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日 星期六

守護外勞的使者-台南天主教母佑堂陳茲新神父


守護外勞的使者陳茲新神父


第一次知道陳茲新神父是從一位朋友那兒聽來的,這位朋友自視甚高,卻稱這是位旅居台南的聖堂神父(與日本漫畫的聖堂教父當然大不同,但取其備受尊崇之意),顯然,能讓他讚許再三的,應該非等閒之輩。

旅居台灣已經二十年的陳茲新神父,將他人生最寶貴的青壯年階段,幾乎都奉獻給台灣。出生於上海、後加入香港天主教慈幼會,歷經四年的哲學教育、三年實習、四年神學教育,再赴美進修三年後來到台灣。

從台北到南台灣的屏東潮州,從負責照顧單親家庭的少年城、內埔天主堂、慈幼高工到母佑堂的主任神父一職,陳茲新神父總是秉持著為神服務、為人服務的精神。

尤其在客家人的地方,陳神父說:「在民間信仰意識很強的地方最難傳教,大多是靠數十年前外國傳教士所打下的基礎,所以服務的都是之前的教友,新加入的教友反而比較少。」而來到慈幼高工,主要是以推廣有一技之長的成人教育為主,並不一定要強制入會,這也是慈幼會的主要目的。

目前來台的外籍勞工或女傭,不少是菲律賓或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的居民,由於遠渡重洋來台,在思鄉、工作壓力與異地適應問題等多重因素下,信仰更成為撫慰心靈的重要寄託。

近十年來,大台南地區不管是南科所需要的勞工人力,還是現代文明病下日趨需求的家庭幫傭,來自東南亞各地的外籍朋友逐漸影響台灣的生活圈,時有外勞受虐或是外勞活動(泰勞潑水節、因應外勞消費而產生的聚落等)的社會新聞。

為了協助這群來自外地的朋友們有心靈的寄託,母佑堂扮演起撫慰心靈的角色,在母佑堂擔任主任神父多年的陳茲新神父,為信眾長期奉獻心力,他覺得這些來自異鄉的教友們最需要的是能與同鄉的人一起彌撒聚會,透過信仰的力量解鄉愁。

在長期與這些異鄉的教友相處下,陳神父表示,這些來台工作的外籍朋友,大多是背負家庭生活經濟的重擔,為了賺夠錢讓家鄉的親人過好日子,或是為了存錢蓋房子有個溫暖的家,忍著淚咬著牙來台灣工作,運氣好的遇到好雇主,較有穩定的工作待遇;運氣差的,甚至連休假或是上教堂的機會都沒有;而且有些在地人士長期對低層勞工的漠視偏見,其被打壓的負面情緒及苦悶,往往只有在彌撒時才能稍稍紓解。



異鄉人在母佑堂彌撒聚會,紓解思鄉之苦。


母佑堂每個禮拜為國內民眾與外籍朋友提供好幾場的彌撒,也常委派外籍神父到各工廠員工宿舍,為無法集體外出的教友們傳教、洗滌心靈。

然而,目前母佑堂空間有限,興建更寬敞的聖堂空間,已是目前母佑堂陳神父等人的重要使命,陳神父聯合其他六位神父向總會申請改建,但必須自行籌措龐大的重建經費,期盼各界愛心協助,讓母佑堂能有更好的環境提供需要幫助的教友。



母佑天主堂,台南市裕農三街1號,06-3310412;捐款帳戶:郵局帳號42128904 陳茲新







文‧圖/林文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