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1日 星期二

讓生命故事發光-我看Playback劇場

以生命為劇本,即興入戲,
每段記憶、每篇心情,
都能散發感人的光澤。



七月上旬,誠品書店台南店舉辦了一系列主題活動,「2006‧我們的故事。在台南飛揚」。

就筆者所知,這極可能是「Playback劇場」首次於台南地區的正式活動紀錄,而且在完整的企畫下,整個活動分為兩場演出(各自設定成人、親子兩種觀眾對象)、和三天的工作坊(包括:即興戲劇與playback劇場入門、劇場儀式及演出形式認識、故事核心聆聽訓練、以及結業演出呈現),可說是一次簡短而清晰的引介。

所謂「Playback Theatre」,中文譯為「一人一故事劇場」,在鄰近地區如香港、新加坡發展多年,延用於宗教團體、心理輔導、民眾劇場、教育等領域,不過,在台灣似乎尚屬初期起步階段;此次負責演出的「一一擬爾劇團」(Even Nearer Playback Theatre),據稱為國內第一個Playback團隊,近年來不斷推廣,除了致力於社區與學校之推廣,近來並開發社區駐點計畫,93~95年度持續於台北市牯嶺街小劇場實施駐點展演,希望開發更多人參與Playback劇場,期待運用此種戲劇形式給予民眾一個發聲的機會,讓自己的故事重新呈現──透過這種理念與型式,使戲劇更普及於日常生活之中。

據了解,「一人一故事劇場」是民眾戲劇(亦即目前政策推行的「社區劇場」)的一種型態,肇始於英國,其哲學精神與表演型式皆注重視演員與觀眾的互動,而且,尊重任何人的故事。此種劇場工作方法可說與集體即興創作、心理劇、社會劇及波瓦Boal的論壇劇場有關,已在全球三十多個國家推行,經常被運用在社區的凝聚、學校的教育、以及弱勢團體的發聲等等。

「一人一故事劇場」的表演型態,沒有預先編導或排練好的劇本,全部的表演內容乃是經由一名主持人現場引導,由台下的觀眾提供自身的故事,說出自身的感受或經驗,然後即刻由演員運用簡單有系統的表演形式,當場詮釋呈現,是一種即興互動式劇場。觀眾是決定演出腳本的重要關鍵。

以七月一日晚間的售票演出「來一段生命的對話」為例:主持人林淑玲致詞歡迎觀眾,隨即由一一擬爾劇團成員六名共同呈現了簡短的開場小品,之後,一面有主持人與觀眾進行對話,一面陸續在主持人的不同指令下,演員們一起憑藉當下即時反應與默契,以音樂、肢體動作、色彩、極少口白,共同具體演出每一個現場觀眾說出來的故事或心情,故事主題從「現在心情如何?」到生活中的各式遭遇、人際衝突、和陳年往事、情感記憶。

有意思的是,當晚的「演出」剛開始之際,當主持人詢問是否何人願意分享任何故事,劇場馬上瀰漫一股尷尬,大家面面相覷,然而,當一個、兩個稀鬆平常的心情分享被台前演員們具體呈現出某些姿態、某種畫面、幾個樂器或人聲吟唱,彷彿不知不覺啟動了觀眾的反應系統,漸漸的場子熱起來了,例如:有觀眾在主持人訪問之下,道出了獨居環境裡頭新出現的「衣魚」(俗稱:蠹、書蟲)帶來的驚訝與趣味,延展出一番單身生活的悲喜與反思;有觀眾主動舉手,坐到前台專用位置,要求說出自己一段三角關係的傷心戀情,想看演員們如何呈顯讓他不知如何取捨的心結,如此各方即興演出的結尾,偶發性的撞擊出最後一句:「那裡有光」,倒是讓淚流滿面的當事人與現場觀眾若有所思的沉靜許久。

該場次的演出全程,筆者看見在主持人的帶領下,演員們展現了高度的同理心、即興能力,運用了清晰有力的身體線條、構圖、旋律等元素,精準的切入了故事核心,創造出情緒表達、身體能量均佳的表現,渲染力豐富。

當晚的觀賞過程,與其說是看戲,並不恰當,更像是一段共同體驗個人生命故事的旅程。透過說故事、演故事的流程,現場觀眾有機會分享他人的生命經驗,重點不在於將故事的原尾鉅細靡遺的演出,而是盡可能如實地表現其對於說故事的人的意義與感受。於是,不同的人、不同的故事,都將受到傾聽與尊重,且進一步有機會運用藝術的形式被詮釋、創造、再現,引發不同的感受、自覺,同時,更能成為回送給說故事的人的「禮物」。

以生命故事,即興入戲,使得每段記憶、每篇心情速描都能散發感人的光澤。演員們如何養成「服務」故事的能力呢?



「Playback Theatre」的演出,可輕快有趣,可抒情哀傷。


工作坊的結業呈現,學員表現落落大方。


工作坊的結業呈現,主持學員把講師林淑玲請上說故事的vip座位(前左座二),給予回饋。


工作坊的學員學習積極聆聽,以肢體神情立即呈現說故事人的內在聲音。


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是練習的題材,可用色布增添情緒解讀。


就此次為期三天的工作坊而言,參與學員可說以全無劇場經驗的年輕學生為主,透過約二十個鐘頭的課程,認識「Playback Theatre」的基本概念、基本操作模式(如:流動塑像、轉型、三句話)、進階演出形式入門(如:四元素、自由發揮),在第三個晚上分成兩組,完成實際演練的結業呈現。

其中,明顯可見的是,劇場基本訓練之ㄧ的「身體雕塑」,受到廣泛使用,這點堪稱與民眾劇場、教習劇場的重要工作方法一致。肢體與聲音的表現力,也是重要的。不過,講師林淑玲特別指出,「Playback Theatre」的演員強調的不是炫耀自己的表演技巧,而是忠實誠懇的服務觀眾說出來的故事;所有的故事都被積極聆聽,所有的人都可以是說故事或聽故事的人。

結業呈現的上下兩場演出,雖說現場觀眾以親朋好友居多,學員的表現難掩緊張青澀,然而仍能達到交流、真誠的氛圍,召喚出又一個個美好或傷痛的生命故事。

經過首次實地觀察「Playback Theatre」的演示與操作,筆者不免心中盤算著:這是角色扮演?即興接觸式的表演?這是「人生如戲」的觀念實踐?還是比較接近心理成長團體活動?

如果拿出亞里斯多德列舉戲劇結構必備的幾要素:角色、情節、言語、景觀、音樂、主旨,「Playback Theatre」似乎也沒缺了啥,何況假使將之放諸現代表演藝術的林林總總浩瀚場域,早已跨越了各種疆界、框架!可是,不可否認的,從現代戲劇或是表演藝術創作的獨立性、完成度來說,筆者以為「Playback Theatre」仍然若有不足?是因為筆者囿於慣性思考的舊包袱所累,亦或是基於其創作本質的完整性、可掌握後果的保留與遲疑呢?

如上的思辨與理性分析,看來恐怕也與目前一一擬爾劇團推行「Playback Theatre」打算申請公部門申請表演補助時候會遇到的質疑相關吧。這是一個有待正視與解決的課題。

但是,分享生命的氣息,是如此重要、動人的一刻。就讓我們一起聆聽彼此的故事吧。







文/楊美英(劇場創作評論人、台新藝術獎評審委員、南台科技大學兼任講師)
圖/誠品書店台南店提供

沒有留言: