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滾音樂是以肢體、歌聲、麥克風,融合了電子音響科技,展現出巨大的音樂感染力,這樣的型態,使音樂成為詮釋潛意識與熱情的組合。
搖滾音樂的名言:一場精采的演出可以改變世界(An excellent performance can change the world.)
這樣的精神實踐在搖滾音樂博物館(Rock&Roll Museum)中。這座博物館位於北美克里福蘭市中心,靠近與加拿大相連的五大湖區旁。硬體建築是由著名的華裔建築師貝聿銘所設計完成。這是一座三角玻璃帷幕的現代建築,蒐藏了各式搖滾音樂歷史起源的文物,從美國南方音樂的班鳩琴、布羅琴到黑人的靈魂音樂及爵士音樂歌手的吉他、低音琴、樂譜、服裝與紀錄片等,讓二十世紀重要的搖滾音樂物件,有了最好的歸屬。
博物館外是一片佔地約1500坪的表演廣場,只要是假日的午後,由博物館所邀請的搖滾樂團,就在廣場上表演,方圓一里內,充滿了青春的氣味。在熱情有勁的音樂聲中,只見不分男女老少,扭動著身軀,展開歡顏,盡情的與音樂共舞。
進入到被自然光穿透的博物館中,就看到挑高建築中,懸吊著曾經被瑪麗蓮夢露坐過的汽車,就像她在世時一樣的亮眼。賣店佔了一樓三分之一的空間,裡面陳列著各式的衣服、海報、文具與錄音帶,配合著特有的音樂節奏,遊客也不自主的就掏出鈔票,在各式的商品中,盡情的選購。利用特別設計的音樂來促銷,這是一項成功的策略,讓人樂在音樂所創造的購物天堂。
搖滾博物館的正門,就像是玻璃做成的金字塔,灰色的線條具有現代建築簡潔的語彙。
買了門票,跟著人群,魚貫的來到被燈光、色彩、搖滾樂器及紀錄片所包圍的常設展場。展示是以人物歷史為軸線,每個經典人物都有他的歌曲播放。遊客可以邊聽耳機的音樂,瀏覽著櫥櫃中的舞台服裝、新聞影片,以及樂手曾彈奏的吉他、敲擊過的鼓棒與演唱的麥克風,就好像經過了當時的演唱場景,讓人搖擺沸騰。
搖滾音樂的崛起,是隨著電子樂器的發展成熟,以及視訊傳播科技的放送下,經由商業包裝與典型人物的開創,所形成的音樂型態。
這些養分,最主要是來自於美國的黑人工作歌與白人的鄉村音樂,經由貓王艾維斯的「扭腰擺臀」式的開創,以及英國披頭四樂團的精緻塑造,再到黑人爵士音樂的形成,將二十世紀的搖滾音樂,融合成偶像塑造與熱情有勁的時代經典。
這些相關的流行音樂資料與紀錄,在搖滾音樂博物館內,隨著人物海報、書籍、服裝與演唱會的紀錄片,詳實呈現出這些新音樂元素的發展片段。
最受歡迎的當然是歷久不衰的貓王艾維斯的個人展場。從入口處,就看到醉死人不償命的笑容,經由吉他牆的引導,到達他曾經踩踏過的圓形舞台,四周播放著他的演唱會或是電影片,讓遊客搖頭擺尾盡情迴盪,不論是十歲以下的兒童或是八十歲的老阿媽,都陶醉在五彩燈光的青春舞台上。
進門的音響架與燈光台,隨時都可以有現場樂團的音響與燈光效果。
吊車
五彩繽紛的跑車
隱藏在這些展示內容與手法的背後,研究工作是最重要的幕後推手,而展示的「故事線」,就是一場精心設計的電影腳本,從研究歷史的脈絡中,找到「why、 how、 when 、where、 who」的重要事件,串連成搖滾音樂的全貌。就是因為這兩者的組合,才成就了展示的動人內涵。
博物館的研究員威廉(William)在常設展「Rock&Roll Style」的序言中,寫道:「搖滾音樂是以肢體、歌聲、麥克風,融合了電子音響科技,展現出巨大的音樂感染力,這樣的型態,使音樂成為詮釋潛意識與熱情的組合。」,擁有民族音樂學博士學位的他認為,搖滾音樂從電子吉他與爵士鼓中,找到新的音樂型態,在社會中產生釋放社會壓力的集體情緒。只要有了電吉他加上爵士鼓與眼睛會放電的歌手,世界就變得輕鬆起來。
迷人貓王艾維斯開啟了現代電子音樂以肢體搖滾音樂的形式。
當然,心理學的研究,對於搖滾音樂也有著推波助瀾的效果。弗洛依德(Sigmund Freud)以「夢的解析」,分析了潛意識、前意識、下意識的「生之本能」與「死之本能」,使得驚世駭俗的演出型態躍上舞台,一些魔鬼的裝扮,髒話連篇的歌詞,猥褻的舞動,就好像是地獄的試金石,堆砌滿身亮片色彩的圖案,來到人間。
在「The Dream V.S. The Face」的展區中,就有模特兒化妝成一邊黑,一側白的臉,誇張的黑白線條,勾勒出演變中的搖滾音樂舞台人物。另外,金色小可愛式的內衣舞台裝,性感十足,展現出聲色挑逗的服裝與人物的刻劃,令人目不暇給,彷彿活在舞台的夢幻空間中。
搖滾音樂用巨大音響創造虛擬的野性典範,打破了音樂必須精緻的藩籬,使得震耳欲聾的音樂成為紓解青年生理急躁的藥方,也讓民主社會的包容性,增長了容忍力。
最具有燈塔效應的是披頭四的搖滾音樂創作,增強了搖滾音樂的內涵與技術性的難度,消弭了精緻/通俗、古典/現代的音樂對立,從此樹立了搖滾音樂的里程碑。
嘻哈的故事從搖滾音樂的黑人工作歌中發展出新的時代律動。
歌迷群的不斷擴大,增加了搖滾音樂的世界影響力。在展場中鋪陳當時的報紙,表述以美國、英國為首的搖滾國家,運用了搖滾音樂帶動英文電影的通俗文化,販賣了可口可樂與麥當勞的好滋味。
從70年代開始,用搖滾音樂來傳播「美式民主」的美好,隨著韓戰與越戰,跨越了太平洋的文化鴻溝,將美國塑造成歡樂的天堂,淘金的樂園。
文化是軟性的國力,在搖滾音樂博物館的世界中,發揮得淋漓盡致。走出這些精緻的展區後,來到了6樓360度視野的餐廳,遊客面對著波光粼粼船影點點的五大湖區,品嚐著魚子醬與櫻桃調製的搖滾大餐,心中佩服博物館的動線操作,讓聽覺、視覺與味覺,有了完美的句點。
在結束這趟融合了音樂、美食與歷史記憶的搖滾博物館之旅時,還被陌生的拉丁女子,邀請跳了一首馬恰恰(Machacha)舞曲,幸好家傳的國際標準舞基礎紮實,讓她快意的與「老中」共舞一首,度過了歡樂的午後。音樂是不分種族、語言與階級的黏合劑,在搖滾音樂博物館裡,我找到了世界共通的律動。
皮革製的緊身衣。
文‧圖/周晶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