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日 星期六

阿嬤的珠寶盒

阿嬤的珠寶盒收藏的…
是父母對兒女的不捨與祝福
是甜蜜情人間的承諾與永恆
是你我愛戀時的幸福與約定
~青玥珍珠刊物




戴上阿嬤留下來的珠寶,致上妳最深的謝意。


「曾有個客戶許媽媽,拿了一個看似頗有歷史的珠寶盒來店裡,裡面裝的是有點年代,但華麗高貴、鑲工精細的首飾。她說,她父親是『行船人』,每次出海回來,都會帶些東西給母親,有次父親出海前,買了這些首飾送給她母親。父親出海後,母親發現自己懷孕了,於是高興地等待父親回來一起分享這份喜悅,但沒想到父親卻一去不回。後來母親獨力撫養她成人,日子再苦也不賣這些首飾,結婚時母親將首飾留給她,現在她兒子要結婚了,想把首飾整理整理,留給媳婦。」

蔡菁萍娓娓訴說著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沒有「安平追想曲」的轟轟烈烈,卻一樣有不能「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遺憾,讓人聞之動容。

位於國華街著名蜜餞行的附近,一家小巧可愛的珍珠專賣店「青玥珍珠」,除了販售,也從事珠寶的整理,女主人蔡菁萍──一個和珍珠生活了大半輩子的人,以一雙巧手和滿滿的巧思,幫許多的「阿嬤」整理首飾,整理了她們的回憶,也賦予這些首飾新生命,或許,我們可以稱這位女主人是個首飾的「魔術師」。



「青玥珍珠」女主人蔡菁萍(右)和珍珠生活了大半輩子,堅持每顆售出的珍珠都是客戶的傳家寶,所以即使是日本師傅(左)帶來的珍珠,都要嚴格把關。


蔡菁萍的家族從事此行業很久,她的舅公是第一個到日本的四國從事「養珠」的台灣人,兩個兒子克紹箕裘,是日本珍珠製造商的主要供應商之一,而且福蔭家人,母親蔡李春匹二十餘歲便到日本學習串珠、加工。耳濡目染下,蔡菁萍從小就看著家中一袋袋的珍珠進進出出,自然學會一身的好工夫,再加上本身學的是設計,便和珍珠結下不解之緣。

為什麼會從事老珠寶的整理呢?蔡菁萍說,以前台南人嫁女兒時都會有一條珍珠項鍊,因為圓形的珍珠象徵「圓滿」,不是父母送的,就是婆婆給的。但這些珠寶或許是擁有者捨不得戴而束之高閣,時間一久會因失去水份、失去光澤而泛黃,一旦變色,就無法回天了。

這些珠寶大部份都「有歲數」了,年輕一輩覺得它們不夠時尚而不願佩戴,阿嬤們便會將首飾帶來給她保養、整理,而她會根據珠寶的現況建議客人值不值得保存;有些珠寶甚至可以改造,例如項鍊分割設計成頸飾、耳墜、戒指。

蔡菁萍對工作的熱忱和巧思,一傳十,十傳百,不少人知道「青玥珍珠」有整理老珠寶的高手,甚至同業會上門討教,而她也不會藏私,因為她認為,愈多人瞭解會使市場愈熱絡。

看到客人快快樂樂地拿著「再造」的首飾回去,是蔡菁萍最高興的事,其實,她的用意是告訴這些珠寶的擁有者,尤其是年輕一輩,不要用有形的價值來決定要不要保存這些珠寶,而是要去探究其背後的價值─當初是如何擁有這些珠寶的?



老耳環,喚起多少人的塵年回憶。


珍珠翡翠戒


曾有五個兄弟姊妹(三男二女),父母早亡,相依為命,五個孩子靠做工,相互拉拔長大,大姊出嫁時沒錢買首飾,只能用假首飾充數,卻遭到夫家奚落;後來,兄弟賺了大錢,小妹出嫁時,哥哥便打造一對白金手鐲給心愛的小妹,如今一晃眼,這對手鐲已有四十五年的「歲數」,小妹年紀也大了,再將手鐲傳給女兒,別有深意。

還有一對小巧的金尾戒,是女主人的,這是因為其家族生女兒的少,當她滿月時,大舅舅特意從日本買回來的「滿月禮」。

至今,許多客人和她都成了好友,她說,有台南女中的同學(年紀都很大了)每次開完同學會,都會到她的店裡坐坐;還有一個阿嬤弄丟了大部份的首飾,兒子帶她到店裡整理僅存的一、兩件首飾,阿嬤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說著失竊珠寶的故事;待珠寶保養好後,阿嬤也破涕為笑,開心地回家。也有一個遠從洛杉磯回來的客人,一回來就來報到,因為女兒原本不戴她給的首飾,但只要經過「青玥」整理過的便不在此限。

每次整理、改造這些珠寶,蔡菁萍都會拍照存檔,累積了不少「阿嬤的珠寶」,如1900年產於日本琵琶湖的米粒珍珠而做成的「珠花」(米粒珍珠現已少見)、1934年製的玉器鏤空雕刻黃金髮簪(是阿嬤梳頭時不離身的髮飾)。

曾在新光三越中山店及大億麗緻酒店舉辦「流金歲月──打開阿嬤的珠寶盒展」的蔡菁萍說,為了喚起大家對這些頗有年紀的首飾的回憶,不同型態的珠寶展覽已是青玥每年的固定活動了。

已故義大利名導演費里尼曾說:「所有的藝術都是自傳體,比如珍珠就是蚌殼的體現。」是的,珍珠雖然可以解釋蚌殼的身世,可是別忘了,珍珠的一生絕大部份的時間,它都是灰姑娘,這不就像極了這些阿嬤,燃燒一生最美麗的時光,換回兒女亮麗的一生?下回當妳戴上阿嬤留下來的珠寶時,不要嫌它庸俗,反而要致上妳最深的謝意。






文‧圖/施惠珍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