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1日 星期二

新年專輯:曆算五四三

「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注:「曆所以紀數之書,象以觀天之器」─書‧堯典


曆算天文 人間天上
古往今來,人類和其他生命物種的活動、育化都離不開時間,地球自轉形成晝夜交替,月亮繞地球的運動,形成朔望盈虧,地球繞太陽的公轉運動,四時更迭。這些現象,給人類帶來日、月、年這三個時間的自然單位。

觀測天體的運轉,參考點不同,日、月、年的長度隨之而異。我們日常生活所用的日,每天長度相同,稱為「平太陽日」,決定月亮圓缺週期的朔望月和決定四季變化週期的回歸年,都以平太陽日為單位來計算,但都不正好是平太陽日的整倍數。

利用日、月、年這三個名稱來「敬授人時」的方法,我們稱之為曆法,曆法中的月、年都必須是日的整倍數,已不再是天體運轉現象的時間自然單位,我們只能稱為曆月、曆年。

拉丁文CALERE是宣告的意思,由此衍生「宣告日」「KALENDS」,「曆」CALENDAR這些字,和堯典一樣有「行事以時」的意涵。

人類最早意識到的週期現象必然是日出日落的循環,其次是月的盈虧,最後才是四季更迭。我們有理由推測,曆法的發展是先有陰曆,後有陽曆。人類進入農業社會,大概是陽曆發展應用的契機,農事以時的需求,更需要方便、精準的曆法與之配合。



波蘭華沙老城牆上的日晷。


航海民族,其活動與潮汐密切關聯,使用陰曆十分自然,遊牧民族或荒原寒漠地區未從事農作,或基於文化傳統、民俗節慶的存續,多有擇用純粹的陰曆者,當然,陽曆出現之後,也會藉用「年」這個時間名詞,做為比「月」更長更大的計時單位。

大約在春秋時代(西元前700年左右),中國人用土圭來量測日影的長度,以一年中太陽高度最低,表影最長時,作為冬至,表影最短時為夏至,經多次的觀察,發現大約四年一次,影子才一樣長,因此認定歲實為365.25日。回歸年的日數從西漢太初曆(西元前104年)365.2502,北魏大明曆(西元510年)365.2428,宋明天曆(西元1065年),365.2436,至元授時曆(西元1281年)365.2425,清時憲曆(西元1645年)為365.2422,在西方,教皇格瑞高裏(Gregory)十三世改革的新曆,簡稱格曆,其歲實與授時曆同為365.2425日。後世長時間愈來愈精密的觀測累積,得一個回歸年是365.2422日。

作為陰曆時間單位的朔望月,其平均長為29.530588日。乾象曆(西元223年)29.53064,其他之中國歷代古曆,其數字大多在29.53059,29.53061之間,相當穩定精確。

為了應用方便,前賢創造出平太陽日,是一年中所有視太陽日的平均值。一個平太陽日分為24小時,就是日常所用的民用時。

由古迄今,天體運轉理論及觀測儀器與時俱進,一個平太陽日到底有多長?
古人立竿見影,影隨時易,每天午正時太陽最高,影子最短,有了這個標準,一天的其他時刻就比較容易定出了,這一以日影定時間的工具稱為日晷,後來連月影定時的方法也用上了,稱為月晷,在歐洲還曾成為時尚。

奇美工藝博物館從英國購得一日晷,製作精良,材質亦佳,晷表原係平置,卻不知如何應用於本地,因緣際會,經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前局長蕭瓊瑞轉介,由筆者依原理公式計算、加上斜撐,經測定子午線方向,置於奇美美術工藝館前庭草鋪。

利用日影定的是視太陽時,與我們日常使用、等間隔的民用時不同,其間的差異稱為時差,因此日晷需要一張時差圖或表格配合應用,藉此將視時改正為民用時。

其他計量時間長短的工具,除了晷,還有水鐘、沙漏。「漏刻之作」肇於「黃帝之日」,杜甫詩「五夜漏聲催曉箭」,指的是水鐘的聲音,宋元佑三年(西元1088年)蘇頌負責製作的水運儀象台是結合水鐘和機械的精密定時器,機械鐘於13世紀在歐洲製造出來;17世紀初,伽利略發現擺的作用,依此製造出的第一個擺鐘,1天誤差約只10秒,19世紀初,已精進到一天只差0.1秒;20世紀、30年代,英國人邵特製造的擺鐘,一天誤差小到千分之一、二秒,利用如此精密的計時器,很快就發現地球的轉動受到日、月引力及大氣運動的影響。爾後石英鐘的出現,原子鐘甚至脈衝鐘的精進,一天誤差僅約百萬分之一、二秒,像一般熟知的GPS,衛星上使用的即為原子鐘。


曆合陰陽 惑遺庶民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在中國遠古,「年」和「歲」是有區別的,歲是指每年某一節氣到次年同一節氣的時間段,而年則指的是每年正月初一到次年正月初一。

中國歷代曆法均採陰陽合曆,陽曆的內涵以24節氣呈顯,千字文有一句:「閏餘成歲」,「以歲之餘為閏,故曰閏餘。」,「閏以正時,時以作事,事以厚生,生世之道於是乎在」,指的是農事。

中國的陰陽合曆,平年12個月,有大小月之分,根據朔望月的日數,每年12個月不足一個回歸年,也就是歲的天數,其差數「餘」就必須以置閏的方式來調整,使年與歲,也就是曆與自然季節大致相合,不致愈離愈遠,甚至六月降雪。
以東漢元和二年(西元85年)之「四分曆」為例,其回歸年為365.25日,朔望月為29.53085日,19年為一「章」,含7個閏月,但0.75日非為整數。四「章」76年為一「蔀」,則不同「蔀」中年月日就全對應上了。置閏是複雜的大事,且待續篇細表。



賴青松的農事報告以陽曆為本,是方便的農曆。


1974.01.23中央副刊刊載趙元任先生的「論農曆名稱之謬及其來歷」,直接說「陽曆才是真正的農曆」,開啟了舊曆正名的論戰,此一論戰究竟有多少人關注很難評估,惟20年後,1994.05.06中時人間副刊由周腓力執筆的「文化識字率測驗」專欄,10則之第7則為:「漢人的天文氣像是以什麼的運行,將春夏秋冬分成幾個節氣?」,仍有如此錯誤答案:「以月亮的運行,分成二十四個節氣」。今年(2007)04.04,TVBS2100以「民進黨擬廢清明節」之假新聞,諸名嘴及call in 內外交攻,對虛構之議題大加撻伐,自然也暴露出不少人對舊曆的無知。

陰陽合曆是個麻煩問題,是有智慧的古人給後世少受教育、無知的庶民百姓,尤其是務農者,一個天大的玩笑。知其然者,以連續19年的舊曆用於農事,一生無違,不知所以者,陰陽兩系混淆錯亂,莫名其妙。像「端午晴乾,農人喜歡」,「端午夏至連,抄手種年田」,「端午未過,棉被不收」這樣的諺語,是對舊曆缺乏系統認知的產物。

穀東俱樂部的田間管理員賴青松先生,記農事總不忘用節氣為參考點,而不用舊曆某月某日,是真正的農曆達人。「聽叔伯們說,今年由於閏七月的緣故,所以節氣有卡慢,連帶春耕的準備工作也延遲了……」,這樣的說法當然說服不了賴先生!







文‧圖/邱仲銘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