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1日 星期二

新年專輯:新年納餘慶--春節‧年禚‧祭饌

正月春節除舊歲
十二月(2007年)中旬的一個午後,訪談了一家在水仙宮附近的「烏魚子老鋪」,一邊文字記錄,一邊拿起相機猛拍攝著,看著店家烘焙海捕野生烏魚子,炙熱的火爐上,魚子外層的表皮微微地輕爆著,令人無法抗拒的豐腴酥香,整個氣氛都讓人快樂了起來。訪談結束,順便到市場買一把新鮮蒜苗,回家後,把烤好的烏魚子切片,佐以與蒜苗香適的薄片,再泡著一壺咸豐老店「振發茶行」的烏龍熟茶,「要過年了」的喜氣來臨了。



剛出爐的黑糖香餅,已經膨脹渾圓,這是府城古早的點心餅。


說到「年」,其實「稔」才是原來「年」的原文,在古字典裡禾部首有「穀禾豐稔」之意,而廣義的春節包括過年前、後,以半夜子時為分界點,除夕以驅邪除穢為主,跨年後以迎新納福為本了。

過年,就是等著「爆竹一聲除舊歲」,一種重新出發的喜悅與企盼。農曆正月初一是春節,在一年當中,春節是百節之首,古時候,新年又叫「正旦」或者「元日」,也就是歲之元、月之元、日之元,三元之首。

當然,春節前的除夕夜,在文人的筆墨之間,總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感傷,像唐代高適的《除夜作》:「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悽然;故鄉今夜思千里,愁鬢明朝又一年。」就是那種不能團圓的缺憾,人生裡揮不去的惆悵。可是,跨過了年,鑼鼓聲響,心情又不同了。宋代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幾千年的演進,使過年的活動更益豐富多采,貼春聯、蒸年糕、圍爐團圓、除夕守歲、發壓歲錢、燃爆竹……,民間最隆重和最熱鬧的傳統節日,代表的是喜慶、歡愉、祥和。


倒貼「福」字大福到
說到貼春聯 ,有人把大紅「福」字貼反了,據傳此習俗來自清同治年間的「恭親王府」,就是那位大清皇朝權勢僅次於慈禧太后的恭親王。有一年,春節前夕,大管家照例寫了許多個「福」字,讓人貼在庫房和王府大門上,有個僕人因不識字,誤將大門上的「福」字貼倒了。為此,恭親王福晉十分惱火(福晉,就是清代皇室對「夫人」的稱謂),多虧大管家能言善辯道:「恭親王壽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乃吉慶之兆。」福晉聽了不僅不生氣了,還大大賞賜了一番。從此,倒貼「福」字的習俗,就由其他達官府第開始仿作,接著百姓人家也傳開了。即使到了今天,台灣仍有人把「福」、「春」倒貼著。

老灶炊糕祭子胥
至於過年必備的「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寓意著「年年高升」,在迎新納福的期盼下,再加上多樣的口味,成了家家新年必備食品。

相傳「年糕」源於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末期,當時吳王闔閭命令伍子胥在蘇州築城,稱之為「闔閭大城」。城垣建成後,吳王很高興,召集眾將歡宴慶功,獨有伍子胥悶悶不樂,離開慶功宴回到防營後,悄悄囑咐一名隨從說:「若我死後,國家遭難,城池被困,民饑無食,可往相門(蘇州六個主要城門之一)城下掘地三尺得食」。

幾年後,伍子胥遭誣陷,自刎身亡。又過了幾年,蘇州遭越國大軍圍困,居民斷食,餓殍遍野。那名隨從想起伍子胥生前的囑咐,前往相門拆城掘地,發現原來相門的城磚不是泥土做的,而是以糯米磨成粉做成的「米磚」。利用這些「糯米城磚」,終於解決百姓飢荒之苦。蘇州人民為了紀念伍子胥的功績德業,就在春節這天,以年糕祭祀他,這個「春節吃年糕」的習俗乃流傳至今。



如果是「紅豆年糕」,則加入煮熟的蜜紅豆。


蒸熟了,冷卻靜置三個小時,等著定型,就是古早美味的三種年糕了。


「年糕」亦稱「甜粿」,因要加入適量的糖,利用攪拌器與白糖調和拌勻而得名;也可只加入黑糖;「紅豆年糕」則是添加已經熟軟的蜜紅豆,輕輕攪勻,口味更醇香。

早期的府城,每逢過年,許多人家都會自己磨米漿、起火灶、炊年糕,不過工續繁複,現代人漸漸轉而到傳統市場採買,甚至量販店的生鮮市場也提供了大小不一的年糕,的確省掉自己炊年糕的麻煩。可是,何處尋覓道地的傳統古早味?

百年老舖飄餅香
光緒年間,何士銓、張炎兩個同門師兄弟學藝後,何就在今自強街的「開基天后宮」旁開「生春糖舖」,張則在水仙宮旁開「舊永瑞珍餅鋪」;這兩間餅舖至今已有百年歷史,其中「舊永瑞珍餅鋪」以月餅、喜餅為主的漢餅揚名。

至於「生春糖舖」傳到第二代何秋水時,也是盛極一時,後來更名為「來發餅舖」,仍然享譽府城。日治年間,為了與後來新開的同名店舖區分,乃再次更名為「舊來發餅鋪」。第三代何耀木接棒經營,目前傳給第四代何錫銘,第五代陸續登場中。主要賣古餅和祭祀神明時所需的各種祭粿、糕餅。


目前位於「開基天后宮」正對面的「舊來發」,平實無華的橱櫃裡,至今仍可看到許多流傳已久的古漢餅,如太陽餅前身的白糖餅、古早味的柴梳餅、黑糖香餅及水晶餅等。如果選在農曆元月初九「天公生」前夕訪探老店,會看到更多過去農業社會的祭神品,飄著與光緒年間同樣的古香味,讓人驚奇。



舊來發餅鋪的鳳梨酥,在府城也享有美名。


舊來發餅鋪的黑糖香餅未烘焙前,扁圓,中間印有紅色店名。



祖法老灶「舊來發」
「舊來發餅鋪」的年糕製作,每年都在「送神」之後,便開始動工製作;先將圓糯米浸水三個小時,直到米粒一捏即碎的程度後,磨成米漿、瀝水,再以大石頭壓著,多餘的水分從布袋細縫滲出,最後成為固體狀的「圓仔粹」,再加入糖粒,轉成黏稠的米漿,倒入竹籠內的圓形容器,不能裝得太高,避免炊蒸時溢出。

炊蒸時,因為燒柴的火候較易控制,比瓦斯爐的火力更勻密,所以「舊來發」至今仍堅持以傳統燒柴的紅磚老灶製作,傳統味更足。但是,架柴火就須要工夫了。



老灶上擱置了十層蒸籠,大約要蒸炊五個小時。


這是祭祀神明生日時,特有的「雙連龜」或是稱之「百壽龜」;在小男生周歲時,外婆送的「雙連龜」,希望再生一個弟弟。內餡可以有紅豆,或是肉餡,當然素的也非常受到歡迎。


紅磚老灶上有個大鼎,利用蒸汽穿透竹蒸籠,四、五個小時的大火,持續蒸呀蒸,才能把年糕炊得熟透,米香四溢;接著靜置、散氣、冷卻及定型,這樣又過了三個小時。

在不斷燃燒的火爐中,長時間的工續,都是為了百姓人家,於年關前以古意猶存的年糕敬神祭祖;「舊來發」就這樣努力地延續了已流傳百年的古早美味。

一片糕,有高昇,有發財,有好彩頭,來一片吧!

送神小檔案
「送神」,臘月(農曆十二月)廿三或廿四日,為灶神節,又稱祭灶,主祭者必為家長。此日是舊俗中的「送灶日」。

關於灶神,民間有多種傳說,其中一說是,每家的灶神一般都由本姓祖先中的「有德之人」擔任,俗稱灶王、灶君或是東廚司命,親密一點的就直稱「灶王爺」。古書也說「黃帝作灶,死為灶神」。

據文獻記載,漢代之後祭灶風氣漸濃,因為灶神被民間賦予一些重要的社會功能,就是所謂「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安康;察一家善惡,奏一家功過」。灶神在歲末年終要上天庭,向玉皇大帝報告家戶之功過,罪大的人減壽三百天,罪小的也要減壽一天。

察奏善惡功過的觀念沿習下來,人們認為灶神就是天神派來人間的耳目,難免擔心灶神講了一些「有的沒有的」,所以拜祭灶神時,祭品會採用「誠心敬意又討好的」飴糖,就是又甜又黏的麥芽糖。希望能糊住灶神的嘴,所謂糖甜言甜多多美言,「盤中有飴凝作脂,願神口舌甜如餳」。當然,祭灶用酒也是好辦法,灶神酩酊大醉,即使報告些什麼,大概也是口齒不清了。

同一天,也叫「清塵」日,各戶人家送走了灶神,大家可以移動神案上的神像,清除上面的灰塵,順便打掃房子內外的環境,清除一切晦氣。

各寺廟也要送神返回天庭奏事。「送神」當天一早,各廟便舉行祭拜儀式,送走神後,廟寺大門即使是白天也都緊閉,門上貼著紅色的封條,要到新春迎神後才會撤掉。



送神祭祀後,廟宇即關上大門、貼上封條,待明年神祇回廟裡,再重啟廟門。






文‧圖/王浩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