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1日 星期五

孔廟專輯:跨越時空的美麗新校園—談台南市忠義國小的環境文化元素

埋藏久遠的地下遺址、殘蹟,
適足以印證歷史城市的豐富身世,

呈顯了地方文化的延續性,
猶如油畫布上一筆一筆累積、堆疊的底彩,
從而襯托出表層鮮明的當代意象。



日治時期從神苑望向台南神社的景觀
圖片來源/《台南市商工案內》



整修中的市定古蹟「原台南武德殿」
攝影:張玉璜



2005年忠義國小挖掘出土的水中生物活動遺跡
攝影:李明翰


時空流轉飛快的老城市裡,總不斷有人事空間之更迭變遷,許多精彩故事因歷史的演替堆疊而被埋藏並逐漸淡忘,成為塵封的久遠記憶或翻黃照片之一角。位於孔廟西側的台南市忠義國小,就是府城舊市區中一處蘊含著豐富史蹟的文化場域。

千百年來,這片土地的空間地景頻繁轉換,先由滄海化為沿岸沼澤,而有先民聚居。十七世紀起逐漸發展出「檨仔林」東側市街,明鄭陳永華於此創立孔廟府學(1665年),清朝又設「海東書院」(1720年),此區一躍成為台灣府的文教重鎮。

日治時期傳統教育制度趨於衰頹,殖民政府於認同並積極維護孔廟之際,設置了「第三公學校」(1919年)推展現代化教育,繼之又徵收市街店屋,開闢「神苑」(1935~1937年)[圖P44-01]以擴大「台南神社」(1923年,今公11停車場)腹地使之趨於莊嚴完善,並於神苑東北側設置「武德殿」(1937年)。然許多設施建築毀於大戰後期之空襲,戰後在廢墟中先設立了「市立中學」(1946年),而後忠義國小又因交換校地(1953年)乃遷移至此並發展至今。

立地於孔廟西側逾50年的忠義國小,在世紀更替之前,原本僅是台南市區內面臨發展瓶頸的老舊小學之一,景觀凌亂、建築平凡,缺乏空間環境特色,學生人數隨著出生率的持續降低而不斷減少。



2005年忠義國小挖掘出土的日治時期神苑神橋
攝影:李明翰


忠義路人行道旁建於1935年左右的神苑臨街玄武岩駁坎
攝影:張玉璜



2000年,「孔廟文化園區」改造工程正式啟動,忠義國小配合區域環境的整體規劃,調整總體發展政策,減少全校班級數量,先將半世紀以前原屬孔廟廣場的學校操場開放予公眾使用,2004年1月起陸續展開二期校舍整建工程及舊禮堂-市定古蹟「原台南武德殿」修復工程。

隨著工程進行,學生與班級空間四處搬遷挪移之際,2005年夏天,在新校舍和運動場、孔廟之間的工地地下,發現諸多遺址和殘蹟,包括:千萬年前的水中生物活動痕跡、早期人類活動遺跡疑為「海東書院」火災殘蹟及「第三公學校」之地坪殘蹟,以及「福安坑」支流水道遺址、「神苑神橋」(戰後改名成功橋)殘蹟…等。上下層疊,猶如一頁頁從舊紙堆中躍出的古老故事,在將近失傳數十百年之後,再度喚醒塵封的府城記憶。這些埋藏久遠的地下遺址、殘蹟,適足以印證歷史城市的豐富身世,也呈顯了地方文化的延續性,猶如油畫布上一筆一筆累積、堆疊的底彩,從而襯托出表層鮮明的當代意象。

2006年夏天,三大工程邁入尾聲,忠義國小的遺址現場已經回填不復得見,諸多的人文與自然殘蹟又再度回歸塵土之下。倒是日治時期所設,跨越福安坑支流的「神橋」和部分河岸溪石,一如意料地被保留下來,融入了當代模仿昔日「神苑」庭園的水景之中,成為備受矚目的公共環境話題。

至於校舍未整建前尚有長達百餘公尺,採用來自澎湖玄武岩砌築的神苑基地臨街駁坎即沿著今日府前路和忠義路人行道旁一字排開的老牆基,也在施工過程中,經協調討論而被刻意地保存數段,局部新設砌石矮牆和灌木植栽加以襯托,彰顯其歷史意義。

此外,其他三處座落在現地近70年的「神苑」遺蹟與周邊設施,包括修復當中的「原台南武德殿」、戰後名曰「成功泉」而為昔日進入神社參拜前必先在此洗手淨口的「御手洗」湧泉石台,以及位在府前路和忠義路口的學校圖書館--「原神社休憩所」(即市定古蹟「原台南神社事務所」)…等,先前老舊雜亂的景觀環境亦皆陸續獲得改善,蛻變成為其他學校所缺乏且稱羨的校園歷史景點。

長期以來,許多人對忠義國小為何有十數顆古老的壓榨甘蔗轆石感到好奇。根據日治時期文獻記載,這些轆石乃1935~36年間興築「神苑」之時,自新豐郡(今永康、仁德、關廟、新化、龍崎一帶)搬來,當時係布置於大樹底下,幾經物換星移,如今則散落於校園當中,和前述「神橋」與溪石、玄武岩駁坎、「原台南武德殿」、「御手洗」、「原神社休憩所」以及諸多巨大的台灣楓樹、茄苳、烏心樹、樟樹…等,一起成為1930年代日本人在此地設置「台南神社」、「神苑」和週邊設施的具體物證,也是美麗新校園中絕佳的生態與文化教學據點。

經過近兩年大刀闊斧改造,將老舊的空間環境去蕪存菁後,如今忠義國小已然脫胎換骨、重現朝氣。校園中不僅出現了嶄新華麗的新校舍和遼闊舒適的新地景, 昔日受到忽略的諸多歷史性建物、文物、老樹、遺址、故事…,也逐步重獲珍視、邁向新生。如此一所擁有全台灣最多文化資產和最進步新校園空間的小學,在當代眾人的努力之下,跨越了時空界限,正向世人展現她和台南舊城區的轉型故事。



日治駁坎與新設的砌石矮牆花台
攝影:張玉璜



校園內隨處可見古老的甘蔗壓榨轆石
攝影:張奕理


環境文化元素多元豐富的忠義國小
攝影:張奕理


時空交錯的新校舍、舊圍牆與老駁坎
攝影:張玉璜



跨越時空界限,努力轉型的忠義國小
攝影:張玉璜





參考資料:
莉莉水果有約網站 http://www.lilyfruit.com.tw/left_4/content_25.php, 2006年8月,〈台南神社遺址之外苑篇〉
張玉璜建築師事務所,2005,《台南市市定古蹟「原台南神社事務所」調查研究與修復計畫》







文/張玉璜(財團法人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圖/李明翰、張奕理、張玉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