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1日 星期五

台南運河八十:條條運河通府城

一、運河之都──台南
運河(Canal)一辭,據《牛津小辭典》:「乃非天然而由人工造成的水道,作為船隻航行或引水到需要的地方。」又據《三民大辭典》:「由人工開鑿的河流,可用來聯絡其他的湖泊、河流、海洋,以發展航運或縮短航程。」

台灣文獻記載,傳說明太監王三保(太監王景弘有其人,但非三保太監)到過「赤崁汲水」,一般推測此地點即台南赤崁大井頭,五百年前,海水即直達赤崁大井頭前。當自來水尚未普及前,仍在飲用大井源源不絕的井水,至今「大井」遺跡尚在。

四百年前,今安平與台南間形成台江內海。明鄭時期(1661-1683),赤崁樓和大井頭(荷治時期有渡船通大員島)前海岸逐漸西移,來台之船可停泊在禾寮港、王宮港、媽祖港、關帝港(海水可達、能泊船之處曰港,通常以廟前大廣場為登岸地)、開仙宮前帆寮等處,小船可溯禾寮港直達枋橋頭。

清康熙後期(1683-1722),赤崁樓和大井頭前海岸西移浮成陸埔,填海為宅,而硓石古石石港、佛頭港、北勢港、南河港、安海港(有外新港、松仔跤港、蕃薯港等支流)等港汊相繼出現,即習稱的「五條港地區」;當時渡船改由鎮渡頭(後來建有接官亭)通往安平鎮(即大員島),鎮渡頭外即台江內海。



1875年的運河分佈圖,取材自「續修台南市誌卷首」,資料提供/范勝雄,翻攝/林文煌


1935年的運河分佈圖,取材自「府城今昔」,資料提供/范勝雄,翻攝/林文煌


道光三年(1823)七月,台灣大風雨,台江內海形成一大片海埔新生地,安平僅容小船出入,府城三郊原有海運因之受阻,貿易大受打擊。是時三郊緊急自力救濟,貨物改由硓石古石港(嗣後發展成新港墘港)硓石古石渡進出,再由五條港匯流處疏濬清理開通「五條港運河」到安平及四草湖。

另康熙年間創立修造戰船的台灣道廠(俗稱大廠、北廠),亦因道光三年台江陸浮,戰船不能進出,乃招租鹿耳門新墾埔地,所得經費用以疏濬清理開通「哨船港」,連通「五條港運河」。道光末期,於小西門外以南地方新建修造戰船的台灣道廠南廠,疏濬清理開通「水船港」,入鯤身湖,擬由道光初期新開通的新打港出入,因湖底淤沙阻礙,未果。

同治三年(1864),安平開放為國際通商口埠。同治六年(1867)後,陸續有洋行進駐於安平小砲台北方臨海沿岸。同治十年(1871),英人始定台灣航線通航於安平、淡水、廈門、汕頭及香港間,同時洋行亦疏濬清理開通「安平洋行運河」,自安平大港達安平小砲台北道光砲礅外側。嗣後府城渡口也由硓石古石渡移至五條港匯流處,即同治十三年(1874)建造的「安平第一橋」前。

大正八年(1919)九月,日人台灣製鹽株式會社在鹽水溪口四草湖北岸開闢安平鹽田(九年,行政區域劃歸台南州新豐郡安順庄),於大正十二年(1923)三月竣工,是時「安順運鹽運河」也一併完成,這是日治時期日本人在台南開闢的第一條運河,較「台南運河」早三年。

日治初期安平大港淤塞嚴重,不利輪船進出。迨日治中期,鑒於安平大港已不合現代港灣設施與規模,乃規劃興建安平港。大正十一年(1922)四月,「台南運河」開工,取代「五條港運河」,作為開闢安平港的先期工程。大正十五年(1926)三月,「台南運河」竣工,於運河東端築「台南船溜」,西端築「安平船溜」。台南運河約略與五條港運河平行,一南一北相隔安平大路。日治時開闢的「台南運河」習稱為運河或新運河,以別於道光年間疏濬清理開通的「五條港運河」(後稱舊運河)。

在大正年間台南運河開闢期間,日人有意沿湯匙山及灰窯尾東側開闢「灰窯尾運河」,連接安平洋行運河至安平船溜,但未付之實施。

安平大港淤塞日益嚴重,乃於昭和十年(1935)開闢安平新港口,並開通「安平港口運河」;即從安平船溜延伸至新港口,施作加強港口開口處附近的護岸工程,至昭和十三年(1938)三月完成。同年十一月,於運河北岸原安平船溜下游處建「安平漁港」,至昭和十五年(1940)十月完成。「安平漁港」興建之初,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台南支局安平分室亦在所轄製鹽工廠與安平漁港下游處開闢「安平運鹽運河」連通安平港口運河。

運河分佈涵蓋台南府城西外城五條港、安平、鯤身、四草、鹿耳門、土城,現今台南市行政區域除東區外,包括中西區、南區、北區、安平區、安南區,全長逾20公里,幾與海岸線總長相符。


二、府城運河
(一)五條港運河(舊運河)
即原安平第一橋(今台南基督教YMCA協進館附近)至安平港仔尾原天后宮(今石門國小內)北側。五條港運河於光緒年間曾經疏濬(唐贊袞,1891,《台陽見聞錄》),至日大正十五年(1926)台南運河開通後被取代,歷經一百年。

(二)北廠運河(哨船港)
即由海安路安民社區活動中心經裕民社區活動中心、臨安路二段91巷(成功路614巷、文賢路218巷)接西河路,出民權路三段。道光三年台江陸浮,台灣道廠(又稱大廠、北廠)的戰船不能進出,台灣道臺乃招租鹿耳門新墾埔地,所得經費用以疏濬清理開通「哨船港」,連通五條港運河。

(三)南廠運河(水船港)
即水萍塭仔公園內通達台南運河南段。道光二十七年(1847),台灣道徐宗幹鑒於哨船港時通時淤,道廠戰船出入不便,乃選定府城小西門外以南地方新建修造戰船的台灣道廠南廠,疏濬清理開通「水船港」入鯤身湖,擬由新開通的新打港出入,因鯤身湖時生淤塞,擬由新打港出入的計畫,因而放棄。


三、北汕運河
三郊於台江內海驟變後,因鹿耳門頓成廢口,安平又僅通小船,急於尋找出海口,於是由四草湖往北疏濬清理開通「北汕運河」,經四草、鹿耳門沿北汕沙洲水路到三股溪口國賽港,一直到三郊沒落棄置不用。
(一)港仔(即竹排仔港南段)
從鹽水溪口四草湖北岸安順鹽田旁,沿四草、鹿耳二里里界,到媽祖宮安順鹼廠邊。
(二)竹排仔港
再跨越鹿耳門溪,沿城南、城西、青草三里里界,到曾文溪堤防南岸。



民國五十年左右,運河盲段的中正路街景 攝影/梁焜松
圖片提供/財團法人台南市文化基金會‧台南人百年老照片資料庫



四、安平運河
(一)洋行運河
同治三年(1864),安平開放為國際通商口埠,陸續有洋行進駐於安平小砲台北方臨海沿岸。同時洋行亦疏濬清理開通「安平洋行運河」,自安平大港達安平小砲台北道光砲礅外側。運河沿岸有怡記、和記、東興等洋行;另在安平五條港運河段南岸,有德記、唻記等洋行。

(二)安順運鹽運河
大正八年(1919)九月,台灣製鹽株式會社在鹽水溪口四草湖北岸開闢安平鹽田(九年,行政區域劃歸台南州新豐郡安順庄),於大正十二年(1923)三月竣工,是時「安順運鹽運河」也一併完成。

安順運鹽運河兩岸均有玄武岩、硓石古石石、卵石等不同材質砌成的護岸,寬度約30m,長度約800m,開口成喇叭狀,這是日治時期日本人在台南開闢的第一條運河,較「台南運河」早三年。

(三)灰窯尾運河
在大正年間台南運河開闢期間,日人有意沿湯匙山及灰窯尾東側開闢「灰窯尾運河」,連接安平洋行運河和安平船溜,但未付之實施。

(四)安平運鹽運河
「安平漁港」興建之初,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台南支局安平分室在所轄製鹽工廠與安平漁港下游間開闢「安平運鹽運河」連通安平港口運河,並在運河邊建有運鹽倉庫。



現今的臺灣台南州安平港海岸,英商德記洋行 攝影/陳慧美


五、新運河
(一)台南運河
日治初期安平大港淤塞嚴重,不利輪船進出。迨日治中期,鑒於安平大港已不合現代港灣設施與規模,乃規劃興建安平港。大正十一年(1922)四月,「台南運河」開工,以便取代「五條港運河」,作為開闢安平港的先期工程。大正十五年(1926)三月,「台南運河」竣工,全長3782m,面寬37m,底寬27m,水深干潮時1.8m。於運河兩端築「台南船溜」,面積81488㎡,水深1.8m至2.4m;「安平船溜」,面積21818㎡,水深干潮時1.8m。

台南運河約略與五條港運河平行,一南一北相隔安平大路。此時新闢的「台南運河」習稱為運河或新運河,以別於道光年間疏濬清理開通的「五條港運河」(習稱舊運河)。

(二)安平港口運河
昭和十年(1935),安平大港口淤塞不能使用,乃規劃開闢新安平港口,即南北導流堤各長160m,開口寬100m,水深3m,並開通「安平運河」,從安平船溜延伸至新港口,並施作加強開口處附近的護岸工程,至昭和十四年(1939)完成。新安平港口則於昭和十二年(1937)七月二十日通行。

昭和十三年(1938)十一月,於安平運河北岸原安平船溜下游處另建「安平漁港」,至昭和十五年(1940)十月完成。



1924年的運河分佈圖,取材自「府城今昔」,資料提供/范勝雄,翻攝/林文煌







文/范勝雄(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理事長)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