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1日 星期日

追風逐日、追逐健康的時尚運動─自行車系列(四之三)阿公的腳踏車

自行車又稱腳踏車、單車、鐵馬,北部還有人叫它「孔明車」。早年,台灣輕工業尚未起飛時,腳踏車可都是進口的舶來品,近年來台灣的自行車產業有大幅的進步,巨大(捷安特)、美利達等,都是國際知名的大品牌。想知道台灣腳踏車的一頁歷史嗎?

曾任教於社區大學的「磚雕」專家王郭挺芳,對台灣早年的腳踏車如數家珍。他說,台灣在基礎工業不發達的年代,腳踏車都是進口車,主要有日本、英國兩大系統,尤其日本因地緣和政治的因素(曾殖民台灣),日本車進口的時間較早,數量也較多。



花個一、兩千元整理一下,骨董腳踏車又是「一尾活龍」,目前在鄉下還是老阿公「巡田」代步的最佳工具。

至於兩大車系的差異,王郭挺芳以許多不同的角度來分析。最簡單的是以性別區分,男車車身的連桿呈水平,女車則是斜的,甚至呈彎曲狀,這一點至今仍無大改變。

若以功能分,又可分為文車、武車、跑車三類。文車主要是一般上下班、上下課的通勤車;武車大多是一般人做生意載重用。比起文車,武車為了載重,輪距大,所以較平穩;為了載貨,後車架較大;整部車結構較結實、耐操。這兩類車大多來自日本,有「霸王」及「富士霸王」兩種品牌(同一廠商,但後者等級較高)。

英系車種,主要就是造型較炫的跑車了,有「三槍」、「來禮」、「獅牌」等品牌,輪寬為正規的二十六吋,前軸承支架較低,所以要趴著騎車。最炫的一款是英國「飛律普」的跑車,輪子是特大的二十八吋,騎的時候,會產生悅耳的齒輪摩擦聲「達、達、達」,據說當時有許多人是衝着這個聲音才買飛律普的車,經過多年後,齒輪的完整性絲毫不受影響,聲音依然清脆,可見該車設計之精良了。


王郭挺芳回憶起,那時候身為公務員的他,一個月的薪水不過是一百元到一百五十元,一部進口跑車要數千元,就好像現在買一部汽車的價格。


再以車子的構造分,富士霸王的鍊條蓋是全罩式,霸王牌及英系跑車則為半罩式。早期日系車的剎車是後輪剎車盤剎車,到了後期才改成前輪剎車,英系跑車的剎車則是利用成本較低的「來令剎車」。英系跑車最大的不同是它有三段變速檔,王郭挺芳認為早期的三段變速是最好的設計,現在動輒十幾二十檔的變速並沒有太大的作用(或者用不著那麼多)。

英系車因價位太高,以及國人愛用日貨的習慣,銷路不如日系車,但因潮流所趨,日系車最後仍不免走向被淘汰之路。原因在於科技日漸發展,逐漸取代勞力,腳踏車速度慢、吃力,於是摩托車取代了腳踏車,成為人們的主力交通工具。 這時台灣本土的腳踏車工業開始起飛,最早期的「三勇牌」,完全仿日系車造型, 引進外國零件(日本居多),是品質較好的國產車。

中期則有「伍順」、「自由」等品牌,最後則有「菊鷹」、「菊鶴」、「福鹿」等, 其中「自由」、「菊鷹」、「菊鶴」的工廠在台南,位於小北的「自由」牌更是台南前市長辛文炳的家族企業。除了這些,民國六十年代,民族路上的「司令牌」自行車可是國、高中生心目中的第一品牌。

近年來台灣的自行車產業進步神速,除了高科技之助,台灣人不屈不撓、求新求變的精神,更是能突破歐美大廠夾擊的主因。早期自行車最為人詬病的「虎骨」(車身前支架中心點)易斷的問題已大大改進了,避震系統的改進也很多,騎起車來更輕鬆、更安心了。



已「除役」的日本製富士牌腳踏車,虎骨中間依稀可見富士山的logo。


「磚雕達人」王郭挺芳對台灣自行車的歷史如數家珍。


「欖人民宿」收藏的古董腳踏車,雖漆上藍漆,但仍可看出其牛皮坐墊及鋼條剎車。


王郭挺芳說, 富士霸王、來禮等車已不再進口, 甚至可能都已不再生產了, 這些車都成了私人收藏的古董車了。 下次你若有幸在路上看到這些古董車, 請別忘了向這些「阿公的腳踏車」獻上你深深的感謝, 因為他曾陪伴我們的阿公走過人生的歲月, 也是帶動台灣經濟起飛的交通工具!


找尋骨董腳踏車
正因這些骨董腳踏車有如「老太婆的棉被- 蓋有年矣」,不是變成廢鐵一堆, 便是落入有特殊喜好的收藏者手中,很難得再看到了,哪裡還可一睹這些老車的風采呢?

正興街的「泰成水果攤」有一部日本「富士牌」腳踏車,不過已腐蝕不堪, 老闆還捨不得丟棄,擺在住家門口,堆放紙箱,貢獻它最後一點「剩餘價值」。從它銹跡斑斑的車前支架上,還可隱約看到它漂亮的logo-富士山。

可能是鄉下人個性比較簡樸、節儉,許多年代久遠的腳踏車如今不僅「保存」得相當完整,而且一修再修,有些車尚未「除役」,時常隨著阿公、阿嬤下田工作。



整理後的古董腳踏車,雖不是進口舶來品,主人還是很珍惜的將其吊在天花板上。


王郭挺芳收藏價值三萬元的木雕骨英系董腳踏車模型,比一包煙大不了多少;包括車輪鋼條及剎車線,都是用一塊木頭刻出來的,十分袖珍精巧。


七股的蔡先生家中就有四部骨董腳踏車,兩大兩小。他說七股還有不少人家家中還有四、五十歲的骨董腳踏車,只要花個一兩千元稍加整理,便可保持良好的車況。這些車雖不像「泰成」那部富士牌般系出名門,但外型頗為相似,一樣是後輪剎車,而且不用剎車線,而用鐵條代之。蔡先生還說,「海寮」有個修腳踏車的老師傅,很會整理這些骨董車,許多七股一帶的老車都經過他整理改造過。 蔡先生還開玩笑的說,如果有人想收購這些骨董腳踏車,他倒是願意割愛。

七股的「欖人民宿」,也有四部骨董腳踏車。老闆「阿旺」,原先從事珠寶生意,現在本著「回饋鄉里、社區營造」的觀念回到家鄉開起民宿。頗有文化氣息的他,收藏許多古古怪怪的老東西,還將古老的木頭電線桿做成路燈、將骨董裁縫車做成休憩桌。

最特殊的可能就是那四部五十高齡的骨董腳踏車,除了仍保有牛皮坐墊外, 一方面因地處海邊,鐵製品容易遭鹽分侵蝕,再則配合民宿藍、白顏色,他把這些骨董腳踏車漆成藍色,乍看之下有些突兀,但遊客可以騎著這些「阿公級」的腳踏車去看潟湖、黑面琵鷺。或者天色未明之前,當你摸黑騎在漁塭間的小路,看到漁夫起網撈魚時時,也可體會老一輩人工作的辛勞。



「泰成水果店 」所有的日本富士腳踏車,雖已不堪騎乘,主人仍不捨將其丟掉,甚至用鐵鍊鎖住。






文‧圖/杜崎拓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