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1日 星期四

莫昭如印象筆記-要不就是藝術,要不就是革命






台南市文化基金會的游慧香小姐寫信來邀寫專欄,很快就答應了下來,但是有點傷腦筋的是接下來必須規劃一個專欄主題,這幾年大部分的寫作都放在劇評上頭,很希望自己能夠更多且更深入的閱讀與書寫沉澱下來,想想許多現代戲劇研究的同行,多將研究的重心放在歐、美、日、台的現當代劇場發展,而寫劇評的戰友(包括筆者在內),又多將評論的對象放在本土的創作,少數赴大陸戲劇院校教書、求學的朋友,卻也少見他們發表相關的評論或觀察文章;這幾年來來去去澳門、新加坡、香港、昆明參加了幾次研討會,以及之前到過北京、上海、杭州、麗江、香格里拉的行旅印象,發現在台灣年輕的戲劇研究者裡面,對於所謂的「華文戲劇」,似乎就這麼政治不正確、爹不親娘不愛地把它閒置在海峽上空,頓覺可惜與好奇之餘,正引發了筆者高度的興趣,於是決定以個人收藏的華文戲劇資料、研討會交流、演出觀賞、電郵往來、交遊印象、網路資料等,規劃一條「華文戲劇風景線」,帶領看倌們一站一站地瀏覽,我們一塊兒出發吧!

編者:梁慧玲、鬈毛妃
書名:《或者藝術,或者革命:莫昭如的藝術實戰》(無過虫系列5)
出版: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http://www.iatc.com.hk,2004年。



生活在亞洲台灣,假使對亞洲地理並不熟悉,在看這本藝術實戰紀錄的時候,建議最好攤開一張亞洲地圖搭配著閱讀,因為書裡頭的主角──莫昭如,他數十年來往於不同範疇裡(包括老師、作者及翻譯、安那其主義者、電影創作、各種舞台的表演者、人權及民運活動、外勞戲劇與權益、民眾戲劇、展能藝術、網絡建立、跨文化美學探索等)的工作、創作與革命的網絡,他的足跡幾乎踏遍亞洲。

還在當研究生的時候,還搞不太清楚莫昭平與莫昭如怎樣區別,後來終於慢慢地知道前者是時報出版社的總經理,後者則是很難定位的香港文化工作者,或者按照他自己現在的說法:「社區文化發展工作者」。

近十年來,偶爾可以在一些台北小劇場演出的場合裡頭(多半是在差事劇團、牿嶺街小劇場、未改裝之前的華山藝文特區、民生西路時期寧夏夜市旁的新寶島小劇場),甚至是一些社區劇場相關的研討會中,看見莫昭如的身影;他,一頭及肩、雪亮的白頭髮,在眼鏡片後頭的眼神與臉孔,看上去溫文儒雅,卻擁有一顆精力無窮的藝術革命腦袋。


莫昭如的藝術實戰封面與封底


對莫昭如最早的印象有二,其一是他與林寶元聯合編著的《民眾劇場與草根民主》一書,裡頭收錄了43篇關於民眾劇場(People’s Theatre)理論與實踐相關的討論及介紹性文字,為讀者測繪了一幅歐美、拉美及亞洲民眾劇場的地理分佈圖;其二則是他在1998年促成「一人一故事劇場」(Playback Theatre)作品《澳門故事一二三》來台灣演出的文化交流活動(該作品曾巡演至香港、澳門、肯亞、英國、葡萄牙等地),首次正式為台灣社區劇場工作者引進一人一故事劇場的形式。

至今,台灣已經有了第一個以該形式為主的「一一擬爾劇團」,在社區組建劇場、社區民眾自己發聲的需求漸漸增加的今天,這個劇團所進行的種子教師工作坊、或者團員親自到社區帶領工作坊的業務量與活動量,都與日俱增。


楊淑芬拍攝


在這本藝術實戰紀錄裡頭,也解剖了民眾劇場與展能藝術(Arts with the Disabled),這兩個部分也與台灣另類劇場這幾年的經驗有關。首先是民眾劇場,在台灣最早提到這個名詞的應該是差事劇團的團長鍾喬,他在1990年代初期廣泛地接觸亞洲第三世界國家的民眾劇場,並參與了一系列工作坊與《亞洲的吶喊》的製作及演出,寫作相關的文章之餘(其中曾結集成《亞洲的吶喊:民眾劇場》、《身體的鄉愁》、《觀眾,請站起來》、《述說一種孤寂:劇場、社會與文化行動》等書),更在1990年代中期成立了差事劇團,十年下來,這個劇團已經自我塑造出社區劇場、帳篷劇、意象書寫劇場等幾個創作路線,在台灣目前的劇場生態裡頭,扮演著一個非常、特殊、重要、另類的左翼政治劇場角色。

其次,則是展能藝術。大約五、六年前,台灣的資深小劇場工作者王墨林與新寶島視障者藝團展開合作,他在擔任該團藝術總監三年的期間內,引介了許多開發盲人身體的工作方式,顛覆了過去對盲人從事藝文活動多半與音樂相關的刻板印象;直到現在,王墨林與其經營團隊已經接掌牿嶺街小劇場近一年,依然循往例繼續舉辦第六種官能表演藝術祭,過去幾年已經辦過視障、聽障、身心挑戰者(過去的貶意俗名是「智障」)等身心弱能人士的藝術表演活動,香港方面主要就是由莫昭如接頭、搭橋與帶領,他曾經為這個藝術祭引進了保新誼(視障表演者)自傳式的獨腳戲《落葉飄到鄰家》、保新誼和謝偉祺(視障表演者)合演的《等待明光》,此外,也曾經引進香港的聽障者劇團「無言天地」及身心挑戰者自助組織「卓新力量」的作品演出。


與莫昭如的餐敘:
2004年7月11日至17日,香港中文大學,華文戲劇作品研討會,最後一天主辦單位邀請與會人士至賽馬場附近的一家餐廳用餐。照片中前排左一為師大英語系助理教授林王竟南,左二為香港獨立戲劇評論人陳國慧,左三為筆者,左四為莫昭如,右一為日本神戶大學文化學科老師田村容子;後排左一為南台科技大學兼任講師楊美英,後排右四為瘋狂劇團王緯廉,右三為瘋狂劇團胡心怡,右二為極體劇團藝術總監吳文翠,右一為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教授方梓勳。
于善祿/圖片提供



莫昭如精彩與厲害之處還不僅只於此,為了使香港社區文化發展工作達到民眾「賦權」(empowerment)的效果,二、三十年來他不斷地籌辦工作坊,為香港引進各式各樣的戲劇藝術工具,至少包括:劇場競技(Theatresports)、行動劇場(Action Theatre)、論壇劇場(Forum Theatre)、展望劇場(Playforward Theatre)、一人一故事劇場、過程戲劇(Process Drama)、建構戲劇(Playbuilding)、衝突與劇場(Cooling Conflicts)、大木偶(Giant Puppetry)、帳篷劇(Tent Theatre),以及菲律賓教育劇場(PETA,Philippine Educational Theatre Association)的基本綜合戲劇藝術工作坊(BITAW,Basic Integrated Theatre Arts Workshop)等等,真是琳瑯滿目,不但走進社區與學校,更關懷弱勢族群與外來勞工,近年更興起打擊全球化的文化行動與國際性網絡。

這本書的第二部分花了很大的篇幅記載了2003年《或者長毛,或者切‧古華拉》的實戰紀事,「長毛」指的是香港資深社會運動工作者梁國雄,從1970年代開始,香港重要的反政府社會運動他幾乎無役不與,近年在「四五行動」、「反廿三條」、區議會立法會選舉……均未缺席,《或者長毛,或者切‧古華拉》紀錄的是他們一行十一個人到古巴去追尋緬懷革命英雄切‧古華拉(Che Guevara,台灣多半譯成「切‧格瓦拉」)的革命足跡與影像創作筆記。

此外,在該書的最後,還列了莫昭如參與實戰活動的年表(包括學界、社會、文化交流鼓動、展能藝術、民眾╱社會劇場、文壇、出版、偶劇、組織、藝術創作、海外會議、海外演出等實戰簡表);末了,只能再次強調,他無法被歸類,無法被框定,他要不就是藝術,要不就是革命,就像是這本書的封面設計一樣,在全黑的底色左上角,只有白色的「藝術」二字與紅色的「革命」二字疊印在一起,這就是莫昭如這個人全部的元素,全部的基因。


楊淑芬拍攝



【延伸閱讀】
香港展能藝術會編印,《弱能人士與藝術活動:平等機會與訴求》,2001年。
梁慧玲、鬈毛妃編,《或者藝術,或者革命:莫昭如的藝術實戰》(無過虫系列5),香港: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http://www.iatc.com.hk,2004。
莫昭如、林寶元編著,《民眾劇場與草根民主》,台北:唐山,1994。
莫昭如、譚碧琪、尹志康編,《民眾戲劇劇本集》,香港:亞洲民眾戲劇節協會,1999。
莫昭如、譚碧琪等編,《流動塑像:「一人一故事劇場」的香港經驗》,香港:亞洲民眾戲劇節協會,2001。
鍾喬,《身體的鄉愁》,台中:晨星,1999。
鍾喬,《亞洲的吶喊:民眾劇場》,台北:書林,1994。
鍾喬,《述說一種孤寂:劇場、社會與文化行動》,台北:唐山,2005。
鍾喬,《觀眾,請站起來》,台北:財團法人跨界文教基金會,2003。






文/于善祿(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講師‧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博士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