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1日 星期二

府城大熱鬧之三──四草大眾廟

路上沒有人鑽轎。只有大嬸的雙手合十,老伯們的熱烈討論,以及坐在輪椅上看得笑呵呵的老奶奶、夾道的人車、維護交通的警察,與候選人的宣傳團隊。





四草‧元帥‧廟
文‧圖/盧芳蕙

如果逛膩了府城的市區與古蹟,可以選擇從安平往西走,來到四草大橋,欣賞一下台灣海峽的浪花與海濱漁村風光,四草大橋的東邊是四條河道:鹽水溪、嘉南大排、運鹽古運河、以及竹筏港的滙流入海口,橋的西側是台灣海峽。我常跟遊客開玩笑:搭膠筏遊紅樹林風光時,在橋的東邊是遊客;不小心從橋下鑽過,就成了偷渡客……。這一帶是一片幽靜祥和的漁村風光,很難想像:這兒仍是台南市的行政區域。

下了四草大橋往北走,從四草大道上往東望去,在遠遠的冷清的魚塭鹽田當中矗立著一座巍峨的廟宇,那就是四草大眾廟,坐落在一個淳樸的小漁村,一個充滿傳說與歷史的地方。打開老地圖,因著地理的變遷,昔日府城西邊的小島,即使如今已不再是小島,但與海有關的傳說依舊流傳著。

來自赤道的洋流──黑潮在台灣被分為兩股,流經台灣西側的洋流阻擋了河流從山上攜帶下來的土石,因此形成了一系列的沙汕,沙汕以東就是俗稱潟湖的內海。十七世紀,府城西側的那片平靜內海,被稱為「台江內海」。圍著台江內海的沙汕,除了在台灣的信史(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之初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大員(Tayouan)島」(今之安平)之外,另一個也曾佔有一席之地的重要沙汕──「北汕尾」──位於大員島的北邊,四百年前,荷蘭人曾經在此建了商館以及城寨──Zeeburg海堡,以便投入十七世紀東亞海上貿易舞台的競逐。

海邊的沙汕,有些微淡水之處,便有植物生長,草海桐(註)是昔日漁民工作之餘將就過夜避寒之處,「四草」的地名就是因為草海桐而得名。這兒曾經是國姓爺進入Formosa之後,與荷蘭人發生首戰的古戰場,雙方陣亡的兵士遺骸被當地漁民收葬在島上,有國姓爺的部將,也有荷蘭士兵,同是埋骨異鄉的天涯淪落人,數百年來受到當地人們的香火敬拜與廟方的照顧,英靈也守護著地方與鄉親。

大眾廟的主祀神明是鎮海元帥,陳酉,傳說是台南人,一位力大無窮,忠君愛國,忠肝義膽,正氣磅礡的清朝乾隆時期的武將,而其死後英靈自行擇地安葬建廟的故事,爲大眾廟憑添幾許傳奇。大眾廟的廟志寫著:

四草傳奇「神威顯赫」鎮海元帥──陳酉與大眾廟 陳酉(諧音友),台灣人,生長海濱,熟水務,秉性剛直,勇力過人,勤奮自勵,人稱牛車友,牽牛板車搬運為業,營生海濱受僱運貨,際遇大清官船來台,臨岸船隻擱淺,眾卒下海力推不遂,群眾簇擁觀望,陳酉自告奮勇挺身而出,單人推船出海,官員贊謂台灣奇人,稟奏皇上封官於朝,累陞提督鎮守台南;乾隆皇帝得知渠其在台,忠君愛國,君紀森嚴,威震凶暴,護國安民,功勳顯赫,下昭回朝,欲加封官,時留傳言,陳酉軍令峻嚴,處斬者眾,招致奸官讒妄傾軋,於回朝海中瑩懷鬱結吞金投海自盡,遺體挺立海上漂泊北汕尾島(現址四草大眾廟)前大海,時颶風驟作,船隻出入受阻,當地居民相顧失色,速隨船官兵,祈願稟陳皇上建廟奉祀,庶陳酉遺體遂願而倒(到下方向既今廟址方位) ,皇上獲悉,於乎慰以忠肝義膽,正氣磅礡,明詔建大眾廟,謚封陳酉為鎮海大元帥,立廟留名後世膜拜。

此地因為地理位置之故,常有隨著潮汐漂至的無名屍,沿海純樸的小漁村將其收葬,建廟供奉,故名「大眾廟」,或曰「萬善祠」,「萬善同歸」……,充分顯現台灣百姓的慈悲與仁厚。

沿著荷蘭塚往後方的小山坡走去,竹筏港紅樹林的綠色隧道是世界上難得一見的天然奇觀,還有完整的紅樹林復育區、鹽田風光,賞水鳥、吹海風;滄海桑田,肅殺的古戰場不再,只有清新的空氣,廣闊的視野,充滿寧靜與安諡。遙想三百多年前國姓爺與兩萬五千名部將,過河卒子的心情,背負著國破家亡的傷痛、戰火蹂躪的家園只能隔海相望;腳下黑水溝的水,濁浪滔滔;往前去,是榛莽未闢的土地,凶險未卜;既不能回頭,也不能停佇,只能往前。這是怎樣的沉重與悲壯?來台探訪先祖足跡的荷蘭人緬懷著埋骨異鄉的先人,迎著颯颯海風,異鄉與故鄉,如今已無不同。


註:常綠性灌木,常見的濱海防風樹種。



神轎集錦──有頂的、露天的、密不透風的、精雕細琢的、美國紐約來的、裝置夜燈的通通有。





陣頭集錦──三太子、高蹺、鑼鼓、獅、啦啦隊等。



---------------------------------



追帥
採訪‧攝影/黃佩芬、楊貞霞
文/楊貞霞



四草大眾廟鎮海元帥出巡台江十六寮的歷史得回溯至日治時期,當時北港朝天宮媽祖南巡,媽祖降下旨意,認為女兒身率軍出巡,應有大將軍先鋒官為佳,因此由大眾廟鎮海大元帥擔任開路先鋒。

鎮海大元帥奉送北港媽祖回鑾後,暫居北港新街北壇碧水寺,後經鎮海二元帥 降駕指示,於大正十年(1921年)前往北港恭請鎮海大元帥回駕。安南區十六寮各交陪境一同前往台南縣善化車站迎接鎮海大元帥,集合後,由善化徒步經安南區回到四草大眾廟,成為鎮海元帥出巡十六寮活動的前身。

1973年(癸丑年)鎮海元帥再度出巡台江十六寮,參加神轎有三十餘頂之多;事隔三十四年,鎮海元帥再度指示於2007年(丁亥年)年11月27日至12月2日(農曆十月十八日起至十月廿三日)出巡。


11月28日,元帥出巡第二日,廟方提供的路線圖上一道紅線實實在在地劃過我家門前,這表示出巡隊伍將路經我家,當然,元帥也是。

近午時分,我守候在家附近的小廟宇,平時人潮疏落的廟前巷弄,已聚集了一些人潮。淺淺的廟內,幾名穿戴一致的人員忙進忙出。我問一位手持麥克風的大哥:「元帥呢?」他向我展示手上的行程表,說:「宋江陣完是五塊寮,元帥在很後面喔!」話才說完,巷口就傳來一陣鑼鼓聲──宋江陣到了!廟方隨即燃放鞭炮,大哥也對著麥克風向現場喊話去了。我湊了一陣熱鬧就離開,趕赴下一個工作行程,沒親眼見著元帥,心中頗感遺憾。

於是,下午我又循著路線圖,趕上了出巡隊伍,搶在隊伍前頭抵達一間規模較大的廟。這間廟的廟埕寬敞,民眾圍了一圈後,猶足夠容納一整隊宋江陣比劃武術。然後,擔任先鋒官的五塊寮慶和宮開著吉普車、騎著駿馬,引領著自家神轎進場。地主廟宇眾幹部早已在廟階上排開,手持香火與他廟人員及神轎相互致意,而神轎離去,又一廟接續進場……

參與出巡的眾家廟宇,各有其特色,有隨隊帶宋江陣、八家將、千里眼順風耳、七爺八爺、三太子、高蹺隊、啦啦隊、獅隊、龍隊、鼓隊、樂隊的;有開吉普車、開花車、開王船、騎馬的;神轎也有露天、加蓋、簡樸古意、精雕細琢、燈火燦爛的分別。一隊隊人馬在我的鏡頭前流動,而神轎雖走,神恩卻留駐信徒心中。

「元帥呢?」

「快到了!」

漫長的等待,令我不禁懷疑元帥早趁我們不留神時來過,一個老伯好心提醒我們再等等,元帥就要來了。

果然元帥就來了。牌班化路、十家將為元帥開了盛大的排場,元帥乘坐的轎子屬於密不通風的那種,我只能透過轎子上精心雕琢的木工以及黃澄澄的錦簾,想像身披黃金甲的元帥,穩若泰山的威武神采。我決定至少得目睹元帥受信徒夾道歡迎的景像。



元帥的大排場──出巡委員、牌班、十家將。


12月2日,元帥出巡最終日,我來到通往鹿耳門聖母廟的要道,駐守在大道縮為小路的關口上,一旁民宅早已擺起香案,更有居民搬出板凳,坐在門口閒聊等候。據說神轎經過時,虔誠的信徒會鑽過轎底祈求神明庇佑。我看著幾位坐在門口閒聊的老伯,及一名在自家香案旁佇立的大嬸,心中推算誰鑽轎的可能性較大。我在老伯們那兒待了一會兒,又去大嬸身後等著。

最後一日,參與出巡的廟宇與神轎數量為六天之最,轎頂上的編號旗幟從個位數字,一路數到六十幾號,隊伍綿延,元帥壓軸的轎子還沒到,兩個半小時前先發的轎子已折返踏上回程了。

這段路上沒有人鑽轎。只有大嬸的雙手合十,老伯們的熱烈討論,以及坐在輪椅上看得笑呵呵的老奶奶、夾道的人車、維護交通的警察,與候選人的宣傳團隊。一切都因為元帥決定出巡而起,而我也追帥到此。

當天夜裡,我在家中,聽著遠近難辨的鞭炮聲;神明們回家了,神恩尚在祂們走過的路,在信徒心中蔓延著。再幾天,巷底小廟隔壁的那間教會也要開始忙著為耶穌慶生了。真是塊眾所庇護的福地,不是嗎?







感謝
.四草大眾廟
.台南市文化觀光局中英語解說員 盧芳蕙
.台灣廟宇網
http://www.idn.com.tw/temple/intro_t_news_detail.php?t_id=169&tn_id=63
.四草大眾廟鎮海元帥出巡台江十六寮網站
http://www.4grass.com/go16/index.htm
.台灣大百科全書
http://www.taipedia.org.tw/index.php?title=%E5%9B%9B%E8%8D%89%E5%A4%A7%E7%9C%BE%E5%BB%9F






--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