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1日 星期日
展場介紹-歷史文化與綠蔭建築之美-蕭壠文化園區
初到蕭壠文化園區,映入眼簾的是349號蒸汽火車頭,它似乎想向我訴說著曾經風光的事蹟與走過的歲月。與它一起度過或曾經參與過這段歲月的人,應是最能深刻感受風華流逝的滄桑。
300多年前,居住在佳里這一帶的居民為平埔族西拉雅族人,稱此地為「蕭壠社」,「蕭壠」是佳里的舊稱,原為平埔族社名,意為「契約之地」,與新港社(今新市鄉)、目加溜灣社(今善化鎮)和蔴豆社(今麻豆鎮),號稱西拉雅系(Siraya)四大社。「佳里」此一名稱出現的時間約略是在明鄭時期,但當時只有「佳里興」的名稱,而無「佳里」稱呼,一直到西元1920年才開始用「佳里」作為行政區域名稱,而到國民政府接收台灣之後,本地區才稱作「佳里鎮」。
蕭壠糖廠創立於1905年,1908年開始製糖,是日治時期「明治製糖株式會社」在台灣設立的第一個新式糖廠,台灣光復後,政府大力整修並恢復運作,之後辦理原料運送及客貨運輸業務,客運班車至二重港、隆田,貨運班車更遠至北門鹽場及七股鹽場,於60年代達最高峰,堪稱佳里糖廠黃金時代。製糖事業一直到二次大戰末期始因盟軍空襲而被迫停工,由於大環境的改變,國際砂糖市場日漸萎縮,糖業終成夕陽產業,糖廠陸續關閉,廠區設備大多撤離遷往國外。民國87年佳里糖廠因糖業沒落閉廠而淡出歷史舞台。
閒置空間再利用
台南縣長蘇煥智現勘時,驚豔於佳里糖廠的歷史文化與綠蔭建築之美,尋思將閒置空間加以運用,以藝文基地的嶄新面貌重回人們的生活中,為佳里糖廠注入新生命,以記錄蔗糖產業對台灣的經濟貢獻,並成為重新凝聚文化創造力的最佳舞台,「蕭壠文化園區計畫」於焉成型。為了推動「蕭壠文化園區計畫」,蘇縣長召集專家學者成立「蕭壠文化園區計畫諮詢顧問團隊」,親赴台北台糖總公司拜會當時的董事長吳乃仁,洽談開發事宜,並獲文建會列入地方文化館輔導點,成為「蕭壠文化園區」發展的新契機。
文化觀光展風華
近年來,台灣文化意識抬頭,對在地文化的重視程度日益加重,許多潛藏著人民過往記憶的歷史空間,透過文化資產活化以及閒置空間再利用兩項概念的結合,重新換上新裝,賦予新的精神、新意象及新生命,在此潮流下,台南縣政府積極辦理一連串動靜態的展演活動,尋求與藝文團體合作,結合資源提供台南縣民參與文化活動的機會,進而提高縣民對文化活動的認識,「蕭壠文化園區」成立迄今陸續辦了多項活動,如知名的糖果文化節活動等。
蔗糖產業造就了台灣的經濟奇蹟,蕭壠文化也薰陶出台灣人的人文情感,不僅讓佳里成為新興的南瀛藝文重鎮,更希望將舊有的糖業歷史與文化,透過糖廠如記錄器般的空間,與現代科學、文化交會激盪,創造出台灣土地的新生命、新價值,成為台灣最閃亮的一顆文化明珠。
--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