變。3月8日,蔣介石派遣21師整編師前往基隆,對各地的動亂展開徹底的軍事鎮壓。接著開始清鄉行動,造成許多與此事件無關的各界菁英和人民無故被殺害,或逮捕之後不經審判而被監禁、處死或就此失蹤。僅短短不到一年半的時間,台灣人從熱切期待回歸祖國,到絕望起而反抗,可見陳儀政權的倒行逆施。雖然此事件發生原因與台灣獨立運動並無關係,但卻從此種下往後的省籍情結與衝突,也造成台灣獨立運動興起的原因之一。

1949年,中國國民黨被中國共產黨打敗,蔣介石帶領50萬軍民逃亡到台灣,中華民國政府亦遷撤至此。國民政府為了便利統治台灣,將台灣「建設」成「反攻大陸」的「復興基地」,於政治上、經濟上、軍事上,採取高壓手段,施行極權統治。於同年5月20日零時起台灣本島、澎湖群島及其它附屬島嶼實施戒嚴,並藉由《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凍結憲法,配合黨、政府、軍隊、特務的結合掌控,實施一黨專政、獨裁的體制,造成許多異議知識份子,無故被指為「匪諜」或「意圖顛覆政府」而受到非法迫害,此即是往後持續長達38年的白色恐怖。

於教育上,國民政府採取剛性的語言政策,透過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強力實施「國語教育」,規定使用改造過的北京語做「國語」,致使這塊土地的人民再一次無法使用母語來教育下一代,當然也就無法培養出用台語書寫的詩人、作家。在文學上,50年代國民政府以高額的獎金鼓吹反共文學與戰鬥文學,一時之間書寫懷鄉與仇恨的文學蔚為主流。60年代隨著韓戰結束與美援帶來的影響,再加上社會受到西方文化思潮衝擊,既然現實的台灣社會存在著許多禁忌,異議會帶來殺身之禍,寒蟬效應(chilling effect)的結果,進而轉向內心的探索,於是可脫離台灣現實時空的西方存在、荒謬與超現實等現代主義思潮成為學者安身立命之所。此時期的主流是移植自西方現代主義的文學。

島內由於國民政府實施白色恐怖,因此戰後的反對運動與台語文運動的先聲主要起自海外:日本與美國。1960年在日本留學的王育德(1924—1985)繼承1920年創辦的《台灣青年》,而創刊的同名雜誌,主要在於延續其追求台灣人自由和幸福的精神,一面鼓吹台灣人獨立建國的理念,標舉台灣民族自決的精神,一面整理台語文,首創漢字羅馬字合用的漢羅文,目的在於運用本土文化資源啟發台灣民族意識,建立以台灣為中心的文化民族主義。而美國方面於1975年8月15日由李豐明、陳清風、鄭良偉等人創辦了《台語通訊》,1977年5月改名《台灣語文月報》發行,是戰後海外第一份以推動台語文運動為職志的刊物。斯時,台灣還在戒嚴當中,此二份刊物又於日本和美國發行,對島內的影響雖然有限,但它對海外的台灣文化以及母語推廣有相當的促進作用,間接也影響了島內1980年代的台語文運動。

70年代鄉土文學論戰以前,日治時期的一部分作家於戰後也曾經以台語創作一些作品,如楊逵、張深切、藍波里等人;另外一些作詞家也對台語文學作出了貢獻,如葉俊麟、王昶雄、莊啟勝、洪一峰、文夏等人。

國內到了1970年代,開始以「黨外」為名,推動台灣的民主,醞釀對國民黨政府進行大規模抗爭,要求全面落實民主政治與言論自由。文學界也在1977年4月至1978年1月之間爆發鄉土文學論戰,這是一場關於台灣文學寫作方向和路線的探討。其中葉石濤(1925—)於1977年5月在《夏潮》發表〈台灣鄉土文學史導論〉,正式舉起「台灣意識」的招牌,爲以後的台灣文學定下基調:

台灣的鄉土文學應該有一個前提條件:那便是台灣的鄉土文學應該是以「台灣為中心」寫出來的作品;換言之,它應該是站在台灣的立場上來透視整個世界的作品。……這種「台灣意識」,必需是跟廣大台灣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事物反映出來的意識才行。

隨著這波訴求民主與言論自由的黨外運動,以及以台灣意識為基調的台灣文學主體性的深化,林宗源於70年代正式開始提倡以母語寫詩。他於白色恐怖肅殺的氛圍中,以驚恐的心情寫出歌頌土地與抗議極權的詩篇。1976年,向陽也舉起「方言詩」的大纛來,以台語書寫鄉土。

隨著台灣意識的增生,對建立台灣文學主體性和獨立性的呼聲有強化的作用。80年代「台灣文學」這個名稱得到正名,而不再以「鄉土文學」這個名稱遮遮掩掩。「台語文學」的名號也在《台灣文化》、《台灣新文化》、《台灣文藝》、《笠》等雜誌、以及《自立晚報》、《民眾日報》等黨外報紙媒體的推波助瀾,作家宋澤萊、林央敏、胡民祥、黃勁連,學者洪惟仁、鄭良偉、林繼雄、柯旗化等人的鼓吹之下,於1987年解嚴後,堂堂正正拿掉「方言詩」、「方言文學」的頭箍,而揚起大旗。解嚴後,更有大批的作家、學者投入台語文學運動與理論建構的行列,如鄭良光、陳明仁、廖瑞銘、林錦賢、沙卡布拉揚、許極燉、陳雷、楊允言、呂興昌、李勤岸、吳長能、施炳華、陳恆嘉、江永進、張春凰、莊柏林、張復聚、張學謙、方耀乾、蔣為文等人。起於70年代的鄉土文學於80年代的後半期轉以另一種形式呈現——母語文學。

戰後以母語來書寫文學的主要論點可以歸納如下:
(一)以母語建立台灣民族文學。
(二)台語文學才是台灣文學。
(三)建立言文合一的大眾文學。
(四)以母語建國。
(五)母語文學才具備原創性,非母語文學只是翻譯。
(六)台語文學才是台灣文學的正統。
(七)台語文學代表台灣文學。

因此,戰後的台灣話文運動可說是起於1970年代的寧靜革命,到80年代後半期、90年代初才轉做狂飆運動。

1987年解嚴後,政治符咒解除,社會內部隱藏的文化動能開始爆發,各種場域相爭脫離主流的、大敘述(grand narrative)的、大中國的、父權的文化霸權宰制,呈現後現代的解構語境,一元思維解構,尊重多元文化與共存共榮的思維於焉形成。連帶的社會、經濟、文化也跟著鬆綁,早先用類似個人式游擊戰的街頭運動方式,寫些論戰式的文章、抑或台語詩、散文、小說,以插花的方式,刊登於華語的本土文學刊物上的做法,慢慢開始轉向,於是有人提議組織同仁、創辦台語文專業雜誌。國內最早想到用組織的方式來集合台語文運動者與作家的是1989年8月15日成立的「台語社同仁會」與其發行刊物《台語文摘》。這是一個將語言、文學研究與學界動態報導冶於一爐的台文刊物。雖然這份雜誌創立的目標並不是要推動台語文學,不過對戰後台灣語言的建構、台語文學術的研究起了篳路藍縷的首功,也直接、間接催生或是鼓舞九十年代台語文社團與刊物的創辦。

1989年和1991年發生了兩次小規模台語文學論戰。前者是1989年廖咸浩發表於《自立晚報․本土副刊》一篇論文〈「台語文學」的商榷〉,批判台語文學的理論盲點與囿限,廖咸浩批評台語文學理論建立在兩大謬誤上。一是它繼承且深化了白話文學的的盲點:言文合一。因為他認為並無真正言文合一的作品。二是台語文學接收了由台灣意識衍生出來的正統心態或霸權心態。這不只會窄化台灣文學的發展空間,甚至可能扼殺台灣文學的創造力。此外也沒有所謂的純台語,他認為台語文學的語言的文體最後將近於「鄉土文學」的文體。所以台語文學的「未來並不樂觀」。遂引起洪惟仁、林央敏應戰。洪惟仁發表〈令人感動的純化主義〉說台語運動者所謂的台語包括閩南語、客語、山地語,而非獨尊閩南語,並澄清台文運動者其實也主張吸收與融合其他語言的辭彙。洪惟仁並指出台語文學前途困難並非是廖咸浩所認為的謬誤,而是來自政治環境的囿限。林央敏發表〈不可扭曲台語文學運動〉認為廖咸浩不了解語言與文化具有不可分割的關係,並強調更新台灣本土文化,必需發展台語的書寫。後者是1991年林央敏所寫的一篇論文〈回歸台灣文學的面腔〉,定義「台語文學才是台灣文學」,引起李喬、鍾肇政、彭瑞金等人應戰。經過這兩次論戰後,台語文學的定位與面貌有較清楚的輪廓。台語文學在解構中國文學大敘述的夾縫當中,得到理論性的奧援。

1990年《台語詩六家選》出版,這標示70、80年代台語詩的初步成果。而2003年《台語詩新人選》出版,它標示90年代踵繼的成果。兩相比較之下,可看出兩個世代的觀照的主題與書寫技巧的不同。林央敏於《台語詩新人選》的序文裡如此說到:

這本《台語詩新人選》親像承續《台語詩六家選》的工程,最後選出十家九
○年以後的新秀,比較這兩本冊,略略仔會凍反映出九○年前、後兩期台語
詩無仝的風貌,一般的(dik)來講,「六家選」時代較集中政治性、反抗性的題材,也偏重台灣人意識的呼叫,表現方式嘛較直接;「新人選」時代雖然有傳承著這部份,但是意識型態漸漸淡化,另外抒寫的題材加誠豐富,文字形式脫離歌謠格律,充份做到自由變化,嘛較講究寫作技巧,這種進步是當該然的,設使後輩詩人若干單有法度起土埆厝就枉費前人所拍的地基,好得幸,流水不息,江山代有才人出,新一代的台語詩人有塔洋樓的能力,所以普遍的(dik)「新人選」的作品,大部份攏比「六家選」的大部份作品較嫷、較有詩的質素。

進入90年代,台語文學呈現更多元的主題與更精進的書寫技巧,質與量都極為可觀。這和許多母語社團相繼成立與眾多台語文學雜誌創刊有極大的關係。社團有蕃薯詩社、台灣語文促進會、台灣台語社、台語文推展協會、學生台灣語文促進會、台北台文寫作會、菅芒花台語文學會、時行台語文會等。大量的台語文雜誌也如雨後春筍爭相創刊,如台灣文學史上的第一份台語文學刊物《蕃薯詩刊》於1991年5月25日在台南創立,它集結了當時所有台文界的菁英來參予創作台語文學,並且「主張用台灣本土語言創造正統的台灣文學」。此外還有《台語風》、《掖種》、《茄苳台文月刊》、《台語學生》、《台文Bong報》、《菅芒花詩刊》及《菅芒花台語文學》、《時行台灣文月刊》,以及《台文通訊》、《台語世界》、《台灣語文研究通訊》、《島鄉台語文學》、《蓮蕉花台文雜誌》等雜誌的創刊。這些社團與刊物在台語文推動和文學創作皆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台語文學正式立穩磐石,從此台語文學這個名詞就完全確立。



蕃薯詩刊


茄苳台文月刊


台文Bong報


菅芒花詩刊


菅芒花台語文學


島鄉台語文學


進入21世紀,台灣文學的定義再次被翻轉。70、80年代原以華語(或參雜母語)書寫台灣的鄉土文學被稱為台灣文學,一跨過2000年的門檻,李勤岸、林央敏、方耀乾、胡民祥、蔣為文等人分別密集撰文重新以書寫的語言再定義台灣文學一詞:台灣文學可以用南島語、台語、客語、華語、日語、英語等語言書寫,但是應以用台灣母語書寫的文學代表台灣文學。這些論文後來集結成冊,書名叫做《台灣文學正名》,於2006年出版。同年3月17日,蔡金安、黃勁連、蔣為文、方耀乾於成功大學舉辦第一場台灣文學再正名系列座談會,主題「一個新時代的開始」當中,一再重申台灣母語作為定義台灣文學的必要性,並認為台語文學應正名為台灣文學。接著第二場座談會於4月13日舉辦,主題「從歐洲國民文學的形成看台灣文學正名的必要性」。與會學者有蔣為文、方耀乾、胡民祥、何信翰、吳仁瑟等人,分別以義大利、法國、英國、德國、俄國等歐洲各國的文學發展形成為案例,論斷台灣文學以母語創作對建構台灣文學主體性的必要,認為台灣文學應該用台灣母語來書寫。2000年前後大量有關台灣語文系所設立,2001年年初《台灣e文藝》、《海翁台語文學》創刊,2001年9月國民小學正式全面實施母語教育,2005年年底《台文戰線》創刊,2006年10月教育部公告整合成功的「台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2007年5月教育部公告「台灣閩南語用字第一批」(300個字詞),都對母語推動與母語書寫有全面性的深化作用,再再顯示一個台灣文學新時代的來臨。



2006台灣文學再正名座談會 (左起:方耀乾,蔣為文,黃勁連,蔡金安)


1970年代,鄉土文學論戰以來,重要的台語文學作家有林宗源、向陽、宋澤萊、林央敏、黃勁連、陳明仁、胡民祥、陳雷、李勤岸、方耀乾、胡長松等人。



台灣文學正名


海翁台語文學


台文戰線


---------------------------------

八、台語文學作家
(一)代表性作家
戰後到2007年之間投入台文書寫者已超過千人,比諸以往已可預見台語文復興的跡象。重要台語文學作家簡介如下:

1.林宗源(1935—)

台南市人,台南二中高中畢業。曾任現代詩社社長、台語文推展協會會長。1964年加入笠詩社,詩風以台語入詩,1970年正式以台語寫詩,是戰後最早主張以母語創作的詩人,1991年發起創辦蕃薯詩社,並任社長,1994年參與主辦第一屆南鯤鯓台語文學營。曾獲吳濁流新詩獎、第三屆榮後台灣詩人獎、台灣新文學貢獻獎。一生堅持用母語寫作,強調「台語文學就是台灣文學」,是台語文學的開拓者與重要詩人。他的詩作主題極為多元,並富有哲理,往往是結合浪漫、唯美、情慾、哲思,與現實條件交織出來理想境界。是戰後台語文學創作的先驅和重要詩人。著有台語詩集《補破網》、《林宗源台語詩精選集》(上)、《林宗源台語文學選》、《無禁忌的激情》及數冊華語詩集。

2.向陽(1955—)

本名林淇瀁,南投縣鹿谷鄉人。政治大學新聞所博士。現任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秘書長、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副教授。曾任《自立晚報》、《自立早報》總編輯、總主筆、副社長,以及東華大學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獲吳濁流新詩獎、國家文藝獎、中國時報文學獎、美國愛荷華大學榮譽作家、玉山文學獎文學貢獻獎、榮後台灣詩人獎等。其台語詩具濃烈的親情,以及鄉土意識,風格有溫馨、有諷刺。描繪的對象從雙親、家人至鄉里人物,地域從鄉村到都市,呈現了70、80年代農村社會的眾生相、都市社會的敗德浮世繪。是戰後台語文學創作的先驅和重要詩人。著作有台語詩集《土地的歌》及多冊華語詩文集。

3.宋澤萊(1952—)

本名廖偉竣,雲林縣二崙鄉人,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畢業,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班、《台文戰線》社務委員。曾任彰化縣福興國中教師、《台灣新文化》社委兼主編、《台灣新文學》總編輯、《台灣e文藝》總顧問,並提攜無數新世代的創作者。曾獲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吳濁流小說獎、吳濁流新詩獎、吳三連小說獎、東元科技獎、磺溪文學貢獻獎等。1981年開始台語詩歌和小說的創作,文字典雅細膩,具備通暢靈活的音樂韻律,且作品兼及文學、文化、政治、宗教等領域,內容廣袤,能充分呈現時代風貌。宋澤萊是戰後台語文學創作的先驅和台灣本土文化的重要推手,是台灣民族文學的重要作家。著有兩本台語詩集《一枝煎匙》和《普世戀歌》及台語小說〈抗暴的打貓市〉,編有《台語小說精選卷》。另有華語各類文學集、評論集等二十餘冊。

4.林央敏(1955—)

嘉義縣太保市人。嘉義師專、輔仁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台語文推展協會創會會長、《茄苳》台文雜誌社社長、蕃薯詩社同仁、特教教師。得過聯合報文學獎首獎、自立報系(台視、中廣)歌詞創作獎首獎、行政院新聞局金曲獎台語歌曲最佳作詞人獎、巫永福評論獎、北美洲傳明基金會台灣文化獎、榮後台灣詩人獎等。林央敏於1983年開始用台文創作,是台語文學界難得的全才。林央敏在台灣的民主政治的推展上,以「民族主義」、「國家意識」、「本土認同」為橫軸,以台語文學創作和評論為縱軸,來建構「台灣文化主體」性,剛柔並濟、雄渾與唯美並行。作品主要觀照台灣的命運、族群、社會,以及書寫愛情、親情,是台灣民族文學的代表性作家和台語文學理論的主要建構者。《胭脂淚》長達九千行,是台灣文學史上最為龐大的史詩。出版有台語詩集《駛向台灣的航路》、《故鄉台灣的情歌》、《希望的世紀》、《一葉詩》,台語散文集《寒星照孤影》,論著《台語文學運動史論》等以及多冊華語詩文集。

5.黃勁連(1946—)

本名黃進蓮,台南縣佳里鎮潭仔墘人。嘉義師專、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組畢業。現任《海翁台語文學》總編輯、金安文教機構台語文顧問。曾任大漢出版社社長、《台灣文藝》與《蕃薯詩刊》總編輯、菅芒花台語文學會創會理事長。獲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南瀛文學獎、榮後台灣詩人獎等。作品具有濃厚的鄉土情,寫出流浪他鄉的心情,對土地的疼惜、父母的親情、人生的體驗、以及社會現實的批判。其詩有強烈的歌謠風,音樂性強烈,適合於街頭巷尾朗讀,老嫗可解;其散文瀰漫著古典風,溫柔敦厚,讀來如飲醇釀。是台語文學運動的重要推手和詩人。著有台語詩集《雉雞若啼》、《偓促兮城市》、《蕃薯兮歌》、《南風稻香》,台語散文集《潭仔墘手記》,中國古詩文台譯台注多種,另有中文詩文集四冊及編選集數冊。

6.陳明仁(1954—)

筆名Babuja A. Sidaia、Asia Jilimpo,出生於彰化縣二林鎮原斗竹圍,文化大學哲學碩士。曾任新聞局評議委員、台灣神學院與靜宜大學兼任講師,《台文罔報》共同創辦人兼總編輯、台灣筆會理事。創作面向多樣、多元,幅度寬廣且深邃。主題主要是對台灣人的根和精神原鄉的追尋,並以諷刺的手法戳破政治的黑暗與虛偽。對台灣文藝復興與台灣文化主體性的關心,成為其一生追求的主要目標。創作文類包括詩、散文、小說,是台語文的運動家和全才型作家。出版有台語詩集《走chhōe流浪ê台灣》、《流浪記事》、《陳明仁台語歌詩》,小說集《A-chhûn》,散文集《Pha荒ê故事》,合集《陳明仁台語文學選》、《路樹下e too-peh-a》等。







文‧圖/方耀乾(台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