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適於人們做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日子的好地方。」葉石濤這樣形容台南,每一座城市都應該有他的樣子,台中像台中、高雄是高雄,但是在台灣,城市的面貌是模糊的,府城既然是台灣歷史文化的起源,那他是否有府城的樣子?古蹟很多就算嗎?城市的面貌應該是體現在許多看的到與看不到的地方,是氣味?是氛圍?或甚是觸覺或生活習慣,「府城的樣子」將透過文字與圖像一起來尋找,台南的應有樣貌,文化城市的氣味與未來…。
2006年初春,李安拿下亞洲人第一座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導演內斂的外表與他的電影實在很難讓人聯想在一起,對一個電影藝術家來說奧斯卡其實沒那麼了不起,坎城、威尼斯更吸引人,這是商業與藝術成就的對比,不過這不是本文的重點,我想談的是「台南人」。
李安,標準的台南人,公園國小、延平國中一路到台南一中,台南是他前半輩子養成的故鄉,在這裡唸書、蹺課看電影,李安的樣子有沒有台南人的影子?靦腆的笑容是李安給人的第一印象,內斂、謙虛,眼神卻充滿自信,有人說他外表憨厚,內心與作品卻熱情澎湃。
再看看另外一個台南人,文學家葉石濤老先生,傳統台南人住高雄,文學作品中大量書寫台南,同樣為人謙虛有禮,作品與內心同樣地熱情澎湃,與葉老聊天你就可以瞭解他的熱情與自信,這就是台南人的標準樣子嗎?
葉石濤先生稱自己是「沒落的貴族」,小時候住府城大街上的葉家大厝,標準的貴族大宅院,後來家道中落,住到萬福庵旁的小閣樓,二次大戰後小學教書,卻因為白色恐怖入獄服監,出獄後渾渾噩噩地度日子,騷動熱情的基因受到壓抑,彷彿是沒落貴族的寫照,其實這正是台南人形象的真實寫照。
府城,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城市,這一個依著台江內海的丘陵坡地古城,自十七世紀荷蘭人開始,一直是台灣重要的貿易港口,平緩的丘陵地,彷若傳統台南人溫婉的個性,但臨近的河川卻是狂野的,北邊的曾文溪,多次改道,沖積台江成為陸地,地理快速變遷,但台南人仍保有一貫的步調,將城市慢慢地向西邊擴展,隨著地理與政經情勢的轉移,台南慢慢地失去舊有的政經地位,歷史的繁榮體現在台南眾多的古蹟中,也落實在飲食裡,台南人一直是台灣城市中對吃最挑剔的,台南人的舌頭尤其敏銳。
葉石濤在作品中也大量地描述他在府城的平民美食,台南人早餐吃虱目魚、粽子,下午吃小吃當點心,食物早已是生活的一部分,我有一些客家朋友不習慣台南的小吃,他說太甜了,客家人因為儉樸作的菜總是鹹、酸,台南人的小吃很甜,連醬油都喜歡用帶甜味的醬油膏。
我告訴我的客家朋友說,我們是「貴族」,糖是府城出口的大宗,加糖可以彰顯富有的氣味,這是我的貴族理論,只是這些貴族小吃吃東西的地方都是路邊攤,夠落魄吧!我這樣告訴我的客家朋友,連小吃都帶有「沒落貴族」的氣質。
帶點歷史的驕傲,又叫不出口來,過去台南這樣一座城市就是如此,去年台南市在遠見的城市「光榮感」排行首度超前成為全台第一,原因無他,就是悠久的歷史感,驕傲終於說的出口,沒落的貴族總比驕傲的貴族好,感覺光榮,就是歷史的貴族血液DNA在蠢動,但是還沒形成我們的文化,或者你我還說不出台南是個什麼地方,等待那一天,每個市民可以侃侃而談城市的歷史文化種種,那就是有自信的貴族府城人了!
在葉石濤、李安的身上我看到一種台南人的樣子,不只是他們倆人,我印象中的祖母是標準的台南貴族,萬川號的千金,他習慣對外人壓抑他的情緒,一副溫文的樣貌,壓抑、內斂卻也自信而澎湃,但她不是藝術家,可以用其他方式將熱情展現出來,只剩下生活了,我常在想在哪些地方呢?舌頭味覺?埋頭苦幹?這些是不是台南人的樣子?我想。
你的身上,是否也有台南人的樣子呢?是哪樣?也許你也可以想想。
文.圖/黃建龍(台鹽博物館企劃總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